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流产不全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王艳梅;王艳红;金丽雯

关键词:药物流产不全, 原因分析, 现报道如下, 预防措施, 观察结果, 失败者, 成功率, 合本, 妇女, 避孕
摘要:目前,药物流产已经成为避孕失败者的首选措施,为了减轻流产妇女的痛苦,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现结合本院药物流产的观察结果,对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46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8~66岁,左侧20例,右侧26例,锁骨骨折多为外伤所致.②手术方法:a.麻醉方法,局麻下或高位硬膜外麻醉.b.手术方式,以骨折断端为中心,顺锁骨骨折处切开皮肤、皮下显露骨折端,用骨膜剥离器钝性分离骨折端,用直径2.0~2.5 mm克氏针自骨折远端逆行穿入髓腔,自肩峰出皮,将骨折复位克氏针顺向打入锁骨骨折近端3~4 cm,若为粉碎性锁骨骨折,可将粉碎的骨折块用7号线固定,针尾折弯留于锁骨肩峰端皮外,间断缝合骨膜、皮下组织、皮肤.术后15 d拆线,上肢用三角巾悬吊固定,8周拔针.c.术中分离时注意保护锁骨下动脉.

    作者:纪昕玲;王玉欣;田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预防性应用无环鸟苷对潜伏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活化的抑制作用

    目的:证实预防性应用无环鸟苷(ACV)能够抑制潜伏单纯疱疹病毒的激活.方法:用Balb/c小鼠建立潜伏感染模型,紫外线B照射激活病毒,照射前开始予ACV口服,停药1 d后处死动物检测活化病毒.结果:治疗组30例中无一例检出活化病毒,而对照组30例中有12例检测出活化病毒(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ACV特异作用于病毒激活期,能有效地抑制病毒活化.

    作者:郝倩;张岩;贺冰;徐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Fas基因与细胞凋亡

    Fas基因广泛表达于人体组织中,属于肿瘤坏死因子、神经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并命名为CD95.Fas蛋白有一段80个氨基酸的序列与细胞凋亡信号传递密切相关,被称为死亡功能区(death domain,DD).Fas配体(Fas Ligand,FasL)或抗Fas单克隆抗体为40 kU的膜蛋白.Fas和FasL共同在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和免疫反应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并通过介导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发生及在生精细胞凋亡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作者:刘光伟;龚守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剖宫产并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26例分析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在剖宫产手术中时有发生.本文作者就本院18例择期剖宫产并发SHS与8例急诊剖宫产并发SHS对比,分析探讨其原因.

    作者:叶丽珍;柴晓波;樊英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根管冲洗针头的改良及临床应用

    根管冲洗是根管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普通的根管冲洗针头由于针尖孔垂直向下,冲洗时药液仅局限在根管下1/3及连通根尖孔处,根管中、上1/3根管壁上的感染物质不易被清除干净.另外如操作不当还可增加药液溢出根尖孔扩散的机会.本文作者在临床实践中研制出多孔注射针头用于根管冲洗,通过2年来的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素敏;倪雪岩;王珉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致难治性呕吐一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儿,男,70 d.因间断呕吐,体重不增2个月入院.患儿为过期产10 d,出生后1周因反复呕吐、稀便,在某医院诊断为吸入性肺炎、胃扭转,给予持续静脉高营养、静点脂肪乳等治疗.出院1周又因抽搐数次入院,诊断为低钙性抽搐、营养不良一度.治疗5 d出院.出生后第70天,因间断呕吐2个月再次入本院.查体:体重3500 g,消瘦、营养不良外观,状如老人.双乳晕色素沉着,外生殖器呈男性,阴囊无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血钠124 mmol@L-1,血钾6.3 mmol@L-1,二氧化碳结合力23.4 mmol@L-1,血钙2.24 mmol@L-1,血皮质醇273 nmol@L-1,血糖1.61 mmol@L-1,血尿素氮2.8 mmol@L-1,醛固酮1 230 pmo1@L-1,睾丸酮42.8 mmol@L-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0.38 IU@L-1.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给予补充电解质及激素治疗,病情好转.后因家长拒绝继续治疗,于入院后第5天不治而亡.死后尸检:肾上腺5.5 cm×3.5 cm×1.6 cm,重量18.2 g.

    作者:陈灵;孙志克;赵善瑞;于嫦琴;刘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pNEgr-mIL-12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在COS-7细胞和黑色素瘤B16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含辐射敏感启动子的pNEgr-mIL-1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后经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检测mIL-12的表达.方法: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构建pNEgr-mIL-12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法转染COS-7细胞和B16细胞;ELISA法检测mIL-12p70表达.结果:①pNEgrmIL-12重组质粒转染瞬时表达细胞COS-7细胞,经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照射组mIL-12表达量比未照射组明显增高(P<0.05,P<0.001),约为未照组的1.5~2.5倍;在2.0 Gy照后表达增高为明显,表达于照后4 h达峰值,在观察的72h内保持于较高水平;②转染pNEgr-mIL-12的B16细胞于2.0 Gy照后增高明显,为未照射组的1.5倍;并且经2.0 Gy X射线照射后随时间延长表达水平逐渐增高;低至0.05 Gy的剂量对两种细胞亦均有激活作用.结论:pNEgr-mIL-12重组质粒具有辐射激活下游基因表达的功能,且经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表达均有增强,尤以2.0 Gy照射组作用明显,但在低剂量50、75、100 mGy照后表达水平增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作者:杨英;刘树铮;付士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静点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

    1 999年1月-2001年1月本院采用静点纳络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247例,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病例为本院收治的急性单纯性酒精中毒病人247例,排除并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诊断标准:有过量饮酒史,呼气有酒精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症状;排除药物中毒及其它原因所致的昏迷及昏睡.中毒分度标准:轻度中毒为酒精中毒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严重中毒为酒精中毒昏睡昏迷期.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饮酒量、饮酒至就诊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常规补液,静点维生素C、维生素B,、利尿、保肝及对症治疗;治疗组首次静推0.4 mg纳络酮,然后0.8 mg加入葡萄糖250 ml液体持续静点,其余治疗同对照组.

    作者:王小璐;秦敬华;何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甲喋呤血清浓度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和检测人血清中氨甲喋呤(MTX)的方法.方法:0.5 ml血清加等量蒸馏水混匀,加2 m1乙腈,离心,上清液用乙醚萃取,下层液经0.45 μm滤膜过滤,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PE-Pack C18(120 mm×5 mm),以0.15 mol@L-1乙酸钠:乙腈=89:11(pH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3 nm.结果:血清中MTX的线性范围0.01~50.0 mg@L-1(r=0.9943),本方法的回收率为100.90%,日内及日间变异RSD均小于5.00%.结论:本方法适用于临床MTX的血药浓度检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尹一子;夏小平;杨岩;李艳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细胞因子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和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1955年Waksman BH和Adams RD首次描述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是由CD4+T细胞介导、影响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的自身免疫疾病.EAN在免疫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神经病理学改变及电生理等诸多方面,同人类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极为相似.尽管G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许多研究已表明,该病是由多种病因如细菌、病毒等感染后诱发、由CD4+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贾飞勇;梁东;傅文永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N-cadherin 蛋白表达载体构建及功能分析

    神经钙粘着蛋白(N-cadherin)是钙粘着蛋白家族成员,主要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对神经原的发育分化可能有重要作用.本文作者构建了神经钙粘着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并用P19细胞为实验对象初步分析了它的功能.P19细胞是小鼠胚胎性癌细胞株,在1×10-6mol.L-1视黄酸(retinoic acid,RA)诱导下,P19细胞可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本研究利用N-cadherin/PCNDA3转染P19细胞获得了与RA相似的效果.

    作者:李贤慧;窦贺荣;马勇;朱辉;陈佳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双附睾乳头状囊腺瘤一例报告

    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患者,男,30岁,10年前发现双阴囊有一豆粒大肿物未治,婚后3年未孕,且发现肿物增大而就诊.既往健康,泌尿外科情况:双侧附睾头部均可触及一类圆形肿物,表面不平,约2.0 cm×2.0 cm×1.5 cm.质韧无压痛,精液检查未见精子,余无异常.手术切除肿物.②病理检查:右侧不整形组织一块2.0 cm×2.5 cm×1.5 cm,结节状,切面实呈淡褐色,部分呈土黄色,左侧体积略小,余与右侧相同.镜下肿物由扩张的附睾输出管形成的囊腔,囊壁为胞浆呈空泡状的立方形细胞,囊内为乳头状结构,表面被覆具有透明胞浆的柱状细胞,局部可见小的脂质性肉芽肿.左、右侧结构相同.③病理诊断:双附睾乳头状囊腺瘤.

    作者:金海涛;齐丽艳;张元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剂量倍他乐克与狄高辛合用治疗顽固性心衰30例疗效观察

    临床上有效地控制心室率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环节.本文作者对30例心室率较快的心力衰竭患者行常规治疗无效而加用小剂量倍他乐克后,心室率减慢,心衰得到控制,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魏琦;何渊;司华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西比灵对癫痫鼠点燃效应及氨基酸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西比灵对癫痫鼠点燃效应及相应氨基酸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大鼠杏仁核快速点燃方法观察西比灵对点燃效应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应用西比灵后颞叶皮层及海马组织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的含量.结果:西比灵有减弱点燃效应、升高GABA含量及降低GLu含量的作用.结论:西比灵有辅助抗癫痫作用.

    作者:林卫红;张淑琴;黄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肺癌患者根治性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危险因l素分析

    目的:确定和评估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84年6月-2000年6月246例根治性全肺切除术肺癌病例资料,评估术后30d医院内病死率及危险因素.结果:246例中手术死亡18例(7.3%),发生并发症52例(61.80%).结论:病人的年龄、重度吸烟、围手术期的输液管理、肺感染、终止机械通气失败及复合并发症是手术死亡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刘国津;张宏;王晓军;王凯忠;袁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坏死性淋巴结炎12例报告

    坏死性淋巴结炎(NHL)是近年才被认识的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它是以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三大特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极易误诊.现将本院收治的12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NHL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子;孙晓坤;吴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鼠睾丸AQP7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及定位研究

    目的:探讨AQP7在大鼠睾丸的基因与蛋白质表达及定位.方法:取4周和12周Wistar大鼠睾丸,采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AQP7 mRNA和蛋白质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进行其定位研究.结果:大鼠睾丸有AQP7 mRNA和蛋白质表达,定位于减数分裂后的精子细胞和精子膜上,管周细胞也有AQP7的阳性染色.结论:AQP7在睾丸的表达可能与精子发育及曲细精管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刘庆双;李大男;赵丹;赵雪俭;赵丽娟;杨宝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B超与X线检查对胸部占位性和非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比较

    目的:探讨B超检查与X线检查联合应用诊断胸部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不同的胸部疾病,分别用B超与X线进行对比检查.结果:本组29例病例中,B超检查诊断正确25例(86%),X线检查诊断正确29例(100%).结论:单纯应用B超检查诊断胸部疾病易发生误诊或漏诊,与X线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B超检查可以反复进行而无不良后果,放射线检查则对机体有一定损害,不宜反复多次应用.

    作者:周路;杨永恒;金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重组DNA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目的:以质粒PCNDA3.0为载体,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目的基因在体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编码人可溶性VEGF165的目的基因克隆于带有CMV启动子/增强子的PCNDA3.0载体上,重组为PCNDA3.0-VEGF165质粒载体.直接以质粒DNA形式应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收取细胞上清,用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上清中VEGF165可溶性表达产物.结果:VEGF165基因在CMV启动子/增强子的调控下,可在ECV304细胞高效表达,且在转染后72 h表达量明显高于转染后48 h的表达.结论:以质粒PCNDA3.0为载体,VEGF165基因可以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为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一个新的基因治疗途径.

    作者:贾晓晶;刘丽;龚守良;刘树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膀胱癌多重耐药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从基因水平对膀胱癌多重耐药基因(MDR1)进行研究.方法:用PCR技术对膀胱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大多数膀胱癌及少数正常膀胱粘膜标本在167 bp处显示MDR1基因异常扩增.结论:随肿瘤分级的增高,MDR1表达率有增高趋势,MDR1基因表达与膀胱癌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作者:赵玉千;郝珊;付耀文;吴长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