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红;曾慧
目的观察尼尔雌醇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从而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2-DM)患者提供预防和辅助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2-DM患者18例,给予尼尔雌醇替代治疗(ERT)(2mg/2 w)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及胰岛素敏感指数(SI)等指标.结果 ERT后FBG及FINS有明显下降;而更年期症状评分、SHBG、SI等均有明显升高.结论尼尔雌醇能升高绝经后2-DM患者的SI和SHBG,降低其FBG 及FINS,减轻胰岛素抵抗,稳定糖代谢,从而有预防和辅助治疗2-DM的作用.
作者:吴雪清;李海鹰;叶碧绿;叶真;孙玉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旨在讨论抗菌药临床应用情况,为老年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依据.
作者:裴泓波;白亚娜;闫波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发现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家族参与了细胞凋亡过程.迄今已发现至少16个家族成员,按序列同源性和其他生化性质的不同,将Caspase家族分为ICE类、CPP32类和ICH-1类三个亚家族,而Caspase-6属CPP32亚家族的一员.Caspase-6曾称为Mch2,与CED-3的一致性为35%,具有较短的N-末端前域,属效应Caspase,其识别序列为Val-Glu-Ile-Asp(VEID).近3年来对Caspase-6的底物、激活、抑制剂及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唐旭东;祝其锋;周克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雌栓阴道给药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30例老年性阴道炎妇女随机分两组:治疗组85例,雌栓每日一枚置阴道深部,10 d为一疗程,连续三个疗程(30 d);对照组45例采用倍美力软膏,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Kupperman评分明显下降,阴道健康评分显著升高,血清雌二醇(E2)上升至卵泡早期水平.结论雌栓能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症侯群,改善阴道健康状况,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作者:刘晶珠;张世平;毓明涛;邵晶;刘亚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90 Sr/90 Y β射线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Sr/90 Y治疗器活性区置于尿道前列腺段,实施β射线腔内照射,剂量为30~50 Gy,治疗37例前列腺增生病人,治疗后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2 w后,26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7例有所好转,4例改善不明显.治疗前后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前列腺体积均发生明显的变化(P<0.01).结论放射性核素90 Sr/90 Y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及高危的前列腺增生病人.
作者:孔祥波;谷欣权;何小东;刘玉星;马庆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中国一般人群标准化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方法采用Lunar、Norland和Hologic三种不同厂家及型号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中国五地区一般人群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调查3 521人进行骨密度测量,所得结果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结果确定了我国一般人群不同性别,年龄别腰椎和股骨近端的标准化的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标准化骨峰值. 结论从而得出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化骨密度参考值.为进一步骨质疏松纵向流行病学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李宁华;区品中;朱汉民;杨定焯;郑如;廖二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收集我院近3年老年脑血管病人住院期间发生肺内感染60例,现就其发病机制、病原体、死亡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家武;孙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8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汽化切割圈(Vapor-tome)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A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1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民;张玉洪;王焱文;王孟春;张世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是肝胆胰外科诊疗中一项较成熟的技术,应用于合并肝内胆管扩张的梗阻性黄疸由来已久,但存在损伤较大、易发生副损伤以放射性损害等缺点.
作者:吴志扬;黄擎雄;张明;郑小明;黎小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80~160 mg/d口服,共8 w,监测治疗前后血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1)治疗后血压下降总有效率为86.6%(P<0.01);(2)治疗后血浆PRA、AngⅡ水平增高,ALD水平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3)治疗后血浆ET水平降低,而NO水平增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降压疗效明显,对RAS阻断更完全,并可以改善内皮功能.
作者:吴绥生;陈冬梅;王文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Alzheimer病(AD)患者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及健康老年人(NC)血小板功能的不同.方法采用玻璃球旋转法、比浊法、流式细胞术等分别检测24例AD患者和12例VD患者及13例NC的血小板粘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MP)CD41、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AD组PAdT、PAgT、CD41、CD62p和CD63的检测值分别为32%±14%、39%±16%、12.21%±3.26%、 7.65%±2.68 %、22.37%±6.89%;VD组上述各项检测值分别为20%±9%、27%±14%、7.62%±2.43%、4.87%±1.94%、18.96%±4. 6%.NC组上述各项检测值分别为21%±8%、28%±12%、8.72%±2.32%、4.99%±1.98%、17.74%±4.26%.结论 AD患者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增强,这可能与AD患者血浆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β-淀粉样肽(βA4)浓度增高有关,故血小板活化与AD的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毕胜;王德生;赵庆杰;张昱;吴江;林春艳;潘尚哈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人体学测量观察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的营养状况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5日膳食记录法,测量老年HD患者相对体重(RBW),上臂围(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上臂肌围(AMC),同时测肾功及血清白蛋白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1)老年HD患者三大营养素平均摄入量及供热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老年血透组RBW低于标准体重范围占93.6%,AC、TSF、AMC与对照组相比P<0.05.(3)老年血透析组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血液透析充分的HD患者营养指标与血透不充分组比P<0.01.结论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适当及充分的血液透析均影响老年HD患者营养状况,人体学测量是评价HD营养状况的一个主要方法.
作者:刘丽敏;池艳春;杨晓梅;宋万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细胞因子作用的靶细胞中存在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TK)可以介导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蛋白分子级联活化反应.JAK(Janus kinase)是一种重要的PTK.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后激活JAK,进而激活“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应激反应也能激活JAK-STAT信号传导,再诱导目的基因表达.近来研究表明,JAK-STAT途径是人体内生理和病理反应的共同通路之一,与多种疾病发病及防治密切相关.
作者:王关嵩;钱桂生;关崧;蔡文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西比灵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速度、红细胞变形指数DI和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的影响.方法对31例脑梗塞患者常规治疗加西比灵10 mg每晚口服,于治疗前后检测TCD、DI和CD63,并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结果治疗后西比灵组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基底动脉流速增加更显著(P<0.01).西比灵组DI增加显著(P<0.01),CD63降低显著(P<0.01).结论西比灵可明显增加脑血流,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抑制血栓形成.
作者:曼淑梅;肖瑾;范宇;牛世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全世界老年人口以每年以2.4%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人口60亿,老年人口数已达6亿,至2025年将上升到10亿,意味着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老龄化.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为世界之冠,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2%.近年来,由于生育率大幅度降低和人口寿命明显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极快,目前有老年人口约1.3亿,2000年迈入老龄化国家.上海1978年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有老年人口235万,占人口的17.8%,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有178万,占总人口的11.48%.
作者:陆惠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视力,视野,视诱发电位(P-VEP)之间的关系,选择黄斑部病变电生理学诊断佳刺激参数.方法早期AMD患者52眼,正常对照组80眼分别检测P-VEP,中央10°范围视网膜光敏度(MLS).结果视力MLS下降程度与P-VEP波幅,潜伏期变化呈正相关.高空间频率(0.770>0.388>0.194)刺激在AMD电生理诊断中异常检出率较高.结论视力、电生理学、视野等检查方法从不同侧面揭示出AMD视功能损害的程度,三种检查结果相关.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AMD,电生理方法检查在AMD早期诊断中可通过改变刺激条件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胡群英;麦庆怡;苏小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一氧化氮(NO)减少,长期NO减少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病变.老年人肾脏储备功能下降,轻微肾损害将加速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因此,适当增加NO对延缓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资料表明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棗苯那普利能引起缓激肽介导的NO释放.我们应用苯那普利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患者,观察了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血清NO、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9 h尿白蛋白排量的变化,探讨苯那普利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新机制.
作者:王东红;曾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在矫形外科临床非常多见,有关OA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一直是世界骨科学界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在OA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很多新的认识正在出现.OA的致病因素很多,细胞因子是其中之一.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对OA的研究现状,以及与细胞因子IL-1的关系给予总结.
作者:潘海乐;王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晌.方法 4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氯沙坦50~100 mg,治疗12~17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全血高切粘度(120S-1)、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增高,服用氯沙坦后高血压患者在血压下降的同时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氯沙坦可使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强,血粘度降低,从而改善全身脏器循环灌注,保护心、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卜丽梅;王桂贤;冯颖;刘晶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川续断和VitE对Alzheimer(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及顶叶皮质内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影响.方法用行为学、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像定量分析手段,观察研究川续断和VitE在不同时间段对AD模型大鼠的作用.结果行为学测试表明各时间段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 P<0.01);AP-LI神经元主要分布在顶叶皮质的第Ⅲ、Ⅳ、Ⅴ层,在脑血管壁上也见有β-AP沉积;图像分析提示,川续断和VitE处理AD大鼠后,顶叶皮质内淀粉样蛋白样免疫反应(AP-LI)神经元的截面积和光密度都有减少和降低,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 P<0.01),同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变化更加明显.结论川续断可能具有与VitE相似的抗AD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和清除β-AP沉积和抗细胞过氧化作用而实现的.
作者:钱亦华;胡海涛;杨杰;陈新林;杨广德;胡晓丹;周佽想;张樟进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