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疗

陈云波;贾明库;翟洪宇;孙亚滨;王长文;王欢

关键词:老年, 胆管炎, 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56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 结果 51例手术治疗死亡3例,非手术治疗5例均死亡,死亡率为14.3%(8/56).结论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应早期手术,力求有效的简单术式,积极处理并存病和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合理均衡营养,以上均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v5、CD44v6表达及化疗对其影响

    目的研究老年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v5、CD44v6表达水平与血行转移的关系及化疗对其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9例老年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44变异体(CD44v5、CD44v6)表达水平,与健康老年人及非老年大肠癌患者进行对照,并在应用化疗后观察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老年大肠癌组外周血CD44v5、CD44v6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71±5.44、14.62±6.3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非老年大肠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4v5、CD44v6的表达水平与老年大肠癌患者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老年大肠癌组肿瘤≥5 cm、肿瘤浸润深度≥深肌层、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外周血CD44v5、CD44v6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肿瘤<5 cm、肿瘤浸润深度<深肌层、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P<0.01、P<0.05、P<0.01).老年大肠癌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D44v5、CD44v6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黏附分子具有介导老年人大肠癌细胞血行转移的作用,化疗可降低老年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v5、CD44v6的表达水平,具有抗黏附和肿瘤转移作用.

    作者:王永刚;郑天郢;扈东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白细胞介素-6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又称I型骨质疏松症,常见于50~70岁的女性,其特征是骨量快速丢失,小梁骨吸收加速,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加大,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目前公认的PMO发病原因是雌激素的减少,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IL-6)在绝经后PMO的发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参与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在病理状态下,IL-6是调节骨吸收的重要因子,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过程,并受雌激素和某些药物的调节.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杜建层;周秀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老年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老年肺炎患者病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西安二六二厂生产的XH-6010 γ-计数器测定肺炎患者(n=48)血清TNF-α含量.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作对照.结果肺炎患者无论轻症、重症、急性期或恢复期血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肺炎急性期TNF-α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恢复期TNF-α虽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肺炎患者血清TNF-α的水平与肺炎轻重程度有关,轻症低于重症,恢复期低于急性期,说明TNF-α是肺炎发生发展的始动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血清TNF-α测定对判定肺炎患者病情轻重、疾病状态及转归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杨萍;于泳;张蓬建;王连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老年冠心病临床特点及31例首诊漏诊误诊分析

    近年来,有关冠心病的不典型表现国内外均有较多报道.但有关老年冠心病不典型特点及由此导致的临床漏诊误诊情况报道甚少.为此,作者对7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临床症状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31例首诊误诊、漏诊进行分析.

    作者:徐辉文;余桂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AP)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及产生原因,提高TUEVAP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EVAP术前及术后测定血常规、血钾、血钠,术中行心电监护,术后随访1~3个月.结果术中无输血,平均出血60 ml,血常规、血钾、血钠与术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先兆2例,术中前列腺包膜穿孔4例,心率减慢12例,术后继发性出血8例,腹胀8例,暂时性尿失禁7例,尿路感染23例,逆行射精242例.结论只要严格按照前列腺电切术的切割技术行TUEVAP可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技术熟练程度有关.

    作者:郭建民;张玉洪;刘博宇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衰老的经验性研究的思考

    从宏观角度来看,衰老研究分为实验性研究和经验性研究[1].实验性研究是一切理论研究基础和根本,可进行急性或慢性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尽管现代分子生物学与基因技术将衰老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推进到新的阶段,然而现有实验技术或理论的局限性尚无法对一些生命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仍属于经验性探索.经验性研究是人们对衰老现象的一种困惑总结,现有的衰老学说和理论对这些经验性研究结果暂时无法阐明.目前,这种困惑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营养因素、Methuselah效应和绝经对衰老进程的影响.

    作者:沈志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髋部滑槽加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髋部滑槽加压螺钉(DHS/DC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3年4月间采用DHS/DCS技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3例,平均年龄82.1岁(71~100岁),就其生物特性、操作要点、围手术期及小转子缺损处理作一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2例死于心脑血管意外,2例发生髋内翻.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90.5%(19/21).结论 DHS/DC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静力性、动力性及张力性作用,可大限度减少应力遮挡并能早期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如能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明,应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俞瑞传;龙作林;陈及非;刘栋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帕金森病的临床及检测

    帕金森病(PD)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该病是由于支配纹状体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引起,目前有效的治疗是用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受体的拮抗剂.但事实上,治疗较长时间后这种方法将失去效果[1].PD的发病缓慢,初的症状往往不被人所注意.本文从行为学指标、功能影像、电生理活动、脑局部血流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关鹏;刘晓志;任志禄;段相林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36例老年小脑梗死的临床与MRI

    小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诊断较为困难.CT检查中由于后颅窝较明显骨伪影干扰,其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受到较大限制.MRI技术克服了CT的弱点,使小脑梗死的检出率日见提高.但国内外对老年小脑梗死的报道甚少.本文对我院经MRI证实的老年小脑梗死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管得宁;徐运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老年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应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的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应用椎弓根钉治疗的特点,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共治疗25例多阶段腰椎管狭窄的老年患者,腰椎管狭窄涉及3个节段的6例,个节段19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Jikei分类:初期至Ⅱ级),均采用后路切开椎管减压,多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术中选用直径大的螺钉,适当增大椎弓根钉横向进针角度,以增加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采用钉棒系统,合理使用万向夹头及连杆模板,方便内固定安装.结果术后随访9~48个月,平均28个月;X光照片上未发现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植骨愈合;按改良Macnab法疗效评定标准:优2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达96%,术后无1例症状加重或病情恶化.结论老年人腰椎管狭窄涉及节段较多,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对其手术治疗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手术的失败率.

    作者:卢永辉;董伟强;白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处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所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1,2].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其脏器功能退化,且多合并其他疾病,围术期处理尤为重要.

    作者:乔晨晖;蔡萍;赵高峰;张新;郅兴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细胞移植治疗心梗中移植细胞的标记与追踪

    成熟个体的心肌细胞属于终未分化细胞,一旦损伤只能由疤痕组织代替.溶栓、冠状动脉血管成型术等治疗手段可以减少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却不能逆转已坏死的心肌.而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及心肌重构导致的心衰就成为患者的主要死因.目前的供体细胞主要有胎期心肌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这些移植细胞能够在宿主心肌内生长,增加了心肌细胞数量,加强了疤痕组织的弹性,限制了疤痕组织的扩大,减弱了心室心肌重构,增强了心功能 .移植细胞的标记及追踪是细胞移植研究第一步.本文就此方面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邵素霞;张雷;马洪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博莱霉素胸腔注射治疗癌性渗出长期疗效估价

    博莱霉素(BLM, bleomycin)作为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中得到肯定,为评价该药用于晚期肿瘤伴癌性胸水治疗的长期疗效,作者对乳腺癌及肺癌恶性胸水32例进行药物疗效、胸膜反应及毒副反应的观察.

    作者:尚育红;范魁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醋酸甲羟孕酮对围绝经期性激素补充治疗89例临床评估

    围绝经期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HRT)越来越受到重视,近些年来所采用的药物及方法较多,对缓解、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症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中年妇女的生命、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本文对89例围绝经期妇女用醋酸甲羟孕酮复合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血清雌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改变情况.

    作者:杨瑞;张媛;侯英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研究表明,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急性发作期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作者:韩书芝;平芬;赵景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进展与微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视网膜缺血、缺氧密切相关,本文通过观察血液流变学改变,分析其与DR的关系,旨在探讨DR的影响因素,为防治DR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凤玲;韦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脑梗死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后,可在病灶及其周围组织中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进而引起继发性的中枢神经细胞损伤.本研究分别检测对照组、脑梗死治疗前及用舒血宁治疗14 d后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GSH-Px)、血浆脂质过氧化物(P-LPO)水平.探讨上述指标与脑梗死的关系及舒血宁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作者:罗丹红;黄鉴政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法测定T2DM患者86例及对照组42例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记录受试对象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腰围(W)、臀围(H)、血压,并检测空腹血脂、血糖(Glu)、肾功能、胰岛素(INS)、雌二醇(E2)、睾酮(T)等生化指标.结果无论是T2DM组还是对照组,肥胖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非肥胖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血清抵抗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采用相关分析发现,血清抵抗素浓度与BMI、腰围、WHR、BF%、TG、ApoB、FINS、SBP、DBP呈显著正相关,与ISI显著负相关,男性抵抗素水平与T呈正相关;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发现BF%、FINS、ISI、腰围为影响抵抗素显著的因素(R2=0.78).结论 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血清抵抗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无论是T2DM组还是对照组,肥胖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非肥胖者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高抵抗素水平与BF%、FINS、ISI、腰围的相关性提示,抵抗素可能在肥胖、IR及T2DM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倪一虹;陈诗鸿;宋慧玲;陈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综合医院老年病区心理咨询门诊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老年病区心理咨询门诊的特点,为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干预提供有效帮助.方法对280例心理咨询门诊来访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的咨询者比例并不少,占37.16%.结论老年的老年前期咨询有神经症、心境障碍是主要的心理障碍.

    作者:张美兰;叶瑞繁;胡方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纤维蛋白原、6-酮-前列环素F1α、血栓素B2的关系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及3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NC)的HSV-1抗体、纤维蛋白原(Fg)、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 F1α)、血栓素B2(TXB2)水平.结果 AMI组HSV-1IgG阳性率及水平高于NC组(P<0.05),HSV-1 DNA检测结果与之吻合.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HSV-1IgG阳性与AMI均有相关关系(OR 4.266,P=0.019;OR 3.321,P=0.032).AMI组中HSV-1(+)组Fg、TXB2高于,而6-Keto-PGF1α低于同组中HSV-1(-)组 (均P<0.01);且IgG与TXB2呈正相关,与6-Keto-PGF1α呈负相关,调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前、后,IgG与Fg均呈正相关.结论 HSV-1感染与AMI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Fg、TXB2及6-Keto-PGF1α也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大男;何作云;李金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