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武占红;王鹏;祁志敏;张晓宇;杜海强;兰桦

关键词:按摩疗法, 臭氧微创溶盘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臭氧微创介入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LDH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联合臭氧微创介入术治疗,对照组仅用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微创介入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3周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并对比术后1、3周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3周各项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1 周时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3周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臭氧微创介入术可有效改善 LDH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优于单纯臭氧微创介入治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甲苷预处理对无血清及缺氧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TNF-α、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预处理对无血清及缺氧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 MSCs,通过药物细胞毒性试验检测黄芪甲苷对 MSCs 细胞活性的影响,分别以40、80、160μg / mL 的黄芪甲苷预处理 MSCs 24 h,后进行无血清及缺氧培养24 h,RT-PCR 法检测细胞中 TNF-α、TGF-β1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可有效分离大鼠MSCs;各浓度黄芪甲苷对 MSCs 细胞活力均无影响;无血清及缺氧诱导可下调 TGF-β1的基因表达;160μg / mL黄芪甲苷组可上调 TGF-β1的基因表达。结论无血清及缺氧诱导的 MSCs 凋亡可能是由于缺氧及生长因子匮乏的刺激所引起的,黄芪甲苷抑制无血清及缺氧诱导的 MSCs 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 MSCs 在缺血缺氧环境下合成生长因子的能力实现的。

    作者:黄灿;冼绍祥;马春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从虚痰瘀毒论治顽固性心力衰竭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与虚、痰、瘀、毒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演变极为复杂,主要表现为阳(气)虚、痰湿、血瘀、热毒等方面。从虚痰瘀毒论治顽固性心力衰竭,可根据其不同证候阶段所表现的阳(气)虚、痰湿、瘀血、热毒的轻重不同进行辨证治疗,从而找出虚—痰—瘀—毒的辨证及治疗规律。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早期多表现为气虚血瘀,痰浊痹阻;当顽固性心力衰竭形成后,则以瘀阻心脉为主要表现,且易形成痰瘀互结。虚、痰、瘀、毒四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性。气虚血瘀、痰湿壅盛、热毒入络是形成顽固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益气温阳、祛痰利湿、化瘀通络、清热解毒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法。

    作者:张洋;张艳;张红;李彤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对 IgA 肾病模型大鼠血清TNF-a、IL-6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治疗 IgA 肾病(IgAN)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洛丁新组,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口服 BSA 和尾静脉注射 LPS方法建立 IgAN 大鼠模型。观察给药8周后大鼠各时相尿红细胞计数、24 h 尿蛋白定量(UT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大鼠24 h UTP 均有所下降,其中中药中剂量组下降为显著(P ﹤0.05);中药各治疗组尿红细胞计数明显减少(P ﹤0.05),以中药中剂量组减少显著(P ﹤0.01);洛丁新组尿中红细胞计数无下降(P ﹥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 TNF-α、IL-6均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中 TNF-α、IL-6明显减少(P ﹤0.05),以中药中剂量组疗效显著(P ﹤0.01)。结论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能降低 IgAN 模型大鼠血尿、蛋白尿,减少血清中TNF-α及 IL-6的含量。

    作者:王银萍;张冬梅;王宏安;张洪宝;张守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草苁蓉的本草考证及药理研究

    草苁蓉为列当科草苁蓉属植物,寄生草本,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地区,天然分布极少,此外在俄罗斯、日本和朝鲜等地亦有分布。具有补肾壮阳,润肠,止血的功效,被称为“不老草”。具有抗动脉硬化、促智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在开发治疗老年疾病方面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作者:张航;王辉;杨树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纪青山教授以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风湿痹症

    纪青山教授治疗风湿痹症,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减少风湿痹症导致瘫痪为目的,以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并注重“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应用,增强痹症的治疗效果。临证强调内病外治,治神与守神,气至有效的重要性;在选穴上主张抓住其病因病机及相关经络进行选穴。

    作者:张青青;朱娇;张楚;刘春;陈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作用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整体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康复作用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按摩、中药等中医综合护理,2组均护理4周后,比较 2组护理疗效、吞咽困难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2组吞咽困难症状均有所缓解,观察组症状积分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2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P ﹤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刺激患者神经中枢,促进肌肉活动,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困难的症状,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陈淑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痰热清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 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止咳、祛痰、平喘、抗感染、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并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雾化吸入,1吸/次,2次/ 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 mL 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点滴,1次/ d,均10 d为1个疗程。对比 2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PaO2、PaCO2、SaO2、pH 值均较治疗前改善( P ﹤0.05),治疗后 PaO2、PaCO2、SaO2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FEV1、FEV1/ FVC、FEV1℅预测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治疗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为94.3℅(P ﹤0.05)。结论痰热清联合舒利迭治疗 COPD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兰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西药施尔康口服1粒/次,1次/ d,碘甘油涂于患处2~4次/ d,连用5 d;中医辨证按虚火型、湿热型、郁滞型等加减用药。结果5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能明显减少复发次数,缩短溃疡面愈合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刘家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胰腺癌患者化疗前后中医舌象及证型变化研究

    目的:探索胰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舌象及中医证型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60例初次接受含吉西他滨(GEM)方案化疗的胰腺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的 d 4,d 8清晨的舌象和证型的变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首次化疗后的 d 4,d 8与化疗前的舌象构成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红舌和紫黯舌明显减少,淡红舌、淡白舌及齿痕舌明显增加;黄苔和灰黑苔均明显减少,薄白苔和花剥苔或无苔明显增加。通过证型分析,发现化疗后比化疗前正虚类证候增多(P ﹤0.05),邪实类证候减少(P ﹤0.05)。结论胰腺癌化疗前后证候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化疗药物损伤脾肾两脏,引起脾虚湿滞和气阴两虚。

    作者:张莉;詹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鹰嘴豆中3种异黄酮及其溴乙基化衍生物与胰岛素体外协同降糖活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鹰嘴豆中3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染料木素、鹰嘴豆芽素 A、刺芒柄花素进行溴乙氧基化结构修饰,研究其对正常 HepG2细胞糖消耗及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及与胰岛素的协同作用。方法对3种异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溴乙氧基化结构修饰,检测其对正常 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建立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作为降糖活性筛选模型,研究衍生物降糖活性,并给予生理胰岛素浓度以研究其之间存在的协同作用。结果合成了4个溴乙氧基化衍生物,其中化合物 b 具有较好的降糖活性,与阳性药盐酸二甲双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母体化合物及衍生物与胰岛素均存在协同作用,可明显增加化合物的降糖活性。结论通过溴乙氧基化,获得了降糖活性较好的异黄酮类衍生物,并且可以与胰岛素产生协同作用,为基于中药的创新型降糖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时晓娟;李朋收;魏颖;李博;王东超;徐暾海;刘铜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胃肠激素与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的关系研究进展

    糖尿病胃轻瘫(DGP)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胃肠功能紊乱,胃肠激素是调节胃肠运动的重要因素。血浆和胃组织中胃肠激素含量变化在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已证实,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P 物质(SP)等在消化道运动功能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探索胃肠激素与 DGP 发病机制,胃肠激素与 DGP 病程关系,可为 DGP 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晓娜;吴兴全;王富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风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

    目的:探讨中风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关键点的变化及特点,及其所呈现的差异和新特点。方法收集并整理自1997年1月起至今开展的中风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项目,以 Excel 建立数据库,统计方案设计中的剂型变化、诊断标准的选择、疗程及评价时点的设置、对照药选择等关键点。结果在诊断标准的选择上,由国内专家共识逐渐采用国内新的指南或临床指导原则;试验疗程及评价时点的设置方面,出现中风病(恢复期)疗程8周、12周并且呈增多趋势,且评价时点逐渐延长;采用多个评价量表进行综合评价;对照设计方面也出现了安慰剂对照及安慰剂、阳性药同时对照(三臂试验),且呈增加的趋势。结论随着新药评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中风病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中风病中药新药的方案设计也呈现出新特点,促进中风病新药临床试验更加科学,实际操作性更强。

    作者:徐鹏;吕志国;崔英子;杨薇;王健;杨海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颈椎病的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以科学证据为研究基础,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以及临床经验,结合患者自身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有机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对策。颈椎病的循证护理从颈椎病产生的疼痛、不良情绪等入手,分别进行疼痛护理、颈椎牵引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宣讲,充分体现了循证护理的特点,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亦有效的提高了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慧丽;熊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 EMT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于月经来潮第5天口服米非司酮12.5 mg /次,1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散结镇痛胶囊1.6 g /次,3次/ d,2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前列腺素(PGF2α)、癌抗原125( CA125)水平及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性激素水平,观察 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 CA125、PGF2α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 FSH、LH、E2、P 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不良反应发生率8.3℅,对照组分别为80.0℅、26.7℅(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散结镇痛胶囊能显著降低 EMT 患者 CA125、PGF2α水平,调节 FSH、LH、E2、P 性激素水平,抑制异位内膜增生。

    作者:陈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南雅堂医案》中风案的诊断与辨证规律研究

    对陈修园《南雅堂医案》中36个中风医案的症状、病因、病机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陈氏对中风医案的诊断与辨证规律。陈氏认为中风的病因以六淫为主,病机主要为津液代谢失常、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提出中风分真中风与类中风。并提倡辨证中风应当重视病因、病机、病证,以虚实、标本、内外立论,辨闭脱当分阴阳,对中风常证、急证、变证的辨证提出了独道见解。

    作者:钟名天;杨朝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伤寒论》博硕本三级教学研究

    中医经典《伤寒论》的博士、硕士、本科教学、临床与研究工作,从中医药高校教学角度应分为三级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提倡:本科重基础,使学生接受与理解,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硕士重提高,使学生掌握与活用,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博士重创新,使学生提高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教师提供思路、学生结合专业创新。目前国内外同类研究报道尚属首次。

    作者:金东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 CHF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卧床、吸氧及应用 ARB 或 ACEI 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 d,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 步行试验(6MWT)、血浆 N 端前脑钠肽(NT-proBNP)、血浆抗利尿激素(ADH)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LVEDD 减小程度及 LVEF、6MWT 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 NT-proBNP、ADH 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P ﹤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明显改善 CHF 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延缓和阻止心肌重构作用。

    作者:于永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孕妇常规产前知识讲座、定期心理培训;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常规处置基础上,对亲密家庭人员和孕妇行心理干预及预防产后抑郁症相关知识讲座,2组产妇均在产后15 d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自评量表(EPD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进行评分,并对比 2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 EP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QO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亲密家庭人员和孕妇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培训及预防产后抑郁症相关知识讲座能明显降低孕妇产后抑郁率,对预防产后抑郁症发生作用显著。

    作者:孙素改;李春雷;左喜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孙卓君从肝肾调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孙卓君教授认为,女性不孕与肝肾二脏关系为密切。肾精不足为本病之根本,肝失疏泄是卵子不能排出的重要原因。治疗宜补益肝肾、疏肝活血、调理冲任。提出以调补肝肾为治疗大法,即以补肝肾为中心、调经、辨证施治,配合心理开导、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思路。

    作者:高敏;刘慧聪;徐莲薇;李晶;孙卓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六气命名缘由解

    总结分析《运气论奥谚解》《圆运动的古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与新思考》等多部文献,认为六气命名的缘由主要与地支、阴阳太极理论以及阳气的圆运动和大气燥湿等有关。梳理相关文献中关于六气与地支、阴阳太极,六气与阳气的圆运动以及六气与燥湿之间的关系,可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六气,进而共同促进中医学的复兴。

    作者:林炜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