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玉米须对老年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鲁彦;吴绍宇;姚嵩坡;祝丽玲;赵红宇;王明富;赵岩;周宪君

关键词:玉米须水煎剂, 粗多糖, 老年小鼠, 细胞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玉米须水煎剂及粗多糖对老年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称重法测定小鼠胸腺指数,间接荧光免疫法测量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放射免疫测定法测量血清IL-2含量.以玉米须水煎剂及粗多糖灌胃老年小鼠30 d,观测其对老年小鼠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老年小鼠模型组胸腺指数下降,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血清IL-2含量下降;与老年小鼠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胸腺指数升高,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由失衡恢复到平衡,血清IL-2含量提高.玉米须水煎剂与粗多糖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无差别.结论玉米须有恢复老年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玉米须水煎剂中发挥免疫增强作用的成份为粗多糖.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及其对神经功能影响的观察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日益重视.我们对PSD患者应用纯植物抗抑郁药物--路优泰治疗,并进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抑郁状态改善情况及副作用的观察.

    作者:孙肖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辛伐他汀对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瘦素在老年PTCA的UAP患者中的作用及辛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老年UAP患者及PTCA后6、24、48 h及辛伐他汀治疗15 d后血清瘦素水平.结果老年UAP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9.21±8.33),(9.39±4.02);P<0.05],PTCA后6、24、48 h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PTCA组[(33.45±10.93),(23.52±11.18);(31.86±13.12),(24.85±10.89);(25.37±10.09),(19.88±11.12);P<0.05)].辛伐他汀治疗后15 d老年UAP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13.07±9.72),(19.21±8.33);P<0.05)].结论瘦素参与了老年UAP病理过程,PTCA后给予相应治疗以降低瘦素水平是必要的,辛伐他汀可逆转老年UAP血清瘦素的变化.

    作者:赵忠谱;王莉;费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老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凝血酶原片段F1+2及D-二聚体检测意义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sase,CD).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增高趋势,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IBD患者活动期时体内存在高凝状态,肠黏膜中有微血栓形成,肝素治疗难治性IBD患者有效[1~2].凝血酶原片段F1+2及D-二聚体(D-dimer,D-d)均是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在临床检验方便.我们通过评价IBD(包括活动期及缓解期)患者F1+2和D-d的水平,了解患者凝血及纤溶状态在IBD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评价IBD活动性及应用肝素治疗活动期患者提供依据.

    作者:韩立坤;姜已忠;王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老年复张性肺水肿的诊治分析

    老年复张性肺水肿一旦发生,病情相当严重,病死率高.故须总结诊治经验.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62~78岁.原发病为外伤性血气胸6例,1例单侧胸腔积液,2例双侧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其中1例行负压吸引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1例食管癌切除术后,1例行隔疝修补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

    作者:柳海滨;马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老年2型糖尿病血清瘦素水平与超重或肥胖、血糖、胰岛素的关系

    目的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肥胖与非肥胖患者血清瘦素与肥胖、血糖、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样本人群进行体检并测定血清瘦素、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糖(FPG)等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T2DM组无论男女血清瘦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女性组显著高于男性组(P<0.01);(2)T2DM超重或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组且与腹型肥胖密切相关;(3)T2DM IR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胰岛素敏感组(P<0.01),并与FINS、C肽呈正相关;(4)T2DM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呈正相关.结论 T2DM血清瘦素水平与超重或肥胖、IR、长期的血压、TG及血糖的平均水平关系密切,减肥,改善瘦素抵抗,增加机体对瘦素的敏感性对治疗T2DM可能提供帮助.

    作者:周勇;王奕;朱宇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将90例冠心病患者分组:52例为合并高血压病组,其中老年组(A组)35例及非老年组(B组)17例;38例为非高血压组,其中老年组(C组)25例及非老年组(D组)13例.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测肱动脉血压SBP、DBP,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动脉内径(D0)、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结果 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FMD、ET、NO 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各组D0、NID无显著性差异(P>0.05).FMD与 NO呈正相关(P<0.01);FMD与ET、SBP、DBP、TC、LDL呈负相关(P<0.01);SBP、DBP与ET呈正相关(P<0.01);SBP、DBP与NO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显著的内皮功能障碍,高血压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障碍,FMD与 NO、ET可作为反映冠心病和高血压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指标.

    作者:陈雯;郭进;王风;赵毅兰;王小燕;焦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血管内介入治疗老年人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静脉畸形(CAVM)是局部脑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过去常依赖头部CT及MRI影像诊断,其治疗较为棘手,裸眼手术切出畸形团出血多,危险性大,致残率高.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目前本病的治疗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及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血管内栓塞治疗因损伤小、病人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已成为对该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和首选方法.

    作者:刘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Ⅱ型呼吸衰竭的清肺仪治疗

    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期常发生Ⅱ型呼吸衰竭,若 CO2潴留不严重,通过药物治疗,病情可能得到缓解;若CO2潴留严重,则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往往需要应用机械通气.这类病人由于长期存在呼吸肌疲劳,一旦应用机械通气则治疗难度增加;还可能出现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ventilator-associated lung injury,VALI);而且当病情好转时不易停止机械通气.我们用清肺仪对COPD急性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探讨其疗效.

    作者:陈莉文;肖波;席玉胜;谢潮鑫;叶汉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连甘蓉冲剂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报道,黄连素有降糖、抗氧化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作用.芡实富含多种氨基酸,人们已发现其在体外具有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甘草和瓜蒌在传统医学中常用来治疗糖尿病.本实验以上述四种中药水提剂制成连甘蓉冲剂,观察其对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

    作者:邵红;史美龙;孙亚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不同的脂肪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了解游离脂肪酸(FFAs)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凋亡及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FFAs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VEC),然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培养的人VEC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进行分析.结果饱和脂肪酸(SFA)(C16:0,C18:0,C24:0),使培养的人VEC生长受到抑制,随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不饱和脂肪酸(USFA)(C18:1,C18:2),当低浓度时,VEC凋亡率较低(P>0.05,P>0.01),而当达400或600 μmol/L时凋亡率升高(P<0.05,P<0.01).结论 SFA对培养的人VEC具有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低浓度USFA对VEC凋亡及生长周期的影响不大,但高浓度时,其诱导凋亡的作用增强.

    作者:张文杰;史英钦;宋光耀;王智华;张咏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谷氨酸对原代培养的SD大鼠皮层神经元毒性作用量效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谷氨酸(Glu)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作用的量效关系及其毒性损害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1 d)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lu作用20 min,24 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较不同浓度的Glu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在20 μmol/L Glu作用20 min后,细胞存活率开始降低,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降低.随着Glu浓度的增加,上述变化更明显.结论体外Glu引起神经元损伤的亚毒性浓度为20 μmol/L,随着Glu浓度的增加,神经细胞受损伤程度加重.

    作者:王晓玲;钱亦华;朱淑娟;史利利;许杰华;汪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高龄贲门癌病人的外科治疗

    实践证明,高龄并非贲门癌手术禁忌证,更应注重生理年龄;手术以经腹入路为主,减少手术创伤,积极处理合并症,绝大多数高龄患者可以度过围手术期,术后5年治愈率不比普通人群差.

    作者:尚长海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老年人睡眠呼吸紊乱是脑血管病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睡眠呼吸紊乱(SRBD)与脑血管病(CVD)的关系.方法用多导睡眠图对32例老年CVD患者和43例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与CVD组匹配且神经系统正常者进行研究.结果 CVD组中SRBD发病率明显增高,呼吸紊乱指数、血氧饱和度(SaO2)减低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平均和低SaO2低于对照组,低氧血症持续时间也长于对照组.CVD组睡前、醒后和平均血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RBD对CVD的危险性较大(OR值为6.85).结论老年人SRBD是CVD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彭凯润;杨红军;刘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大黄酚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黄酚对小鼠抗衰老的作用.方法采用避暗实验,观察大黄酚对学习记忆的影响;通过常压耐缺氧、断头耐缺氧、亚硝酸钠中毒造成的缺氧以及负重游泳实验,观察大黄酚对小鼠缺氧及耐力的影响;以AlCl3造成急性衰老小鼠模型,观察大黄酚对小鼠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大黄酚能明显改善记忆障碍、提高小鼠耐力、并且能明显提高急性衰老小鼠血中SOD活性.结论大黄酚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李淑娟;张力;张丹参;沈丽霞;董晓华;武海霞;李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无创动脉弹性指标与心血管疾病

    动脉弹性减退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血管壁早期损害的综合表现,是早期血管病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标志,也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临床上直接形态学观察和定量估计动脉结构比较困难.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动脉可扩张性或顺应性来反映动脉的病理改变.目前一般采用非侵入性方法来定量评估动脉弹性功能,包括:脉压测定、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测定、平面脉搏压力波测定及超声多普勒测定动脉直径随压力的改变.近年来,随着性能稳定、可靠的无创动脉功能测定仪的应用,其反映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如PWV、AIX(augmentension index,反射波增强指数)、C1(大动脉弹性指数)、C2(小动脉弹性指数)已广泛用于临床研究.本文就这些指标的临床应用及其局限性,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作者:王茹;刘克强;李青;崔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老年期抑郁症和轻度Alzheimer病的认知功能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期抑郁症(SD)和轻度Alzheimer病(AD)的认知功能差异.方法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AIS-RC)和中国临床记忆量表对60例SD患者、30例轻度AD患者和30例正常老年人进行评定.同时在治疗前对他们进行P300测量.结果 SD和轻度AD患者的MMSE、WAIS-RC和记忆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ADL总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轻度AD患者的前3个量表总分又均显著低于SD患者,而ADL总分又均显著高于SD患者(P<0.05或P<0.01).SD和轻度AD患者的P300的N1、P2、N2、P3潜伏期均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SD患者的P3波幅显著低于轻度AD患者;但轻度AD患者的P300的N1、N2、P3潜伏期均显著长于SD患者;并且轻度AD患者的P300的P2波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SD的P2波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D和轻度AD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但轻度AD患者较SD患者重.

    作者:袁勇贵;叶勤;李乐加;陈图农;李海林;吴瑞枝;陆蓉;陈晔;李毅;梅刚;顾晓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老年膝关节内游离体32例关节镜治疗体会

    关节内游离体是造成关节紊乱的常见原因,关节内游离体的存在将导致患者关节的疼痛和交锁[1,2].关节内游离体在关节内无固定位置,出没无常,有时X线片也无法捕捉,诊治有一定困难.老年人因关节软骨退变较重,膝关节游离体较为常见.关节镜手术是骨科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病苦轻,恢复快的优点[3].近年来我们使用膝关节镜技术摘除老年膝关节内游离体,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李扬;苏光源;张晓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谷氨酰胺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免疫营养剂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R组)和谷氨酰胺组(G组)各15例,另取15例单纯性胆囊炎患者血清作为对照组(C组).G组于术前1 d至术后7 d每日静脉补充丙氨酸谷氨酰胺注射液100 ml,并分别于术前1 d,术后7、14、21 d采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IL-2R水平,观察组间的差别.结果 R组及G组sIL-2R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P<0.01),术后7d时明显高于术前(P<0.01),G组于术后14 d时sIL-2R水平接近术前,而R组则于术后21 d时达到术前水平,二者21 d时sIL-2R水平差异显著(P<0.01).结论谷氨酰胺能够降低梗阻性黄疸患者sIL-2R水平,改善机体免疫状态.

    作者:韩刚;宫路路;韩喜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近期预后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通常是大面积梗死的表现,常常伴有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和高病死率[1].引起了临床的关注[2~4],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收住的A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早期识别AMI不良预后参数,提高AMI的治愈率.

    作者:石光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长春市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长春市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措施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生命质量量表(SF-36健康量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量表,对长春市双阳区305名农村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老年人患慢性病者为68.6%.老年人生活质量平均分为57.31±9.70.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评分平均为10.0±1.912,分级属于二级和三级.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婚姻状况和慢性病.结论长春市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高,应重视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冯晓黎;李晶华;李兆良;梅松丽;张世伟;王贤;慕德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