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英;邢华燕;崔东梅;沈键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1-34(hPTH1-34) 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以及与血钙、磷、维生素D代谢和生长因子的关系.方法用摘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式制备骨质疏松模型(OVX),实验动物分为4个组:模型对照组 (OVX组,摘除大鼠双侧卵巢不作任何处理);hPTH1-34治疗组(PTH组,摘除大鼠双侧卵巢12 w后用hPTH1-34治疗8 w);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摘除大鼠双侧卵巢12 w后用雷洛昔芬治疗8 w);假手术组(Sham组,仅切除卵巢周围的脂肪组织约3 g,术后12 w纳入实验).应用HOLOGIC第4代双能X线4 500 W骨密度仪测大鼠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值(BMD);以骨形态计量学测股骨骨小梁面积、矿化沉积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F-1水平和血清25-OH VitD浓度以及血淋巴细胞VitD受体(VDR)含量.结果 hPTH1-34治疗组、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均较OVX组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PTH1-34治疗组较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股骨上段骨密度增高,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hPTH1-34治疗组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矿化沉积率增高.hPTH1-34治疗组、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血清IGF-1浓度值、血清25-OH VitD浓度值升高,与OVX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血淋巴细胞VDR含量无明显变化,与OVX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PTH1-34能够预防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丢失,使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矿化沉积率增高并且血清IGF-1及血清25-OH VitD浓度值升高,但对VDR含量无明显作用.
作者:梁晓萍;戴勇;文锦丽;周文英;周雅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血压病治疗率和控制率很低[1].在女性绝经期门诊中高血压病检出率逐渐增高,但对绝经期妇女高血压流行病学、治疗和控制状况知之甚少.本文探讨绝经期妇女高血压患病率、治疗和控制情况.
作者:李风云;谢希琴;瞿龙;黄慧琼;陈晓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既往临床有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亦有针刺与中药并用治疗此病的报道[1,2].本研究观察了用不同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PGF1α)及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
作者:张兰杰;谢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科学家们对机体、器官、组织、细胞和生物大分子在衰老过程中的改变经过几十年系统的收集整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衰老的基本原理,并且探索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研究衰老的方法,多年的实验研究表明:衰老是从宏观的整个机体到微观的生物大分子的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1],衰老过程中的蛋白质的变化过程与线粒体及其酶、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活性氧(radical oxygen spices,ROS)以及蛋白质水解酶关系密切.
作者:李飞燕;娄红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2例70岁以上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肺功能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呼吸功能障碍三组,比较术后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重点观察重度肺功能障碍组.结果重度呼吸功能障碍组术后死亡1例,其呼吸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轻度、中度呼吸功能障碍组.结论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应用,对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患者可相对扩大手术适应证.
作者:耿庆;乌达;张本固;牟志民;谢远财;吴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茜草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致衰小鼠为模型,观察茜草对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Ⅰ+Ⅲ、Ⅱ+Ⅲ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茜草可提高衰老小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Ⅰ+Ⅲ、Ⅱ+Ⅲ的活性,并能降低老年组MDA的含量.结论茜草能减轻线粒体过氧化损伤,通过抑制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和改善呼吸链酶的活性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作者:谢红;王德明;王明富;杨晶;白大芳;张涛;欧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碟脉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06例VBI患者分为碟脉灵治疗组58例,复方丹参治疗对照组48例.治疗前后观察TCD、血浆ET水平的改变并对眩晕症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有效率达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0.8%(P<0.01),并能显著改善脑血管特别是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P<0.05或P<0.01);能显著降低血浆ET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碟脉灵治疗VBI疗效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浆ET水平以达到改善脑血流有关.
作者:潘剑罡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信号蛋白Smad3在大鼠心肌肥厚中的表达变化.方法结扎大鼠腹主动脉复制心肌肥厚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RT-PCR法检测肥大心肌组织中TGF-β1、Smad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3 d LVMI开始上升并持续至28 d,肥大心肌组织中TGF-β1、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术后3 d开始上升,持续至28 d,术后14 d为表达高峰.结论信号蛋白Smad3参与了腹主动脉结扎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病理过程.
作者:黄俊;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邓宇晓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80例未经正规、系统康复干预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于病发6个月时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价,且据此分为恢复良好组和恢复欠佳组,同时分别对两组脑卒中患者进行<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评.结果两组负性事件刺激量,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生活事件、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负面影响.
作者:区惠嘉;毛惠南;高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欧洲抗血栓合作行动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确定为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有重要预测意义[1].本文探讨vWF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
作者:刘玉和;徐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烟酰水杨酸(NSA)对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治疗作用.方法 110只鹌鹑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NSA 75 mg/kg组,NSA 150 mg/kg组、烟酸(NA)150 mg/kg组,用高脂饮食建立鹌鹑AS模型,观察各组鹌鹑血脂、MDA、动脉粥样动脉硬化指数(AI)、斑块发生率、动脉和心脏的病理改变.结果 NSA 150 mg/kg组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饮食鹌鹑血清TC、TG、LDL-C含量(P<0.05),明显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明显降低AI(P<0.05),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降低,动脉和心脏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NSA 150 mg/kg组的作用优于NA 150 mg/kg组. 结论 NSA具有较强的调血脂抗氧化和治疗AS作用.
作者:田卉;吴越;张梅;李丽燕;刘洪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参与多巴胺代谢的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G1947→A位点突变所致的基因多态性、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NAD(P)H:quinoneoxidoreductase,NQO1]cDNA 609 C→T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用 PCR-RFLP分析COMT、NQO1基因多态性.结果 COMT基因型分布频率在PD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45 ).和对照组比较 ,PD组野生型(G/G)和突变型纯合子(A/A)的频率分布有增高趋势 ,而杂合子基因型 (G/A)的分布则有降低趋势.NQO1基因T等位基因频率PD组(52%)高于正常对照组(43%).含T碱基的NQO1基因型频率P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患PD的相对危险度(OR)为3.8.在COMT基因型为G/G基因型的个体,带有T碱基的NQO1基因型在PD组占91.2%,对照组占64.4%,其患PD的OR值为5.7(P=0.001).结论 CCOMT基因的G/G和A/A基因型、NQO1基因的T等位基因都是PD的危险因素.CCOMT基因的G/G基因型与NQO1基因的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可相互协同,增加PD发生的风险.
作者:邵明;刘焯霖;陶恩祥;陈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构建具有神经细胞表达特异性的人Nogg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进一步研究Noggin基因在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功能机制方面的作用.方法根据人Noggin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一对5' 端分别含有HindⅢ和XbaⅠ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方法克隆人Noggin基因的cDNA序列;回收PCR产物,并将其与pMD18 simple T 载体连接,进行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鉴定;真核表达载体pCS2+[Tα1]-GFP带有神经细胞特异性启动子(alpha1-微管蛋白启动子),用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带有特异性启动子的片断和T载体上人Noggin基因,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将二者连接,并筛选鉴定.结果 RT-PCR 产物含有人Noggin基因,DNA测序结果显示重组的pMD18-Noggin载体中含有正确的人Noggin基因序列,重组的pCS2+[Tα1] -Noggin载体中含有人Noggin基因的cDNA序列以及alpha1-微管蛋白启动子.结论成功构建了人Noggin基因的神经细胞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pCS2+[Tα1]-Noggin.
作者:周盛年;魏先森;刘黎青;姜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生存质量作为一个人群健康状况与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对其影响因素的探讨有利于找出防治重点,从而促进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1] .有关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调查已有报道[2~4],军队离退休疗养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质量状况如何?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我们采用WHO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 及自编的军队离退休疗养员一般情况调查表对324名军队离退休疗养员进行调查.
作者:李云贵;张伟杰;吴运辉;鄢娟;郑军;向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IL-1ra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和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及其对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左侧大脑中动脉插入丝线结扎(LMCAO)的方法造成脑缺血大鼠模型,分为IL-1ra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L-1ra组、假手术组大鼠在缺血前30 min和缺血后10 min左侧脑室内分别注射rhIL-1ra 10 μg,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缺血后再灌的不同时间(2、3、4、12 h、3和7 d)取材.应用HE染色和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应用IL-1ra后大鼠脑海马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标记实验大鼠脑海马区组织中IL-1β蛋白和IL-1β mRNA阳性细胞数.结果 HE光镜染色可见,IL-1ra组神经元胞核深染、固缩退变,神经元数目略见减少,排列较整齐,神经元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透射电镜观察到IL-1ra组神经元胞核正常,胞浆丰富,神经元的细胞内器接近正常.大量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游离的核糖体,血管内皮基膜完整,神经细胞的细胞内器接近正常,核膜完整,核染色质分布均匀,可见毛细血管周围极轻度水肿.与此同时,IL-1ra组IL-1β蛋白表达水平(574.6±56.7)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 h时与模型组(687.6±116.9)相比显著下降(P<0.01),直至第3天, 其IL-1β蛋白表达水平(15.4±9.4)下降到低水平,与模型组(83.1±34.2)相比差异显著(P<0.01).IL-1ra组IL-1β mRNA表达水平也于脑缺血-再灌注后4 h时(277.2±61.3)显著下降, 至第3天,其IL-1β mRNA表达水平(76.4±25.1)继续下降,显著低于模型组(101.8±36.4)(P<0.05).结论 IL-1ra对脑缺血-再灌注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和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了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脑内IL-1β异常表达有关.
作者:田金洲;时晶;王永炎;朱爱华;尹军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释放功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AMI组和UA组血浆β-TG 和PF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AMI组血浆β-TG显著高于UA组(P<0.05).结论血小板释放反应增加、活性增强,在ACS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马承恩;徐冬玲;杜贻萌;隋树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导管相关性感染(CRI)是中心静脉导管(CVC)插管后常见并发病,与导管类型、位置、放置时间及护理质量有关,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CRI因素及护理进行了分析评价.
作者:李连英;荆丽;潘文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2p)和血小板质膜蛋白(CD61)的表达及奥扎格雷和硝酸甘油联用干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的机制.方法将69例ACS病人随机分为奥扎格雷+硝酸甘油联合用药和硝酸甘油单独用药两组.联合用药组病人硝酸甘油10 mg+奥扎格雷120~160 mg静点,qd×15d.单药对照组静点硝酸甘油10 mg,qd×15~20d.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CD62p、CD61表达水平,同时评价临床疗效.另设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测定CD62p、CD61表达水平.结果 CD62p在ACS病人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联合用药组药物干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其水平的变化与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ST-T的改善符合;单药对照组治疗前后CD62p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CD61在ACS病人的表达与正常人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干预治疗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D62p在ACS病人表达增高,奥扎格雷和硝酸甘油联合用药改善心肌缺血的临床作用与CD62p的变化符合.
作者:杨萍;周雪艳;何敏;包哈斯;蓝天则;唐玉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ACEI、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给予ACEI、β受体阻滞剂,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的临床表现和EF、E/A变化.结果应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后心功能不全病人的症状、体征和EF、E/A明显好转.结论长期给予ACEI、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可延长病人的再入院时间和减少病死率.
作者:李文广;杨俊芬;屠洪;赵统兵;吴晔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N)治疗较为困难,预后不良.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老年DRN有较好疗效,并对病人血小板活化有抑制作用.
作者:马培志;马利军;李建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