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吸烟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等参数的影响

王凯;何群;严庆惠

关键词:吸烟, 脑梗塞, 患者, 血液流变学, 参数探讨, 一氧化氮, 危险因素, 不良影响, 脑卒中, 丙二醛, 血脂, 测定
摘要:研究表明,吸烟是脑卒中的一种危险因素[1],本文测定血液流变学、血脂、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等参数探讨吸烟对脑梗塞患者的不良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晌.方法 4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氯沙坦50~100 mg,治疗12~17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全血高切粘度(120S-1)、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增高,服用氯沙坦后高血压患者在血压下降的同时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氯沙坦可使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强,血粘度降低,从而改善全身脏器循环灌注,保护心、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卜丽梅;王桂贤;冯颖;刘晶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川续断对Alzheimer病模型大鼠顶叶皮质内淀粉样蛋白沉积的作用

    目的研究川续断和VitE对Alzheimer(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及顶叶皮质内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影响.方法用行为学、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像定量分析手段,观察研究川续断和VitE在不同时间段对AD模型大鼠的作用.结果行为学测试表明各时间段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 P<0.01);AP-LI神经元主要分布在顶叶皮质的第Ⅲ、Ⅳ、Ⅴ层,在脑血管壁上也见有β-AP沉积;图像分析提示,川续断和VitE处理AD大鼠后,顶叶皮质内淀粉样蛋白样免疫反应(AP-LI)神经元的截面积和光密度都有减少和降低,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 P<0.01),同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变化更加明显.结论川续断可能具有与VitE相似的抗AD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和清除β-AP沉积和抗细胞过氧化作用而实现的.

    作者:钱亦华;胡海涛;杨杰;陈新林;杨广德;胡晓丹;周佽想;张樟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D-核糖对果蝇抗衰老和小鼠耐缺氧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D-核糖的可能的保健功能,为进一步应用积累实验数据.方法 (1)以果蝇为研究对象,观察D-核糖对果蝇寿命和性活力的影响;(2)以小鼠为动物模型,观察D-核糖对小鼠耐缺氧时间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的D-核糖可显著延长果蝇的寿命和增强果蝇的性活力、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结论 D-核糖可能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和增强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作者:秦海宏;王小平;郭俊生;许亚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葡萄糖耐量减低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老化及诊断技术的进步,近十几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2-DM)发病率迅速增加,1980年为0.67%,1994年为2.51%,1996年为3.21%,十几年增加5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广泛认为糖耐量减低(IGT)是DM的前期,大部分2-DM均经过IGT阶段,研究显示IGT者每5~10年有1/3转变成DM,1/3维持在IGT阶段,1/3血糖恢复正常,因此有必要对IGT患者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延缓DM的发生.晚近这一时相的临床检查、干预治疗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部分收到预期效果.

    作者:邵红;周贵福;王立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图形视诱发电位,定量静态视野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诊断中应用

    目的观察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视力,视野,视诱发电位(P-VEP)之间的关系,选择黄斑部病变电生理学诊断佳刺激参数.方法早期AMD患者52眼,正常对照组80眼分别检测P-VEP,中央10°范围视网膜光敏度(MLS).结果视力MLS下降程度与P-VEP波幅,潜伏期变化呈正相关.高空间频率(0.770>0.388>0.194)刺激在AMD电生理诊断中异常检出率较高.结论视力、电生理学、视野等检查方法从不同侧面揭示出AMD视功能损害的程度,三种检查结果相关.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AMD,电生理方法检查在AMD早期诊断中可通过改变刺激条件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胡群英;麦庆怡;苏小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鼠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变化与衰老的关系

    目的探讨衰老与细胞内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肝脏线粒体和微粒体,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青年和老年大鼠肝组织、肝线粒体和微粒体中的14种脂肪酸,获取有统计意义的数据.结果 6种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占所测14种脂肪酸总量的比例,老年组均小于青年组(P<0.05).结论随着增龄,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程度不断加强,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逐渐下降.

    作者:刘惠敏;骆子生;李兴发;姜玲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纤溶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浆纤溶水平改变,并对二者关系进行探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32例老年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水平.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FINS、tPA和PAI-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值分别<0.001,<0.01,<0.001),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相应降低(P<0.05).FINS与tPA和PAI-1呈正相关(P值分别<0.01,<0.001),ISI与上述二指标呈负相关(P值分别<0.05,<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和血浆纤溶水平下降,其血浆纤溶水平的变化与该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张清芬;宋光耀;游敏生;曹东平;崔秋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人甲状腺激素与骨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甲状腺激素(TH)水平对老年人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老人40例作为治疗组,选择健康老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及甲亢老人28例作为甲亢对照组.治疗组每日服甲状腺片10 mg,连服6个月.所有受试者均检测FT3、FT4血清钙(Ca),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及尿羟脯氨酸/肌酐(Hop/Cr).结果甲亢对照组血清Ca、ALP、BGP及Hop/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FT3、FT4水平呈正相关;治疗组经小剂量TH治疗后,可使血清TH水平升高,但骨代谢指标Ca、ALP、BGP及Hop/Cr改变不显著,与FT3、FT4水平呈零相关.结论过量TH(如甲亢)可使骨代谢指标升高,而小剂量TH的补充治疗可升高血清中TH水平,但对骨代谢指标无影响.

    作者:刘广钊;何飞屏;梁杏欢;秦映芬;梁季鸿;冼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血压与记忆功能障碍的相关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无脑卒中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的记忆功能以及影响记忆功能的诸因素.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RC)对90例无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记忆功能的评定,对影响记忆功能的相关因素进行评定.结果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明显减退.高血压病愈严重,记忆障碍愈重.年龄、文化程度、收缩压、认知功能(MMSE)和情感状态(CES-D)是影响记忆功能的主要因素.结论无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已有减退,对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研究,为高血压病的诊断、疗效判定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社会心理学指标.

    作者:谈跃;尹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1998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汽化切割圈(Vapor-tome)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A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1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民;张玉洪;王焱文;王孟春;张世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PEEP方式机械通气在治疗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正压通气可使胸内压增高,不利于静脉血向心回流,使心排量下降,这对患有急性左心衰竭又必须行机械通气或行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左心衰竭的患者来讲,势必加重左心衰竭的病情,因此人们一直把正压通气作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禁忌症.近来我们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PEEP)成功地救治了6例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永杰;朱洪权;刘德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脑梗塞患者AT1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I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PCR-RFLP)的方法检测40例健康人和9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其中31例合并冠心病,37例合并脑梗塞患者)的AT1R基因型;生化技术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合并冠心病组及合并脑梗塞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14.6%、14.5%和10.8%,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7%(P<0.05);带有C等位基因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冠心病、脑梗塞,其血浆LP(a)水平均增高.结论提示AT1R基因可能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重要遗传因素,AT1R基因可能参与脂质的调节.

    作者:钟亚;哈黛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氯沙坦、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比较

    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已被公认是与死亡率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逆转心室的肥厚,对改善心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诸多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降压疗效及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作为新的抗高血压一线药物,目前在该方面已有些临床报道,为比较二者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及其耐受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苯那普利对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一氧化氮的影响

    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一氧化氮(NO)减少,长期NO减少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病变.老年人肾脏储备功能下降,轻微肾损害将加速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因此,适当增加NO对延缓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资料表明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棗苯那普利能引起缓激肽介导的NO释放.我们应用苯那普利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患者,观察了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血清NO、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9 h尿白蛋白排量的变化,探讨苯那普利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新机制.

    作者:王东红;曾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人角膜曲率变化的临床意义

    角膜曲率检查是应用角膜曲率计客观的检测角膜屈光力和角膜曲率半径,此种检查可对诊断角膜疾病、进行角膜屈光手术和植入人工晶体提供参考数据.本文对238例老年人进行了角膜曲率测量及分析.

    作者:叶秀荣;赵红地;何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IL-1与骨性关节炎研究新进展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在矫形外科临床非常多见,有关OA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一直是世界骨科学界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在OA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很多新的认识正在出现.OA的致病因素很多,细胞因子是其中之一.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对OA的研究现状,以及与细胞因子IL-1的关系给予总结.

    作者:潘海乐;王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80~160 mg/d口服,共8 w,监测治疗前后血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1)治疗后血压下降总有效率为86.6%(P<0.01);(2)治疗后血浆PRA、AngⅡ水平增高,ALD水平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3)治疗后血浆ET水平降低,而NO水平增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降压疗效明显,对RAS阻断更完全,并可以改善内皮功能.

    作者:吴绥生;陈冬梅;王文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CT片引导下PTCD治疗高龄、高危恶性梗阻黄疸14例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是肝胆胰外科诊疗中一项较成熟的技术,应用于合并肝内胆管扩张的梗阻性黄疸由来已久,但存在损伤较大、易发生副损伤以放射性损害等缺点.

    作者:吴志扬;黄擎雄;张明;郑小明;黎小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脑血管病合并肺内感染60例分析

    本文收集我院近3年老年脑血管病人住院期间发生肺内感染60例,现就其发病机制、病原体、死亡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家武;孙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关于21世纪上海老年医疗保健的思考

    全世界老年人口以每年以2.4%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人口60亿,老年人口数已达6亿,至2025年将上升到10亿,意味着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老龄化.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为世界之冠,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2%.近年来,由于生育率大幅度降低和人口寿命明显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极快,目前有老年人口约1.3亿,2000年迈入老龄化国家.上海1978年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有老年人口235万,占人口的17.8%,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有178万,占总人口的11.48%.

    作者:陆惠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