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德福韦酯致Fanconi综合征及低磷软骨病1例

张建利;闫桦;李昭;张彬;武华;李晓东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 Fanconi综合征, 低磷软骨病
摘要:患者,男,47岁,因全身性疼痛伴双下肢无力4年,加重半年于2017年8月21日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足跟部疼痛,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未果.2年前出现右胸部疼痛,后又出现双髋部疼痛及腰部疼痛,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在当地某私立医院就诊,考虑腰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1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肺气肿的综合治疗

    患者,女,93岁,因摔伤致右髋疼痛,活动受限,于伤后7h入院.X线片提示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分离移位、短缩.既往有冠心病、房颤、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大泡病史.呼吸科、心内科会诊结果:患者气促,无力行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提示呼碱,胸片提示心脏扩大,双侧胸腔积液,考虑心功能不全.

    作者:刘坚林;白刚;张益辉;沈谷丰;陆佳龙;曹俊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单节段钛网重建术对邻近节段的影响

    目的 探讨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单节段钛网重建术对邻近节段的影响.方法 20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除、脊髓270°减压、钛网植骨重建前中柱及椎弓根钉内固定并后路重建术.1年后取出钉棒内固定并继续随访1~3年.末次随访通过动力位X线片、MRI评估邻近节段椎间盘变化情况.结果 末次随访时,患者钛网均无松动.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塌陷,Cobb角有所丢失.所有患者远端椎间盘有不同程度退变,椎间隙未见明显变窄,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Ⅰ级退变13例,Ⅱ级退变5例,Ⅲ级退变1例,Ⅳ级退变1例.结论 后路单节段固定钛网重建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加速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

    作者:马雪峰;贺旭;刘恺;马鹏飞;阮烨;易小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34例跟骨骨折患者.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末次随访时,B(o)hler角从术前15.4°±4.1°改善至26.4°±4.9°;Gissane角从术前94.2°±7.9°改善至118.7°±6.6°;AOFAS踝-后足评分为78 ~94(86.0±5.1)分,其中优19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91.2%.至末次随访时,未发现创伤性关节炎征象,无明显跛行.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复位满意,可减少手术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安全、可靠.

    作者:周黎辉;王徐灿;欧阳连;胡通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带线锚钉与单纯缝线吻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

    2013年4月~2016年9月,我科采用带线锚钉或单纯缝线吻合断端治疗24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4例,男21例,女3例,年龄23 ~ 60岁.左侧10例,右侧14例.闭合伤21例,开放伤3例.8例跟腱断裂距止点<3 cm,断端均不规则;16例跟腱断裂距止点3 ~6 cm.带线锚钉+丝线Kessler法缝合9例,单纯缝线吻合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21 d,20例在1周以内,4例超过1周.

    作者:崔后春;潘俊博;王金光;朱红星;顾德毅;茹江英;吴春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

    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对30例掌指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固定,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0例(42指),男22例,女8例,年龄19~67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克氏针组(15例,22指)和微型钢板组(15例,20指).

    作者:陈龙华;丁法明;吴琴;唐正华;王巍;潘振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椎间盘术后假性囊肿1例

    患者,男,53岁,因腰椎术后4年,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麻木6个月入院.体检:腰部活动受限,棘突旁压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40°+,加强试验+,左下肢麻木,双侧鞍区感觉无殊,无大小便障碍,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V级.既往在全身麻醉下行L4 ~5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入院后行腰椎X线、CT及MRI检查,诊断为L4 ~5椎间盘假性囊肿(见图1A).

    作者:高琨;董视师;胡美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普通假体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

    目的 探讨普通假体直接前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髋关节疾病的可行性及早期疗效.方法 对58例行普通假体THA的患者(72髋)分别采用DAA(DAA组,35髋)与后外侧入路(PLA组,37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并发症、术后影像学参数、术后疼痛VAS评分及HHS评分等指标.结果 57例患者(71髋)获得随访,时间3 ~12个月,PLA组失访1例(1髋).DAA组手术时间长于PLA组,而失血量、臼杯前倾角及外展角少(优)于P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长度、并发症、股骨柄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VAS评分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HHS评分DAA组优于P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通假体DAA THA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假体位置佳和关节稳定性高等优点,早期疗效满意.

    作者:彭朝华;赵相杰;杨彬;杨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人格特征、心理状况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脊柱退行性疾病(SDD)患者生活质量、人格特征、心理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测试成人式(EPQ)对683例SDD患者的生活质量、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评定,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GQOLI-74的躯体功能与EPQ精神质、神经质呈负相关(P <0.05、<0.01);GQOLI-74心理功能与EPQ的神经质呈负相关(P<0.05);EPQ的精神质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呈正相关(P <0.05、<0.01);EPQ中的内外倾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 <0.05、<0.01);EPQ中的神经质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抑郁、焦虑、精神病性、附加因子呈正相关(P<0.05、<0.01);GQO-LI-74的躯体功能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 <0.05、<0.01);GQOLI-74的心理功能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 <0.05、<0.01);GQOLI-74的社会功能与SCL-90的全部因子呈负相关(P <0.05、<0.01);GQOLI-74的物质生活与SCL-90的人际呈正相关(P<0.01).结论 需重视SDD患者生活质量、人格特征、心理状况,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强;吴德升;刘涛;徐志刚;顾继生;汪欢;邱水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尺侧腕屈肌旁入路治疗O'DriscollⅡ型尺骨冠突骨折

    2008年6月~ 2016年6月,我们采取经尺侧腕屈肌旁入路结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5例尺骨冠突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0 ~ 40岁.骨折O'Driscoll分型:Ⅱa型1例,Ⅱb型3例,Ⅱc型1例.3例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10d.

    作者:许伟凡;马辉;王谦;许国星;楼毅;康一凡;张麒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两种抗凝药物预防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不同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行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每日1次利伐沙班口服10 mg×10 d;对照组每日1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000 IU ×10 d.观察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r)、D-二聚体、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引流量、出血倾向.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发生DVT 1例,发生率均为3.33%.术后第10天,PT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APTT、Hb、PL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出血倾向发生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钙均可以有效预防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DVT的发生,但利伐沙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作者:朱大安;路磊;方斌;李招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腕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

    患者,女,26岁,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腕部掌侧有一包块,约板栗大小,无明显疼痛、麻木,无畏寒、发热等伴随症状.未行特殊治疗,患者感觉上述包块逐步长大.2017年2月1日在我院门诊行左腕部包块彩超检查,显示左侧手腕实性包块(见图1A).患者精神、食欲、睡眠一般,二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变化,心肺腹检查无异常.

    作者:陈士军;韩业福;付艳超;严宏伟;许炎;洪宇;张先军;杨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液晶数显角度仪在直接前方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液晶数显角度仪在直接前方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测量髋臼假体植入前倾角的准确性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在32例采用直接前方入路行THA的患者中,应用液晶数显角度仪测量髋臼假体植入前倾角.术后摄骨盆正位片测量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先观察术后假体的前倾角是否位于Lewinnek提倡的安全区内(15°±10°),再与术中所测角度进行比较,评估术中应用液晶数显角度仪的准确性.结果 术后骨盆正位片测量32例髋臼假体前倾角均在Lewinnek提倡的安全区范围.术中使用液晶数显角度仪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为14.58°±2.50°;术后骨盆正位片测量髋臼假体前倾角为16.48°±3.45°;两种方法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P=0.71).结论 采用直接前方入路行THA中应用液晶数显角度仪确定髋臼假体植入前倾角方便、快捷、准确.

    作者:侯靖钊;包洪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9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n=50)与动力髋螺钉(DHS)组(采用DHS内固定,n=40).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均短(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PFNA组高于DHS组,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低于DHS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效果稳定,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陈贵彬;翁阳华;伊莉;杨宏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颈椎曲度异常对椎间盘应力分布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利用有限元模型研究颈椎曲度变化对椎间盘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根据志愿者颈部CT数据建立曲度正常、变直、后凸3种颈椎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载荷下颈椎间盘的应力分布.结果 ①同一载荷下,3个颈椎模型中C3~4椎间盘应力小,C5~6椎间盘应力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力载荷作用下,C3~4、C4~5、C5~、C6~7椎间盘应力曲度后凸模型显著大于曲度正常模型及曲度变直模型(P<0.05).③前屈+重力载荷下,各模型中椎间盘应力均明显大于单纯重力载荷(P<0.05),其中C4~5 、C5~6椎间盘应力曲度后凸模型和曲度变直模型明显大于曲度正常模型(P<0.01).④后伸+重力载荷下,各模型椎间盘应力明显小于前屈+重力载荷(P<0.05).结论 根据颈椎弧度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颈椎曲度变化对椎间盘应力的影响,可以用来研究颈椎病预防及治疗措施的有效性.

    作者:邢秋娟;赵东峰;戴薇薇;吴佶;黄春水;暴洁;赵芸;焦丹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折术后再发胸椎骨折1例

    患者,男,81岁.因腰椎骨折术后3年,背痛10 d,于2016年08月19日入院.强直性脊柱炎病程40多年,有长期不规则服用强的松片史.患者3年前因强直性脊柱炎、L1椎体骨折不愈合、L2椎体骨折在我院全身麻醉下行强直性脊柱炎L1,2椎体骨折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见图1A、B.术后3年内患者腰背部轻度酸痛,行走正常.

    作者:王刚祥;周海东;徐宏宇;周亮;潘科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髌骨内推法治疗髌骨骨折术后髌股关节疼痛

    2016年1月~ 2017年6月,我科采用髌骨内推法治疗髌骨骨折术后髌股关节疼痛患者,疗效明确,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5~50岁.均为单膝闭合骨折.手术均采用AO张力带固定.患者髌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髌骨周围疼痛、膝关节功能受限.这种症状与屈膝负重活动关系密切.

    作者:王亭皓;王华民;张旭辉;范智勇;纪向辉;徐启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空心钉内固定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空心钉内固定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后踝大块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行微型钢板内固定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行空心钉内固定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踝关节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按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0(8.13±1.2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4.65% (P <0.05).末次随访时疗效优良率观察组为85.36%,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结论 后踝大块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较空心钉内固定效果好,可加速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峰;庞争取;张修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应用游离前臂背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前臂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1例手指部中小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应用游离前臂背侧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以前臂后侧皮神经重建感觉,皮肤缺损面积2.5 cm×2.0cm~8.0cm×3.0cm,皮瓣切取面积3.0cm×2.3 cm~9.0cm×3.5 cm.血管采用端端或端侧吻合法,随访观察皮瓣外形及感觉恢复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外观良好、质地佳、感觉恢复满意,供区仅残留线状瘢痕.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7例,良4例.结论 游离前臂背侧动脉穿支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切取方便、质地优良、供区损伤小等特点,是修复手指部中小面积缺损较好的方法.

    作者:何小鹏;张亚斌;李敏杰;姚永锋;徐文龙;蒋永彬;瞿超;庞仲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克氏针辅助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2014年6月~ 2017年6月,我科采用克氏针撬拨辅助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23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3例,男7例,女16例,年龄65 ~ 93岁.AO分型:A2.2型6例,A2.3型4例,A3.1型2例,A3.2型5例,A3.3型6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7d.

    作者:庞安琪;谢章家;谢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克氏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Judet Ⅲ、Ⅳ型桡骨颈骨折

    目的 探讨克氏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28例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患儿,术后行屈肘90°前臂中立位管型石膏外固定3周,去除外固定行功能锻炼.结果 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均无切口感染.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出现异位骨化,无骨骺早闭及骨桥形成.2例出现桡骨小头坏死,1例出现髓内针尾激惹.术后6个月,按照Tibone-Stoltz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23例,良3例,可2例;按照Metaizeau术后X线片评价标准评价复位情况:优22例,良5例,可1例.结论 克氏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具有闭合复位成功率高,固定牢靠,创伤小、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儿童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黄勇斌;莫贤跃;姜权;黎贤发;王建科;李勇辉;许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