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38例肝癌患者共49处病灶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术后1月行超声造影及肝脏增强CT、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评价射频消融的疗效.结果 38位患者中27位病灶完全消融;18例术前AFP升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例AFP下降.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对肝癌尤其是小肝癌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葛勇胜;马金良;荚卫东;许戈良;李建生;胡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氢生理盐水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4),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双重结扎胆总管造成阻黄模型,不同组大鼠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和氢生理盐水(5ml/kg,I.P.),10天后检测血清肝功能、内毒素及HMGB1水平,肝组织MDA、HMGB1、TNF-α、IL-1β、IL-6含量及MPO活性,并用光镜观察肝细胞变性、死亡和炎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胆总管结扎后,对照组大鼠肝功能水平明显降低,血清内毒素、HMGB1及肝组织MDA、HMGB1、TNF-α、IL-1β、IL-6含量及MPO活性明显升高,光镜下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伴炎性细胞浸润.氢生理盐水治疗组大鼠肝功能显著好转,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氢生理盐水能显著减轻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并能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
作者:刘渠;闫戈;沈伟峰;申荣喜;孙汉勇;杨甲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胆管癌生发于胆管上皮细胞,并以浸润性的方式向周围胆管和肝组织扩散,导致肿瘤境界不清.大体上分为硬化型、结节型、乳头状和弥散浸润型;组织类型以腺癌多见,少见的有腺鳞癌、黏液腺癌、鳞状细胞癌等.胆管癌常合并肝胆管结石等,病理改变极为复杂,致使以往术前诊断率较低,且不易与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等鉴别.胆管癌与其它转移性癌之间的鉴别也是病理诊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高胆管癌的诊断水平,是目前胆管癌治疗工作的重点.通过筛选抗体组成免疫组化谱,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可以较好地解决免疫病理诊断问题,指导临床治疗.另外其手术切除率低,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效果差,使得找到有效的肿瘤靶抗原,采用相应有效的免疫辅助治疗就显得很重要.本篇综述着重介绍胆管癌(腺癌)相关抗原.
作者:陶连元;何小东;蔡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胰腺癌是一种临床发病隐匿,发展迅速,预后极差的肿瘤.对于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术后的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0%-50%和15%~20%,复发率分别高达35%-60%和80%-90%[1].由于胰腺痛切除术后伴随着如此高的复发率,国内外针对胰腺痛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多学科协同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已基本达成共识,胰腺癌术后综合治疗内容主要包括传统化疗、放射治疗、生物学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现就部分内容给予简要概述.
作者:孙备;贾光;程卓鑫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拔T管后胆漏是开腹胆总管探查的并发症,而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ntion,LCBDE)亦可出现该并发症.我院自2003年5月~2009年11月开展LCBDE 425例,拔T管后出现3例胆漏,报道如下.
作者:李勇;梁久银;孙家忠;李婧;王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3例病例资料,总结其血栓形成的原因、预后及诊治方案的经验和教训.结果 1例由于发现较晚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虽然经手术取栓和全身抗凝治疗,仍未能避免移植肝的丢失,经再次肝移植治愈;1例虽经再次肝移植治疗,但由于患者一般情况差、并发症多,于再移植术后第35天死于严重的肺部真菌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在临床症状未出现前被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时发现,经手术取栓及术后抗凝治疗后痊愈.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是一个可以导致移植肝丢失并且危及受体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保障有效的门静脉血流量、减少门腔分流、术后早期抗凝治疗是预防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牛的关键.通过术后密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对病变早期诊断并及时有效的外科处理足提高预后的有效措施.
作者:樊华;贺强;郎韧;韩东冬;李立新;金中奎;寇建涛;陈大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拟施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予硝酸甘油0.5 mg舌下含化,对照组不予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3、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术前、术后24 h CRP,ET,IL-6水平.比较两组急性胰腺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术后24 h CRP,ET,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发生急性胰腺炎1 例(3.3%),对照组为5例(16.7%),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对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陆军;黄强;王成;胡元国;邵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少见的胰腺肿瘤,年发病率仅为1~2/10万,约占胰腺肿瘤的2%~3%,在尸检中的发现率为0.4%~1.5%.过去,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统称为胰岛细胞瘤,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VIP瘤、生长抑素瘤、胰多肽瘤、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瘤、神经降压素瘤等均属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以下生物学特性:①均起源于以胰腺小管的多能干细胞;②具有共同的生化特点,均能产生激素类物质,含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嗜铬粒蛋白A(CgA)等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标志物,具有以上生化特点的细胞也称为APUD(amine precursor uptake arid decarboxylation)细胞;③病理特征相同;④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具有共同的治疗原则;⑤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关系密切(MEN-1),部分病例具有家族性.
作者:刘骞;赵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有关胆肠内引流术的适应症、术式、术中技巧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总结1978年元月至2009年12月笔者行各种胆肠内引流术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42例、好转6例、死亡1例.结论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目前认为为广泛、疗效好的胆肠吻合术.
作者:郭盖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7例中有35例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囊肿切除、T管引流术,1例行囊肿外引流术,3月后再次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并发症胆漏2例,对症治疗后好转,无死亡.37例经1-8年随访,1例表现轻度反复发作胆管炎,其余均痊愈,无胆管狭窄表现.结论 MRCP对该病有较高的检出率;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术方式.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胰腺痛是一种恶性度极高的肿瘤,其发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特异性差,侵袭性强,可进行根治性手术切的除率在10%~20%,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20%-45%[1].因此明确其发生及进展机制,提高诊疗效果是改善胰腺痛预后的关键.
作者:刘雯静;张太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急性胆道感染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疾病.常继发于结石、寄生虫和肿瘤所致的胆道梗阻,出现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和感染性休克.外科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引流胆汁是治疗的主要手段.而选择合理有效的抗生素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为更好的认识胆道感染的细菌分布特点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我们对临床收治的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毅;陈金文;李敬东;孟敏;赵国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是我国比较常见得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上分为肝细胞型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细胞型肝癌(cholangiocarcinoma,CC)和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and cholangiocarcinoma cHCC-CC).1949年Allen将混合细胞型肝癌分为3型[1],A型肝细胞癌以及胆管细胞癌分别存在于肝脏两个不同肿瘤中,即双结节性肝癌.关于TypeA型的报道目前仅有个案报道出现.现总结我科关于双结节肝癌资料及有关文献,对其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翟健;蔡雄;吴东;吴孟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胆管癌症状隐匿,早期诊断率低,缺乏灵敏特异的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本文就近几年胆管癌血清、胆汁TM的研究进行综述.1血清与胆汁共存的(候选)TM
作者:王伟;艾开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对1990年7月~2009年11月收治的38例胰管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系上腹部疼痛伴(或不伴)肩背部放射痛入院.全组均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B超,腹部X线平片,腹部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确诊.19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Roux-en-Y吻合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脾切除+胰管取石+胃一空肠吻合术,14例行保守治疗;3例自动出院.随访6月至1年;21例行手术治疗者其中14例腹痛症状消失,余均有不同程度缓解.14例保守治疗者其中7例腹痛症状消失,5例缓解,2例未缓解.6例合并糖尿病者术后血糖控制平稳.3例合并脂肪泻者症状均消失.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是胰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以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胰管结石的主要术式,合并胰头癌者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作者:张亚;刘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胆石症发病率的升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近年来发病有升高趋势.我院自2003年7月~2009年7月共收治胆源性胰腺炎38例,经过积极围手术期处理,实行个体化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耀东;周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对改良Sugiura术和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我院在2006年4月到2010年3月间,将86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改良Sugiura术(实验组n=37例)和B组采用Hassab术(对照组n=39例),总结两种方法的有关临床资料,对比研究其手术安全性和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各有1例死亡病例,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3个月到49个月,平均随访26.5个月,研究组再出血率2.7%,对照组再出血率为15.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科学合理、安全可行的断流术式,其术后效果明显优于Hassab术.
作者:臧洲;钱叶本;刘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抽吸硬化治疗肝囊肿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经皮穿刺抽吸硬化治疗肝囊肿28例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硬化治疗均获成功,在超声(20例)或CT(8例)引导下,28例患者共治疗36较大个囊腔,随访6个月~13年.疗效指数无0级病例,Ⅰ级为2个囊肿,Ⅱ级为19个囊肿,Ⅲ级为15个囊肿,其中囊腔消失5个.结论 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硬化治疗肝囊肿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辉;汤海涛;吴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影响巨大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的预后因素,探讨提高巨大肝癌疗效的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9例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用Cox回归分析选择16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到的58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2%,31.4%,12.3%;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预后影响因素为是否肝内转移、血管侵犯、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巨大肝癌切除术后远期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为肝硬化程度、是否肝内转移和是否根治性切除.结论 积极手术切除是治疗巨大肝癌的主要措施,其疗效取决于是否肝内转移、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对术后肝内复发和转移的积极预防和治疗是提高HPLC生存率的主要策略.
作者:倪家连;陈中;刘鲁岳;刘晓明;郑宝珍;高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受到患者欢迎及外科医师的推崇,现已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cystectomy,OC),作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随着LC的普及,LC适应证放宽,但随之出现并发症明显增加,为了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怀辉;杨晓;金小顺;范晓黎;章敢;薛传信;李钟声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