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祥;吴朝阳;郑永晨;王攀;周颖;曹国彬;胡燕祝;吕沅津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脂质代谢中的一个中间代谢产物,是结构简单的水溶性甘油磷脂.血浆中LPA主要来源于活化血小板释放,通过磷脂酶A2/磷脂酶D途径降解磷脂[1];组织中LPA通过激活的磷脂酶D降解磷脂而产生[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LPA主要由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产生[3].
作者:周国庆;李荣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体和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抗体防治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的分子机制,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于TGF-β1抗体和PDGF抗体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24h后,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观察细胞L型钙通道.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浓度TGF-β1抗体、PDGF抗体及其作用的先后顺序和二者作用的时间间隔对肝星状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TGF-β1抗体、PDGF抗体及其作用的前后顺序对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有显著性(P<0.05),两因素作用的时间间隔对结果影响无显著性(P>0.05).结论 TGF-β1抗体和PDGF抗体均具有防治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调节肝星状细胞L型钙通道有关.
作者:高庆华;刘殿武;刘雅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有50%~60%食管癌、贲门癌的患者诊断已晚,不能手术切除、放疗或者化疗,而只能姑息治疗.内镜下狭窄扩张术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贲门癌癌性狭窄近几年国内外已经广泛开展[1~4].我院应用金属内支架成功治疗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恶性狭窄46例,疗效满意.
作者:李健;李振锋;赵治国;冯常炜;陆敏;尚敏杰;唐芙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8例CHD患者和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血浆VEGF水平,并作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记分,分析VEGF水平与Gensini记分的关系.结果 CHD患者血浆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4.9±117.8) pg/ml vs (81.8±63.8 pg/ml),P<0.0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VEGF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171.2±126.4) pg/ml vs (97.5±50.9) pg/ml,P<0.05];CHD患者VEGF水平与Gensini记分呈正相关(r=0.240,P<0.05).结论 VEGF水平升高不仅反映CHD患者心肌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而且可能是不稳定斑块的标志物;VEGF可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起作用.
作者:陈美娟;屈晓冰;胡信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由于病因未明,至今尚无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内科药物疗法(包括卡马西平、尼美地平等)只能暂时减轻疼痛,但副作用大,可复性小,严重的患者有的甚至要开颅手术.目前,对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经皮射频温控热凝半月神经节的治疗方法已被国内外学者肯定,与传统药物治疗等方法相比疗效肯定.射频热凝治疗或称射频热凝术,是指使用射频治疗仪采用能控温的射频电流,通过有一定阻抗的神经组织时,在高频电流作用下的离子发生振动,与周围质点发生磨擦,在组织内产生热,使局部形成一定范围的蛋白质凝固的破坏灶,利用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内传导痛觉的纤维,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作者:王志华;梁万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能够在行为、生物化学以及组织病理方面较好地模拟AD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MRI,γ-刀立体定位射频热凝损毁老年猴脑的穹隆-海马伞建立动物模型;应用Hedreen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AD动物模型的分子病理学的变化.结果损伤侧海马CA1区的AchE阳性纤维密度明显低于对侧未损伤的对应区的纤维密度;动物模型大脑皮质的大锥体神经元胞体中均可见APPA4的免疫活性物质、抗Tau免疫活性物质沉着,形态上有的近似人AD的老年斑;大脑损伤侧内侧隔核的ChAT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少于对侧.结论所建立的AD动物模型在理论和实验中接近于AD的病理改变.
作者:隋承光;尹元琴;任常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脑脉通对老龄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老龄大鼠急性局灶性I/R损伤模型,观察脑脉通及尼莫地平对老龄大鼠脑缺血3 h及再灌注12、24、72 h各组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脑脉通与尼莫地平均可减少脑I/R后凋亡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脉通可以抑制脑I/R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作者:任小巧;李建生;刘轲;赵跃武;刘正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关键,但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资料表明单用一种抗病毒药物疗效不理想,联合用药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对CHB的血清标志物的影响及安全性和抗病毒疗效.
作者:孙燕;关琦;刘春礼;吴菊意;李新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片双中下肺野网状阴影为特点的独立疾病,病情持续进展,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其平均发病年龄66岁,70~80岁达高峰,可认为是一种老年疾病[1].
作者:翟秀军;宋道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易出现低氧及高碳酸血症,使患者体内激素合成和代谢发生障碍.我们检测79例COPD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探讨COP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刘莉;魏华;杨发满;刘冀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脑卒中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给予改善脑血液循环或止血、防治脑水肿、脑保护等常规治疗.康复组加用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患肢运动功能按Fugl-Meyer评测法评价;日常生活能力按ADL Barthel指数积分分级标准评价.两组病人于康复治疗前及出院前分别进行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康复组患者评分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结论脑卒中早期的运动康复治疗配合常规治疗较单纯的常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降低急性脑血管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刘秀夫;曾维民;郭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动脉粥样硬化(AS)是由于各种损伤因子反复不断刺激引发的一种以局部细胞增殖、纤维增生为基本病变的保护性炎症反应[1],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肺炎衣原体(Cpn)可能作为一损伤因素触发炎症反应,并通过与机体免疫系统及局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2].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技术对冠心病病人血清Cpn IgG抗体进行测定,结合同期血脂水平,旨在探讨Cpn感染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以阐明Cpn感染参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
作者:程荣超;崔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择期冠脉支架术对左心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延误治疗时机(9例),溶栓治疗未成功者(15例),心肌梗死急性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8例)的老年(≥60岁)AMI患者,在发病2~4 w内行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治疗.于术前1 d、术后4 w及12 w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有关心脏事件.结果行PTCA术及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通率为100%,且术后4 w及12 w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梗死区室壁运动指数(RWM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P<0.01,P<0.01,P<0.01).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冠脉支架术可有效抑制左心室重构和改善左心室功能,并且安全可行,可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尚士芹;刘斌;孙继红;宋春莉;刁鸿英;张基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从分子病因学的角度探索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的基因多态性是否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为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及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病例组122例,对照组99例,提取空腹静脉血白细胞中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后,用限制性内切酶Fok I酶切,2.2%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析仪观察.结果 GpⅡb组中≤70岁的人GpⅡbSer843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型与增加脑梗死的危险相关(P=0.029);将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男性,按照基因型bb组和(aa+ab)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OR=2.194,95%CI=1.177~4.091).结论 GpⅡb Ⅱe/Ser843的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
作者:段淏;孙晓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兔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负重模型,为骨关节炎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兔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建成ACLT模型后,以石膏将左腿固定于腹部,右腿负重锻炼建成重模型,通过大体形态观察、关节液白介素-1(IL-1)、一氧化氮(NO)及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I)含量的检测反映关节损害程度,比较负重模型与ACLT模型在不同造模时间关节损害的差别.结果负重模型组较同期ACLT模型组关节退变更为明显;与ACLT模型组相比,负重模型能显著增加OA关节液IL-1、NO的产生和软骨MMP-1的表达(P<0.05;P<0.01),在造模4 w升高6.5%、22.8%和26.2%,在8 w升高3.0%、5.0%和3.6%.结论兔膝骨关节炎负重模型可加快关节退行性变,缩短造模时间,是一种自然有效且造模时间较短的OA模型.
作者:王君;何炳书;李笑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围术期应用β-受体阻断剂(艾司罗尔)对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老年冠心病病人(40例)随机分为艾司罗尔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分别观察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术后8h 的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艾司罗尔组麻醉后5、15、30、60 min时MAP、HR低于基础值和对照组(P<0.05),手术后8 h、AST、CK、CM-MB、LDH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罗尔通过降低心率、血压较好地预防围术期心肌缺血,降低老年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中的心脏事件.
作者:金善爱;崔极哲;杜柏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常见.妨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生活质量[1~3].本文对老年PSD进行了临床观察,并探讨PSD发生的可能机制.
作者:李惠勉;朱永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中一种重要而独特的细胞器,其性状改变与衰老过程密切相关.有人称线粒体为衰老的生物钟[1].自1989年Linnane等提出线粒体衰老假说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线粒体与衰老的关系.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青菊;朱克军;王学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LVH)与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47例高血压病并LVH患者(Ⅰ组),51例高血压病无LVH患者(Ⅱ组);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将LVH指标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血清脂联素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Ⅰ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Ⅱ组(6.92±1.96 vs 7.83±3.24,P<0.01);LVMI与脂联素呈负相关(r=-0.268,P<0.05).结论脂联素可能是抑制高血压病患者LVH的重要物质.
作者:樊清波;简立国;崔天祥;万大国;李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测定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在光刺激驱动下脑电图功率,并与安静状态下的脑电图功率比较,探讨AD的神经生理学变化.方法对35例临床诊断为AD的患者(AD组)和正常成人33例(对照组),测定安静状态和光刺激驱动条件下的脑电图脑电信号平均功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闪光刺激的频率为5,10和15 Hz.结果 10 Hz闪光刺激相对应的α频段(9.8~10.2 Hz),15 Hz闪光刺激相对应的β频段(14.8~15.2 Hz),AD患者的脑电图功率值比对照组值小(P<0.05).比较在安静状态下的α2(9.0~12.8 Hz)和β1(14.0~18.8 Hz)频段的测试结果,发现上述差异在光刺激驱动条件下更加明显.结论在光刺激驱动下AD患者存在相对应的脑功能变化障碍,提示AD有视觉系统的功能障碍.脑电图光刺激驱动反应较常规脑电图更敏感,对临床诊断与疗效判断有意义.
作者:蒋正言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