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张玉华;邵延坤;谢程;杨宏;邵明柏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表达增加,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在缺血灶周边区,阳性表达的小血管数量明显增多.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诱导VEGF表达增强,VEGF可促进毛细血管增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武汉市高级干部常见慢性疾病的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影响高级干部健康的12种常见疾病的现状.方法对18个省直机关和15个大专院校的高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657人进行体检.结果高级干部总患病率为94.7%.12种疾病患病率分别为前列腺炎(61.8%)、高脂血症(46.0%)、眼底动脉硬化(34.2%)、白内障(25.7%)、高血压(21.6%)、慢性支气管炎(16.4%)、脂肪肝(14.9%)、肺结核(12.6%)、胆结石(12.0%)、冠心病(9.0%)、糖尿病(5.8%)、肺心病(0.8%).大多数疾病患病率总的趋势为增龄上升.患病者中,95%的高级干部患2种以上的疾病,多可患8种.结论高级干部慢性病患病率高,主要与生活习惯有关.

    作者:李冰;郭毅;左丹;燕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模式.方法本研究利用TUNEL标记的流式细胞检测和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老年大鼠和年轻大鼠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及抗凋亡和促凋亡基因(Fas,FasL,bcl-2,bax,TNFR1,TNFR2)的表达差异,以及Caspase8、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年轻大鼠相比,老年大鼠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百分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大鼠促凋亡的Fas,FasL,TNFR1基因表达上调,抗凋亡的bcl-2,TNFR2基因表达下调,与年轻大鼠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此外,老年大鼠激活诱导的T淋巴细胞Caspase8、3活性增高,与年轻大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激活诱导的T细胞过度凋亡与衰老密切相关;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及抗凋亡基因表达下调及Caspase8、3活性增高是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易感性增高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陈瑜;沈自尹;郭为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黄斑变性病人血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测定

    目的检测老年黄斑变性病人的脂质过氧化水平.方法以血清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及丙二醛的浓度作为检测脂质过氧化的指标,分别测定老年黄斑变性病人与同年龄和同性别的健康人血清中所含浓度.结果老年黄斑变性病人与健康人对比,其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浓度明显降低而丙二醛的浓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氧化损伤参与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病,血清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浓度及丙二醛浓度可以作为群体氧化损伤检测的标准.

    作者:杜园园;李旭;刘早霞;苏冠方;张晓光;苑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的行为学影响及相应形态学研究和分子机制探讨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及黑质形态学作用,探讨左旋多巴合理的方法.方法通过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采用行为学、TUNEL、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左旋多巴不同剂量(10 mg/kg/d、50 mg/kg/d、100 mg/kg/d)、不同的作用时间(×1 d、×3 d、×5 d、×7 d)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的毒性作用,并观察治疗后7 d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PD大鼠旋转行为、黑质细胞凋亡数及bcl-2mRNA随着左旋多巴治疗的时间、剂量增加而增加.除小剂量组外,中、大剂量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停止治疗后7 d,左旋多巴治疗各组指标均得到改善.结论左旋多巴能加速PD大鼠黑质细胞凋亡,这种作用受到bcl-2nRNA调控,小剂量、间隔使用左旋多巴能有效减少黑质细胞凋亡.

    作者:曹非;孙圣刚;童萼塘;骆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刺梨抗小鼠肾脏衰老作用的光镜和电镜定量研究

    目的探讨刺梨抗小鼠肾脏衰老的作用.方法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同时刺梨保护组灌服刺梨汁,36d后取肾脏制备光镜和透射电镜样品观察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衰老模型组肾小体硬化率明显高于刺梨保护组(P<0.05).衰老模型组肾小体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窗孔增大,分别与刺梨保护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刺梨具有预防或延缓肾脏衰老的作用.

    作者:罗素元;谭兵兵;李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IFN-γ治疗结核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IFN-γ对结核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建立小鼠结核模型的基础上,给予小鼠IFN-γ腹腔内注射,采用RT-PCR法观察小鼠肺组织IFN-γ的表达,病理切片及肺组织内结核菌培养的对比.结果给予IFN-γ注射的小鼠病理组织像上也可见结核肉芽肿样病变,但对照组织病理切片上可见在渗出病变的基础上,出现灶性坏死.两组病变对比出现明显的差异.肺内细菌数也呈现明显的对比.IFN-γ的mRNA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IFN-γ是一个有效的增强宿主抵御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

    作者:华树成;许力军;吕晓红;李晓荣;郑永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肺癌患者IL-6、sIL-2R和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IL-6、sIL-2R和T细胞亚群活性的变化.方法对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及老年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T细胞亚群,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IL-6及sIL-2R水平.结果肺癌组sIL-2R、IL-6及CD8高于对照组(P<0.05),而CD3及CD4水平低于对照组,化疗后sIL-2R、IL-6及CD8水平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CD3及CD4水平略升高,仍低于对照组.结论IL-6、sIL-2R及T细胞亚群联合测定可以反映肺癌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可作为判断疾病的预后和免疫调节治疗的客观指标.

    作者:赵凤芹;王英韬;刘海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Lipo PGE1)对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PAO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住院患者中选择Fontaine I-I级PAOD患者共52例,予连续静脉滴注Lipo PGE110μg/次/日,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症状、踝/肱指数、狭窄程度以及狭窄部位血流峰速等.结果患者主观综合评分平均达68.27/100分,35例(67.3%)患者下肢不适症状好转,平均行走距离增加148.04米,且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Lipo PGE1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樊瑾;李铁岭;范利;李小鹰;李君凡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补肾益气方对消退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方对兔胸主动脉、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消退作用.方法新西兰兔共56只,一次性静注牛血清白蛋白250 mg/kg,加喂高胆固醇饲料每天1 g/只,60 d处死模型组.随机分为空白对照、补肾益气、补虚养阴、补阳还五、蒲黄、硝苯地平共6组,喂养90 d处死,观察各组消退粥样斑块的作用.结果补肾益气组消退兔胸主动脉、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有显著疗效,明显优于各对照组;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对消退主动脉粥样斑块有一定疗效;补虚养阴、补阳还五组对消退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也有一定疗效.结论肾益气方能明显消退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陆金宝;林水森;曹棣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

    目的探讨采用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方法、引流液量控制和引流的体位.方法患者半坐位或平卧位,根据超声心动图定位的穿刺点、穿刺深度及方向,16例采用剑突下进针,36例采取左侧胸壁进针,将中心静脉导管置人心包腔内,连接无菌引流袋引流心包积液.结果52例心包积液患者心包穿刺均获得成功,无明显并发症,52例患者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14.68±4.66(8~48)d,平均引流量为790士278(320~2 900)ml,心包穿刺引流后,心包填塞症状缓解或消失,心率显著减慢、收缩压和平均压明显升高(P<0.05).结论采用超声心动图定位,床边行心包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中等量和大量心包积液安全可靠,引流彻底,疗效可靠,无明显并发症.

    作者:李凌;董建增;张金盈;邱春光;陈魁;陈庆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针灸和丹参、芦荟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传统医学在延缓衰老方面的应用前景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用臭氧照射雄性小鼠制造衰老模型,分别以针灸、丹参和芦荟对小鼠进行处理55 d.实验完毕,测定各组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以彗星试验对各组动物肝、脾细胞拖尾率和尾长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肝、脾细胞拖尾率和尾长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针灸处理和口服丹参或芦荟无论是在生化指标还是在DNA损伤指标上均显示出一定的抗衰老作用.结论针灸、丹参和芦荟均能提高机体抗自由基氧化,保护DNA的能力,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张遵真;陈波;鹿伟;陈玉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运动、吸烟和饮食咸淡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如何为指导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和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春市三级中心男女老年人进行分类分组,分运动与非运动组、吸烟与非吸烟组,饮食清淡组与喜咸组,进行肺功能及血清HDL-C测定.结果运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肺功能和血清HDL-C含量,喜淡饮食有助于提高血清HDL-C含量.结论吸烟有害,可降低肺功能,运动和喜淡饮食有益于老年人健康.

    作者:冯晓黎;韩中明;李兆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05例老年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不张、肺门部肿块影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特点.方法收集1998~2001年纤支镜检查病例共183例,其中老年患者105例,分析镜检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老年组两上肺不张多于两下肺不张,肺癌是老年肺不张的常见原因,鳞癌是主要病理类型.结论对于老年肺不张、肺门部肿块影病人,纤支镜检查尤为必要.

    作者:佟倜;李洋;林雨波;王亚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前1 w内胸痛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前1w内胸痛(心梗前胸痛)的临床意义.方法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一组(心肌梗死组),为研究心梗前胸痛对不同溶栓率人群临床结果的影响,从心肌梗死组中分出溶栓治疗患者作为另一组(心肌梗死溶栓组),组内比较有无胸痛患者的临床变量、心脏事件和CK峰值,组间比较溶栓率.结果心肌梗死组内有胸痛患者和无胸痛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及CK峰值无显著性差异;心肌梗死溶栓组有胸痛患者除心源性休克外,其他心脏事件发生率和CK峰值均显著低于无胸痛患者.心肌梗死溶栓组的溶栓率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结论急性心梗前1 w内胸痛显著降低住院期间溶栓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溶栓可能是心肌梗死前胸痛产生保护作用的必要因素.

    作者:皮延生;张薇;黎莉;张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血管病的社区防治效果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对脑血管病患者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本社区112例患者通过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进行中西药康复等一系列社区防治.结果实验组病例112例,CVD社区防治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对照组108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CVD发病情况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存在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社区防治CVD疗效确切,单纯高血压病例防治疗效好,高血压同时患有高血糖的患者防治疗效显著.

    作者:何如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大鼠糖代谢变化及地黄寡糖对其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24月龄老年大鼠的糖代谢变化及地黄寡糖(ROS)对老年大鼠糖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测定24月龄wistar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血糖、肝糖原、血浆胰岛素及皮质酮水平及给予ROS(250mg/kg,po,60 d)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老年大鼠在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的同时,肝糖原含量增加,血浆胰岛素水平增高,而血浆皮质酮水平下降,但血糖水平尚在正常代偿范围内.用ROS后在改善老年大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同时,基本逆转受损的糖代谢变化,使之向正常发展;使升高的肝糖原向正常转化;使升高的血浆胰岛素水平趋于下降;使下降的血浆皮质酮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老年大鼠的糖代谢可发生某些变化,ROS可大部分逆转这种变化,使之趋于正常.

    作者:张汝学;贾正平;谢景文;孔令媛;周金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尿道直视下直接注射胶原蛋白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

    目的探讨内腔镜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经尿道直视下对尿道外括约肌缺损处用特制的腔内注射针直接注射4~8ml胶原蛋白,使尿道外括约肌缺损处隆起.结果8例患者治疗后尿失禁症状消失,其中5例经1次治疗痊愈;3例经1次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2次治疗后痊愈.结论采用直视下经尿道直接注射胶原蛋白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疗法简便、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安伟;王春喜;王雁德;李付彪;赵忠文;王亚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在临床用于防治糖尿病性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可能性.方法选用健康纯系Wister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L-精氨酸组、正常对照组,用药第8周末处死动物,检测外周血及心肌组织的NO、NOS、SOD、MDA等,并取心肌组织作电镜观察,研究L-精氨酸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L-精氨酸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P<0.01),增加血清中NO含量及增强NOS活性(P<0.05);使心肌组织中SOD增加、MDA减少(P<0.05).结论L-精氨酸在糖尿病性心肌损伤中通过L-精氨酸-NO通路对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适当补充外源性L-精氨酸对糖尿病患者防治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方;马宁;刘芳;甄彦君;郭海英;曹刚;李国明;周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管平滑肌细胞丢失与腹主动脉瘤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腹主动脉瘤(AAA)发现率日益增高,在欧美国家,AAA位于成年男性疾病死亡原因的第10位.本病的主要威胁是局部腹主动脉突发性破裂,症状性AAA在诊断后2年内自然破裂率高达50%,破裂时即使手术治疗,死亡率仍高于90%.近年来,传统手术及腔内血管外科治疗的进展已使死亡率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本病仍是威胁人民健康,尤其是老年人生命的一种高危性常见病.

    作者:吴建秋;景在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低分子量肝素对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大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大鼠蛋白尿的效果及其对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作用.方法将20只大鼠平均分为正常组、对照组、模型组及LMWH治疗组.模型组及LMWH治疗组大鼠以阳离子化小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成为免疫复合物型肾炎,LMWH治疗组以125 u日1次皮下注射,共治疗8 w.结果LMWH治疗组尿蛋白下降,肾组织中PAI-1、纤维粘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有显著改变,但上述各项指标均未达到正常组及对照组水平(P>0.05);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LMWH可以降低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大鼠蛋白尿,降低肾组织中PAI的表达,通过干扰PAI-1减轻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而且出血危险性小,便于长期应用.

    作者:顾华;孙岷丹;罗萍;孙广东;苗里宁;刘树军;韩洪波;刘建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