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伐他汀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宋国炜;李才;苗春生;张秀云

关键词: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 氟伐他汀, 肾小球硬化症, 局灶性, 肾功能衰竭, 慢性
摘要:目的: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fluvastatin)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肾切除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5/6肾切除组,模型组(n=12)和氟伐他汀治疗的5/6肾切除组,治疗组(n=12),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n=6).处理13周后检测尿蛋白排泄率、血清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光镜和电镜检查肾形态改变并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结果:氟伐他汀治疗组大鼠尿蛋白排泄率、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肾脏病变和肾小球硬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氟伐他汀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病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室内装修后空气耗氧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装修结束后不同时间居室空气中化学耗氧量(COD)的变化及自然通风换气对室内空气的影响以及COD与CO、CO2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装修十年以上(对照组)、装修一年左右、装修三个月左右、正在装修的住宅,分别测定通风前后居室空气中的COD、CO、CO2的浓度变化.结果:装修结束后的不同时间,室内空气COD浓度明显不同(P<0.05);通风换气可使空气耗氧量明显降低;装修的住宅内空气COD与CO、CO2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COD可作为评价室内空气污染的综合性指标.

    作者:李景舜;赵淑华;杨琼;隋春生;潘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多普勒超声在介入插管后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疾病的诊治范围不断扩大,接受经外周血管插管进行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插管前对患者血管状态的了解和插管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文作者回顾分析10例介入插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岩;李修东;刘爱琴;王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介入放射学在急诊急救医学中的应用

    本院1996年以来在急诊急救中应用介入放射治疗方法救治42例危重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柏秋;李淑荣;孙义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向神经细胞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不但能分化成骨、软骨、脂肪等中胚层起源的细胞,而且能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外胚层起源的细胞.许多学者将MSCs移植进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中,如:遗传性脱髓鞘性神经病、脑卒中、脑外伤等,获得一些疗效,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治疗探索一条新途径.这些研究表明MSCs是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CNS疾病的种子细胞之一,将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郭丽;孟洪琪;范洪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平阳霉素治疗牙龈瘤30例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随机选取牙龈瘤患者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19~42岁;牙龈瘤的类型为血管型9例,纤维型16例,肉芽肿型5例;牙龈瘤位置为唇颊侧21例,舌侧3例,颊舌侧6例;牙龈瘤大小为0.5m×0.4m×0.3m~6.0m×4.5m×3.0m.②治疗方法:将平阳霉素8g溶入注射用水2~4l中混匀备用.4(1)/(2)号皮试针,刺入瘤体蒂部,注射药物,至瘤体变苍白,针孔用消毒棉球按压2~3in,以防药液外溢和出血.3周后牙龈瘤未完全消失者,可重复注射1次.注射药物的同时,局部配合龈上洁治.③观察与随访:平阳霉素治疗后3、7及30复诊,观察并记录治疗后瘤体变化及全身不良反应.1~3年随访观察是否复发.

    作者:苏丽英;于志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短道速滑运动员长期运动训练后机体生理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短道速滑运动员长期从事专业训练对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产身体成分分析仪310E对吉林省8名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瘦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身体水分、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等几项生理指标进行测试.结果:体脂百分比均值为11.03%;MBI的平均值为22;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为68.6%.结论:长期短道速滑训练能有效地减少体脂,瘦体重相对增大;BMI指数接近于正常人的标准;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偏低,机体有轻微的脱水现象.

    作者:孙茹;李萍;孙宏义;杨熹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联合应用固定矫治器与活动矫治器矫治前牙开(牙合)22例

    1992-2002年本院采用联合应用固定矫治器与活动矫治器矫治前牙开(牙合)2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慧欣;郝亚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睾丸间质细胞瘤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左侧睾丸肿物逐渐增大4年,有发胀不适及下坠感,局部无红肿、发热,无明显疼痛,于2002年2月18日入院.

    作者:陈立平;夏阳;许传杰;邱铁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TLC法鉴定皮肤及肌肉组织中的青霉素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鉴定动物及人皮肤或肌肉组织中青霉素的方法.方法:利用薄层层析(TLC)法将动物模型及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中青霉素分离提纯后进行鉴定.结果:从实验动物及人皮肤或肌肉组织中分离提纯青霉素获得的色斑与青霉素标准品色斑和Rf值完全相同,层析色谱清晰,色斑鲜明,可在正常环境中保存192 h以上.结论:TLC法对因青霉素过敏导致死亡的医疗纠纷案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充分的科学根据.

    作者:卢英强;宣兆艳;崔佰君;徐晶华;祁柏宇;刘莉;张林庆;于广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人尿路感染致高血糖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94岁,患糖尿病20余年,长期口服降糖药,平素血糖控制不稳定.既往史:患前列腺增生9年,近1年尿频、排尿不畅加重,偶发尿失禁.入院后B型超声示前列腺体积增大(56m×44m×44m),结节样增生伴钙化,膀胱残余尿量500~800l.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8.2mol*L-1、尿素氮17.1mol*L-1,肌酐144μmol*L-1、糖化血红蛋白7.4%,餐后2血糖12.9mol*L-1,尿常规中除蛋白250g*L-1增高外余正常,血象未见异常.

    作者:刘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刺五加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4例

    目的:观察刺五加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刺五加注射液对4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连续静脉滴注20 d,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血液动力学检查.结果:刺五加注射液能使下肢动脉管腔增宽,血流峰值速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小.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艳;郭晖;杨松青;党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肠套叠一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20,因排鲜血便4次入院.该患儿系孕30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00,生后2开始排胎便.第20天无明显诱因拒乳,排鲜血便4次,每次约3l.时有烦躁、哭闹,无呕吐.查体:体温36.5℃,体重100,心率120次*min-1,呼吸43次*min-1.早产儿貌,反应差,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粗.腹胀,未触及包块,叩诊呈鼓音,肠鸣音减弱.入院后立即摄胸、腹部立位平片: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腹内肠管集聚于左中上腹,右侧腹及中下腹见不规则团块状圆形密度增高影,部分肠间隙增宽,腹内未见气液平面,不除排肠套叠.经外科会诊临床诊断为肠套叠.空气灌肠以低压力气量由肛管内注入气体,见气峰进至乙状结肠时受阻,经反复数次充气,腹内密度增高影逐渐消失,肠管充气均匀,肠套叠复位.次日患儿排少许血便1次,第3天大便转为黄色,便潜血阴性,开始喂糖水.

    作者:孙春玲;王颖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GP87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患者胃液和粪便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GP87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患者胃液和粪便中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患者胃液、粪便中的GP87水平.结果:阳性率高者为胃癌组,其次为不典型增生组,肠化生组及萎缩性胃炎组,浅表性胃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则明显低于以上各组.结论:检测GP87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和癌前病变的监测.

    作者:乔士兴;陆莹;谭毓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大鼠角朊细胞的无滋养层培养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表皮角朊细胞(角蛋白细胞,KCs)的培养方法.方法:应用含有新生牛血清并附加多种调节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对大鼠表皮KCs进行无滋养层法培养.结果:大部分KCs在接种后36 h贴壁,并有集落形成.培养至第9天,细胞接近铺满单层.结论:采用无滋养层法培养大鼠KCs不仅可行,而且具有细胞成活率高、避免滋养层细胞影响等优点.为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皮肤提供了理想的种子细胞.

    作者:周余来;周宏;侯立中;颜炜群;杨同书;赵轶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闭合性桡神经损伤的神经-肌电图诊断

    目的:评价神经-肌电图在闭合性桡神经损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常规电生理检测法对101例闭合性桡神经损伤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腋部卡压1例,上臂损伤54例,上臂外侧肌间隔卡压13例,骨间背神经卡压32例,桡神经浅支卡压1例.手术治疗87例的电生理诊断与术中诊断符合率100%.结论:神经-肌电图可准确定位诊断闭合性桡神经损伤.

    作者:许则民;张巨;魏壮;刘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颈部神经源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颈部神经源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源肿瘤的MRI 13例,包括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4例,恶性神经源肿瘤1例.结果:依据肿瘤引起的附近间隙、血管、肌肉等移位方向进行肿瘤定位.神经鞘瘤病理上有不同组成成分,因此可根据磁共振的信号特点及增强后表现对其作出定性判断.结论:MRI是诊断颈部神经源肿瘤的有效方法,有价值的诊断指征为肿瘤的部位、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以及肿瘤的信号变化.

    作者:韩雪立;张宇晨;刘纯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电离辐射旁效应

    自1992年Nagasawa等提出电离辐射旁效应概念以来,国外许多研究者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通过多种终点参数证实其旁效应的存在,并得到放射生物学界的确认.电离辐射旁效应的提出,是对某些传统观念有力的挑战,有助于深入理解辐射生物效应,特别是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的本质,以及对放射肿瘤临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简要综述应用多种检测参数证实电离辐射旁效应的存在及对活性氧、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在电离辐射旁效应机制的可能作用.同时,介绍辐射适应旁效应概念,以便进一步理解低剂量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的机制及其与旁效应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龚守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胆脂瘤患者外耳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目的:检测胆脂瘤上皮及胆脂瘤患者外耳道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抗原和凋亡细胞.方法:取后天继发性中耳胆脂瘤患者和正常人外耳道皮肤(各5例)及胆脂瘤上皮(13例).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UNUL)法检查PCNA、Ki-67抗原和凋亡细胞的分布和数量.结果: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PCNA、Ki-67抗原的分布和数量与胆脂瘤上皮相似,而较正常外耳道上皮分布范围广,阳性细胞多且深染;凋亡细胞数量与正常外耳道上皮相比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外耳道上皮异常增殖和细胞凋亡可能与中耳胆脂瘤的发生有关.

    作者:井玲;祝威;黄冬雁;杜宝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肾脏弥漫性病变伴腹水患者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分析

    目的:寻找肾脏弥漫性病变伴大量腹水患者肾穿刺活检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13例肾穿刺活检的肾脏弥漫性病变患者分成2组,7例患者采取俯卧位穿刺,6例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穿刺,进行对比.结果:左侧卧位穿刺取到理想标本所用的穿刺针数及所取出的肾小球数明显优于俯卧位(P<0.01),且血尿机会少.结论:大量腹水患者侧卧位肾穿刺活检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周晓琦;罗萍;刘剑平;李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TIMP-2)的表达及它们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乳腺癌、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MMP-9、TIMP-1及TIMP-2的表达及分布. 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及TIMP-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及 TIMP-1主要在肿瘤细胞胞质内表达,而TIMP-2表达于瘤细胞和间质细胞胞质;乳腺癌组织中MMP-2 、MMP-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能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而TIMP-1、TIMP-2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无相关性(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可成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指导临床治疗的可靠指标.

    作者:何旭;李玉林;张丽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