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艳
纪青山教授认为,外吹乳痈临床发病常见于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而致乳络阻塞不通,乳汁郁积,郁久化热酿脓成痈。主张从肝论治,并抓住关键病因病机及相关经络进行针刺选穴。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期门、行间、内关、少府、肩井5穴进行常规针刺配合乳房局部浅刺、围刺,以起到疏导厥阴之气,泻厥阴久郁之热之功效。
作者:任慧琴;赵立杰;张楚;刘春;陈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针灸减肥通过调节脾胃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新陈代谢,配合温经散寒和补气补血的疗法,以消耗、转化和利用体内多余脂肪,终达到减肥的目的。针灸减肥还可以通过调整五脏六腑功能,达到阴阳平衡、内外协谐的机体状态。治疗因阴阳失衡、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今后应进一步深入探讨针灸减肥的作用机制,筛选针灸减肥的有效穴位,宣传健康绿色的减肥理念。
作者:许蕾;储浩然;程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肾衰方治疗,均30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检测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血红蛋白(Hb)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高于对照组的70℅(P ﹤0.05);2组 Scr、BUN 和 Hb 比较,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肾衰方具有补益脾肾,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泄浊解毒之功,能有效改善肾功能,降低 Scr、BUN,明显提高 Hb 含量。
作者:张世涛;何学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医经典《伤寒论》的博士、硕士、本科教学、临床与研究工作,从中医药高校教学角度应分为三级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提倡:本科重基础,使学生接受与理解,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硕士重提高,使学生掌握与活用,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博士重创新,使学生提高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教师提供思路、学生结合专业创新。目前国内外同类研究报道尚属首次。
作者:金东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火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 PHN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2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疼痛量表-视觉评分法测定病人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90.00℅(P ﹤0.05)。治疗后 2组疼痛量表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明显减缓疼痛、起效快、疗程短。
作者:季晓旭;刘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孙卓君教授认为,女性不孕与肝肾二脏关系为密切。肾精不足为本病之根本,肝失疏泄是卵子不能排出的重要原因。治疗宜补益肝肾、疏肝活血、调理冲任。提出以调补肝肾为治疗大法,即以补肝肾为中心、调经、辨证施治,配合心理开导、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思路。
作者:高敏;刘慧聪;徐莲薇;李晶;孙卓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膜性肾病属本虚标实证,脾肾两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湿热胶着成瘀、痰瘀互结是发病的重要病机环节,治疗上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强调活血清利。雷公藤具有抗炎、抑制免疫、保护足细胞等多靶点效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从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进展证明:祛风通络、益气清利活血法治疗膜性肾病具有可行性。
作者:佘阿敏;盛梅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孕妇常规产前知识讲座、定期心理培训;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常规处置基础上,对亲密家庭人员和孕妇行心理干预及预防产后抑郁症相关知识讲座,2组产妇均在产后15 d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自评量表(EPD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进行评分,并对比 2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 EP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QO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亲密家庭人员和孕妇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培训及预防产后抑郁症相关知识讲座能明显降低孕妇产后抑郁率,对预防产后抑郁症发生作用显著。
作者:孙素改;李春雷;左喜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臭氧微创介入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LDH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联合臭氧微创介入术治疗,对照组仅用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微创介入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3周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并对比术后1、3周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3周各项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1 周时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3周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臭氧微创介入术可有效改善 LDH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优于单纯臭氧微创介入治疗。
作者:武占红;王鹏;祁志敏;张晓宇;杜海强;兰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肝功能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胆囊结石行 LC 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同期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进行手术。于术前1 d,术后第1、5天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 C-反应蛋白(CRP)、血糖(BG)、皮质醇(Cor)、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术后第1 天各指标比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 5天各项指标低于第1 天,基本恢复到术前1 d 水平(P ﹤0.05),观察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第1 天各指标明显比术前升高(P ﹤0.05),术后第 5天各项指标低于第1 天,基本恢复到术前1 d 水平(P ﹤0.05),观察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胆囊结石行 OC 和 LC 治疗,在同等条件下,LC 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及肝功能损伤程度明显小于 OC,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闫长红;许艳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沈洪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离不开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前提是完成对病人四诊资料的全面收集,尤其强调对四诊信息的全面收集与整理。临证多从脾虚、气滞、血瘀论治。强调四诊资料详实客观,全面审察;理法方药一以贯之,平允醇和;临证技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临证时要审因论治,辨证施治。
作者:于毅;张露;沈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生白术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STC)胃肠道传输功能及 Cajal 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 Wistar 大鼠4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常规剂量生白术组、大剂量生白术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均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14 d 后采用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法测定各组大鼠胃残留率、黑色炭末推进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胃窦、小肠、结肠组织 ICC 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结果常规剂量生白术组、大剂量生白术组与模型组比较,胃残留率明显降低(P ﹤0.05),而二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剂量生白术组、大剂量生白术组均可增加黑色炭末推进率(P ﹤0.05),其中大剂量生白术效果优于常规剂量生白术(P ﹤0.05)。常规剂量生白术组、大剂量生白术组均可增加 c-kit阳性细胞的面积(P ﹤0.05),而大剂量生白术优于常规剂量生白术(P ﹤0.05)。结论生白术常规剂量及大剂量均可促进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胃动力,而在改善其肠道传输功能及增加 c-kit 阳性细胞面积方面则以大剂量白术效果为佳。
作者:王文革;次苗苗;张俊红;刘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 EMT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于月经来潮第5天口服米非司酮12.5 mg /次,1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散结镇痛胶囊1.6 g /次,3次/ d,2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前列腺素(PGF2α)、癌抗原125( CA125)水平及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性激素水平,观察 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 CA125、PGF2α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 FSH、LH、E2、P 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不良反应发生率8.3℅,对照组分别为80.0℅、26.7℅(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散结镇痛胶囊能显著降低 EMT 患者 CA125、PGF2α水平,调节 FSH、LH、E2、P 性激素水平,抑制异位内膜增生。
作者:陈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黄酮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HIF-1α、TNF-α及 Caspase-3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疗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黄酮注射液,检测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 HIF-1α、TNF-α、Caspase-3水平,进而对2种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7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7℅(P ﹤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 HIF-1α、Caspase-3、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银杏叶黄酮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季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收治产后缺乳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治疗组给予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60.0℅(P ﹤0.05)。结论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产后缺乳,可以明显增加产妇泌乳量,有效改善产后乳汁过少的症状。
作者:李振;陈郁葱;苏丽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系统梳理古代文献对头痛的论述,发现历代医家在头痛诊治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显著成就。唐以前医家认为外感邪气侵袭经络易引发头痛,其中以仲景的四经辨证头痛理论影响为深远;宋金元时期是头痛辨证、分型、治疗等理论形成的重要阶段,金元医家对头痛阐释做出了划时代的学术贡献;到了明清,各医家在前人基础上对头痛理论进行总结、论述以及提高,从而对头痛形成了从病因到证治较为全面的认识。
作者:滕飞;石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荣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常规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肝荣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胆红素代谢调节因子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65.7℅,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指标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肝功能指标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 HO-1及 BLVRA 在治疗后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荣汤治疗慢性乙肝具有上调 HO-1及 BLVRA 表达,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作者:唐世霞;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基于患者报告结局(PRO)的原则对综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进行评价,并分析本结局与其他疗效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65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脑卒中痉挛性瘫痪PRO 量表为主要疗效指标,Ashworth 量表、Barthel 指数量表、Fugl-Meyer 量表、Rankin 量表为相关性指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6个月后随访3个时点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期 PRO 得分均低于治疗前。Ash-worth 量表评分与 PRO 评分相关性高(0.425、0.581、0.658),PRO 量表与 Barthel 指数量表有一定相关性(-0.319、-0.301、-0.421),PRO 量表与 Fugl-Meyer 量表(-0.290、-0.265、-0.414)、Rankin 量表(0.262、0.269、0.417)相关系数较小,无明显相关。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在患者自身感受的改善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对疗效评价要以患者为中心并旨在测量患者所认为重要的结局。
作者:马会靖;张春红;张丹;戴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张晓甦教授认为,宫腔黏连首先以湿热瘀阻为关键,与西医“炎症反应”理论相符,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大法,同时结合邪正盛衰变化,调整扶正与祛邪力度。并认为宫腔黏连患者多见肾虚,治疗时还需结合补肾调周法。2种治法相结合,能有效促使月经恢复,并帮助患者顺利妊娠。
作者:罗舒茜;沈莉丽;张晓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肺心病营养不良,多呈进行性加重,并发症多,但多于疾病后期才引起重视,西医多予以体外营养支持,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中医从“治未病”思想出发,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以脾胃生理特性为基础,以脾胃为中心,安和五脏,补益气血,调和升降,防重于治,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中西互补,病症结合,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在肺心病早、中、晚期均予以干预,从脾胃出发,调和五脏,恢复及增强各脏生理机能,对改善肺心病营养不良状况、患者生活质量、远期生存率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曹鹏鹏;张旭辉;韩敏娟;孙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