学术投稿

甲状旁腺素1-34对骨质疏松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梁晓萍;戴勇;文锦丽;周文英;周雅颖

关键词:甲状旁腺素1-34, 盐酸雷洛昔芬, 骨密度, 骨形态计量学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1-34(hPTH1-34) 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以及与血钙、磷、维生素D代谢和生长因子的关系.方法用摘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式制备骨质疏松模型(OVX),实验动物分为4个组:模型对照组 (OVX组,摘除大鼠双侧卵巢不作任何处理);hPTH1-34治疗组(PTH组,摘除大鼠双侧卵巢12 w后用hPTH1-34治疗8 w);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摘除大鼠双侧卵巢12 w后用雷洛昔芬治疗8 w);假手术组(Sham组,仅切除卵巢周围的脂肪组织约3 g,术后12 w纳入实验).应用HOLOGIC第4代双能X线4 500 W骨密度仪测大鼠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值(BMD);以骨形态计量学测股骨骨小梁面积、矿化沉积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F-1水平和血清25-OH VitD浓度以及血淋巴细胞VitD受体(VDR)含量.结果 hPTH1-34治疗组、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均较OVX组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PTH1-34治疗组较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股骨上段骨密度增高,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hPTH1-34治疗组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矿化沉积率增高.hPTH1-34治疗组、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血清IGF-1浓度值、血清25-OH VitD浓度值升高,与OVX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血淋巴细胞VDR含量无明显变化,与OVX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PTH1-34能够预防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丢失,使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矿化沉积率增高并且血清IGF-1及血清25-OH VitD浓度值升高,但对VDR含量无明显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去势大鼠导致骨质疏松对骨拉伸与冲击生物力学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和去势导致骨质疏松大鼠骨的骨拉伸与冲击力学性质,为研究老年人骨质疏松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选用290~310 g 5~6月龄wistar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对模型组大鼠于0 w摘除其卵巢.对正常和对照组大鼠饲养15 w,以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大鼠,取大鼠股骨进行拉伸实验,取大鼠肱骨进行冲击实验.结果大鼠股骨拉伸实验正常对照组大载荷为(129.2±18.6)N,大应力为(30.8±6.5)MPa,大应变为(2.12±0.7)%,弹性模量为(2561±84.2)MPa;模型组大载荷为(85.3±16.4)N,大应力为(21.7±4.8)MPa,大应变为(1.23±0.4)%,弹性模量为(1428±105.7)MPa.结论模型组拉伸、冲击实验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小于正常对照组.

    作者:别海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依那普利阻抗高钠盐饮食引发高血压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高钠盐饮食引发高血压可能的阻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体重(174±23)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高钠盐组(HS)、高钠盐+L-精氨酸组(HS+Arg)和高钠盐+依那普利组(HS+En),每组10只.各组均饲喂普通饲料,但NC组饮用去离子水;HS组饮用1.5%氯化钠溶液,HS+Arg组和HS+En组分别饮用L-精氨酸(4 g·kg-1·d-1)、依那普利(30 mg/·kg-1·d-1)1.5%氯化钠溶液.实验第8周末大鼠用戊巴比妥钠(50 mg/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静总动脉插管测量血压,开腹抽取腹腔静脉血及剖取肾脏.采用化学法测定NO3-/NO2-(Nox),用放免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内皮素-1(ET-1).结果与NC组比较,HS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P<0.001).体重、肾重、肾重/体重比率均明显增加,血浆和肾组织Nox和AngⅡ含量均明显降低;与HS组比较,HS+Arg组及HS+En组大鼠血压、体重、肾重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和肾组织Nox和AngⅡ含量皆明显升高,均与NC组相近.结论高钠盐损害内皮功能,引起NO生成减少及AngⅡ生成增加,导致血压升高,依那普利与L-精氨酸一样具有对抗高钠盐引发高血压的作用.

    作者:张杰;孙纪新;张北奇;符云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17例NPE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NPE,其中病毒性脑炎8例(47%)、化脓性脑膜炎5例(30%)、结核性脑膜炎3例(17%)、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6%).NPE发生在原发病后8 h内13例(76%),8 h后至3 d有4例(24%).NPE发生率为15%(17/110),病死率为70%(12/17).结论 NPE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多种致病因素引发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所致.肺水肿严重程度与原发病的轻重有密切关系.

    作者:陈伟奇;叶初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250例男性衰老和老年人性功能调查分析

    为了解男性初老和老年人性功能情况,对250例初老老年男性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鑫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米芬太尼对老年眼病患者手术中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米芬太尼在老年眼病手术中对病人清醒镇静时心功能的影响,解决局部麻醉中病人由于精神紧张因素对心功能的不利影响.方法 64例ASAⅡ~Ⅲ级的择期老年青光眼或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年龄65~81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I组病人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瑞米芬太尼靶控输注,Ⅱ组作为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观察术中两组病人心率、血压、肌酸磷酸激酶(CK)的变化.结果Ⅰ组病人心率、血压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CK术后24 h内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Ⅱ组心率、血压均明显高于术前,24 h内肌酸磷酸激酶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米芬太尼用于老年眼科手术病人清醒镇静对维持病人良好的心功能有很大作用.

    作者:潘振祥;金善爱;段立波;崔极哲;张士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H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公式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法计算脑缺血梗死灶,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组相比,BHD组脑水肿和脑缺血梗死区减轻,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 BH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刘超;吴基良;张嫦娥;蔡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近研究表明,慢性充血性心衰(CCHF)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内皮素(ET-1)水平与心功能恶化程度相平行[1].研究证明,血清尿酸(UA)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及其病死率增高的一个危险因素[2].另有资料表明,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协同其他危险因素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3].本文分析了60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和血清UA浓度,旨在观察血浆ET和血清UA浓度的变化与CCHF的关系,探讨他汀类药物对CCHF患者血浆ET和UA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徐秋莲;杜简秋;刘淑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人Noggin基因神经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具有神经细胞表达特异性的人Nogg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进一步研究Noggin基因在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功能机制方面的作用.方法根据人Noggin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一对5' 端分别含有HindⅢ和XbaⅠ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方法克隆人Noggin基因的cDNA序列;回收PCR产物,并将其与pMD18 simple T 载体连接,进行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鉴定;真核表达载体pCS2+[Tα1]-GFP带有神经细胞特异性启动子(alpha1-微管蛋白启动子),用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带有特异性启动子的片断和T载体上人Noggin基因,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将二者连接,并筛选鉴定.结果 RT-PCR 产物含有人Noggin基因,DNA测序结果显示重组的pMD18-Noggin载体中含有正确的人Noggin基因序列,重组的pCS2+[Tα1] -Noggin载体中含有人Noggin基因的cDNA序列以及alpha1-微管蛋白启动子.结论成功构建了人Noggin基因的神经细胞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pCS2+[Tα1]-Noggin.

    作者:周盛年;魏先森;刘黎青;姜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老年肺癌患者由于脏器的生理功能低下,合并疾病较多,进行手术治疗潜在的危险性较其他年龄段明显增大.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尤为重要.

    作者:彭明;曾伟生;蒋仁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持续时间对老年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一般认为腹腔镜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较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免疫功能抑制小的特点[1~3].但有关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持续时间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关系的报道较少,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作者:徐家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广州市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体检认识和需求调查

    为了帮助老年人树立新的健康观念,提高健康体检认识,加强一级、二级预防,于2003年8~12月对广州市昌岗街前进居委会老年人进行了调查.

    作者:冯瑞新;钟卫;沈怀亮;史兆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MSCT三维重建测量17例临床怀疑茎突综合征患者的双侧茎突长度、方位、形态、尖端与咽侧壁的距离.结果 17例怀疑茎突过长的患者均通过MSCT三维重建得到确诊.结论 MSCT三维重建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恩余;李鸿鹏;田新华;陈蕾;陈延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大黄(庶虫)虫丸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N)治疗较为困难,预后不良.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老年DRN有较好疗效,并对病人血小板活化有抑制作用.

    作者:马培志;马利军;李建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针罐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28例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 FS)是一种以周身弥漫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疾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多伴有疲劳、抑郁、睡眠障碍、头痛、肠道刺激症状.笔者采用背部腧穴针刺,结合走罐治疗FS28例,并与体针治疗作对照观察,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该病的机理.

    作者:管汴生;李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大肠癌组织中p16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16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大肠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20例大肠腺瘤组织p16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p16基因在大肠癌组、癌旁组织组和大肠腺瘤组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38.5%(30/78)、 5.0%(1/20) 和30.0%(6/20),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p16基因阴性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隔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0.01),但与肿瘤大小、发生部位、肿瘤坏死以及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 p16基因阴性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其失活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卢丽艳;杨洁;范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军队离退休疗养员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生存质量作为一个人群健康状况与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对其影响因素的探讨有利于找出防治重点,从而促进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1] .有关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调查已有报道[2~4],军队离退休疗养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质量状况如何?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我们采用WHO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 及自编的军队离退休疗养员一般情况调查表对324名军队离退休疗养员进行调查.

    作者:李云贵;张伟杰;吴运辉;鄢娟;郑军;向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 方法通过细菌培养获得肺炎链球菌,对获得的肺炎链球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呼吸道分离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PRSP)占39.3 %,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利福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9.3%, 13.8%, 36.6%, 17.2%, 35.9%, 16.6%, 40.0%, 36.6%, 51.7%, 38.6%, 60.0%, 0和17.2%. 结论吉林省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耐青霉素菌株对其他抗生素普遍耐药,已经发现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菌株,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

    作者:盛辉;苑春莉;王仁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老年人烟雾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病人的临床表现,评价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7例成人MMD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出血性脑卒中33例[脑实质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例].缺血性脑卒中4例[脑梗死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例].结论 DSA检查是确诊MMD的主要方法,临床上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反复的脑实质出血或TIA均应常规行DSA检查.

    作者:王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郑州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郑州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主要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设计的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对郑州城区1 20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评定.结果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在性别、身体健康状况、教育水平和职业方面存在差异,在年龄方面总的差异不显著.结果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应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和提高教育水平.

    作者:王建英;邢华燕;崔东梅;沈键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奥扎格雷和硝酸甘油联合用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小板膜蛋白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2p)和血小板质膜蛋白(CD61)的表达及奥扎格雷和硝酸甘油联用干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的机制.方法将69例ACS病人随机分为奥扎格雷+硝酸甘油联合用药和硝酸甘油单独用药两组.联合用药组病人硝酸甘油10 mg+奥扎格雷120~160 mg静点,qd×15d.单药对照组静点硝酸甘油10 mg,qd×15~20d.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CD62p、CD61表达水平,同时评价临床疗效.另设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测定CD62p、CD61表达水平.结果 CD62p在ACS病人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联合用药组药物干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其水平的变化与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ST-T的改善符合;单药对照组治疗前后CD62p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CD61在ACS病人的表达与正常人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干预治疗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D62p在ACS病人表达增高,奥扎格雷和硝酸甘油联合用药改善心肌缺血的临床作用与CD62p的变化符合.

    作者:杨萍;周雪艳;何敏;包哈斯;蓝天则;唐玉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