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韩萍;刘英敏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超早期核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的特点,及与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计算梗死中心区ADC,并进行显著性检验,老年组结合发病1 w时的临床结局进行直线回归及判别分析.结果老年组ADC均值为4.818 5±1.761 6,非老年组为5.934 2±1.680 2(t=2.297 5,P<0.05);老年组溶栓前ADC与发病1 w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Y)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47.400 8-6.354 5 ADC(P<0.01);发病1 w时溶栓结局的判别方程式:Y1=-3.893 9+1.886 5 ADC(恶化组),Y2=-11.011 2+3.802 8 ADC(非恶化组)(P<0.01),判别符合率为89.74%.结论 ADC定量分析对老年脑梗死超早期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预后的估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育臣;王宇;任士卿;崔建岭;马晓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核膜核苷三磷酸酶(nucleoside triphosphatase,NTPase,EC 3.6.1.15)定位于核孔复合体的周围,是调节mRNA出核转运的关键酶之一,通过水解NTP为mRNA的出核转运提供能量[1].真核细胞由于细胞核核膜的出现,使基因转录和翻译具有不同的时空性.成熟的mRNA必须经过细胞核膜上核孔复合体的核质转运过程才能进入胞浆,作为模板参与指导蛋白质合成[2].
作者:聂磊;韩梅;温进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与老年健康者之间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肽Y(NPY)及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36例、全期型高血压(SDH)31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34例及老年健康者20例分别测取血浆Hcy、NPY及血脂水平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间的差异.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Hcy及NPY水平均高于老年健康组(P<0.01),且老年ISH患者比老年SDH和老年IDH患者皆显著增高(P<0.01).但老年SDH及IDH两者血浆NPY含量比较无差异(P>0.05),血脂代谢异常贯穿老年高血压发病的始终,但老年ISH患者组HDL-C较老年SDH及IDH患者明显降低(P<0.05,P<0.01),而ISH组LDL-C较老年IDH患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控制患者血浆中Hcy及NPY浓度对预防老年高血压,尤其是ISH的发生或发展可能有积极作用,调节脂代谢异常适用于各类型老年高血压的防治.
作者:李浩;宋春生;刘方州;徐力然;崔玲;罗增刚;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们以一氧化氮(NO)为指标,分别测定它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不同时期发病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脑血管病发展中的含量变化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作者:董梅;宋学琴;刘瑞春;李春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5年生存率<15%[1].在癌前病变、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时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90%以上的患者可以彻底治愈.因此,肺癌5年生存率低原因主要由于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对转移的成功治疗方法的缺乏.所以,探讨肺癌早期诊断新方法,对于有效控制肺癌十分重要.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影像学及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作者:彭再梅;吴鄂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Alzheimer病(AD)患者红细胞电泳指标的改变.方法用实验条件下的红细胞电泳系统分别测定AD、血管性痴呆(VD)及老年组红细胞电泳时间的数值.结果 AD患者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缩短.如以红细胞电泳时间小于12.74 s(老年组数据90%的单侧下限值)为阳性界限,则AD、VD及老年组的红细胞电泳指标阳性率分别为81.82%(P<0.001)、76.92%(P<0.001)和7.55%.结论红细胞电泳时间的缩短与AD高度相关.
作者:张京立;陶国枢;张红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Alzheimer病(AD)大鼠行为学及泛素水平.方法应用脑立体定位仪定位,切断大鼠穹隆海马伞制备AD大鼠模型,用Y型迷宫对大鼠进行学习及记忆的观察,免疫组化法及蛋白印迹技术检测海马区泛素水平.结果 AD大鼠2 w后学习获得和记忆再现的尝试次数增加,手术组海马区的泛素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D大鼠学习及记忆能力受损,穹隆海马伞切断大鼠海马区泛素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任艳;吴哲;胡丽葵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通过对我院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之间老年脑血管病并发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血管病并发院内感染的因素及特点,以总结经验教训,力求降低感染率.
作者:刘忠岩;蔡利颖;马东辉;杨晓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腹部外科膀胱进入疝囊,成为滑动性斜疝临床较少见.术前难以确诊,大半在手术中才发现[1].我院1990~2001年收治此类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毅;李浩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措施[1~4].现就老年胃癌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5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65岁以上老年胃癌病人102例,86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治愈83例(96.5%).其中男57例,女29例,年龄65~82岁,平均72.8岁.诊断方法:单纯钡餐19例,胃镜42例,钡餐和胃镜25例,所有胃镜检查均取组织活检.
作者:余方桃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为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服用降压药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我们对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1.5 h及4 h分别进行了卧立位血压及心率的测量,观察其血压变化情况.
作者:甄永存;杨立群;包曹歆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捻挫结扎处理阑尾残端的应用价值已得到肯定.U字缝合法可减轻组织的血运和内循环的破坏.但二者同时应用肺切除后闭合支气管残端国内尚未见报道.
作者:陆毅;邵国光;金江春;杨志广;李浩宇;赵景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血小板聚集可能是在血管系统内发生的富有戏剧性的细胞间相互作用.血小板受凝血酶、胶原或腺苷二磷酸(ADP)的刺激,数秒钟内爆发肌动蛋白的聚合作用.血小板从盘型变成有许多丝状假足的不规则球型,膜表面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反应.
作者:段淏;孙晓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病率、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陷程度、病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老年抑郁自评量表(SD)对老年脑卒中及中年脑卒中两组病人进行抑郁评估及加拿大神经功能缺陷量表(CNS)对两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估,并通过脑CT、MRI及危险因素合并情况对两组病人的病变部位与抑郁发生相关性进行对比.结果老年脑卒中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58.82%明显高于中年人(41.55%),老年女性更高(68.57%).额叶、颞叶、基底节病变及多发性脑梗死抑郁发病率明显增高,与神经功能缺陷程度及恢复的时间相关,相关危险因素多抑郁发生率高.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陷程度、病程、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宫淑杰;于恺;张秀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龄复发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1993年1月~2002年6月相继收住解放军总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80岁以上121例AMI患者为对象,对比分析复发性AMI与首发AMI(对照组)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病死率等特点.结果复发性AMI组占37.2%,对照组占62.8%.复发性AMI组男性比例较对照组高(93.3%比75.0%,P<0.05),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较对照组低(61.3±8.9比112.1±19.5 IU/L,P<0.05),并发充血性心功能衰竭多(48.9%比27.6%,P<0.05),病死率较高(31.1%比14.5,P<0.05).梗死部位、心电图改变、左室射血分数、肌酸磷酸激酶峰值及治疗情况,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龄复发性AMI患者近期(30 d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多,病死率高.
作者:赵玉生;冯斌;尹巧香;王士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2型糖尿病(2型DM)患者、30例正常人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及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测定,并检测高、低亲和力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R1、R2)和高、低亲和力常数(K1、K2),同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型DM较对照组TG、CH、LDL明显升高,IAI显著下降,且R1、R2、K1、K2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IAI与FINS、年龄、BMI、TG、UA呈负相关,与R2、K1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α=0.05水平,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FINS、BMI、R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DM患者存在明显IR,且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密切相关.
作者:于健;苏珂;龙艳;唐灵;胡永玲;林枫;刘健翔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特诊室的服务对象是省内特殊群体--一级保健对象:正省级、副省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级保健对象:正厅级、副厅级(在职、退休、离休).以中、老年人居多,每天就诊人数75±5人,年龄69±5岁.特诊室工作的质量,历来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的服务质量和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随着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和利益格局也发生了改变.如何使特诊的护理工作适应医疗改革的步伐,作者分析了特诊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护理管理对策.
作者:于晓莉;于水;于晓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通过对工作相对稳定的、参加体检的6 000名国家公务员的血脂水平在各年龄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为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要从年轻人抓起提供依据.
作者:汤千一;刘秀珍;付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老年难治性心衰患者应用双心室三腔起搏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例(其中男11例,年龄71.2±9岁)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衰患者进行三腔起搏器治疗(其中4例安装三腔ICD).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的QRS波时限、EF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二尖瓣返流量、VO2max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随访3~12个月,全部病例术后3个月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随着随访期的延长有持续改善的趋势.随访期间1例猝死.结论双心室同步起搏是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有效的新方法,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心衰的临床症状.三腔ICD不仅可进行心衰的双心室同步治疗,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室性心律失常预防猝死的作用.对具有安装三腔起搏器或三腔ICD指征的老年心衰患者进行双心室同步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周晗;SCANU Patrice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治疗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男42例,女40例,平均87.1±4.8岁)急症降压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患者,共紧急降压处理175例次,其中舌下含服卡托普利(12.5 mg)27例次,含服硝苯地平(10 mg)58例次,静脉滴注硝酸酯类49例次.并发症6例:1例呼吸骤停,1例脑梗死,2例意识障碍,2例低血压伴头晕;其中5例发生于静脉给药,1例发生于含服硝苯地平;6例中有5例在降压过程中血压降至90/60 mmHg及以下.高血压次急症处理中口服短效降压药约占13.1%.在紧急降压者中约5.1%未达JNC6高血压急症或次急症标准.结论 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急症降压并发症与静脉降压监护不够密切、血压降幅过大有关;对于高血压次急症者建议口服短效降压药为主;对于未达高血压急症或次急症者,紧急降压需慎重.
作者:何文;张育君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