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杰;谢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MSCT三维重建测量17例临床怀疑茎突综合征患者的双侧茎突长度、方位、形态、尖端与咽侧壁的距离.结果 17例怀疑茎突过长的患者均通过MSCT三维重建得到确诊.结论 MSCT三维重建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恩余;李鸿鹏;田新华;陈蕾;陈延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导管相关性感染(CRI)是中心静脉导管(CVC)插管后常见并发病,与导管类型、位置、放置时间及护理质量有关,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CRI因素及护理进行了分析评价.
作者:李连英;荆丽;潘文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H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公式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法计算脑缺血梗死灶,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组相比,BHD组脑水肿和脑缺血梗死区减轻,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 BH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刘超;吴基良;张嫦娥;蔡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管腔显影诊断明确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很高[1].应用多层螺旋CT对他汀类药物抑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作用的研究国内尚不多见.
作者:赵碧琼;李莉;田美荣;邓晓蕴;姜玉茹;李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刺五加皂甙(ASS)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用浓度0.25、0.5、1.0 mg/ml的刺五加皂甙作用细胞,于12、24、48 h后,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及电镜技术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用琼脂糖电泳显示DNA凋亡梯带.结果 ASS不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且随着剂量和时间的增加诱发凋亡程度增高.结论 ASS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对指导临床药物治疗肝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冬霞;杜爱林;吕学诜;魏风香;刘英芹;朱金玲;王秀岩;李月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老年肺癌患者由于脏器的生理功能低下,合并疾病较多,进行手术治疗潜在的危险性较其他年龄段明显增大.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尤为重要.
作者:彭明;曾伟生;蒋仁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血压病治疗率和控制率很低[1].在女性绝经期门诊中高血压病检出率逐渐增高,但对绝经期妇女高血压流行病学、治疗和控制状况知之甚少.本文探讨绝经期妇女高血压患病率、治疗和控制情况.
作者:李风云;谢希琴;瞿龙;黄慧琼;陈晓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一般认为腹腔镜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较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免疫功能抑制小的特点[1~3].但有关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持续时间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关系的报道较少,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作者:徐家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DM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T2DM患者62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41例、健康对照者35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受试者血浆脂联素水平、身高、体重等,比较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以及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血浆脂联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DM合并高血压者血浆脂联素又明显低于DM无高血压者(P<0.01).在DM患者中,血浆脂联素与收缩压呈负相关(P<0.001).结论 T2DM患者血浆脂联素明显降低,T2DM合并高血压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更低,脂联素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韦秀英;龙入虹;李柳杭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2例70岁以上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肺功能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呼吸功能障碍三组,比较术后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重点观察重度肺功能障碍组.结果重度呼吸功能障碍组术后死亡1例,其呼吸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轻度、中度呼吸功能障碍组.结论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应用,对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患者可相对扩大手术适应证.
作者:耿庆;乌达;张本固;牟志民;谢远财;吴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残胃癌(GRC)的胃镜及临床特点. 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老年人GRC的相关资料,分析老年人GRC的检出率、性别与年龄、临床表现、病程、手术病因、手术术式、Hp阳性率、残胃癌变部位及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 (1)我院确诊的老年GRC的检出率为8.53%.(2)男性病人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70~79岁多(39.16 %).(3)老年GRC发生黑便或(和)呕血多见,并可有上腹饱胀、吞咽困难、返酸、呕吐、消瘦、嗳气等临床表现.(4)老年GRC病程>10年的比例为73.91%,平均发病间隔时间为18.6年.(5)胃溃疡术后致癌变的发生率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致癌变的发生率相仿.(6)老年毕Ⅱ式GRC的发生率(11.07%)高于毕Ⅰ式(5.48%)(P<0.01).(7)老年GRC的Hp感染率(67.39%)高于同期同年龄组的一般残胃人群Hp感染率(23.63%),P<0.01.(8)老年GRC的癌变部位多发生于吻合口,而且组织学分化较差,恶性程度高. 结论老年人GRC的发病数逐年增多,男性、病程大于10年、毕Ⅱ术式、Hp感染均为GRC的高危因素,癌变多发生于吻合口,恶性程度高,胃镜结合病理活检是目前确诊GRC的主要方法.
作者:尹曙明;郑松柏;于晓峰;项平;徐富星;王根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生存质量作为一个人群健康状况与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对其影响因素的探讨有利于找出防治重点,从而促进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1] .有关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调查已有报道[2~4],军队离退休疗养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质量状况如何?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我们采用WHO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 及自编的军队离退休疗养员一般情况调查表对324名军队离退休疗养员进行调查.
作者:李云贵;张伟杰;吴运辉;鄢娟;郑军;向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眼压突然升高一般均在40 mmHg以上,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于24~48 h内即可造成失明[1].治疗上应将眼压控制在2.16 kPa(20 mmHg)以下才能进行手术治疗[2],但临床上我们常常遇到经全身及局部足量的降眼压药物治疗仍难以将眼压降至正常,发生持续性角膜水肿的患者,为了防止高眼压继续对视神经的损害,挽救残存的视功能,不得不在高眼压状态下施行滤过性手术,但手术风险及难度随之增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本文对老年35例(3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角膜水肿的患者施行术前或术中前房穿刺缓慢放液,抗代谢药物应用及巩膜瓣可调缝线联合的小梁切除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徐韶琳;王英;高志卓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茜草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致衰小鼠为模型,观察茜草对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Ⅰ+Ⅲ、Ⅱ+Ⅲ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茜草可提高衰老小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Ⅰ+Ⅲ、Ⅱ+Ⅲ的活性,并能降低老年组MDA的含量.结论茜草能减轻线粒体过氧化损伤,通过抑制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和改善呼吸链酶的活性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作者:谢红;王德明;王明富;杨晶;白大芳;张涛;欧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80例未经正规、系统康复干预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于病发6个月时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价,且据此分为恢复良好组和恢复欠佳组,同时分别对两组脑卒中患者进行<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评.结果两组负性事件刺激量,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生活事件、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负面影响.
作者:区惠嘉;毛惠南;高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在中老年正常血压及高血压患者中,脉压(PP)预测价值大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压(MAP)[1].近来发现,口服硝酸酯类药物可选择性地降低SBP,减小PP.本文观察降压药物培垛普利片联合应用5-单硝异山梨醇酯片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PP的改善作用.
作者:范珂;王勇;张月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 方法通过细菌培养获得肺炎链球菌,对获得的肺炎链球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呼吸道分离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PRSP)占39.3 %,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利福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9.3%, 13.8%, 36.6%, 17.2%, 35.9%, 16.6%, 40.0%, 36.6%, 51.7%, 38.6%, 60.0%, 0和17.2%. 结论吉林省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耐青霉素菌株对其他抗生素普遍耐药,已经发现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菌株,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
作者:盛辉;苑春莉;王仁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构建具有神经细胞表达特异性的人Nogg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进一步研究Noggin基因在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功能机制方面的作用.方法根据人Noggin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一对5' 端分别含有HindⅢ和XbaⅠ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方法克隆人Noggin基因的cDNA序列;回收PCR产物,并将其与pMD18 simple T 载体连接,进行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鉴定;真核表达载体pCS2+[Tα1]-GFP带有神经细胞特异性启动子(alpha1-微管蛋白启动子),用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带有特异性启动子的片断和T载体上人Noggin基因,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将二者连接,并筛选鉴定.结果 RT-PCR 产物含有人Noggin基因,DNA测序结果显示重组的pMD18-Noggin载体中含有正确的人Noggin基因序列,重组的pCS2+[Tα1] -Noggin载体中含有人Noggin基因的cDNA序列以及alpha1-微管蛋白启动子.结论成功构建了人Noggin基因的神经细胞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pCS2+[Tα1]-Noggin.
作者:周盛年;魏先森;刘黎青;姜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IL-1ra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和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及其对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左侧大脑中动脉插入丝线结扎(LMCAO)的方法造成脑缺血大鼠模型,分为IL-1ra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L-1ra组、假手术组大鼠在缺血前30 min和缺血后10 min左侧脑室内分别注射rhIL-1ra 10 μg,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缺血后再灌的不同时间(2、3、4、12 h、3和7 d)取材.应用HE染色和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应用IL-1ra后大鼠脑海马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标记实验大鼠脑海马区组织中IL-1β蛋白和IL-1β mRNA阳性细胞数.结果 HE光镜染色可见,IL-1ra组神经元胞核深染、固缩退变,神经元数目略见减少,排列较整齐,神经元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透射电镜观察到IL-1ra组神经元胞核正常,胞浆丰富,神经元的细胞内器接近正常.大量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游离的核糖体,血管内皮基膜完整,神经细胞的细胞内器接近正常,核膜完整,核染色质分布均匀,可见毛细血管周围极轻度水肿.与此同时,IL-1ra组IL-1β蛋白表达水平(574.6±56.7)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 h时与模型组(687.6±116.9)相比显著下降(P<0.01),直至第3天, 其IL-1β蛋白表达水平(15.4±9.4)下降到低水平,与模型组(83.1±34.2)相比差异显著(P<0.01).IL-1ra组IL-1β mRNA表达水平也于脑缺血-再灌注后4 h时(277.2±61.3)显著下降, 至第3天,其IL-1β mRNA表达水平(76.4±25.1)继续下降,显著低于模型组(101.8±36.4)(P<0.05).结论 IL-1ra对脑缺血-再灌注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和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了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脑内IL-1β异常表达有关.
作者:田金洲;时晶;王永炎;朱爱华;尹军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释放功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AMI组和UA组血浆β-TG 和PF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AMI组血浆β-TG显著高于UA组(P<0.05).结论血小板释放反应增加、活性增强,在ACS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马承恩;徐冬玲;杜贻萌;隋树建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