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张宏刚;倪安民;陈雪红;万晓辉
老年人由于龋病、外伤导致的残根、残冠临床上较为常见,当残根位于龈下3 mm左右时,常规作法是将残根、残冠拔除,进行义齿修复.但老年人群中存在相当数量的拔牙禁忌证患者,加上心理、精神方面恐惧等因素,将残根、残冠尽大程度地保留,就显得更为重要,这样既避免了拔牙后患处牙槽骨萎缩造成的面部塌陷而影响面容及发音,又可恢复咀嚼功能[1].笔者利用桩钉加以锤造全冠施行后牙残根、残冠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经过3年的临床观察表明: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的后牙残根,采用桩钉植入根管固定,玻璃离子树脂恢复缺牙外形,辅以金属锤造全冠,就能获得足够的固定力和抗力,恢复咀嚼功能,成功地保存了患牙.
作者:张成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我们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药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性,显著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绞痛和心电图异常.
作者:桑林;张洪侠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个人一般情况问卷,根据分层抽样方法,在唐山市约8万名离退休老年人中,抽取1 000名进行调查.结果离退休老年人轻度抑郁占17.2%,中、重度抑郁占5%,其中退休、女性、文化程度低、缺乏社会支持、生活不充实、缺乏锻炼,健康自评差等因素与抑郁发生关系密切.结论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较高,在社区护理工作中要重视对离退休老年人的精神保健,特别是对离婚、丧偶、女性、文化程度低、退休者要格外关注.
作者:邢凤梅;李建民;田喜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放射性药物氯化89锶(89SrCl2)治疗老年单纯骨转移瘤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骨转移瘤为首发病症,未经过任何治疗的患者并且应用放射性药物89SrCl2治疗的老年患者42例及正常老年对照组20例.分别测定各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值,比较无效患者与有效患者各免疫学指标.结果正常对照组与骨转移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05).正常对照组和骨转移瘤患者治疗有效的患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5).治疗前治疗有效患者与无效者两者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移瘤患者免疫功能受抑制,89SrCl2治疗后,免疫功能得到恢复,无效患者免疫功能经治疗后恢复程度低于有效患者.
作者:李勇;房娜;高凤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心脏原因所致心脏骤停(CA)与心脏性猝死(SCD)常常是疾病的首发症状且可以直接导致死亡,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危害极重.现有的预测指标尚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大多只能靠改善急救反应能力来降低其病死率.本研究通过对院内心脏原因所致CA与SCD患者临床特点及复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院内心脏原因所致CA与SCD的发生特点及降低其发生率与病死率的策略,了解复苏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杜丽波;张慕兰;刘雅慧;王丽英;张春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除了L-精氨酸是NO产量的决定因素[1]之外,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等诸多体液因素,通过调节eNOS活性而影响L-精氨酸/ NO途径的活力及NO生物可利用性.其中为重要的和经常起作用的是近年发现的内生性eNOS抑制物Nω,Nω-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已证明它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子[2].
作者:张杰;符云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多年来人们在病毒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寻求多种途径,以期有效地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本研究旨在探讨干扰素联合氧化苦参碱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作者:吕文芝;王军;张晶;金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M蛋白血症又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也被称为骨髓瘤蛋白血症、副蛋白血症,是以血中丙种球蛋白增高为特点的亚临床现象,此症具有肿瘤倾向,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及淀粉样变性等疾病,国内文献已有不少报道.据我们观察,此症在各种疾病构成比方面不同于其他文献报道的比例,其检出率在老年患者中较其他年龄组为高,如何正确诊断分析引起M蛋白血症的原发病及病因尤为重要.本文对老年M蛋白血症的发病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高兴旺;汪萍;方根强;杨卫红;任梅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白术、附子、肉桂合剂对老年小鼠脑细胞凋亡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UNEL法观察老年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比色法测定脑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以白术、附子、肉桂合剂灌胃老年小鼠30 d,观察合剂对老年小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老年小鼠有典型的凋亡特征, bcl-2表达下调,线粒体cytC明显降低.结论白术、附子、肉桂合剂对老龄小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盛延良;江旭东;李鸿梅;朴金花;魏晓东;欧芹;张鹏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近年来,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老年人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因.然而,可供临床医师们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并不多.氟康唑系第三代唑类抗真菌药,是近年来倍受重视的新型抗真菌药.该药在酮康唑的结构中增加了一个咪唑环,并在各环中增加了一个被替代的氮原子,使其增加了疗效,减低了毒性[1,2].目前已经证明进口氟康唑治疗老年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既有效又安全,但其价格昂贵.为了客观评价国产氟康唑注射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以进口氟康唑注射剂(美国辉瑞公司生产,商品名大氟康)为对照药,随机对照治疗老年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76例,以评价国产氟康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苏振诚;赵凤芹;孙伟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老年皮肤瘙痒症,中医名为风瘙症(见<巢氏病原>),常因搔破皮肤,血痕累累,又称血风疮[1].西医皮肤科常用抗过敏的内服和外涂药治疗,效果时隐时现,不能根治.本文用养血祛风止痒汤,治疗48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有田;许丹;李秋波;张二力;李宏林;洪英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筛选抗脑缺血损伤的大黄有效部位.方法线栓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4小时,进行大鼠神经症状评分,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增高,病理损伤明显、正常神经元细胞数目减少;大黄粉组和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的神经症状评分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下降、正常神经元细胞数目增加;与大黄粉组及尼莫地平组比较,大黄苷和苷元可显著降低神经症状评分及脑组织含水量,正常神经元细胞数目增加,其中尤以大黄苷和苷元大剂量保护作用显著.结论大黄苷和苷元具有明显的抗脑缺血损伤作用.
作者:李建生;刘敬霞;梁生旺;刘轲;王明航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研究双歧杆菌表面分子脂磷壁酸(LTA)对亚急性衰老小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及器官指数的影响,探讨双歧杆菌抗衰老的分子机理.方法 D-半乳糖诱导小鼠衰老的同时,连续注射双歧杆菌LTA,检测小鼠器官指数、脑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的脑指数、胸腺指数、肾指数显著降低,脾指数显著升高;脑组织的SOD、NO、NOS显著下降,MDA显著升高.而双歧杆菌LTA能显著逆转上述变化.结论双歧杆菌LTA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付玉荣;王跃;陈淑惠;刘明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IgA肾病临床和病理特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65例45岁以上IgA肾病临床和病理特征,并与659例年轻患者(≤45岁)比较.分析肾存活率并与年轻组比较.结果中老年组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高于年轻组(P<0.05).≥60岁亚组收缩压和尿蛋白显著高于45~59岁亚组(P<0.05 ).两组Lee氏病理分级分布无显著性差别(P>0.05).中老年组肾小管-间质指数和血管指数显著高于年轻组(P<0.05),但肾小球指数和新月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5年肾存活率均为85.6%,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中老年IgA 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高,肾血管和肾间质损害比较突出,故应注意积极控制血压和高脂血症.
作者:杨念生;武庆庆;杜勇;张锐;李幼姬;叶任高;余学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我国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高达7%~10%[1].糖耐量低减(IGT)是T2DM前期阶段,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逆性,及时检出IGT和T2DM人群并进行干预治疗,对于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作者:冯淑芝;肖广辉;于梅琴;罗洁;王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与钙尔奇D对T2DM患者骨和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物的T2DM患者为对象,根据血糖水平和治疗设立血糖正常组、钙尔奇D组和高血糖组.连续治疗3个月,测定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总钙、磷、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羟基肽(ICTP)和L2~L4骨密度(BMD).结果钙尔奇D治疗组血清BGP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两组患者的BMD在治疗后似呈上升趋势.结论良好控制血糖是延缓或防止T2DM患者骨矿物质异常代谢或骨质疏松的关键,联合使用钙剂和VitD3可更加有效地纠正上述异常.
作者:陈慧;张宏刚;倪安民;陈雪红;万晓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脑出血的发生、发展与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分泌平衡破坏有关[1];肾脏多种组织和细胞既可分泌ET、NO又有二者的受体,是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2].当出现肾功能损害时NO水平下降明显,ET水平增高显著[3].为评价ET及NO在脑出血的主要并发症--急性肾功能损害中的表达和意义,本研究对并发急性肾损的脑出血患者血浆ET和NO水平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大建;崔蓓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和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方法 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随机分组,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一组给予洛伐他汀20 mg/日,睡前服药;另一组给予上述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福辛普利10 mg/日,晨起空腹顿服,疗程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脂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的变化.结果洛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24 h u-MA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P>0.05).洛伐他汀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24 h u-MA,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EDN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血脂谱,但对尿蛋白排出无明显改善;与ACEI联用后能明显减少尿蛋白的排出.
作者:高璐;于德民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胸苷激酶(hTK).方法用内切酶将hTK TA克隆中的hTK基因切下,并与同样内切酶切的载体PET28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酶切和DNA序列分析鉴定,用IPTG诱导培养阳性克隆;SDS-PAGE鉴定hTK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论 hTK基因重组入PET28a+的EcoRI和XhoI位点,IPTG可以明显诱导hTK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作者:丁克祥;郑永晨;吴朝阳;王攀;张杰;胡燕祝;吕沅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缺氧对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在常氧和缺氧12、24、48 h条件下体外培养大鼠VSMCs,应用3H-TdR掺入实验和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同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缺氧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VSMCs在缺氧时对3H-TdR摄取量、MTT比色吸光度A值、细胞周期中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PCNA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常氧组(P<0.05或P<0.01).结论缺氧可诱导VSMCs增殖,促使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增强PCNA和NF-κB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杜先华;向虎;龚应霞;杨芳炬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