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荣斌;韩光红;张习坦;杨红;胡蓉
目的:了解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对军营生活的适应能力,指导部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新兵集训第一周和结束前一周各测定一次.结果:入伍之初,各因子分值较高,经过一定时间适应后,各因子分值及心理适应不良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相差显著(P<0.05),心理适应不良症状两次调查主要出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和焦虑等因子项中,心理适应不良症状发生率与独生与否、农村与城镇、文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刚入伍新兵对军营生活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对新兵进行心理教育时,主要应帮助新兵逐步建立自信,减轻心理压力,提倡多赞许、多鼓励,适度批评,正确引导战士消除紧张、担心心理,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利于战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颜爱武;银涛;傅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掌握基层部队膳食营养卫生状况,指导部队科学合理配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称量法结合查帐法进行连续7 d的膳食营养调查,对炊饮服务、卫生人员问卷调查并统计营养缺乏症状的人数.结果:部队平均营养供给量符合官兵需求.对1 274名饮服人员进行膳食营养卫生基本常识问卷考查,平均成绩偏低,113名卫生人员考查的平均成绩74.9分.第一季度发生营养缺乏症状者456人,发生率为7.69‰.结论:应加强膳食营养指导,提高饮服队伍素质,编制好食谱,确保部队官兵对热能和营养素的需要.
作者:刘志林;李阳;张守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探讨部队急进高原地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的卫勤保障措施与对策,为部队未来大规模急进高原作战、训练的卫勤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一是从制定卫勤保障计划入手,进行流行病学侦察和体格检查,备足特需药材;二是由普及自救互救训练,搞好部队适应性训练;三是严密组织,合理安排机动跟进保障;四是加强卫生管理,防教结合,科学指导.结果:由于高原空气稀薄,部队快速进入高原后,绝大部分官兵都出现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而且军官比士兵高原反应重,比例高,恢复慢;有在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员反应轻,适应也较快,一般在2~3 d即能基本适应3200m左右的高原环境;西北地区入伍的官兵对高原环境容易习服;久居低海拔地区的人员急进高原后,血压有轻度升高.结论:通过实践总结提出的主要对策,为部队大规模急进高原作战、训练提供了卫勤保障参考.
作者:刘建功;彭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贯彻“九五”全军除害灭病规划,促进部队全面建设,提高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确保部队的战斗力.方法:在总结以往部队爱国卫生运动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创建等级卫生单位为主要内容的除害灭病工作,在创建活动中,注意把握部队工作重心,深挖内部发展潜力,把创建工作与部队两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结果:通过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创建了30个“全军甲级卫生单位”、64个“军队无吸烟单位”、57个“总装备部级卫生单位”,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生活卫生质量;改善了营区环境卫生质量;增强了官兵文明卫生素质;控制了部队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从而有效地保障了以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结论:通过创建等级卫生单位活动,促进了部队全面建设,这项活动应该坚持开展下去.
作者:夏本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2000年7月4~24日,某部特种大队在辽西的某海域进行泅水训练.时值夏初,平均气温为30±3.1℃,海上平均风速为3.5 m@s-1,沙滩平均风速为0.5 m@s-1.训练期间,先后有112名官兵因日晒
作者:肖兴义;郑国华;杨继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分散的、小区域范围内垃圾焚烧处理提供实用技术.方法:设计了垃圾分料层,不需要任何辅助燃料的循环燃烧、喷淋除尘、射流除烟,无污染物排放等新工艺.结果:垃圾经高温焚烧后,其灰渣的成分稳定,病菌达到彻底消除,体积减少92%,重量减轻78.3%,实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原则.结论:修建这种垃圾焚烧炉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合算的,适于部队医院、分散营区及生活小区的垃圾焚烧处理应用.
作者:宁教中;邓槐春;曾婷;王平学;刘保昌;黄顺林;鲁喜泰;刘慧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在全军食品卫生调研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国家食品卫生法及国内外有关资料,结合我军多年来对食品卫生工作中的管理经验,编制了切合我军实际的<军队食品采购、运输、储存卫生要求>.本标准除针对食品采购、运输、储存三个环节的卫生学问题,编制了各自相关的条款外,还对食品容器、包装品、洗消用水、杀虫灭鼠、食品经管人员卫生和食品卫生监督检验等关键事项,分别提出了技术要求.本标准的颁布实施,使军队食品采购、运输、储存实现了规范化卫生管理,为部队官兵吃到清洁卫生的食品,保障全体官兵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怀江;何传民;付勇;赵伟;唐功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内蒙古西北地区沙漠化扩展的现状,了解沙漠化环境下疾病的发生、发展、流行的特点和规律,对沙漠化环境下引发各类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内蒙古西北驻军官兵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分析内蒙西北地区急剧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着重论述了影响该地区驻军官兵健康与生存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谒制和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和做好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10点建议与思考.结论:积极治理生态环境,是促进人类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降低因生态环境恶化引起各种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孔繁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部队干部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其流行因素.方法:1997年4月至1998年10月从各大军区所属部队中选择1~2个单位的干部,共计3 069人,采血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三项指标,均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结果:部队干部HBV总感染率为29.6%,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3.9%、23.6%和4.9%.流行因素调查显示,既往肝炎病史、手术史、乙肝接触史和城乡来源等是具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结论:部队干部中仍然存在着3.9%的HBsAg携带者和70.4%的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和保护易感人群对部队干部乙型肝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管荣斌;韩光红;张习坦;杨红;胡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概括了20世纪人类在疾病控制方面取得的成就和21世纪疾病发生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21世纪疾病发展的趋势和控制对策.在谈到21世纪疾病发展趋势时强调指出:(1)传染病仍将是人类的大敌;(2)非传染性疾病的迅速增加,是对21世纪全球发展的重要卫生挑战之一;(3)精神疾病将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4)伤害问题值得全社会关注;(5)地方病和职业危害严重.在谈到21世纪疾病控制对策时提出:依法控制疾病,搞好不同人群的免疫接种;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加强控烟工作力度,大限度地降低人群吸烟率;加强卫生保健的软件研究,适应疾病预防工作的需要;加强农村医疗保健制度和机构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陈宁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部队野外驻训期间发生急性腹泻病的临床情况及病原特点,为部队制订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 637名参加野外驻训的指战员,调查他们发生腹泻病的诊疗情况,并按WHO推荐的方法进行粪标本中的细菌分离和鉴定以及致泻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腹泻病的就诊率、及时就诊率、接受治疗率和隔离率分别为54.0%、30.3%、43.5%和0%.经治疗的患者多采用抗生素疗法(91.2%),无一例应用口服补液盐(ORS)治疗.共检出6属72株致泻病原菌,检出率为63.1%(65/103),检出率高的是产毒性大肠杆菌(35.0%),其次为类志贺邻单胞菌(16.5%).各种致泻病原对氟哌酸和头孢他啶的平均敏感率分别为95.8%和100%,对新诺明、复方新诺明、土霉素、强力霉素、痢特灵、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应提高部队野外驻训期间腹泻病患者的就诊率和及时就诊率,并应采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并配以ORS疗法进行治疗.
作者:聂军;白杨;芮勇宇;李建栋;俞守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强化苦丁茶提高热耐受能力的作用,为研制新型防暑饮料提供依据.方法:以果蝇及小鼠为模型,分别以加入培养基或灌胃给药方法观察不同剂量(低、中、高)强化苦丁茶对热暴露的果蝇死亡率的影响以及对小鼠在热环境暴露的存活时间和高温游泳时间的影响.结果:强化苦丁茶(中剂量)能显著减少热暴露果蝇的死亡率,处理组雄果蝇死亡率为54.29%,雌果蝇为20.00%,而对照组分别为88.57%和54.29%(P<0.05);能提高热暴露小鼠存活时间,处理组为(17.0±2.0)min,而生理盐水对照组为(14.5±2.1)min,(P<0.05);还能延长小鼠高温游泳时间,处理组雄小鼠为(77.8±20.7)min,雌小鼠为(91.0±28.1)min,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剐为(49.9±20.6)min和(56.4±24.1)min.结论:强化苦丁茶可提高热暴露果蝇及小鼠的热耐受能力,并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防暑饮料.
作者:李向辉;郭俊生;赵法;邱璐;沈志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军队卫生工作方针,加强卫生机构全面建设,提高官兵健康水平,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九五”期间兰州部队卫生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总结出搞好部队卫生工作的五点体会:(1)加强组织领导是搞好部队卫生工作的前提;(2)树立大卫生观念是搞好部队卫生工作的基础;(3)提高官兵身心健康是搞好部队卫生工作的目的;(4)深入部队调查研究是搞好部队卫生工作的关键;(5)加强卫生法制建设是搞好部队卫生工作的保证.结论: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军队卫生工作方针,才能使部队预防、医疗、保健综合保障功能得到有力加强,从而提高了官兵整体健康素质,保障了部队军事训练和国防施工等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作者:汪军武;刘发军;肖国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武警部队士兵的身体发育状况,为部队选兵、体质评价和人体功效学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1 014名南北地区武警战士、学员进行调查研究.将身体发育指标作因子分析,确定权重系数,计算发育分,按南北地区和性别进行分类比较.结果:南北地区战士、学员的发育分:男性分别为98.05、100.95;女性分别为98.15、101.13.南北方同性别发育分进行比较,北方高于南方,经u检验,p值小于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不同地区部队战士、学员身体发育的差异与地球纬度的高低和诸多的气候因素有关.
作者:陈金源;吕辉;徐文磊;陈振峰;杨华成;王增田;姚班;相虎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海军传染病疫情预测、预报工作,检验马尔可夫链模型在海军疟疾疫情预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预测1999年至2003年海军疟疾疫情趋势.方法:通过应用设定参数的马尔可夫链模型,逐年分析既往疫情资料做出预测,并与实际发病率结果比较,检验其合理性和适用性以及预测正确率,并用此模型预测今后五年内的疫情.结果:马尔可夫链模型用于海军疟疾疫情预测的正确率在60%~100%之间;预测1999年至2003年海军疟疾发病率均小于0.5%.结论:马尔可夫链模型适用于海军疟疾疫情的预测,1999年至2003年海军疟疾疫情趋势将处于低水平.
作者:巴剑波;方旭东;徐雄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AS)在部队的发病规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以提高部队战斗力.方法:采用问卷、随访及体检等方式对北方地区部分官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发现AS在男性官兵中的患病率为2.44‰,年龄≤20岁和>26岁者患病率较高,入伍时间长者高于短者,AS患病率有随兵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患病与环境潮湿、寒冷及固定训练姿势有关.一年后随访发现AS的患病率为2.79‰以上.结论:应重视部队AS的防治,完善入伍体检,改善官兵的生活环境,加强防护及科学训练.
作者:姬艳波;韩宏妮;段瑛春;陈立忠;王兵;曹铁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林州市食管癌家族聚集性及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以探讨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发病中的地位.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调查了118例食管癌新发病例及168例对照的工、Ⅱ级亲属食管癌发病情况,比较病例对照各级亲属食管癌发生率.用Falconer法计算遗传度.结果:病例及对照亲属食管癌发病率比较显示,血缘关系越近,亲属食管癌发病率越高,患者Ⅰ、Ⅱ级亲属的食管癌发病率分别为12.32%和4.84%,高于相应对照组的3.92%和2.58%.工、Ⅱ级亲属的危险度(Risk Ratio,RR)分别为3.15(2.15~4.61)和1.87(1.26~2.79),分层分析RR为2.46(1.87~3.23).Ⅰ级亲属遗传度为53.39±5.93%,Ⅱ级亲属为50.21±10.75%.加权遗传度为52.26±3.82%.结论:林州市食管癌有明确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食管癌的发生中起较为重要的作用,但环境因素亦不可忽视.
作者:石丘玲;徐德忠;孙长生;李良寿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掌握驻地水源水质变化的情况,为水源防护提供依据.方法: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感官性状、一般化学、毒理学、细菌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26项指标中均未超标的水源占29.27%;有1~2个项目超标的水源占41.46%;有3个项目超标的水源占26.83%;有4个项目超标的水源占2.44%.结论:某部41个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情况基本是良好的,有些超标水源做适当处理后,可做为部队生活饮用水源.
作者:魏文一;刘铁屏;赵清;安江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冷应激对心肌细胞损伤,特别是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寻求保护或减轻冷应激心肌损伤研究提供可能途径.方法:将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分别置于-10℃、-20℃进行冷应激,然后取培养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同时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结果:心肌细胞经-10℃、-20℃冷应激后,细胞凋亡率由(3.73±1.03)%,分别增加到(19.58±6.17)%(P<0.01)和(34.54±6.03)%(P<0.01);ROS含量由(18.8±2.1)荧光强度@mgpr-1分别增加到(34.8±2.0)和(40.8±1.3)荧光强度@mgpr-1(P<0.01,P<0.01);冷应激后,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活性也显著增高.结论:冷应激后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肌细胞死亡的重要途径,其机制可能是ROS升高造成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所致.
作者:宋学立;钱令嘉;李风芝 刊期: 2001年第02期
2000年5月17~24日,某军校连续出现一批以发热、头痛、头晕、咽痛、结膜炎、肌肉酸痛等症状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是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流行.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特征(1)时间分布:5月17~24日期
作者:徐宝凤;陆建;徐更强;李伟;朱安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