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外洗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血瘀型银屑病

周宇;谢知音;白方树

关键词:血瘀型银屑病, 窄谱中波紫外线, 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外洗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门诊48例血瘀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中药外洗方泡洗,同时采用NB-UVB 照射,对照组仅采用 NB-UVB 照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与显效率(87.50℅)方面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外洗联合窄谱中药紫外线治疗血瘀型银屑病,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抗炎等作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淫羊藿水煎液对小鼠不同免疫水平模型的干预作用

    目的:通过构建3个小鼠免疫系统模型,研究淫羊藿水煎液(WDE)对小鼠免疫系统的综合作用关系,从而为淫羊藿临床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构建小鼠迟发型特异性超敏反应(DTH)模型、以碳粒廓清法检测的正常小鼠和非特异性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刀豆蛋白(ConA)诱导的体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3种模型,考察淫羊藿对不同水平免疫模型的调节作用。结果 WDE 能够有效降低超敏反应下的脾系数和炎症因子 IL-2、IL-4水平(P ﹤0.01);碳粒廓清法中,给药组与空白组相比 WDE 可使正常生理状态下小鼠的脾系数和廓清指数明显降低(P ﹤0.05),而同样给予环磷酰胺的模型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 WDE 可使免疫低下小鼠的脾系数、胸腺系数、廓清指数、吞噬指数均明显升高(P ﹤0.05);此外,WDE 能显著抑制 ConA 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 ﹤0.01),且其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WDE 对 DTH 小鼠和正常小鼠均有免疫抑制作用,体外亦能抑制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并且对免疫低下小鼠有显著的免疫增强和保护作用,淫羊藿水煎液可能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杨晓旭;王宇;韩贞爱;薛迪;刘树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臭氧微创介入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LDH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联合臭氧微创介入术治疗,对照组仅用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微创介入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3周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并对比术后1、3周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3周各项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1 周时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3周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臭氧微创介入术可有效改善 LDH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优于单纯臭氧微创介入治疗。

    作者:武占红;王鹏;祁志敏;张晓宇;杜海强;兰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低温挤出滚圆法制备银耳多糖微粒

    目的:考察并优化低温挤出滚圆法制备银耳多糖微粒(TPP)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 L9(34)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制剂工艺条件,制备直径小于190μm 微粒。结果载药量为65℅,稀释剂为65℅乙醇溶液, MCC 为主要辅料,挤出速度为50 r/ min,滚圆速度为1500 r/ min,滚圆时间为10 min,制备的微粒其平均粒径在115~190μm,圆整度、堆密度、总收率均较理想。结论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 TPP,其工艺简便,稳定可行,适合小鼠药物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的需要和大工业生产。

    作者:李红月;张洪贺;王海洋;肖旭朗;徐多多;王明星;高其品;高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伤寒论》博硕本三级教学研究

    中医经典《伤寒论》的博士、硕士、本科教学、临床与研究工作,从中医药高校教学角度应分为三级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提倡:本科重基础,使学生接受与理解,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硕士重提高,使学生掌握与活用,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博士重创新,使学生提高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教师提供思路、学生结合专业创新。目前国内外同类研究报道尚属首次。

    作者:金东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肝荣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目的:探讨肝荣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常规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肝荣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胆红素代谢调节因子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65.7℅,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指标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肝功能指标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 HO-1及 BLVRA 在治疗后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荣汤治疗慢性乙肝具有上调 HO-1及 BLVRA 表达,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作者:唐世霞;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南雅堂医案》中风案的诊断与辨证规律研究

    对陈修园《南雅堂医案》中36个中风医案的症状、病因、病机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陈氏对中风医案的诊断与辨证规律。陈氏认为中风的病因以六淫为主,病机主要为津液代谢失常、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提出中风分真中风与类中风。并提倡辨证中风应当重视病因、病机、病证,以虚实、标本、内外立论,辨闭脱当分阴阳,对中风常证、急证、变证的辨证提出了独道见解。

    作者:钟名天;杨朝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康复护理融入舒适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将中医康复护理融入舒适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入院剖宫产产妇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正常规范化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并融入中医康复护理内容。采用 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出院前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并统计2组泌乳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干预组术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泌乳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康复护理融入舒适护理能够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乳汁分泌,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高患者围手术期间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祛脂生发胶囊治疗脂溢性脱发

    目的:观察祛脂生发胶囊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祛脂生发胶囊治疗,对照组用养血生发胶囊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48.33℅。2组比较,P ﹤0.05。结论祛脂生发胶囊治疗脂溢性脱发,具有健脾利湿、祛脂、补肝益肾、涩精固本生发之功。

    作者:高险峰;李春禄;王龙;杨樱;徐百灵;杨艳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治思路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天禀赋不足,督脉亏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复因饮食不节,涉水冒雨,起居失于调节,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或过逸之人,缺少锻炼,引起气血不足,腠理空虚,致卫阳不固,风寒湿诸邪乘虚而入致使病发。应用温针灸、中药熏蒸、火针、长蛇灸等自然疗法,凸显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的特色和优势。既避免了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毒副作用,又对本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作者:赵立书;张高迎;唐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纪青山教授以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风湿痹症

    纪青山教授治疗风湿痹症,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减少风湿痹症导致瘫痪为目的,以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并注重“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应用,增强痹症的治疗效果。临证强调内病外治,治神与守神,气至有效的重要性;在选穴上主张抓住其病因病机及相关经络进行选穴。

    作者:张青青;朱娇;张楚;刘春;陈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产后缺乳

    目的:探讨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收治产后缺乳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治疗组给予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60.0℅(P ﹤0.05)。结论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产后缺乳,可以明显增加产妇泌乳量,有效改善产后乳汁过少的症状。

    作者:李振;陈郁葱;苏丽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草苁蓉的本草考证及药理研究

    草苁蓉为列当科草苁蓉属植物,寄生草本,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地区,天然分布极少,此外在俄罗斯、日本和朝鲜等地亦有分布。具有补肾壮阳,润肠,止血的功效,被称为“不老草”。具有抗动脉硬化、促智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在开发治疗老年疾病方面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作者:张航;王辉;杨树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松肌正骨术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

    目的:探讨松肌正骨术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6例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牵引联合双氯酚酸钾和地巴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单纯采用松肌正骨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5.2℅,观察组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松肌正骨术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能减轻各型症状,改善颈肢体功能。

    作者:张大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疟母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

    目的:以 Fibroscan、肝纤维化4项为观察指标,探讨疟母丸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疟母丸,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 FibroScan、血清纤维化4项改善情况。结果疟母丸对肝纤维化患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III 型胶原(PCIII)、IV 型前胶原(C-Ⅳ)、肝硬度值(LSM)等指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疟母丸具有逆转早期肝硬化的病理改变,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作者:谢湘春;刘明晖;赵树华;王长宏;王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西药施尔康口服1粒/次,1次/ d,碘甘油涂于患处2~4次/ d,连用5 d;中医辨证按虚火型、湿热型、郁滞型等加减用药。结果5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能明显减少复发次数,缩短溃疡面愈合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刘家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膝骨关节炎的发病与肝、肾二脏关系密切。正气偏虚,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其内在因素,风寒湿热外邪侵袭是发病的外在条件,病机的根本为邪气痹阻经络、气血痹阻关节而发。治以祛邪通络止痛为原则,常用祛风散寒、除湿清热、通络化痰、益气活血等法。

    作者:靳春兰;张建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丛丽教授治疗小儿胃强脾弱验案举隅

    丛丽教授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脾常不足,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便秘等。临床上儿科遇到胃强脾弱的证型,主要表现为食欲异常旺盛,大便稀溏,或者大便干结,或夹有不消化样物,伴或不伴有体瘦,乏力,易感等症状。治疗上当以清泻胃火,兼顾脾胃,只有降低食欲,减轻脾胃负担,脾胃功能才能得以恢复。

    作者:赵肖萍;许周萍;丛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原发性多汗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30例原发性多汗症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选合谷、尺泽、复溜、风门、大杼、肺俞、厥阴俞、T1—T4段华佗夹脊穴等腧穴对原发性多汗症组进行针刺治疗。10 d 为1个疗程,2疗程隔3 d,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进行 SSR 检测,记录四肢 SSR 的起始潜伏期和(Lat)和峰-峰波幅(Amp)。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SSR 检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原发性多汗组患者四肢 Amp 明显下降,P ﹤0.05。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四肢 Amp 明显回升,均恢复正常。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多汗症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交感神经纤维功能有关。

    作者:逄紫千;李一鸣;胡哲;李洪杰;李静;张泽文;朱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历代医家论头痛学术思想探析

    系统梳理古代文献对头痛的论述,发现历代医家在头痛诊治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显著成就。唐以前医家认为外感邪气侵袭经络易引发头痛,其中以仲景的四经辨证头痛理论影响为深远;宋金元时期是头痛辨证、分型、治疗等理论形成的重要阶段,金元医家对头痛阐释做出了划时代的学术贡献;到了明清,各医家在前人基础上对头痛理论进行总结、论述以及提高,从而对头痛形成了从病因到证治较为全面的认识。

    作者:滕飞;石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膜性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膜性肾病属本虚标实证,脾肾两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湿热胶着成瘀、痰瘀互结是发病的重要病机环节,治疗上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强调活血清利。雷公藤具有抗炎、抑制免疫、保护足细胞等多靶点效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从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进展证明:祛风通络、益气清利活血法治疗膜性肾病具有可行性。

    作者:佘阿敏;盛梅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