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淑梅;肖瑾;范宇;牛世贵
目的观察尼尔雌醇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从而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2-DM)患者提供预防和辅助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2-DM患者18例,给予尼尔雌醇替代治疗(ERT)(2mg/2 w)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及胰岛素敏感指数(SI)等指标.结果 ERT后FBG及FINS有明显下降;而更年期症状评分、SHBG、SI等均有明显升高.结论尼尔雌醇能升高绝经后2-DM患者的SI和SHBG,降低其FBG 及FINS,减轻胰岛素抵抗,稳定糖代谢,从而有预防和辅助治疗2-DM的作用.
作者:吴雪清;李海鹰;叶碧绿;叶真;孙玉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细胞因子作用的靶细胞中存在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TK)可以介导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蛋白分子级联活化反应.JAK(Janus kinase)是一种重要的PTK.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后激活JAK,进而激活“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应激反应也能激活JAK-STAT信号传导,再诱导目的基因表达.近来研究表明,JAK-STAT途径是人体内生理和病理反应的共同通路之一,与多种疾病发病及防治密切相关.
作者:王关嵩;钱桂生;关崧;蔡文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发现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家族参与了细胞凋亡过程.迄今已发现至少16个家族成员,按序列同源性和其他生化性质的不同,将Caspase家族分为ICE类、CPP32类和ICH-1类三个亚家族,而Caspase-6属CPP32亚家族的一员.Caspase-6曾称为Mch2,与CED-3的一致性为35%,具有较短的N-末端前域,属效应Caspase,其识别序列为Val-Glu-Ile-Asp(VEID).近3年来对Caspase-6的底物、激活、抑制剂及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唐旭东;祝其锋;周克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正压通气可使胸内压增高,不利于静脉血向心回流,使心排量下降,这对患有急性左心衰竭又必须行机械通气或行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左心衰竭的患者来讲,势必加重左心衰竭的病情,因此人们一直把正压通气作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禁忌症.近来我们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PEEP)成功地救治了6例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永杰;朱洪权;刘德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浆纤溶水平改变,并对二者关系进行探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32例老年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水平.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FINS、tPA和PAI-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值分别<0.001,<0.01,<0.001),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相应降低(P<0.05).FINS与tPA和PAI-1呈正相关(P值分别<0.01,<0.001),ISI与上述二指标呈负相关(P值分别<0.05,<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和血浆纤溶水平下降,其血浆纤溶水平的变化与该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张清芬;宋光耀;游敏生;曹东平;崔秋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I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PCR-RFLP)的方法检测40例健康人和9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其中31例合并冠心病,37例合并脑梗塞患者)的AT1R基因型;生化技术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合并冠心病组及合并脑梗塞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14.6%、14.5%和10.8%,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7%(P<0.05);带有C等位基因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冠心病、脑梗塞,其血浆LP(a)水平均增高.结论提示AT1R基因可能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重要遗传因素,AT1R基因可能参与脂质的调节.
作者:钟亚;哈黛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大鼠不同时期骨密度(BMD)、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浓度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骨表达,进一步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用摘除双侧卵巢的方法制备实验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实验组行摘除双侧卵巢术,对照组行假手术,仅切除卵巢周围的脂肪组织,应用HOLOGIC第4代双能X线4500 w骨密度仪测量去卵巢不同时期(术后8 w、12 w、16 w)大鼠全身骨密度和腰椎感兴趣区域(L1~L4)骨密度,并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去卵巢大鼠不同时期血清IGF-1水平和骨组织中TGF-β1表达.结果从术后第8周到第16周去卵巢组腰椎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全身骨密度从术后第16周开始降低.从术后第8周到第16周去卵巢组血清IGF-1浓度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去卵巢组术后12 w骨组织中成骨细胞、软骨细胞、骨基质TGF-β1表达降低.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与IGF-1、TGF-β1的关系密切.
作者:梁晓萍;董少红;肖学吕;徐宜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视力,视野,视诱发电位(P-VEP)之间的关系,选择黄斑部病变电生理学诊断佳刺激参数.方法早期AMD患者52眼,正常对照组80眼分别检测P-VEP,中央10°范围视网膜光敏度(MLS).结果视力MLS下降程度与P-VEP波幅,潜伏期变化呈正相关.高空间频率(0.770>0.388>0.194)刺激在AMD电生理诊断中异常检出率较高.结论视力、电生理学、视野等检查方法从不同侧面揭示出AMD视功能损害的程度,三种检查结果相关.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AMD,电生理方法检查在AMD早期诊断中可通过改变刺激条件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胡群英;麦庆怡;苏小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观察了房颤前后及正常人血小板相关因子: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小板血栓素B2(TXB2)的变化,探讨血小板相关因子与房颤的关系.
作者:杨婧;苏雪梅;金莹;付春茂;刘兰英;杨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是包括一系列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和生理改变,如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及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IR)则是组织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在临床上除可以通过葡萄糖钳夹试验检测胰岛素抵抗外,尚可通过临床表现推测胰岛素抵抗,如IRS的各种表现.内皮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中心,IRS的这些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铁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红细胞可免疫粘附预先补体调理的肿瘤细胞形成花环状,这种天然免疫粘附现象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商艳;李强;杭小华;王海滨;刘忠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并股骨颈骨折行综合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的愈合速度.方法对POP并股骨颈骨折者除手术内固定外,同时给治疗POP的药物(益钙宁、利维爱、安雄、钙和维生素D3),8 w、10 w、12 w分别拍X光片查骨折愈合情况,并在治疗前后分别用QCT测L2~L4的骨密度(BMD).结果对POP并股骨颈骨折者除手术内固定外同时用治疗POP的药物治疗,骨折愈合时间较单纯手术治疗者提前2~3 w.并且L2~4的BMD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POP并股骨颈骨折者必须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刘玉槐;高忠礼;王文军;王桂芝;隋福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8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汽化切割圈(Vapor-tome)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A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1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民;张玉洪;王焱文;王孟春;张世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角膜曲率检查是应用角膜曲率计客观的检测角膜屈光力和角膜曲率半径,此种检查可对诊断角膜疾病、进行角膜屈光手术和植入人工晶体提供参考数据.本文对238例老年人进行了角膜曲率测量及分析.
作者:叶秀荣;赵红地;何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衰老与细胞内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肝脏线粒体和微粒体,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青年和老年大鼠肝组织、肝线粒体和微粒体中的14种脂肪酸,获取有统计意义的数据.结果 6种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占所测14种脂肪酸总量的比例,老年组均小于青年组(P<0.05).结论随着增龄,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程度不断加强,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逐渐下降.
作者:刘惠敏;骆子生;李兴发;姜玲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激素(TH)水平对老年人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老人40例作为治疗组,选择健康老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及甲亢老人28例作为甲亢对照组.治疗组每日服甲状腺片10 mg,连服6个月.所有受试者均检测FT3、FT4血清钙(Ca),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及尿羟脯氨酸/肌酐(Hop/Cr).结果甲亢对照组血清Ca、ALP、BGP及Hop/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FT3、FT4水平呈正相关;治疗组经小剂量TH治疗后,可使血清TH水平升高,但骨代谢指标Ca、ALP、BGP及Hop/Cr改变不显著,与FT3、FT4水平呈零相关.结论过量TH(如甲亢)可使骨代谢指标升高,而小剂量TH的补充治疗可升高血清中TH水平,但对骨代谢指标无影响.
作者:刘广钊;何飞屏;梁杏欢;秦映芬;梁季鸿;冼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β射线内照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例正常前列腺、14例增生前列腺及21例实施90 Sr/90 Yβ射线照射后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正常前列腺微血管密度为49±3.2个,微血管腔内面积为106±7.5 cm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染色阳性细胞面积为21.7±2.8 cm2;增生组前列腺微血管密度为105±19.2,微血管腔内面积为278.5±26.9 cm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染色阳性细胞面积为64.5±7.3 cm2;照射组前列腺微血管密度为64±7.6,微血管腔内面积为124.7±14.3 cm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染色阳性细胞面积为25.6±4.1 cm2.增生组与照射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β射线内照射可以抑制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合成,减少腺体内微血管的密度.
作者:马庆杰;谷欣权;孔祥波;曹霞;何小东;刘玉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收集我院近3年老年脑血管病人住院期间发生肺内感染60例,现就其发病机制、病原体、死亡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家武;孙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80~160 mg/d口服,共8 w,监测治疗前后血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1)治疗后血压下降总有效率为86.6%(P<0.01);(2)治疗后血浆PRA、AngⅡ水平增高,ALD水平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3)治疗后血浆ET水平降低,而NO水平增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降压疗效明显,对RAS阻断更完全,并可以改善内皮功能.
作者:吴绥生;陈冬梅;王文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40例老年(≥60岁)CHF患者血清IL-10水平,以38例老年前期(50~59岁)CHF患者和30例健康老年人(≥60岁)作比较,分析老年CHF不同心衰程度间血清IL-10水平差异.结果 CHF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老年CHF患者亦低于老年前期CHF患者(P<0.001),老年CHF不同程度心衰间血清IL-10水平差异显著(F=101.41, P<0.01),且随心衰的加重而降低(P<0.05~0.01).结论 IL-10可能参与CHF的发生和病理发展过程,监测血清IL-10水平可作为判断老年CHF免疫功能和心衰病情的指标之一.
作者:许金成;王淑斐;王胜春;陈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