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集卵孵化法与Kato-Katz法不同检查次数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

汪峰峰;汪奇志;刘晓明;尹晓梅;周利;方国仁;肖祥

关键词:集卵孵化法, Kato-Katz法, 效果
摘要:目的 选择一种适宜现场应用的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Kato-Katz法不同的检查次数对血吸虫病流行村的337例居民进行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次数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 337份粪样中,Kato-Katz法1送3检血吸虫卵检出率为19.6%,Kato-Katz法2送6检的检出率为2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81.59,P<0.05);Kato-Katz法1送3检的血吸虫卵检出率为18.1%,集卵孵化法血吸虫毛蚴检出率为17.5%,两种方法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53.878,P>0.05);Kato-Katz法2送6检的检出率为22.55%,Kato-Katz法加集卵孵化法的检出率为22.55%,两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251.619,P>0.05) .结论 Kato-Katz法1送3检与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联合运用可以取代Kato-Katz法2送6检,是一种适宜于现场应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与肝纤维化程度关系的探讨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占总人口的10%.早期发现肝纤维化并有效治疗是预防及阻断肝硬化、肝癌形成的关键.慢乙肝患者体内乙肝病毒持续存在一直被认为是其肝脏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乙肝病毒DNA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尚不明确,为明确乙肝患者血清 HBV DNA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我们对210例肝脏穿刺的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

    作者:柯柳;温小凤;蒋忠胜;陈念;李敏基;李雪梅;覃川;张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洲滩型流行区人群血吸虫再感染和新感染规律研究

    目的 了解洲滩型流行区人群血吸虫再感染和新感染情况,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洲滩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铜陵县光辉村作为研究现场,于感染季节前对6岁以上人群,分别采用Kato-Katz法进行粪便检查和IHA进行血清免疫学检查,两者之一阳性者均进行治疗,以粪检阳性者作为再感染观察对象,粪检阴性者作为新感染观察对象.于感染季节后对上述人群再次采用Kato-Katz法进行粪便检查,观察人群血吸虫再感染和新感染情况.结果 经过1年观察,试区人群再感染率为11.96%,新感染率为8.3%.不同性别间人群再感染率和新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不同职业间以农民较高,不同年龄组以15岁以下和40~49岁年龄组再感染率较高,新感染率以50岁以上人群较高,无论是再感染还是新感染不同村民组间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洲滩型地区人群血吸虫再感染和新感染仍相当严重,是影响当前血吸虫病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潘新平;田学根;柯兆明;安继胜;程跃胜;阮彬;郜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广泛流行于亚非、南美等76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约2亿人受感染,6亿人受感染威胁[1].近50年来我国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血吸虫发病率从解放前的0.81/10万下降至2007年的0.06/10万.但近几年钉螺感染率下降不明显或有反复,可能与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洪水、气候变化等有关.农民和渔、船民感染率仍较高[2,3].

    作者:童晶晶;沈际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8年江西九江市庐山区五星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根据<江西省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和<江西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实施方案>的精神与要求,2008年九江市庐山区对五星村作为监测点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强;杨树;邹平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苏州市吴中区金山浜地区地氟病远期复查报告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州市吴中区(原吴县)金山浜地区(金山村、金山居委、金山石料厂、吴县采矿公司)被确定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轻病区[1].

    作者:徐海根;吴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青海门源县人体棘球蚴病现状调查

    门源回族自治县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系的东端,平均海拔2 950 m.

    作者:张静宵;何多龙;刘玉芳;刘海青;赵延梅;马霄;刘培运;刘巴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8年江西九江市血吸虫病疫情

    江西九江市自2005 年开始实施中央补助地方血吸虫病防治项目,项目期间,各地紧紧围绕<江西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认真执行中央血防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开展了大量有效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年来全市血吸虫病疫情有所下降.现将2008年九江市血吸虫病疫情现状报告如下.

    作者:秦兵;顾石林;董筱华;姜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原卟啉钠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原卟啉钠(Protoporphyrin disodium,NAPP)是一种卟吩衍生物,由四个吡咯环经四个次甲基键连接而成的含共轭双键的大环化合物,可由动物血液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经人工提取、加工而制得的水溶性钠盐[1].

    作者:许金鹏;李朝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0~2008年安徽铜陵市急性血吸虫病疫情

    铜陵市位于安徽南部长江中下游两岸,辖铜陵县、铜官山区、郊区、狮子山区.截止2008年底全市一县三区均为血吸虫病流行区域,流行类型为湖沼兼山丘型.现有钉螺面积 3 100.29 hm2,其中易感带面积 463.485 hm2,是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较重的地区之一.为探讨铜陵市近几年来急性血吸虫病发生与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铜陵市2000~2008年急性血吸虫病疫情特点和流行趋势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平;孙明祥;李光青;施晓冬;刘小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35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诊治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终末期肝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其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常较一般感染难于控制.因此,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提高晚期肝病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措施.本文总结了35例失代偿后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多糖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多糖是多聚糖的简称, 由 10个以上的单糖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2~9 个单糖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糖称作低聚糖或寡糖.10个以上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称作均多糖.

    作者:赵东贤;王克霞;李朝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上海市88例本地感染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上海市疟疾流行规律与特征.方法 对2003~2007年上海市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在5年间共发现了88例本地感染病例,占疟疾报告病例的13.12%(11.17%~15.12%);其中间日疟72例,没有恶性疟病例,16例未分虫种;病例分布于10个郊区县,为散发;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8~10月份;男女性别比为2.38:1,年龄在3~79岁间,其中本地居民的年龄主要集中于30~60岁,外来人员的年龄主要为20~40岁;职业以农民、民工和工人为主.结论 本市本地感染疟疾为低水平、散发;多为间日疟,无恶性疟;主要分布于外来人员集中的郊区.

    作者:朱民;江西均;蔡黎;马杏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9例恙虫病诊治体会

    2008年10~11月我院以不明原因发热收治的9例患者,经临床特点结合特异性抗体检查结果分析和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诊断为恙虫病.安徽省临床报告恙虫病罕少,医疗、防疫人员缺少诊治经验,为加深对恙虫病认识,以减少误诊、误治,特将该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子玉;谢鹏飞;庞华;刘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安徽省中药材孳生粉螨生态学研究

    目的 调查安徽省部分城市中药材中孳生的粉螨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方法 从安徽省10个城市医药商店共采集了样本107种,采用水膜镜检法和电热集螨法进行粉螨的分离,并进行螨种的鉴定.结果 共检获粉螨28种,隶属于7科20属.其平均孳生密度为24.33±6.5只/g,物种丰富度指数为2.60,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57,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86.结论 安徽省中药材孳生粉螨群落组成较为多样化,粉螨污染中药材的情况较严重.

    作者:湛孝东;唐秀云;赵金红;孙恩涛;王少圣;李朝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浅解

    编者的话:为了使广大医务人员和基层防控人员进一步了解掌握血吸虫病防控的进展,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当前实施的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本刊分两期刊出: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历史和流行现状;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历程和策略演变;我国血吸虫病控制策略中存在的问题;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策略提出的背景;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的理论基础;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精髓和实质;如何确定一个地区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

    作者:汪天平;张世清;何家昶;张功华;陶承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华佗在寄生虫病学上的贡献

    华佗,字元化,汉代名医.他从小立下不为良相为良医的理想,四出拜师求教,认真总结归纳疾病的诊治经验.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仿效虎、猿等5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而编制五禽戏作为强身壮体保健操,他掌握了方药和针灸,通常能以简单几味药或几个穴位针灸就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谷俊朝;李友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4~2008年湖北荆州市沙市区晚期血吸虫病人救治情况

    沙市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城区,辖7个乡镇场,辖区总人口52.96万人,是湖北省血吸虫病重疫区县市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发病情况是血吸虫病疫情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探讨晚血发生、治疗、转归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进一步做好晚血病人救治工作,我们对沙市区晚血救治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王亚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姜黄素防治流感病毒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体内抗病毒实验研究姜黄素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 以不同滴度的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病死率等.结果 姜黄素25~100mg/kg剂量可减轻和改善感染鼠肺脏的病变程度,使其肺指数值下降,可明显延长2LD50感染鼠的平均生存天数,降低死亡率.结论 姜黄素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

    作者:徐培平;符林春;张奉学;李际强;朱宇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集卵孵化法与Kato-Katz法不同检查次数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

    目的 选择一种适宜现场应用的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Kato-Katz法不同的检查次数对血吸虫病流行村的337例居民进行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次数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 337份粪样中,Kato-Katz法1送3检血吸虫卵检出率为19.6%,Kato-Katz法2送6检的检出率为2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81.59,P<0.05);Kato-Katz法1送3检的血吸虫卵检出率为18.1%,集卵孵化法血吸虫毛蚴检出率为17.5%,两种方法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53.878,P>0.05);Kato-Katz法2送6检的检出率为22.55%,Kato-Katz法加集卵孵化法的检出率为22.55%,两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251.619,P>0.05) .结论 Kato-Katz法1送3检与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联合运用可以取代Kato-Katz法2送6检,是一种适宜于现场应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

    作者:汪峰峰;汪奇志;刘晓明;尹晓梅;周利;方国仁;肖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安徽沿江10县区31年螺情变化趋势分析

    宿松、东至、贵池区、望江、枞阳、怀宁、铜陵、无为、繁昌、当涂等10个县(区)是安徽沿江血吸虫病重流行区,防治报表资料显示,该10县(区)2008年钉螺面积约占全省的75%[1],纵观31年来螺情变化的客观实际,现根据1978~2008年防治工作报表的钉螺面积指标,统计分析变化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更为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帮助.

    作者:宣建华;梅学农;高风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