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游离前臂背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

何小鹏;张亚斌;李敏杰;姚永锋;徐文龙;蒋永彬;瞿超;庞仲辉

关键词:皮瓣, 前臂背侧动脉, 穿支, 手指软组织缺损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前臂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1例手指部中小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应用游离前臂背侧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以前臂后侧皮神经重建感觉,皮肤缺损面积2.5 cm×2.0cm~8.0cm×3.0cm,皮瓣切取面积3.0cm×2.3 cm~9.0cm×3.5 cm.血管采用端端或端侧吻合法,随访观察皮瓣外形及感觉恢复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外观良好、质地佳、感觉恢复满意,供区仅残留线状瘢痕.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7例,良4例.结论 游离前臂背侧动脉穿支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切取方便、质地优良、供区损伤小等特点,是修复手指部中小面积缺损较好的方法.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Wiltse入路改良TLIF治疗伴有钙化或骨化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Wiltse入路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伴有钙化或骨化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4例符合标准的伴有钙化或骨化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Wihse入路改良TLIF,21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2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疼痛VAS评分、ODI、JOA评分.结果 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 ~15个月.术后1周、3个月,VAS评分、ODI、JOA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ODI及JO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脑脊液漏、神经损伤或激惹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和硬脊膜撕裂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改良TLIF治疗伴有钙化或骨化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胡凌云;张建英;刘浩;张波;苟林;林宏;宋跃明;李永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肺气肿的综合治疗

    患者,女,93岁,因摔伤致右髋疼痛,活动受限,于伤后7h入院.X线片提示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分离移位、短缩.既往有冠心病、房颤、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大泡病史.呼吸科、心内科会诊结果:患者气促,无力行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提示呼碱,胸片提示心脏扩大,双侧胸腔积液,考虑心功能不全.

    作者:刘坚林;白刚;张益辉;沈谷丰;陆佳龙;曹俊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尺侧腕屈肌旁入路治疗O'DriscollⅡ型尺骨冠突骨折

    2008年6月~ 2016年6月,我们采取经尺侧腕屈肌旁入路结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5例尺骨冠突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0 ~ 40岁.骨折O'Driscoll分型:Ⅱa型1例,Ⅱb型3例,Ⅱc型1例.3例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10d.

    作者:许伟凡;马辉;王谦;许国星;楼毅;康一凡;张麒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胸锁关节感染1例

    患者,女,52岁,2017年4月18日因右胸锁关节周围出现疼痛,于当地医院就诊,以梅花针刺破右胸锁关节周围皮肤后进行拔罐治疗,之后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及渗出伴随发热症状,高温度可达38.5℃,对症治疗后发热症状缓解,但局部红肿热痛症状未见消除.查体:右胸锁关节处可见3 cm×2 cm大小的发红区域,局部皮温高,肿胀明显,周围压痛阳性,右侧肩章区皮肤针刺觉较对侧略减退.术前肩关节Constant评分61分.既往史:否认糖尿病,无吸烟、饮酒、吸毒史,近期无其他部位感染.入院后CRP:5.1 mg/L,接近正常值,ESR以及血常规均正常.降钙素原:0.17μg/L,超出正常值不到1倍.渗出液培养为阴性,抗酸染色(-).

    作者:许振东;孙玉波;李庆;李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维生素D缺乏的女性髋部骨折患者中血清甲状旁腺素值与股骨颈骨密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维生素D缺乏的女性髋部骨折患者中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值与股骨颈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 将128例维生素D缺乏(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50 nmol/L)的女性髋部骨折患者根据血清PTH水平分为PTH正常组(n=86)和PTH升高组(n=42).测定股骨颈BMD、BMD(T值)及各临床指标.各临床指标与股骨颈BMD(T值)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PTH:PTH正常组显著低于PTH升高组(P<0.05).血磷、肾小球滤过率、BMD(T值)、BMD:PTH正常组显著高于PTH升高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TH、年龄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P<0.05),BMI与股骨颈BMD呈正相关(P<0.05).PTH正常组中有52例(60.47%) BMD(T值)≤-2.5,PTH升高组中有30例(71.43%) BMD(T值)≤-2.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TH、BMI是BMD(T值)≤-2.5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的女性髋部骨折患者中,PTH水平与股骨颈BMD密切相关.维生素D缺乏症的防治在血清PTH升高的女性髋部骨折患者中可能尤为重要.

    作者:杨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空心钉内固定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空心钉内固定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后踝大块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行微型钢板内固定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行空心钉内固定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踝关节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按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0(8.13±1.2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4.65% (P <0.05).末次随访时疗效优良率观察组为85.36%,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结论 后踝大块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较空心钉内固定效果好,可加速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峰;庞争取;张修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肩关节镜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及其合并症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及其合并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28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及其合并症患者.末次随访时,采用UCLA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VAS评分对患侧肩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24个月.l例大型肩袖撕裂患者术后患肢残留疼痛及功能障碍,其他患者术后患肢疼痛症状缓解、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往往合并其他肩关节疾患,术前需要明确诊断,术中行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同时治疗其合并症,才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付国建;李苏皖;陆斌;谢洋;李光政;杨卧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3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结果 3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 ~ 18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跟骨B(o)hler角由术前5.28O±10.38O改善至28.45°±6.82O,Gissane角由术前98.73O±25.36O改善至120.61°±15.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24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9.5%.结论 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术后允许早期活动,有效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俊杰;吴群峰;俞立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腘窝横向小切口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2010年1月~ 2016年9月,我科采用腘窝横纹下小切口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3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19 ~ 45岁.均为单侧.1例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断裂.受伤至手术时间3~7d.

    作者:焦永杰;鲁茂森;王陇;张延平;杜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德福韦酯致Fanconi综合征及低磷软骨病1例

    患者,男,47岁,因全身性疼痛伴双下肢无力4年,加重半年于2017年8月21日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足跟部疼痛,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未果.2年前出现右胸部疼痛,后又出现双髋部疼痛及腰部疼痛,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在当地某私立医院就诊,考虑腰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作者:张建利;闫桦;李昭;张彬;武华;李晓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

    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对30例掌指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固定,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0例(42指),男22例,女8例,年龄19~67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克氏针组(15例,22指)和微型钢板组(15例,20指).

    作者:陈龙华;丁法明;吴琴;唐正华;王巍;潘振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关节镜下清理肩关节感染及术后复发的处理

    患者,女,52岁,无诱因出现后颈部疼痛、灼热感,发展至右侧肩关节疼痛,急诊就诊.右肩关节X线检查,考虑为右肩关节退行性改变,给予口服消炎止痛药对症处理.患者回家后仍有疼痛不适,在当地诊所先后行5次肌注曲安耐德,肩关节疼痛缓解,但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高达到38.3℃.随后出现肩关节肿胀,局部肤温升高,剧烈疼痛.

    作者:徐启良;杨俊兴;向孝兵;张华;周本根;曾屹峰;赖伯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年龄对大龄髋关节发育不良或伴有脱位患儿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年龄对大龄髋关节发育不良或伴有脱位患儿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4例大龄髋关节发育不良或伴有脱位患儿按年龄分为高龄组(≥10岁,27例)与低龄组(< 10岁,57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患儿均随访6个月.术后6个月,髋臼指数、颈干角及前倾角低龄组均明显优于高龄组(P<0.05);Mckay评分及Severin髋关节X线评分的优良率高龄组均低于低龄组(P<0.05).结论 治疗时年龄对大龄髋关节发育不良或伴有脱位患儿的手术效果影响显著,为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应尽早对大龄髋关节发育不良或伴有脱位患儿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孙占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折术后再发胸椎骨折1例

    患者,男,81岁.因腰椎骨折术后3年,背痛10 d,于2016年08月19日入院.强直性脊柱炎病程40多年,有长期不规则服用强的松片史.患者3年前因强直性脊柱炎、L1椎体骨折不愈合、L2椎体骨折在我院全身麻醉下行强直性脊柱炎L1,2椎体骨折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见图1A、B.术后3年内患者腰背部轻度酸痛,行走正常.

    作者:王刚祥;周海东;徐宏宇;周亮;潘科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锁骨钩钢板联合双股不可吸收线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联合双股不可吸收线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观察组采用锁骨钩钢板联合双股不可吸收线固定.术后12个月评定两组肩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术后12个月,肩关节活动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疼痛V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参照Karlsson标准评价疗效,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7.30% vs 75.6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钩钢板联合双股不可吸收线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能够降低患肩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吕增亮;葛武;毕正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克氏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Judet Ⅲ、Ⅳ型桡骨颈骨折

    目的 探讨克氏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28例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患儿,术后行屈肘90°前臂中立位管型石膏外固定3周,去除外固定行功能锻炼.结果 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均无切口感染.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出现异位骨化,无骨骺早闭及骨桥形成.2例出现桡骨小头坏死,1例出现髓内针尾激惹.术后6个月,按照Tibone-Stoltz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23例,良3例,可2例;按照Metaizeau术后X线片评价标准评价复位情况:优22例,良5例,可1例.结论 克氏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具有闭合复位成功率高,固定牢靠,创伤小、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儿童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黄勇斌;莫贤跃;姜权;黎贤发;王建科;李勇辉;许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并椎间孔成形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并椎间孔成形术治疗80例游离型LDH患者,通过ODI评分与VAS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手术时间为37~75(57.8±14.8)min,术中出血量为29~51(39.8±7.2)ml.患者均未出现椎旁血肿、伤口感染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术后3d及1、3、6、12个月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并且术后1、3、6、12个月均较术后3d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并椎间孔成形术治疗游离型LDH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淦科;叶蜀新;林海;江祖炘;李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单节段钛网重建术对邻近节段的影响

    目的 探讨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单节段钛网重建术对邻近节段的影响.方法 20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除、脊髓270°减压、钛网植骨重建前中柱及椎弓根钉内固定并后路重建术.1年后取出钉棒内固定并继续随访1~3年.末次随访通过动力位X线片、MRI评估邻近节段椎间盘变化情况.结果 末次随访时,患者钛网均无松动.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塌陷,Cobb角有所丢失.所有患者远端椎间盘有不同程度退变,椎间隙未见明显变窄,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Ⅰ级退变13例,Ⅱ级退变5例,Ⅲ级退变1例,Ⅳ级退变1例.结论 后路单节段固定钛网重建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加速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

    作者:马雪峰;贺旭;刘恺;马鹏飞;阮烨;易小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融合与非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后路开窗髓核摘除联合单侧弹性棒内固定术与后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取85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非融合组(采用后路开窗髓核摘除联合单侧弹性棒内固定,37例)和融合组(采用PLIF,48例).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非融合组均少于融合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复发病例,伤口愈合不良融合组3例,非融合组1例,该4例经加强换药后均痊愈;融合组断棒1例,翻修后症状缓解;融合组邻近节段退变6例,其中2例出现症状,翻修后缓解.融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非融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JOA评分非融合组优于融合组(P<0.05);MacNab优良率:非融合组为83.78%,优于融合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开窗髓核摘除联合单侧弹性棒内固定术较PLIF早期临床疗效更优,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段大鹏;卫文博;范亚一;李伟伟;段亮;宋启春;徐洪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

    目的 总结经皮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桡骨颈JudetⅢ、Ⅳ型骨折患儿在C臂机间断透视下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后辅以石膏托外固定.术后4周去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术后3~6个月视骨折愈合情况取出弹性髓内钉.结果 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8个月根据Tibone-Stoltz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疗效:优16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22/24.患儿均未发生桡神经损伤、桡骨头缺血坏死、骨骺早闭、针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JudetⅢ、Ⅳ型骨折疗效满意,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可较快恢复肘关节功能.

    作者:朱峰;李珍;宋相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