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极哲;金善爱;吴宏;李娅娜;王桂云;张晓光
1 材料与方法 ①实验动物和设备:在市场上购买健康成年的脊椎动物鲤鱼(鱼纲)、花背蟾蜍(两栖纲)、蝮蛇(爬行纲)、家鸽(鸟纲)和家兔(哺乳纲)各20只,每种动物雌雄各10只;实验设备为DHP-781型恒温箱及1508型轮转式切片机.②实验方法:将5种健康动物活体解剖,迅速取肝,切成 5 mm× 5 mm×2 mm组织块,迅速将其投入Bouin′s液中固定,再经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后做连续切片(厚6 μm),行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并显微摄影比较5种脊椎动物的肝组织结构.
作者:何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对1980-1997年本院收治均经病理证实的66例原发于胃肠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年龄、性别、有无B症状、确诊前病程、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免疫分型、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和(或)脏器转移、骨髓浸润、原发部位、治疗措施等13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并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情况统计.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确诊前病程、原发部位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无B症状组、临床分期为ⅠE~ⅡE期及ⅠE~Ⅱ1E 期组、低中度恶性组、B细胞型、肿瘤未突破浆膜层组、瘤体直径小于10 cm组、无淋巴结和(或)脏器转移组、无骨髓浸润组、行手术+化疗组5年生存率预后均较佳(P<0.05);Cox分析表明肿瘤直径<10 cm与≥10 cm组、临床分期为ⅠE~ⅡE期与ⅢE~ⅣE期组、免疫分型为B细胞与T细胞组及手术+化疗与单纯手术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免疫分型、治疗措施为影响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静;卢振霞;张翠香;孙延霞;孙步彤;杨华;张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刺激作用.方法:采用GM-CSF和IL-4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然后用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刺激其分化成熟,以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MCM)和模拟的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MCM mimic)为对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可以刺激树突状细胞表面表达CD40、CD80、CD86和HLA-A2分子.结论: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可诱导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
作者:万敏;张培因;王宣军;吴秀丽;卫红飞;王燕媚;于永利;王丽颖;邓平;张慧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克隆新基因s-lap编码区序列并构建其重组表达质粒.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以可见光损伤早期的培养的猪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ds cDNA为模板,扩增新基因s-lap编码区序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HB/s-lap重组表达质粒.结果:经测序证实获得了正确的新基因s-lap编码区序列,酶切鉴定及DNA序列分析表明已经将s-lap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到PHB表达载体, 成功地构建了PHB/s-lap重组表达质粒.结论:成功地克隆了新基因s-lap编码区序列,并构建了其重组表达质粒PHB/s-lap.
作者:宋忆淑;宋志宇;费向东;贺冰;李玉新;谭大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同时并用乌体林斯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胸水吸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23)为抗结核药加乌体林斯治疗组,对照组(n=20)为单纯抗结核组,治疗半年,观察胸水吸收情况并测定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IgG、IgA、IgM、CD3 +、CD4 +、CD8 +及NK)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前3个月实验组胸水吸收人数(12例)高于对照组(9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4个月开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实验组治疗半年后CD3 +、CD4 +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NK细胞活性较对照组亦明显增加(P<0.05),且血清IgG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乌体林斯可刺激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并促进胸水吸收.
作者:彭丽萍;许力军;吕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构建人腺体激肽释放酶(hK2)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方法:利用RT-PCR法从人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扩增出hK2基因,先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然后将hK2基因亚克隆至酵母pPICZαC表达载体上,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一个核苷酸长度为738 bp的基因,同源比较结果表明,与GenBank(NCBI:AF188746)公布的hK2的基因序列有99%的同源性,序列分析表明有一个氨基酸出现变异.酶切表明hK2基因正确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C.结论:成功构建出hK2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ChK2.
作者:路英丽;张家颖;邹冬辉;张媛媛;李丹地;王忠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DNA测序过程中影响因素及其测序反应体系的优化.方法:对DNA测序体系中模板、引物、测序产物的纯化及3种测序反应体系对测序结果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采用5 μL(含1 μL TRR)、5 μL(含2 μL TRR)和10 μL(含4 μL TRR)测序反应体系对同一质粒DNA进行测序,其可判读序列都能达到720 bp以上.结论:DNA自动测序的质量与模板的纯度、浓度、所用引物、测序反应体系及测序反应产物的纯化有直接的关系.采用5 μL(含1 μL TRR)测序反应体系在保证测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DNA测序成本.
作者:许艳;卫红飞;胡小平;包木胜;王爱丽;程岩;王丽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现将本院自1998年以来收治的18例包裹性脑出血患者的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诱导受体犬对经免疫抑制剂预处理的供体犬移植气管形成免疫耐受.方法:实验用犬20只,随机选择4只做供体,其中2只经预处理犬(实验组供体)(术前6 h给予环磷酰胺750 mg、甲基强的松龙2 g静脉注射)的气管切成8段,每段长3 cm,移植入实验组受体内不用免疫抑制治疗;另外2只未经预处理犬(对照组供体)8段气管移植入对照组受体内.其余16只犬随机均分至2个受体组,分别将未经和经免疫抑制剂预处理的供体犬气管段移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受体犬腹腔大网膜包埋3周后取出,行病理学检查两组气管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结果:实验组8段包埋气管中,除1段出现重度排斥反应外均为轻度排斥反应;对照组8段包埋气管中,3段出现轻度排斥反应,3段中度排斥反应,2段重度排斥反应;两组间气管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免疫抑制剂预处理的供体,能诱导受体对同种异体移植的气管形成免疫耐受;供体预处理与未经预处理而术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相同的效果.
作者:邵国光;郭喜平;张勇;徐沛然;杨志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揭示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规律,为临床设计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uper-SAP 93计算受载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值.结果: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水平以其颈部皮质骨处为高,集中斜向载荷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大应力是集中垂直载荷下应力的2.5倍,集中垂直载荷时颈部大拉应力出现在舌侧皮质骨边缘处,集中载荷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压应力峰值高于拉应力峰值.结论:设计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桥时不仅需消除咬合高点,而且应减小颊舌向力.
作者:陈尔军;周延民;冯庆辉;丛志强;李同永;袁一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解酒护肝饮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自拟解酒护肝饮治疗组(32例),应用自拟解酒护肝饮治疗;肝安治疗组(30例),应用肝安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肝功能(ALT、AST、GGT)变化.结果:自拟解酒护肝饮治疗组患者外周血IL-8、MDA水平(105.4±2.68、9.77±1.91)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SOD活性(100.62±9.43)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肝安对照组患者外周血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自拟解酒护肝饮治疗组总有效率(98.1%)与肝安对照组(69.8%)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解酒护肝饮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优于肝安.
作者:李有田;薛浩;许丹;李秋波;李宏林;李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去氢表雄酮(DHEA)的体内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Buffalo大鼠21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5);肿瘤对照组(把Morris肝细胞瘤移植到大鼠的两肋皮下,建立Morris 肝细胞瘤移植的Buffalo大鼠的体内模型),喂养基础饲料(n=6)、DHEA肿瘤组(建立Morris肝细胞瘤移植模型后,在喂养的基础饲料中添加DHEA)(n=6)和去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肿瘤组(建立Morris肝细胞瘤移植模型后,在喂养的基础饲料中添加DHEA-s)(n=4).分别喂养4周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的免疫功能,应用磁场型高分解能质量分析仪(GC/MS)方法测定大鼠体内类固醇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染色检测磷酸化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蛋白表达,同时测定其对大鼠的毒副作用.结果:DHEA肿瘤组的瘤重量[(8.31± 0.61)g] 较肿瘤对照组[(14.57±0.56)g]显著减小,抑制率达到4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DHEA肿瘤组的磷酸化PTEN蛋白表达量增加,同时提高了CD3、CD4阳性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 +比值,与肿瘤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DHEA肿瘤组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未见其有毒副作用.结论:DHEA对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作用是通过提高PTEN的蛋白表达和免疫功能来完成的.
作者:姜艳芳;谭岩;赵平伟;刘力华;方艳秋;段秀梅;松崎静司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992-2000年12月,本院共做胃镜10 568例,检出胃溃疡患者482例,年龄为12~84岁,其中124例>60岁老年患者为老年组,其余358例患者为对照组.均以初诊时内镜检查为准,现就两组内镜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做一比较分析.
作者:高楠;张冬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应用组织工程修复牙周组织缺损为牙周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概述了组织工程的发展,从种子细胞、可降解的支架材料与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三方面阐明了牙周组织工程的三大基本要素,并对应用组织工程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宁;欧阳喈;孙宏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体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D-二聚体变化及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与自动血细胞分析系统Washing Solution试剂检测27例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患者、25例缓解期患者,8例克罗恩病(CD)活动期患者、9例缓解期患者及53例健康志愿者的MPV和D-二聚体.结果:UC和CD活动期患者MPV较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低(P<0.01);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缓解期患者MPV较正常对照组也降低(P<0.05).结论:IBD活动期患者MPV较低,而 D-二聚体水平较高;MPV和 D-二聚体可做为IBD活动性的判定指标.
作者:王哲;周长玉;韩立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61~83岁.发生龋病牙齿均未并发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牙齿松动度在Ⅰ°以内.根面指环邻接点以下的根面,邻面指近远中面,颊舌面指颊面和舌面, 牙合面指咬合面及切端.
作者:殷红欣;贲延光;刘凤楼;李京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1年7月-2004年3月本科采用有限选择性椎板减压及AF系统复位固定治疗并发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68例,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伟民;卞传华;孙洪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在细胞内活性氧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DCFH-DA)为标记探针,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2′,7′-二氢二氯荧光黄(DCF)的荧光强度,间接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结果:不同剂量(0.30、0.45和0.60 kJ·m -2 )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1 h小鼠成纤维细胞内活性氧表达量明显增高,达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146%、145%和145%,6 h后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UVB照射后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是一种可靠、稳定的方法.
作者:刘扬;金光辉;刘树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模拟导联动态心电图已在临床普遍使用,大量资料表明,它在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方面,明显优于普通心电图,大大提高了诊断率.但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又发现这种模拟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定位、范围、程度不能提供准确的依据,甚至于不如普通心电图,因此探讨一种既能24 h动态记录,又能像普通心电图一样准确定位的动态心电图是当务之急.
作者:李芳;钟芝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拓扑替康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及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将Lewis肺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及拓扑替康小、中、大(0.312、0.624 和1.248 mg·kg -1 )剂量组各15只,第21天处死小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原发瘤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拓扑替康各剂量组较对照组小鼠的肿瘤生长缓慢,原发瘤抑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拓扑替康大、中剂量组M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VEGF阳性率均较对照组低.结论:拓扑替康明显地抑制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的生长,并可抑制肿瘤的微血管生成.
作者:马海英;崔丽;王杨;李艳茹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