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李振锋;赵治国;冯常炜;陆敏;尚敏杰;唐芙爱
目的了解高龄老年人群Alzheimer病(A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和α2巨球蛋白(α2-MG)基因型的分布,探讨这两种基因多态性和AD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系统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广州市荔湾区75岁以上的老年居民3 825例,按DSM-Ⅲ-R和NINCDS/ADRDA的诊断标准,从中筛选出无血缘关系的散发性AD患者190例(其中有部分患者接受抽血检查),并以该人群中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以上两组老年人LRP和α2-G基因型.结果 AD组LRP的C、T基因频率分别为93.8%、6.2%,对照组LRP的C、T基因频率分别为93.0%、7.0%;AD组α2-MG的A2M-1 、A2M-2基因频率分别为95.7%、4.3%,对照组α2-MG的A2M-1、A2M-2基因频率分别为98.3%、1.7%.AD组与对照组在LRP或α2-MG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广州市荔湾区75岁以上老年人群LRP和α2-MG基因可能均不是AD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作者:陈云波;侯孟君;孙静;温泽淮;赖世隆;梁伟雄;王奇;程淑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细菌和深部真菌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异同性,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方法学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微生物实验室2002~2004年分离培养出的产ESBLs细菌与深部真菌所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相同性和差异性.结果病人年龄(>60岁)、住院时间(>20 d)、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时间(>5 d)、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时间(>7 d)、三连药使用时间(>7 d)、有基础疾病、使用激素、尿路插管、呼吸道插管与产ESBLs细菌和深部真菌引发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关系,是危险因素;产ESBLs细菌和深部真菌是引起医院二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深部真菌引起医院感染跟病室内环境、室温、湿度有一定的关系,产ESBLs细菌引发医院感染可以引起医院爆发流行,这是其不同的危险因素.结论产ESBLs细菌和深部真菌是致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一定要考虑对其引起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减少住院病人经济负担和死亡率.
作者:张帮献;王莉宁;梁小英;葛益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常见.妨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生活质量[1~3].本文对老年PSD进行了临床观察,并探讨PSD发生的可能机制.
作者:李惠勉;朱永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结肠切除围手术期医院感染(NI)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2003年间行结肠切除术的患者29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老年(>60岁)患者199例,并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NI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围手术期NI42例次,总感染例次率14.43%,其中老年患者围手术期NI 31例次,感染例次率15.58%;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手术切口、泌尿道;手术持续时间>3 h占57.29%;Ⅱ类切口NI率为6.5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结论围手术期NI发生率与侵袭性诊疗操作、糖尿病、H2受体拮抗剂、手术切口污染程度、手术持续时间长和住院时间长等因素有关.
作者:林红燕;洪楚原;陈丽纯;沈怀亮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脑卒中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给予改善脑血液循环或止血、防治脑水肿、脑保护等常规治疗.康复组加用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患肢运动功能按Fugl-Meyer评测法评价;日常生活能力按ADL Barthel指数积分分级标准评价.两组病人于康复治疗前及出院前分别进行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康复组患者评分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结论脑卒中早期的运动康复治疗配合常规治疗较单纯的常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降低急性脑血管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刘秀夫;曾维民;郭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测量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来比较评价三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对SF-36量表测量的8个维度的生命质量评分和总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SF-36量表测量的8个维度的生命质量评分和总分在不同治疗方案之间无差别,但在不同测量时间有差别.总体健康(GH)、心理健康(MH)、精力(VT)3个维度得分与总分逐渐提高,躯体疼痛(BP)维度得分逐渐降低.结论采用一定的治疗方法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逐渐提高.由于条件的限制,尚不能得出何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贾翠平;田怀谷;卢祖洵;梁渊;孙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大肠癌中骨桥蛋白(OPN)、整合素β3、黏着斑激酶(FAK)和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的表达特点、相互关系以及与大肠癌进展的相关性,试图揭示介导大肠癌侵袭的信号途径.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这4种抗原在14例结肠癌组织和16例直肠癌组织以及相应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PN在正常组织中主要表达于间质,而在大肠癌组织中主要分布于实质,且随Dukes分期的进展,实质中OPN的阳性染色颗粒逐渐增多,间质中却明显减少;整合素β3在正常组织中呈中等量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其存在;FAK和PI3K在正常组织中基本无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其表达量明显升高,其表达水平与肿瘤Dukes分期密切相关,二者在肿瘤实质中的表达模式与OPN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结论 OPN诱导的FAK和PI3K信号途径参与了大肠癌中晚期发生的侵袭与转移过程.
作者:宋杏丽;李秉慧;韩梅;温进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Aβ25~35诱导的Alzheimer病(AD)大鼠模型海马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Aβ25~35双侧海马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分组后给予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免疫组化法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大豆异黄酮治疗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大豆异黄酮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和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是其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毕建忠;王萍;于君;王世军;周庆博;朱正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等)、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而血液成份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病因之一[1].
作者:刘晶莹;庆疆;王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脂质代谢中的一个中间代谢产物,是结构简单的水溶性甘油磷脂.血浆中LPA主要来源于活化血小板释放,通过磷脂酶A2/磷脂酶D途径降解磷脂[1];组织中LPA通过激活的磷脂酶D降解磷脂而产生[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LPA主要由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产生[3].
作者:周国庆;李荣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关键,但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资料表明单用一种抗病毒药物疗效不理想,联合用药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对CHB的血清标志物的影响及安全性和抗病毒疗效.
作者:孙燕;关琦;刘春礼;吴菊意;李新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是肺癌切除术后常见的心律失常[1~3],术中肺静脉的结扎、开胸术后刀口疼痛、术后肺功能进行性降低等因素均可使PAF不易自行转复.PAF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电重构,使药物转复的成功率降低;如PAF持续时间超过48 h,则易形成血栓;伴快速心室率的PAF可出现或加重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因此,早期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是治疗PAF的目标[4].本文总结92例静脉应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PAF的治疗结果.
作者:丁士芳;周炜;陈晓梅;王可富;翟茜;李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能够在行为、生物化学以及组织病理方面较好地模拟AD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MRI,γ-刀立体定位射频热凝损毁老年猴脑的穹隆-海马伞建立动物模型;应用Hedreen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AD动物模型的分子病理学的变化.结果损伤侧海马CA1区的AchE阳性纤维密度明显低于对侧未损伤的对应区的纤维密度;动物模型大脑皮质的大锥体神经元胞体中均可见APPA4的免疫活性物质、抗Tau免疫活性物质沉着,形态上有的近似人AD的老年斑;大脑损伤侧内侧隔核的ChAT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少于对侧.结论所建立的AD动物模型在理论和实验中接近于AD的病理改变.
作者:隋承光;尹元琴;任常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由于病因未明,至今尚无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内科药物疗法(包括卡马西平、尼美地平等)只能暂时减轻疼痛,但副作用大,可复性小,严重的患者有的甚至要开颅手术.目前,对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经皮射频温控热凝半月神经节的治疗方法已被国内外学者肯定,与传统药物治疗等方法相比疗效肯定.射频热凝治疗或称射频热凝术,是指使用射频治疗仪采用能控温的射频电流,通过有一定阻抗的神经组织时,在高频电流作用下的离子发生振动,与周围质点发生磨擦,在组织内产生热,使局部形成一定范围的蛋白质凝固的破坏灶,利用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内传导痛觉的纤维,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作者:王志华;梁万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择期冠脉支架术对左心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延误治疗时机(9例),溶栓治疗未成功者(15例),心肌梗死急性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8例)的老年(≥60岁)AMI患者,在发病2~4 w内行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治疗.于术前1 d、术后4 w及12 w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有关心脏事件.结果行PTCA术及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通率为100%,且术后4 w及12 w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梗死区室壁运动指数(RWM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P<0.01,P<0.01,P<0.01).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冠脉支架术可有效抑制左心室重构和改善左心室功能,并且安全可行,可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尚士芹;刘斌;孙继红;宋春莉;刁鸿英;张基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分析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认知效能和文体活动;心理健康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远大于受客观因素及一般人口学变量的影响;认知效能主要受年龄和教育因素的影响;身体健康和文体活动有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结论健康老龄化的4种基本要素相对独立,分别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作者: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李贵芸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中一种重要而独特的细胞器,其性状改变与衰老过程密切相关.有人称线粒体为衰老的生物钟[1].自1989年Linnane等提出线粒体衰老假说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线粒体与衰老的关系.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青菊;朱克军;王学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有50%~60%食管癌、贲门癌的患者诊断已晚,不能手术切除、放疗或者化疗,而只能姑息治疗.内镜下狭窄扩张术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贲门癌癌性狭窄近几年国内外已经广泛开展[1~4].我院应用金属内支架成功治疗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恶性狭窄46例,疗效满意.
作者:李健;李振锋;赵治国;冯常炜;陆敏;尚敏杰;唐芙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测定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在光刺激驱动下脑电图功率,并与安静状态下的脑电图功率比较,探讨AD的神经生理学变化.方法对35例临床诊断为AD的患者(AD组)和正常成人33例(对照组),测定安静状态和光刺激驱动条件下的脑电图脑电信号平均功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闪光刺激的频率为5,10和15 Hz.结果 10 Hz闪光刺激相对应的α频段(9.8~10.2 Hz),15 Hz闪光刺激相对应的β频段(14.8~15.2 Hz),AD患者的脑电图功率值比对照组值小(P<0.05).比较在安静状态下的α2(9.0~12.8 Hz)和β1(14.0~18.8 Hz)频段的测试结果,发现上述差异在光刺激驱动条件下更加明显.结论在光刺激驱动下AD患者存在相对应的脑功能变化障碍,提示AD有视觉系统的功能障碍.脑电图光刺激驱动反应较常规脑电图更敏感,对临床诊断与疗效判断有意义.
作者:蒋正言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常见和重要的肺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国外文献报道VAP发病率为9%~70%,死亡率高达50%~69%[1].国内报道VAP发生率为43.1%,死亡率为51.6%[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ICU病室内发生VAP的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旨在尽量降低VAP发病率,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潘文英;郭伟;刘秋良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