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徐文贵;杨威;凌翎;于洪臣;范洪学
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入是中期妊娠引产的常用方法,但由于中期妊娠宫颈管未成熟,导致引产时间延长,并易发生宫颈裂伤等.本文作者试将米非司酮与利凡诺配伍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奇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文作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用于青光眼滤过术的效果,并对其毒副作用进行评估,现报道如下.
作者:冷瀛;邵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水蛭肽注射液抗血栓形成作用.方法:按4、2、1 mg*kg-1腹腔注射,各给药组与盐水组对照.采用体内抗栓、抗血小板聚集、放免测定方法.结果:用药组由ADP、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01);血栓湿重明显下降(P<0.001);水蛭肽注射液大剂量组TXB2/6-keto-PGF1α比值显著降低(P<0.001).结论:水蛭肽注射液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作者:姜宗文;赵丽娟;张海;李红;蒋宇;石卓;杨世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与分流术的疗效.方法:对脾腔分流术151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409例病历资料进行总结,比较分析术后1个月、术后5年两组的并发症及术后5年存活率.结果:术后1个月并发症无明显差别.脾腔分流术5年生存率为56.1%,再出血率10.5%;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随访5年生存率74.8%,再出血12.4%.结论:Child Ⅰ级和Ⅱ级早期的患者未发生急性大出血时可选择脾腔分流术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Child Ⅱ级,特别是发生急性大出血的患者,选择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Child Ⅲ级的患者尽可能保守治疗.
作者:张学文;季德刚;刘秉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年来,在小切口重睑术的基础上,采用保留与切口垂直方向的直径在0.2 mm左右的血管,并保护切口下缘真皮血管网的完整性的术式,产生良好的效果,使肿胀减轻,并缩短了肿胀恢复时间.
作者:聂晶莹;宋井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复高正加速度(+Gz)作用对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Gz重复暴露后30 min、3 h、12 h、24 h和48 h组,在+Gz暴露后处死大鼠取脑.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点皮层和海马细胞DNA分布图,测定A0峰所占的百分比,表示细胞凋亡程度.结果:+Gz暴露后3 h、12 h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24 h达高峰,48 h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复高+Gz作用,可引起大鼠脑细胞凋亡,且这种对神经元的损害是可逆性的.
作者:姜丽萍;王晓玉;李云义;佟文革;姚萍;沈楠;陈默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新方法.方法:对76例91条神经损伤的病例分别采用自体深筋膜包裹神经断端和神经外膜缝合的方法进行修复,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应用自体深筋膜包裹神经断端方法修复的周围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为87.1%;神经外膜缝合方法修复的周围神经优良率为75.7%,两种方法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自体深筋膜包裹神经断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疗效满意.
作者:张巨;孙鸿斌;刘浩宇;刘学忠;谢延祥;苏文彪;张屹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病人围手术期中MG危象发生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已收治的210例MG病人按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改良治疗组(B组).采用多相监测、选择性预防性气管切开和有效的药物治疗及改进的麻醉方法.结果:A组病人MG危象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P<0.01).在B组中应用上述方法及措施,降低了围手术期中MG危象的发生率.结论:对MG病人在术前有效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术中、术后早期应用多相监测,及时了解病人生命体征变化,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对较危重的病人行胸腺切除,同时予以预防性气管切开和全身麻醉的改进有助于降低术后MG危象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付彤;李志军;张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水蛭肽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血液流变学及家犬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按4、2和1 mg*kg-1的剂量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及犬静脉注射,大鼠各给药组与盐水组对照,家犬用药前后对照.采用脑含水量测定、病理观察等方法.结果:用药组大鼠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镜下脑组织缺血明显减轻;全血粘度下降(P<0.05).家犬用药后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外周阻力下降(P<0.01).结论:水蛭肽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改善脑缺血的作用.
作者:赵丽娟;姜宗文;李红;张海;石卓;蒋宇;杨世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结合临床化疗效果探讨白血病多重耐药(mdr)的诊断方法.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内药物浓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白血病mdr基因的表达.结果:12例难治及复发患者柔红霉素(DNR)的平均浓度为(44.80±7.74)%,而10例初治完全缓解患者DNR的浓度为(80.01±2.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12例难治及复发患者mdr1基因表达结果除4名阴性外,其他均为阳性,而10例初治完全缓解患者mdr1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白血病mdr,能初步筛选急性白血病mdr的类型,对临床化疗方案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春燕;姜振宇;姚程;李舜华;袁长吉;张福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腺病毒表达载体(Ad-BMP-2)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以探讨基因转染对hBMSC增殖的影响.方法:将Ad-BMP-2转染体外培养的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利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培养液中BMP-2分泌蛋白表达.然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转染后,hBMP-2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到培养液中有BMP-2蛋白阳性表达.转染hBMP-2基因后,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析,S期细胞比例增多,说明细胞DNA的合成增加.结论:Ad-BMP-2可高效转染hBMSC,且促进细胞增殖.
作者:李建军;刘建国;韩东;孙洪斌;卜丽莎;杨绍娟;张文岚;徐莘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2年2-10月,本院共收治晚期脑瘤患者3例,经上级医院会诊均给予静点甘露醇及地塞米松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晓丽;孙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人甲状腺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模型.方法:用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细胞悬液裸鼠皮下注射及瘤块皮下植入的方法建立人甲状腺未分化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观察移植后肿瘤生长特点及组织学特征.结果:皮下注射法与肿瘤块植入法均可出现皮下肿瘤,染色体检查证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染色体组型与人体肿瘤一致.皮下注射方法肿瘤注射后经过11~18 d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倍增期,瘤块皮下植入方法则跨过潜伏期直接进入倍增期.结论:利用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成功建立人甲状腺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肿瘤块植入法比皮下注射法省时、经济、稳定,是对传统皮下注射法的改进.
作者:孙辉;王金国;付言涛;张德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检测锌、硼、钡、锰4种微量元素对牙釉质脱矿的影响,探讨其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离体牛牙,实验组分别用氟、锌、硼、钡、锰处理,对照组用双蒸水处理,所有标本浸泡于酸蚀凝胶中形成人工釉质龋.测量不同浸泡时间酸蚀凝胶中钙的含量.结果:所有样本48 h以前釉质脱钙量随时间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含氟、锌、硼、钡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抑制釉质脱矿能力差异有显著性,氟抑制釉质脱钙能力强,硼稍弱,锌次于硼,钡弱.结论:锌、硼、钡能有效抑制早期龋釉质脱矿,具有抗龋作用;锰与龋病无关.
作者:胡晓春;张颖丽;申玉芹;王万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资料与方法①一般资料:本组外伤性脱位牙68例,男49例,女19例.年龄10~52岁,35岁以下57例(83.8%).离体时间在30 min内35个牙,0.5~2 h 20个牙,超过2 h 13个牙,离体时间长为14 h.
作者:周学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我国10种常见心脏病不同年代构成的变化规律.方法:就10种心脏病21 63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年代构成以及死亡、性别和年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种心脏病总患病数有增多的趋势,其中冠心病明显增多,原发性心肌病亦有所增多;风心病、肺心病、克山病和梅毒性心脏病却逐年减少.10种心脏病总病死率下降.结论:10种心脏病构成变化与生活水平提高及医疗技术改进有关.
作者:高长斌;张桂华;陈辉;王萍;王晓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苯巴比妥钠产生过敏反应属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1993-1999年本科共收治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湘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部分性癫痫和全身性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建立局限性、全身性惊厥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惊厥组大鼠前脑结构内FOS蛋白表达量及分布状况. 结果:无惊厥对照组大鼠仅于皮层偶见FOS阳性细胞,局限性惊厥组大鼠皮层、尾状核、杏仁核和丘脑见大量FOS阳性细胞表达,全身性惊厥组大鼠海马、皮层和丘脑见FOS 阳性细胞大量表达.结论:局限性惊厥是由整个皮层高度兴奋机制实现;全身性惊厥泛化部位为齿状回-海马,皮层的兴奋是继发于海马结构.全身性惊厥与局限性惊厥是两种类型的惊厥,不是连续过程的不同阶段.
作者:傅玉;赵丛海;王金兰;房向阳;田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救治经验及体会. 方法:采用心理疗法、药物疗法和呼吸机救治2例患者.结果:2例患者均救治成功. 结论:对SARS患者及早应用呼吸机和皮质激素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张捷;韩淑华;刘德新;王世骥;杨俊玲;尹永杰;艾永顺;费瑜;崔英春;刘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常规组)40例,每次照射剂量200 cGy,每周5次,7周为1疗程,总剂量70 Gy;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后超组)40例,前4周照射方法同常规放射组,自第5周起,150 cGy/次,每日2次,间隔时间≥6 h,照射量为30 Gy/2周,总照射量70 Gy/6周. 结果:1、2、3年生存率后超组与常规组比较分别为75%∶55%,50%∶34%,42.5%∶22.5%(P<0.05).1、2、3年局控率两者比较分别为72.5%∶50%,55%∶32.5%,40%∶25%(P<0.05),后超组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后超组急性放射反应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能耐受,全部顺利完成疗程, 后期放射损伤两组无差别.结论: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能提高1、2、3年生存率及局控率;患者能耐受,不影响治疗.
作者:程光惠;王铁君;刘林林;曲雅勤;吴镇凤;韩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