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锋;王作仁;牛新捷
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而胆管损伤是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约为0.27%~0.81%[1].我院自1994年~2003年共发生胆囊切除术所致的15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现分析如下:
作者:童波;崔昱春;张德江;沈志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1952年Sanes[1]报道2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以来,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一直是临床肝胆疾病治疗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文献报告肝胆管结石症中并发肝胆管癌约占总病例数的0.36%~10.6%[2],本院10年来统计的比例为6.01%.由于该病发生在长期肝胆管结石的基础上,症状体征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近年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对该病的诊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作者:黄长玉;蔡欣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分析12年来采用肝切除术治疗112例区域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表现、结石的部位和分布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等情况.结果肝内结石以左肝较多(108例),肝切除仍以左外叶及左半肝切除为主.10.8%的病例有结石残留;13例出现手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治疗效果优良者占93%.结论肝切除手术是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为减少结石的残留和复发,应根据结石情况同时行肝内狭窄胆管切开整形、胆管空肠吻合治疗.
作者:余华;曾令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自1992年1月~2003年5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092例,其中经T管造影证实有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并用OLYMPUS-P20型纤维胆道镜为其进行了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下取石治疗共182例(其中外院转入46例),结石取尽率85.1%.
作者:王旭;唐彤;邹坤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和纤胆镜联合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9月~2003年6月共380例手术和纤胆镜联合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8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应用纤胆镜技术后,残留结石率由38%降到12.9%,132例术中纤胆镜发现合并肝内胆管狭窄,其中30例为假性狭窄,经纤胆镜扩张后治愈,其余采用了相应的手术方式.49例残留结石的病人术后均采用纤胆镜取石,残留结石率为1.9%,4例因多次取石费用高而放弃,3例因胆道出血而放弃.结论肝胆管结石的手术中联合应用纤胆镜可使肝内结石的诊断更明确、取石更有效,并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术后经T管窦道纤胆镜取石是治疗肝胆管残留结石的的主要手段.
作者:鲁葆春;任培土;冯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纤维胆道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术后胆管残留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经T管造影或纤维胆道镜诊疗后判定为难以取除的胆管残留大结石23例,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并对碎石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血淀粉酶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次性碎石取石成功17例,2次碎石取石成功3例,3次碎石取石成功2例,中途放弃治疗1例,成功率95.65%(22/23).碎石治疗前后相关检查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出现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胆道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术后胆管残留大结石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礼侠;邹滨;陈亚萍;陈萍;陈弋生;何国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CC)发病原因和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总结2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ACC病例,分析术前、术中影像学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22例中有9例(40.9%)发现胆固醇息肉、颗粒,或结晶.术中见胆囊穿孔 5例(22.7%).2例在胆总管内发现漂浮的微小结石.结论胆囊内未被发现的微小结石可能是ACC发病的主要原因,ACC穿孔率高,应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孙立波;季德刚;杨永生;房学东;张德恒;郑泽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次胆道术后老年重症胆管为患者手术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60 y以上多次胆道术后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6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择期手术44例(95.65%),急诊手术2例(4.35%),术前伴随一种并存病93.47%(三种以上并存病19.56%);术后并发症39.02%,死亡率6.81%,2例ACST术前死于中毒性休克及MODF,术后死亡3例,2例死于MODF,1例死于心肺骤停.结论掌握手术时机和方法,不前行PTCD或EBEBND,处理并存病,争取择期手术,避免急诊手术盲目性是外科治疗多次胆道术后老年重症胆管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许辉;肖建秋;刘元德;李轶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肝包虫囊肿摘除术后,在肝内遗留的外囊残腔的处理是较棘手的问题,术后因封闭的残腔内积液渗胆而易发生感染,甚至形成脓肿,而长久不愈.我科自1980~2002年对97例肝包虫囊肿行内囊摘除外囊敞开术,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木拉提;伊力夏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secondary choledocholithiasisi,SCL)是胆囊结石的较常见并发症,我院自2000年至2003年共收治继发性胆总管石33例,获得粗浅的诊治体会:
作者:金凯;吴继敏;徐定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应用APACHE Ⅱ连续评分判断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预后.方法对本院2002.1~2003.12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手术的47例患者,术前、术后1、3、5、7 d APACHE Ⅱ连续评分,比较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断流手术组与断流加分流手术组(联合组)预后、死亡率与评分值关系.结果47例患者中断流手术33例,分流手术14例.死亡组术后APACHE Ⅱ连续评分逐日上升或居高不下且与生存组有显著差异;断流组术前评分低于联合手术组但无显著差异,而术后1、3 d断流组评分显著低于联合手术组,术后第5、7 d两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表现;断流组的死亡率小于联合手术组,但无显著性差异;利用APACHE Ⅱ术后死亡危险性R公式对患者术前、术后1、3、5和7 d APACHEⅡ死亡危险系数评估,提示断流和联合手术两组不同时段的APACHE Ⅱ死亡危险性预测数中术后7 d的数值与实际发生数为接近.结论动态APACHE Ⅱ评分适用于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手术预后的评估;断流术与联合手术早期评分有差异,5 d后无显著差异,且两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术后第7 d APACHE Ⅱ死亡危险性预测数值与实际发生数为接近.
作者:于昕;罗蒙;王祥瑞;吴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由于肝内胆管结石往往为结石、胆管狭窄、肝实质病变三者共存,并相互影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肝切除完全切除了病变的肝脏、狭窄的胆管和清除了结石,符合已成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佳手段.尤其是肝内区域性结石行肝切除更为适宜[1].本科1993年1月~2003年11月对17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相应部位肝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绍庚;陈永标;谈景旺;程俊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广泛开展,胆石症的治疗已进入微创外科时代,而绝大部分的胆总管结石可通过内镜治疗完成.本文综述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王宏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总结教训,为防治胆道损伤提供经验.方法总结1990年1月~2000年12月23例腹腔镜胆道损伤的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A型(迷走胆管漏)损伤11例,11例均经腹腔引流治愈;D型(肝外大胆管侧壁损伤)5例,再次手术修补漏口放置T型管支撑3月;E1型3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E2型1例,行胆管空肠Ruox-en-y吻合;E3型2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E4型1例,行右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随访时间长8 y,平均5.4 y.术后22例恢复良好,D型1例反复出现胆管,经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愈.结论腹腔镜所致的胆道损伤,应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以达到满意的预后.
作者:向国安;陈规划;刘灏;肖方联;周继舜;王汉宁;陈开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胆囊癌是恶性程度高、常见的胆道系统肿瘤,发病隐匿,预后极差;手术切除是唯一对其有效的治疗措施,根治性切除甚至扩大切除有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但胆囊癌扩散方式的研究报道不多,而且胆囊癌手术治疗的标准尚未制定,本文就胆囊癌的扩散方式及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朱爱军;石景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胃切除术后引起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增加,已引起广大医学专家们的关注.Majoor和Suren报道其发病率为16%~42%.我们收集有胃手术病史的病例200例,术后1~5 y随访B超,胃手术后发生胆结石51例(25.5%).现根据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就胃术式和胆囊结石的关系探讨如下.
作者:赵国栋;管辉球;张俊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腹部手术后腹腔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评价这些因素在预测术后腹腔感染的准确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年龄等常用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回顾性调查,建立主要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在15个常用的临床观察指标中,手术部位、生命系统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为导致术后腹腔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用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测术后腹腔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6%、76%和71%;在前瞻性观察的159例腹部手术病例中,此模型理论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84%和84%.结论手术部位、生命系统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为术后腹腔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术后感染的发生概率.
作者:金中强;赵根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活质量提高,胆道外科老年病人逐年增多.加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技能不断熟练,老年病人手术指征相对放宽,手术风险亦随之增大.为探讨老年人LC围手术期并存病,并发症防治,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手术适应症,降低手术风险等问题.对我院近两年(2001年1月~2003年1月)600例LC病人中收集的120例60 y以上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钟彦文;郭渝明;聂伟;陈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肝内胆管结石在东南亚地区是常见病,在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其发病率高达20%[1],近年来,发病人数虽有下降趋势,但治疗难度大,结石不容易取尽或容易复发,远期疗效较差,这些因素仍困扰着外科医师.
作者:陈平;蔡景修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