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甲状腺激素与骨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

刘广钊;何飞屏;梁杏欢;秦映芬;梁季鸿;冼苏

关键词:老年人, 甲状腺激素, 骨代谢指标, 补充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激素(TH)水平对老年人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老人40例作为治疗组,选择健康老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及甲亢老人28例作为甲亢对照组.治疗组每日服甲状腺片10 mg,连服6个月.所有受试者均检测FT3、FT4血清钙(Ca),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及尿羟脯氨酸/肌酐(Hop/Cr).结果甲亢对照组血清Ca、ALP、BGP及Hop/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FT3、FT4水平呈正相关;治疗组经小剂量TH治疗后,可使血清TH水平升高,但骨代谢指标Ca、ALP、BGP及Hop/Cr改变不显著,与FT3、FT4水平呈零相关.结论过量TH(如甲亢)可使骨代谢指标升高,而小剂量TH的补充治疗可升高血清中TH水平,但对骨代谢指标无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脑梗塞患者AT1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I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PCR-RFLP)的方法检测40例健康人和9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其中31例合并冠心病,37例合并脑梗塞患者)的AT1R基因型;生化技术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合并冠心病组及合并脑梗塞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14.6%、14.5%和10.8%,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7%(P<0.05);带有C等位基因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冠心病、脑梗塞,其血浆LP(a)水平均增高.结论提示AT1R基因可能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重要遗传因素,AT1R基因可能参与脂质的调节.

    作者:钟亚;哈黛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PEEP方式机械通气在治疗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正压通气可使胸内压增高,不利于静脉血向心回流,使心排量下降,这对患有急性左心衰竭又必须行机械通气或行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左心衰竭的患者来讲,势必加重左心衰竭的病情,因此人们一直把正压通气作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禁忌症.近来我们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PEEP)成功地救治了6例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永杰;朱洪权;刘德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苯那普利对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一氧化氮的影响

    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一氧化氮(NO)减少,长期NO减少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病变.老年人肾脏储备功能下降,轻微肾损害将加速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因此,适当增加NO对延缓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资料表明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棗苯那普利能引起缓激肽介导的NO释放.我们应用苯那普利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患者,观察了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血清NO、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9 h尿白蛋白排量的变化,探讨苯那普利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新机制.

    作者:王东红;曾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Alzheimer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目的比较Alzheimer病(AD)患者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及健康老年人(NC)血小板功能的不同.方法采用玻璃球旋转法、比浊法、流式细胞术等分别检测24例AD患者和12例VD患者及13例NC的血小板粘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MP)CD41、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AD组PAdT、PAgT、CD41、CD62p和CD63的检测值分别为32%±14%、39%±16%、12.21%±3.26%、 7.65%±2.68 %、22.37%±6.89%;VD组上述各项检测值分别为20%±9%、27%±14%、7.62%±2.43%、4.87%±1.94%、18.96%±4. 6%.NC组上述各项检测值分别为21%±8%、28%±12%、8.72%±2.32%、4.99%±1.98%、17.74%±4.26%.结论 AD患者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增强,这可能与AD患者血浆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β-淀粉样肽(βA4)浓度增高有关,故血小板活化与AD的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毕胜;王德生;赵庆杰;张昱;吴江;林春艳;潘尚哈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图形视诱发电位,定量静态视野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诊断中应用

    目的观察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视力,视野,视诱发电位(P-VEP)之间的关系,选择黄斑部病变电生理学诊断佳刺激参数.方法早期AMD患者52眼,正常对照组80眼分别检测P-VEP,中央10°范围视网膜光敏度(MLS).结果视力MLS下降程度与P-VEP波幅,潜伏期变化呈正相关.高空间频率(0.770>0.388>0.194)刺激在AMD电生理诊断中异常检出率较高.结论视力、电生理学、视野等检查方法从不同侧面揭示出AMD视功能损害的程度,三种检查结果相关.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AMD,电生理方法检查在AMD早期诊断中可通过改变刺激条件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胡群英;麦庆怡;苏小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脑血管病合并肺内感染60例分析

    本文收集我院近3年老年脑血管病人住院期间发生肺内感染60例,现就其发病机制、病原体、死亡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家武;孙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初(1974)是Gospodarowicz从牛脑垂体中纯化出来的一种细胞生长因子,等电点9.6左右,因对BALB/C3T3细胞等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促分裂增殖活性,而命名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

    作者:何玲;窦肇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氯沙坦、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比较

    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已被公认是与死亡率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逆转心室的肥厚,对改善心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诸多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降压疗效及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作为新的抗高血压一线药物,目前在该方面已有些临床报道,为比较二者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及其耐受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微血管内皮异常与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是包括一系列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和生理改变,如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及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IR)则是组织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在临床上除可以通过葡萄糖钳夹试验检测胰岛素抵抗外,尚可通过临床表现推测胰岛素抵抗,如IRS的各种表现.内皮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中心,IRS的这些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铁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雌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雌栓阴道给药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30例老年性阴道炎妇女随机分两组:治疗组85例,雌栓每日一枚置阴道深部,10 d为一疗程,连续三个疗程(30 d);对照组45例采用倍美力软膏,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Kupperman评分明显下降,阴道健康评分显著升高,血清雌二醇(E2)上升至卵泡早期水平.结论雌栓能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症侯群,改善阴道健康状况,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作者:刘晶珠;张世平;毓明涛;邵晶;刘亚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JAK-STAT信号转导及其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作用的靶细胞中存在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TK)可以介导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蛋白分子级联活化反应.JAK(Janus kinase)是一种重要的PTK.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后激活JAK,进而激活“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应激反应也能激活JAK-STAT信号传导,再诱导目的基因表达.近来研究表明,JAK-STAT途径是人体内生理和病理反应的共同通路之一,与多种疾病发病及防治密切相关.

    作者:王关嵩;钱桂生;关崧;蔡文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血压与记忆功能障碍的相关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无脑卒中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的记忆功能以及影响记忆功能的诸因素.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RC)对90例无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记忆功能的评定,对影响记忆功能的相关因素进行评定.结果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明显减退.高血压病愈严重,记忆障碍愈重.年龄、文化程度、收缩压、认知功能(MMSE)和情感状态(CES-D)是影响记忆功能的主要因素.结论无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已有减退,对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研究,为高血压病的诊断、疗效判定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社会心理学指标.

    作者:谈跃;尹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房颤患者GMP-140及TXB2的改变

    本文观察了房颤前后及正常人血小板相关因子: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小板血栓素B2(TXB2)的变化,探讨血小板相关因子与房颤的关系.

    作者:杨婧;苏雪梅;金莹;付春茂;刘兰英;杨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鼠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变化与衰老的关系

    目的探讨衰老与细胞内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肝脏线粒体和微粒体,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青年和老年大鼠肝组织、肝线粒体和微粒体中的14种脂肪酸,获取有统计意义的数据.结果 6种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占所测14种脂肪酸总量的比例,老年组均小于青年组(P<0.05).结论随着增龄,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程度不断加强,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逐渐下降.

    作者:刘惠敏;骆子生;李兴发;姜玲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1998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汽化切割圈(Vapor-tome)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A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1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民;张玉洪;王焱文;王孟春;张世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晌.方法 4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氯沙坦50~100 mg,治疗12~17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全血高切粘度(120S-1)、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增高,服用氯沙坦后高血压患者在血压下降的同时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氯沙坦可使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强,血粘度降低,从而改善全身脏器循环灌注,保护心、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卜丽梅;王桂贤;冯颖;刘晶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关于21世纪上海老年医疗保健的思考

    全世界老年人口以每年以2.4%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人口60亿,老年人口数已达6亿,至2025年将上升到10亿,意味着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老龄化.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为世界之冠,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2%.近年来,由于生育率大幅度降低和人口寿命明显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极快,目前有老年人口约1.3亿,2000年迈入老龄化国家.上海1978年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有老年人口235万,占人口的17.8%,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有178万,占总人口的11.48%.

    作者:陆惠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线粒体DNA突变与衰老及冠心病的关系

    近年来,线粒体DNA(mtDNA)与衰老和某些心脏疾病的研究发展较快,mtDNA突变不仅可导致器官老化,而且可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其结果可能是mtDNA突变造成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功能障碍、ATP产生不足所致.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郝亚荣;李庚山;张永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兰州市老年人抗菌药临床应用现况调查

    本文旨在讨论抗菌药临床应用情况,为老年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依据.

    作者:裴泓波;白亚娜;闫波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CT片引导下PTCD治疗高龄、高危恶性梗阻黄疸14例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是肝胆胰外科诊疗中一项较成熟的技术,应用于合并肝内胆管扩张的梗阻性黄疸由来已久,但存在损伤较大、易发生副损伤以放射性损害等缺点.

    作者:吴志扬;黄擎雄;张明;郑小明;黎小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