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华;王恺
中医经典《伤寒论》的博士、硕士、本科教学、临床与研究工作,从中医药高校教学角度应分为三级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提倡:本科重基础,使学生接受与理解,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硕士重提高,使学生掌握与活用,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博士重创新,使学生提高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教师提供思路、学生结合专业创新。目前国内外同类研究报道尚属首次。
作者:金东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环切术(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治疗直肠前突(R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直肠前突患者11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56例及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 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术后直肠前突深度变化,术后排便情况及 LONGOODS 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直肠前突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术后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远期疗效优于传统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术,疗效确切。
作者:刘进中;马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陈修园《南雅堂医案》中36个中风医案的症状、病因、病机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陈氏对中风医案的诊断与辨证规律。陈氏认为中风的病因以六淫为主,病机主要为津液代谢失常、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提出中风分真中风与类中风。并提倡辨证中风应当重视病因、病机、病证,以虚实、标本、内外立论,辨闭脱当分阴阳,对中风常证、急证、变证的辨证提出了独道见解。
作者:钟名天;杨朝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老年人的保健功能。方法选取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60名,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练习太极拳前后的生理指标测量,包括测量心功能、舒张压和收缩压、脉率、呼吸频率以及肺活量等,并对老人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进行评测。结果老人练习太极拳后视觉反应时间,动作反应时间均优于练习前(P ﹤0.05)。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升高,心功能、舒张压、收缩压,脉率、呼吸频率等指标明显升高,与练习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太极拳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运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针灸减肥通过调节脾胃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新陈代谢,配合温经散寒和补气补血的疗法,以消耗、转化和利用体内多余脂肪,终达到减肥的目的。针灸减肥还可以通过调整五脏六腑功能,达到阴阳平衡、内外协谐的机体状态。治疗因阴阳失衡、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今后应进一步深入探讨针灸减肥的作用机制,筛选针灸减肥的有效穴位,宣传健康绿色的减肥理念。
作者:许蕾;储浩然;程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总结分析《运气论奥谚解》《圆运动的古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与新思考》等多部文献,认为六气命名的缘由主要与地支、阴阳太极理论以及阳气的圆运动和大气燥湿等有关。梳理相关文献中关于六气与地支、阴阳太极,六气与阳气的圆运动以及六气与燥湿之间的关系,可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六气,进而共同促进中医学的复兴。
作者:林炜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分期施用改善颈椎曲度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分期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推拿结合同期施用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37.5℅,总有效率97.5℅,2组治愈率比较,P ﹤0.05。结论针灸结合推拿分期施用能改善颈椎曲度,缓解疼痛,治疗颈椎病较针灸推拿同期施用法更为合理有效。
作者:刘飞;兰亚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医临床个体化治疗及中药复方治疗的特性均为判断中药不良反应带来一定的困难。为弥补通过实验室检测和数据库检索判断药物不良反应的不足,基于具体的案例分析,强调从患者临床表现的变化中捕捉中药不良反应的可能信息并加以确证与防护,即停药观察法、减量观察法、大剂量观察法(近于减量观察法)、动物药观察法(近于停药观察法)、既往用药史观察法及“留观”观察法等判断中药不良反应的方法。
作者:蒋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在脑缺血发生的急性期,缺血、缺氧的程度越严重,神经元细胞死亡越多,细胞内重要非溶酶体蛋白水解途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功能受损越严重,泛素融合降解蛋白(UFD1)是 UPS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与神经细胞凋亡相关的生物学指标则表现的相关性就越强,UFD1可能与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证候程度、证候变化密切相关。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动态监测血清 UFD1变化时同步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缺血性中风证候评价量表进行中风病疾病、证候疗效动态评价,探讨生物学指标 UFD1血清水平与 NIHSS 评分、证候评分的相关性,即可明确 UFD1在中风病急性期中“病证”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作者:韩秀秀;马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内镜诊疗时行无痛麻醉的安全性和护理体会。方法对4835例老年患者行无痛麻醉进行内镜诊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行多功能监护及诊疗意外抢救准备。结果4835例老年患者均顺利完成诊疗,1例患者因呼吸道有感染病史术后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脱离危险。结论无痛内镜诊疗在老年患者中应用安全和舒适,但术前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科学的防范措施能减少诊疗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芳;初春梅;李长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构建3个小鼠免疫系统模型,研究淫羊藿水煎液(WDE)对小鼠免疫系统的综合作用关系,从而为淫羊藿临床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构建小鼠迟发型特异性超敏反应(DTH)模型、以碳粒廓清法检测的正常小鼠和非特异性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刀豆蛋白(ConA)诱导的体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3种模型,考察淫羊藿对不同水平免疫模型的调节作用。结果 WDE 能够有效降低超敏反应下的脾系数和炎症因子 IL-2、IL-4水平(P ﹤0.01);碳粒廓清法中,给药组与空白组相比 WDE 可使正常生理状态下小鼠的脾系数和廓清指数明显降低(P ﹤0.05),而同样给予环磷酰胺的模型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 WDE 可使免疫低下小鼠的脾系数、胸腺系数、廓清指数、吞噬指数均明显升高(P ﹤0.05);此外,WDE 能显著抑制 ConA 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 ﹤0.01),且其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WDE 对 DTH 小鼠和正常小鼠均有免疫抑制作用,体外亦能抑制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并且对免疫低下小鼠有显著的免疫增强和保护作用,淫羊藿水煎液可能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杨晓旭;王宇;韩贞爱;薛迪;刘树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门诊48例血瘀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中药外洗方泡洗,同时采用NB-UVB 照射,对照组仅采用 NB-UVB 照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与显效率(87.50℅)方面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外洗联合窄谱中药紫外线治疗血瘀型银屑病,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抗炎等作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宇;谢知音;白方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松肌正骨术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6例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牵引联合双氯酚酸钾和地巴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单纯采用松肌正骨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5.2℅,观察组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松肌正骨术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能减轻各型症状,改善颈肢体功能。
作者:张大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荣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常规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肝荣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胆红素代谢调节因子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65.7℅,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指标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肝功能指标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 HO-1及 BLVRA 在治疗后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荣汤治疗慢性乙肝具有上调 HO-1及 BLVRA 表达,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作者:唐世霞;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胰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舌象及中医证型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60例初次接受含吉西他滨(GEM)方案化疗的胰腺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的 d 4,d 8清晨的舌象和证型的变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首次化疗后的 d 4,d 8与化疗前的舌象构成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红舌和紫黯舌明显减少,淡红舌、淡白舌及齿痕舌明显增加;黄苔和灰黑苔均明显减少,薄白苔和花剥苔或无苔明显增加。通过证型分析,发现化疗后比化疗前正虚类证候增多(P ﹤0.05),邪实类证候减少(P ﹤0.05)。结论胰腺癌化疗前后证候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化疗药物损伤脾肾两脏,引起脾虚湿滞和气阴两虚。
作者:张莉;詹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孕妇常规产前知识讲座、定期心理培训;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常规处置基础上,对亲密家庭人员和孕妇行心理干预及预防产后抑郁症相关知识讲座,2组产妇均在产后15 d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自评量表(EPD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进行评分,并对比 2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 EP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QO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亲密家庭人员和孕妇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培训及预防产后抑郁症相关知识讲座能明显降低孕妇产后抑郁率,对预防产后抑郁症发生作用显著。
作者:孙素改;李春雷;左喜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多伴随着多种脏腑的病变,不易明确其具体脏腑归属。清代吴鞠通在继承前人理论和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三焦辨证”中提出“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为本病提出了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但须注意从卫气营血由外向内的观念联合脏腑的五行生克观念交叉思考,才能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 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止咳、祛痰、平喘、抗感染、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并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雾化吸入,1吸/次,2次/ 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 mL 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点滴,1次/ d,均10 d为1个疗程。对比 2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PaO2、PaCO2、SaO2、pH 值均较治疗前改善( P ﹤0.05),治疗后 PaO2、PaCO2、SaO2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FEV1、FEV1/ FVC、FEV1℅预测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治疗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为94.3℅(P ﹤0.05)。结论痰热清联合舒利迭治疗 COPD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兰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循证护理以科学证据为研究基础,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以及临床经验,结合患者自身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有机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对策。颈椎病的循证护理从颈椎病产生的疼痛、不良情绪等入手,分别进行疼痛护理、颈椎牵引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宣讲,充分体现了循证护理的特点,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亦有效的提高了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慧丽;熊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鹰嘴豆中3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染料木素、鹰嘴豆芽素 A、刺芒柄花素进行溴乙氧基化结构修饰,研究其对正常 HepG2细胞糖消耗及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及与胰岛素的协同作用。方法对3种异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溴乙氧基化结构修饰,检测其对正常 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建立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作为降糖活性筛选模型,研究衍生物降糖活性,并给予生理胰岛素浓度以研究其之间存在的协同作用。结果合成了4个溴乙氧基化衍生物,其中化合物 b 具有较好的降糖活性,与阳性药盐酸二甲双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母体化合物及衍生物与胰岛素均存在协同作用,可明显增加化合物的降糖活性。结论通过溴乙氧基化,获得了降糖活性较好的异黄酮类衍生物,并且可以与胰岛素产生协同作用,为基于中药的创新型降糖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时晓娟;李朋收;魏颖;李博;王东超;徐暾海;刘铜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