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于远望;张淑珍;李彩红;齐婧;尚俊平;王永刚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对IgA肾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d,白芍总苷600 mg/次,2次/d;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d;2组其他治疗相同.测定2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5(IL-1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24 h尿蛋白定量,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2组炎性因子均降低,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芍总苷能有效改善IgA肾病患者尿蛋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保护肾功能.
作者:刘千红;侯亮;丘军;杨旭东;翟亚丽;姚树青;李学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药蜡疗止痛技术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膝关节炎(骨痹)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中药蜡疗对血清IL-37、IFN-γ、CD-62p、CD-41表达的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9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符合观察标准的研究病例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采取中西医结合药物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蜡疗止痛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改善情况、中医症状评分改善状况、基础血清生化学指标水平变化、特异性血清指标IL-37、IFN-γ、CD-62p、CD-41的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0%,显著高于对照组52%(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基础血清生化学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血清IL-37、IFN-γ、CD-62p、CD-41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血清IL-37、IFN-γ水平与中医症状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中药蜡疗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类风湿膝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与预后;血清学指标IL-37、IFN-γ、CD-62p、CD-41可以用来预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膝关节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作为评估风寒湿痹型类风湿膝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
作者:李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提取人参蛋白,并研究其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 采用中性盐缓冲溶液提取人参蛋白,用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并利用SDS-PAGE电泳法测定人参蛋白的亚基分子量分布.以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为模型研究人参蛋白对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刺激产生NO含量,释放PGE2、TNF-α来考察其对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用lowry法测定人参蛋白的蛋白含量为1.95 mg/mL,人参蛋白的亚基分子量从8 kD到66 kD.结论人参蛋白可通过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释放免疫因子等方面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活性.
作者:王钰莹;闫福源;闫凯丽;王任晶;许宁;王丹阳;汪莹;何慧楠;刘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参景固本方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参景固本方低、中、高剂量组及金匮肾气丸组,每组10只,全部大鼠(除正常对照组外)按125 mg/kg剂量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以参景固本方与金匮肾气丸对比治疗,测定增重率、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测定脑组织中MDA、T-SOD含量以及血脂变化.结果参景固本方组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景固本方中剂量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参景固本方高剂量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景固本方中剂量组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参景固本方高剂量组T-CHO含量明显升高(P<0.01),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参景固本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改善血脂平衡的作用.
作者:柴晶美;周丽雅;李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甲骨文中记载了疾耳、耳疠、耳鸣、听力障碍、疾鼻、鼻瘜肉、疾音等耳鼻喉科病种;记述了天帝(鬼神、先祖)作祟或恶梦致病、外伤致病、内外在环境因素致病等病因;另记载了行巫术、向作祟者祷告求其离开等治疗方法.这些记载反映了殷商时期耳鼻喉科医学发展的初始水平和祖国早期的医学文化.
作者:石开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病位虽在食管,属胃所主,但与肝关系密切.在病名方面,古籍中无固定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为吐酸、胸痛、梅核气等范畴,这些病名皆与肝脏有关;在病因病机方面,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引起的肝失疏泄,或肝郁化热作酸,或气郁痰阻中焦,导致肝气犯胃是病因病机的关键;在辨证论治方面,肝胃郁热在临床中为多见,因此,疏肝和胃是其基本原则,临床用药也多在柴胡疏肝散、左金丸、四逆散等古方基础上加减,或在自拟方基础上加以疏肝解郁清热药物.
作者:徐亭亭;朱生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后对护理内容、方式的需求,作为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调查表对122例患者在出院前1天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超过80%的分别是禁忌动作内容、居家护理技巧、康复功能锻炼、血栓相关知识、缓解疼痛的方法,得分均在4.23分以上;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方式需求超过60%的分别是微信平台、电话随访.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内容和方式呈多样性,护士应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和回访方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次数,减轻患者与家属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程;姜连英;姜晓薇;赵琪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胶囊制剂(消栓肠溶胶囊)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狭窄(sICA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sIC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辛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栓肠溶胶囊2粒/次,3次/d.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一般指标、血流储备、NIHSS评分、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的89.5%(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流储备显著增加(P<0.05),NIHSS评分显著减少(P<0.05),hs-CRP含量显著减少(P<0.05),MMP-9含量显著减少(P<0.05),SOD含量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胶囊制剂(消栓肠溶胶囊)对sICAS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血管环境和减少脑细胞损伤,缓慢其进展.
作者:秦劭晨;王爱梅;马阮昕;夏天;郑秀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左金丸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主要有4个方面:诱导凋亡、抑制增殖、抑制侵袭转移、逆转多药耐药.研究发现,左金丸通过线粒体依赖性途径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AP-1、NF-κB、c-myc的活性,从而使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使MMP-7表达下降,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抑制PI3K/AKT/NF-κβ通路的活性,从而逆转P-gp介导的多药耐药,还可激活线粒体途径的凋亡通路,诱导耐药细胞凋亡,从而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
作者:张金华;李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基于老年人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出院后对换药的迫切需求,构建医院-家庭-医院换药的新模式,从而极大地改善居家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方法 对患者家属行进培训,教会清洁换药方法,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反复医院困难,指导患者居家采用新型敷料换药N次(2~5次),来院评估一次的新型模式.结果 65例患者均达到二期愈合或好转率为90%以上.结论采用N+1换药模式使居家老年人3~4期压力损伤患者得到了延续性护理,减少了患者往来医院的烦恼,降低了医疗费用,满足了患者及家庭对伤口专科护理的迫切要求.
作者:赵文波;尹兴川;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原因,PI3K/Akt信号通路是影响AS诸多因素激发胞内信号的汇聚点.中医学认为肝失疏泄是脂质代谢异常引发AS的主要原因,前期研究表明疏肝清脂法可有效干预AS的发生和发展.借助信号转导网络研究策略,以影响AS发生的诸多因素的共同调控点PI3K/Akt信号通路为切入点,以AS动物模型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子生物学、血清药理学等技术,研究疏肝清脂法对VSMC信号相关蛋白及其底物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内在联系和反馈机制,探讨疏肝清脂法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VSMC增殖和迁移在AS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证明PI3K/Akt信号转导调控作为改善脂质代谢延缓AS发生的新靶点的可行性,为筛选具有选择性干预PI3K/Akt信号转导而延缓AS发生的中药提供可靠实验手段和理论依据,同时为丰富AS的发生机制与治法理论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张欢;于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及对上呼吸道与眶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就诊收治的106例儿童CRS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仅行西医方案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1、3个月时的疗效及治疗期间上呼吸道感染、眶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的20.75%(P<0.05),眶内并发症发生率7.56%,低于对照组的26.42%(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CRS能明显提高疗效,控制上呼吸道与眶内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马少民;马海艳;梁续伟;孟宇青;栾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参附芎泽方对心肌梗死(心梗)后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大鼠的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芎泽方药组、曲美他嗪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梗后心力衰竭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纯净水,参附芎泽方药组和曲美他嗪组分别给予参附芎泽方(含生药量为8.4 g/kg)和曲美他嗪(含药量6.3 g/kg)相应的等体积药液.以20 mL/kg的容积灌胃,1次/d,连续28 d.在末次给药后1 h,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K、CK-MB、FF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AMPK、GLUT4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K、CK-MB含量降低,FFA含量升高,心肌组织AMPK、GLUT4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附芎泽方组和曲美他嗪组大鼠血清CK、CK-MB含量升高,FFA含量降低,心肌组织AMPK、GLUT4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参附芎泽方组大鼠血清CK-MB含量升高,FFA含量降低,心肌组织AMPK蛋白表达下降(P<0.05).HE染色结果,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发生明显形态学改变,心肌灶状坏死,坏死灶内肌纤维溶解,心肌纤维肥大,局部可见断裂、萎缩变性的肌纤维,心肌间质水肿,并见大量炎细胞浸润.曲美他嗪和参附芎泽方给药组可不同程度减轻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论 参附芎泽方可增加血清CK、CK-MB含量,降低血清FFA含量,通过调控心肌组织AMPK、GLUT4蛋白的表达,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改善心衰.
作者:钟伟;于远望;张淑珍;李彩红;齐婧;尚俊平;王永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艾灸对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及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 将8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正常对照(NC)组、雷公藤多苷片(TPT)组、模型对照(MC)组和艾灸组,每组20只,分别于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FCA致炎(NC组除外),致炎3 d后NC组和MC组予以生理盐水,TPT组按体质量给予TPT混悬液,艾灸组予以艾灸治疗,1次/d,连续治疗15 d后,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观察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用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艾灸与TPT均能明显改善AA模型大鼠的足跖肿胀度及关节炎指数(AI),其中艾灸组大鼠AI改善更为明显(P<0.05).从心肌超微结构图来看与模型组相比,艾灸及TPT均有保护AA模型大鼠心肌作用,而艾灸组心肌的结构损伤更小.从血液代谢组学研究来看,依据PCA结论,发现变化过程的代谢标志物为葡萄糖、丙氨酸、鸟氨酸、对甲酚、花生四烯酸、蔗糖,其中扰动的代谢通路主要涉及糖类代谢、氨基酸代谢、肠内菌群及脂肪酸代谢.结论 艾灸能改善AA的炎症反应同时能够保护心肌,调控氨基酸、肠内菌群及脂肪酸代谢可能是艾灸治疗RA的特异性体现.
作者:朱艳;俞红五;潘喻珍;杨佳;吴炳坤;胡雪;曹云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普通螺钉植入术与常规经皮穿刺空心螺钉植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自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本医疗组收治并且手术方案采用经皮穿刺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60例,分为导航下经皮穿刺普通螺钉植入术组(导航组)37例和常规经皮穿刺空心螺钉植入术组(常规组)23例.比较2组VAS评分、JOA评分、功能残障指数评分(ODI)、术中术者辐射暴露量、置钉准确率、住院天数、医疗花费等指标.结果 导航组的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辐射暴露量、穿刺次数、住院天数、医疗花费以及置钉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技术和常规C臂引导下经皮穿刺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都能取得相当的短期临床疗效,并且三维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技术具有精准、安全、加速术后康复、降低医疗花费等优点,该技术将可能成为微创置钉的首选方案之一.
作者:程学良;曲扬;董荣鹏;赵建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基于膝痹病的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及相关特色疗法对膝痹病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大部分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而鲜有病机、生理病理形态学变化相关研究.为此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并且思考长圆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相结合应具有潜在的价值,以期提供一种更加快速、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丰富膝痹病的临床诊疗方案,缩短治疗周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贾利军;尹利华;侯小琴;陈小砖;曾凡球;尹绍凯;管宏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新扶正除疫颗粒抗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病毒模型组(A组)、新扶正除疫颗粒低、中、高剂量组(B、C、D组)、阳性药物对照组(E组).给除空白对照组以外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50μL柯萨奇病毒液(10×TCID50).每天观察小鼠的发病体征及死亡情况,计算生存率,检测病毒滴度,观察心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给药第3天时D组死亡率仅10%,第7天时仅为20%,显著低于A组、B组和C组,与E组基本相同.检测不同组心、肺中病毒滴度,发现D组显著低于A组、B组和C组(P<0.01).在比较小鼠脏器组织病理观察方面,D组与E组对肺组织的影响结果相似,病理变化轻微,炎症反应明显弱于A组.结论 新扶正除疫颗粒能降低柯萨奇病毒B3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和病毒滴度,对心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朱同刚;宫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全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围术期系统护理.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骨科收治并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系统护理.结果 术后2组腰部VAS、下肢VAS和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术后相关指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的满意率为64.3%,观察组为84.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给予围术期系统护理可明显改善术后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裴艳玲;肖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初步验证贺氏火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为毫针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贺氏火针疗法.主要评价指标面部残疾指数(FDI),次要评价指标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系统、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分别对2组在入组后、4周末、8周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躯体功能评分、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在第4、8周末明显提高(P<0.05),而社会功能评分在第8周末有明显降低(P<0.05);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有54%完全恢复(功能正常),优于对照组的38%(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有86%完全恢复(功能正常)优于对照组的64%(P<0.05).结论 贺氏火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怡;洪秋阳;赵杰;王世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糖异平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SOD、GSH-PX和MDA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探讨其抗动脉硬化作用机制.方法 将124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拜唐苹治疗,治疗组给予糖异平中药水丸口服,观察治疗前后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升高SOD、GSH-PX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MDA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异平不但可以明显改善糖耐量减低患者的中医证候,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MDA水平,升高血清SOD、GSH-PX的水平,具有抗氧化功能.
作者:孙超;滕涛;徐云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