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部队院校干部体检结果分析及应对策略

谢佳新;高秋菊;冯长龙;陈亮;王燕舞;李珊

关键词:军事人员, 健康体检,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了解某部队院校干部身体健康现状和主要健康问题,为制定健康管理策略和促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校320名干部进行全面健康状况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存在体检项目异常的干部共221人(69.06%),未检出任何异常项目的健康干部为99人(30.94%).疾病或异常项目检出率前5住依次是:脂代谢异常(25.31%)、高尿酸血症(20.31%)、甲状腺结节病变(16.25%)、脂肪肝(9.06%)、超重或肥胖(8.13%).脂代谢异常、甲状腺结节病变、高尿酸血症在不同年龄段干部中检出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 ~ 45岁男性与46 ~60岁女性为甲状腺结节病变的高发人群.结论 与生活、行为方式有关的脂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等已成为影响该部队院校干部健康的主要疾病.甲状腺结节病变为本次体检中新发现的检出率较高疾病,可能与该校驻地饮用水中碘含量低有关.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健康教育,对该人群生活行为方式进行干预具有必要性.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医院2014-2015年ICU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总结与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14-2015年325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掌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各种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325例入住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9例(12.0%),感染48例次(14.8%),与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3.2%)相比,差异显著(P<0.01);经ASIS法调整后日感染发病率为7.7‰;使用呼吸机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57.6%;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G-菌为主,占76.1%,耐药率较高.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加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与管理,对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进行监控,实施干预,是预防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桂筱玲;陈丽玲;黄素芳;潘小平;方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脉络膜厚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脉络膜厚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2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另选取同期行常规眼科检查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谱域相干断层深度增强扫描(EDISD-OCT)测定两组脉络膜厚度,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APACG患者脉络膜厚度变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APACG组脉络膜厚度、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较对照组薄(P<0.001),两组眼轴长度、玻璃体长度、屈光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眼轴、屈光度与APACG组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呈负相关(r=-0.412,-0.358,-0.367,P<0.05),与前房深度呈正相关(r=0.429,P<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眼轴、屈光度数是影响APACG脉络膜厚度变薄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APACG脉络膜厚度变化与部位有关,年龄、眼轴、屈光度数与APACG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呈负相关,且是APACG脉络膜变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梦斐;王瑞夫;李霞;刘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人员的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与其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2014年3-11月,应用中国版职业倦怠问卷、艾森克成人简式人格问卷以及简式应对方式量表对辽宁省6所公立医院72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及路径分析.结果 720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检出率为73.8%,其中轻度职业倦怠率为35.7%,中度职业倦怠率为32.3%,高度职业倦怠率为5.8%.性格内向、神经质的护理人员更易情感耗竭;精神质、神经质程度高,不选择积极应对方式、经常选择消极应对方式的护理人员更易人格解体:性格内向、不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选择消极应对方式的护理人员更容易感到成就感降低.结论 护理人员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是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对方式在护理人员人格特征和职业倦怠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作者:孙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肾脏替代治疗(CRRT)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其顸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行CRRT的合并AKI的MO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分析其CRRT治疗临床疗效及探讨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不同分期AKI患者其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者其年龄、Scr浓度、器官衰竭个数、多巴胺使用量、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MODS评分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Ⅱ(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本组研究患者病死率与器官衰竭个数有着密切联系(P<0.05),但器官衰竭个数和病死率与AKI分期均无明显联系(P>0.05);性别、是否机械通气、是否使用多巴胺及AKI发生地点均为影响合并AKI的MODS患者予CRRT治疗预后的因素;发生地点(医院)、器官衰竭个数(≥4)、多巴胺的使用及APACHEⅡ评分(>20分)是影响合并AKI的MODS患者CRRT后其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KI不同分期对合并AKI的MODS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而AKI发生地点(医院)、器官衰竭个数(≥4)、多巴胺的使用(需要)及治疗前患者APACHEⅡ评分(>20分)为合并AKI的MODS患者CRRT后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黄楠;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某部2006-2015年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部队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趋势和发病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军队传梁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数据信息,导出并建立某部呼吸道传染病数据库,应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部2006-2015年共报告呼吸道传染病4077例,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56.30%,其中水痘占35.47%、肺结核占33.16%、流行性腮腺炎占10.03%.发病人群以新兵为主,其次是第2年义务兵,二者占全部发病人数的58.26%.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占总体发病的67.38%.结论 近十年部队呼吸道传染病病例报告数波动较小,水痘、肺结核和流行性腮腺炎是高发病种,新兵是人群防控重点.

    作者:佟立波;王朔;潘辉;何瑛;戚金荣;刘元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一起二次供水设施污染致病的调查处置

    2015年3月14-17日,某部营区官兵陆续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该营卫生所共收治症状相似患者10余名.我部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前往该营区进行卫生学调查并进行现场处置.经调查,认为这是一起二次供水设施污染所致疾病的暴发.现将本次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全斌;郄志伟;苏璞;胡红芳;崔玉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以肺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85例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以肺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采用系统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5例以肺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MP感染肺外症状为临床首发表现主要体现在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皮肤损害、消化系统、结缔组织和心血管系统,其中主要以血液系统(36.5%)损害为主,其次为神经系统(20.0%)和皮肤损害(18.8%),余分别占9.4%、9.4%、5.9%;所有患儿经确诊为MP感染后予阿奇霉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均明显好转.结论 肺外症状为临床首发表现的MP感染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临床医生应多了解认识、重视该疾病,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病情,合理利用相关实验室辅助检查,做到早诊断,及时治疗,减少或避免误诊、漏诊,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罗君;马维维;张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某电子对抗部队电磁辐射岗位作业人员神经行为功能调查

    目的 研究电子对抗部队电磁辐射岗位军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变化,分析电磁辐射对官兵健康的潜在危害.方法 选取某电子对抗部电磁辐射岗位作业官兵120人为暴露组,选择非电磁暴露岗位官兵120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官兵神经衰弱自觉症状和神经行为功能情况.结果 神经衰弱自觉症状中,暴露组头晕、头痛、失眠、耳鸣、记忆力减退、易疲劳、脱发、心慌等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行为测试中,暴露组紧张-焦虑、疲劳-惰性和慌乱-困惑等3项情感状态测试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另外,暴露组数字跨度、数字译码等两项得分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电磁辐射岗位的作业人员神经行为发生功能障碍,可能与电磁辐射暴露密切相关,工作中应加强电磁辐射暴露人群健康防护.

    作者:屈明玥;朱晓博;胡红芳;廖远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清FGF23水平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FGF23水平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结果分为A组(心功能Ⅲ级,n=47)与B组(心功能Ⅳ级,n=43).对心室重构参数,包括左室舒张末径(LVEDd)、舒张末容积(LVEDV)、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心质量指数(LVMI),行心脏彩超检查确定.并检测尿酸(UA)、血尿素氮(BUN)、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结果 A组UA、BUN、LDL、NT-BNP水平均低于B组,HDL高于B组(均P<o.05).两组LVEDd、IVSd、PW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LVEF高于B组(P<0.05);LVMI与FGF23均低于B组(P<0.05).结论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心室重构程度不同,血清FGF23浓度的改变参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程度的生物学评估指标.

    作者:宋增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住院伤员外伤伤情分析

    目的 探讨某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住院伤员外伤伤情与受伤地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12-16日某部队医院集中收治的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住院伤员临床资料,筛选入组外伤或合并外伤伤员.按照受伤地点距爆炸核心区的距离进行分组(A组:d≤0.20 km;B组:0.20 km<d≤1.00 km;C组:d>1.00 km),统计分析各组伤员伤情并进行比较.结果 共入组外伤伤员80例(A组31例,B组34例,C组15例).其中,发生或合并开放性伤害48例(39.02%)、表皮伤害40例(32.52%)、骨折伤或脱臼20例(16.26%)、颅脑创伤15例(12.20%).A组开放性伤害明显高于B组;C组开放性伤害、表皮伤高发,表皮伤明显高于A组(P均<0.05).各组间伤员伤情严重程度与受伤地点距爆炸核心区距离呈明显负相关(rs=-0.528,P<0.01).结论 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住院外伤伤员,其受伤地点距事故核心区的距离与伤情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且外伤种类具有一定的规律,或可进一步提示救治机构完善相关预案,更加科学合理地积极应对.

    作者:刘秀;王欢;陈孝储;孙圣凯;靳景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7起群体中毒事件院内处置与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近两年来27起群体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种类及处置和护理体会,提高中毒事件处置水平,规范处理群体事件行为,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8月全军中毒救治中心收治的128例患者中毒发生的原因、中毒种类、处置过程.结果 3例(均为毒蕈中毒)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其余125例经临床处置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群体中毒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群体性和社会性,患者和家属情绪波动大,有关部门、事故单位、医疗中心、社会都面临很大压力,要求医疗中心改变传统的急救模式,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医护人员具有中毒专业知识及处理群体事件的经验,稳定家属情绪,配合有关部门解决好问题,维护社会和谐.

    作者:田飞;王宏;邱泽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三防”医学救援队基地化训练的效果与启示

    目的总结“三防”医学救援队基地化训练的效果,为规范化训练提供借鉴.方法针对“三防”医学救援队基地化训练的组织特点、成效、存在问题、启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跨区、远距离全员实装拉动,锻炼了指挥协调能力;专家专题授课和手把手教学,提升了专业训练水平;桌面推演、实兵演练,规范了“三防”医学救援流程;全员全程参训,提升了队员整体素质;竞争性训练,激发了官兵士气,增强了集体荣誉感.结论规范化、实战化训练提升了“三防”医学救援队的整体水平.

    作者:赵勇;王猷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172名空军飞行人员口腔疾病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空军飞行人员的口腔疾病状况,为进行空军飞行人员口腔健康干预提供依据.万法 以全军第四次口腔健康调查标准为参照,设定空军飞行人员口腔疾病调查标准,对健康疗养的空军飞行人员采用分层整群调查,利用FoxPro 6.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 172名空军飞行人员患龋率67.4%,牙周健康率16.3%,第三磨牙阻生齿检出率37.8%,楔缺和病理性磨损检出率分别为11.0%和44.2%.服役年限超过8年和8年以内的空军飞行人员患龋率(x2 =0.017,P=0.897)和龋均(t=0.777,P=0.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周健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88,P=0.018);第三磨牙阻生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86,P=0.041);牙齿楔缺检出率(x2=4.588,P=0.032)、病理性磨损检出率(x2=4.062,P=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空军飞行人员的口腔健康状况有待提高,需要加强空军飞行人员的口腔健康预防和口腔疾病早期诊断治疗,促进空军飞行人员的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李新森;刘文静;李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西北地区军队飞行员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健康教育策略

    目的 探索一种符合西北地区军队飞行员特点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23名年龄在30 ~ 52岁驻地在西北地区军队在飞飞行员,进行健康需求及健康教育方式调查分析.结果 相关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率排在前3位的是“疲劳缓解技术”“健康实践指导”“健康实践技能”,分别为40.70%、35.68%、35.18%.非常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排名前3位的是“专家讲座”“网络”“航医指导”,分别为44.72%、36.68%、35.68%.结论 西北地区军队飞行员健康教育需求迫切,应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同时,有针对性、具体化制定适宜飞行员职业特点的健康教育策略,对新时期维护备战卫勤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焦耿军;程刚;杏玲芝;吴慧琴;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非胰源性腹痛淀粉酶升高的原因分析

    以腹痛症状就诊的患者,血清淀粉酶升高并不仅仅局限于胰腺疾病,许多疾病所致腹痛都会导致淀粉酶升高.现结合我院临床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非胰源性腹痛淀粉酶升高的原因,以提高腹痛病因早期诊断的准确率.1资料与方法 (1)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腹痛12 h以内就诊且血淀粉酶升高的患者,结合血常规检测、生化指标检测、腹部CT或B超检查结果排除胰腺疾病患者,共获得4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4例,女162例,年龄24 ~ 84岁,平均48.6岁.伴随症状:发热136例,恶心、呕吐265例,腹胀302例,腹泻149例.(2)方法: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淀粉酶,血淀粉酶正常值为30 ~ 100 U/L;行B超检查,或使用CT、增强CT扫描检测.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1],排除胰腺疾病,同时明确腹痛诊断.

    作者:潘蔚;刘润生;刘军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烧伤伤员专科护理应对

    良好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与医学救治和专科护理能力是有效降低事故灾害中人员伤亡的根本保证.本文结合某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救援救治实践,在专科护理应对视角下,总结提炼出事故中应急救援救治五个阶段的护理工作重点,以期为火灾爆炸事故中救援护理工作提供经验与借鉴.

    作者:何久智;孙圣凯;靳景云;侯亚红;李美茹;王玲;程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信平台在干休所老干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与体会

    微信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项新生事物,因其操作的便捷性、人际交流的高时效性,内容发送的丰富性等诸多优势,已成功应用在我们的干部保健工作中.本文以驻某地各干休所卫生所医疗护理保健工作为例,分析医院预防保健科建立的微信群的背景、主要措施、管理规定、工作计划,以及微信群的主要功能及成效.

    作者:李惠;张鲍明;王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00例PIH患者作为研究组,以1∶1的比例选择同时间段于某三甲医院生产的2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实行妊娠期高血压相关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的问卷调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观察组在怀孕前BMI≥26、怀孕前存在高血压史、头胎单产、规律钙剂补偿、定期孕检、怀孕时不良情绪、血清IL-6 ≥20 pg/L、β2-MG≥1.5 mg/L所占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26、高血压家族史、头胎单产、孕前不良情绪、血清IL-6≥20 pg/L是PIH疾病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应采取相关措施对危险因素进行监测预防,以减少先兆子痫的发生和发展进程.

    作者:高娟;刘梦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某部野外驻训一起群体性发热疫情调查处置与启示

    目的 总结发热疫情应急处置经验,为部队野外驻训处置群体性发热疫情提供借鉴.方法 严格落实野外驻训卫生防病制度,疫情发生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按照传染病流行3个基本条件加强防控.结果 疫情基本控制,患者体温逐渐正常,未出现新增患者.结论 野外驻训期间要严格落实各项卫生防病制度,出现疫情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控制传染病流行的3个基本条件.傲到旱发现、旱报告、旱隔离、旱治疗.

    作者:张峰;付本昌;于佳玥;夏季;周德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原寒区边境反击作战“三防”医学救援保障初探

    本文从高原寒区的环境、交通、装备以及当前的研究等方面,对未来高原边境反击作战条件下的“三防”医学救援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高原边境条件下反击作战时“三防”医学救援力量的使用方法及组织实施进行探讨,从而为“三防”医学救援的实战化训练及组织指挥提供参考.

    作者:李海龙;马亚坤;宋曼华;贾继民;钱奎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