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运明
目的:观察祛脂生发胶囊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祛脂生发胶囊治疗,对照组用养血生发胶囊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48.33℅。2组比较,P ﹤0.05。结论祛脂生发胶囊治疗脂溢性脱发,具有健脾利湿、祛脂、补肝益肾、涩精固本生发之功。
作者:高险峰;李春禄;王龙;杨樱;徐百灵;杨艳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鹰嘴豆中3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染料木素、鹰嘴豆芽素 A、刺芒柄花素进行溴乙氧基化结构修饰,研究其对正常 HepG2细胞糖消耗及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及与胰岛素的协同作用。方法对3种异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溴乙氧基化结构修饰,检测其对正常 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建立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作为降糖活性筛选模型,研究衍生物降糖活性,并给予生理胰岛素浓度以研究其之间存在的协同作用。结果合成了4个溴乙氧基化衍生物,其中化合物 b 具有较好的降糖活性,与阳性药盐酸二甲双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母体化合物及衍生物与胰岛素均存在协同作用,可明显增加化合物的降糖活性。结论通过溴乙氧基化,获得了降糖活性较好的异黄酮类衍生物,并且可以与胰岛素产生协同作用,为基于中药的创新型降糖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时晓娟;李朋收;魏颖;李博;王东超;徐暾海;刘铜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 CHF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卧床、吸氧及应用 ARB 或 ACEI 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 d,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 步行试验(6MWT)、血浆 N 端前脑钠肽(NT-proBNP)、血浆抗利尿激素(ADH)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LVEDD 减小程度及 LVEF、6MWT 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 NT-proBNP、ADH 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P ﹤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明显改善 CHF 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延缓和阻止心肌重构作用。
作者:于永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黄酮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HIF-1α、TNF-α及 Caspase-3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疗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黄酮注射液,检测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 HIF-1α、TNF-α、Caspase-3水平,进而对2种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7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7℅(P ﹤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 HIF-1α、Caspase-3、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银杏叶黄酮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季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基于患者报告结局(PRO)的原则对综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进行评价,并分析本结局与其他疗效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65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脑卒中痉挛性瘫痪PRO 量表为主要疗效指标,Ashworth 量表、Barthel 指数量表、Fugl-Meyer 量表、Rankin 量表为相关性指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6个月后随访3个时点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期 PRO 得分均低于治疗前。Ash-worth 量表评分与 PRO 评分相关性高(0.425、0.581、0.658),PRO 量表与 Barthel 指数量表有一定相关性(-0.319、-0.301、-0.421),PRO 量表与 Fugl-Meyer 量表(-0.290、-0.265、-0.414)、Rankin 量表(0.262、0.269、0.417)相关系数较小,无明显相关。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在患者自身感受的改善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对疗效评价要以患者为中心并旨在测量患者所认为重要的结局。
作者:马会靖;张春红;张丹;戴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张晓甦教授认为,宫腔黏连首先以湿热瘀阻为关键,与西医“炎症反应”理论相符,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大法,同时结合邪正盛衰变化,调整扶正与祛邪力度。并认为宫腔黏连患者多见肾虚,治疗时还需结合补肾调周法。2种治法相结合,能有效促使月经恢复,并帮助患者顺利妊娠。
作者:罗舒茜;沈莉丽;张晓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考察并优化低温挤出滚圆法制备银耳多糖微粒(TPP)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 L9(34)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制剂工艺条件,制备直径小于190μm 微粒。结果载药量为65℅,稀释剂为65℅乙醇溶液, MCC 为主要辅料,挤出速度为50 r/ min,滚圆速度为1500 r/ min,滚圆时间为10 min,制备的微粒其平均粒径在115~190μm,圆整度、堆密度、总收率均较理想。结论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 TPP,其工艺简便,稳定可行,适合小鼠药物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的需要和大工业生产。
作者:李红月;张洪贺;王海洋;肖旭朗;徐多多;王明星;高其品;高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内镜诊疗时行无痛麻醉的安全性和护理体会。方法对4835例老年患者行无痛麻醉进行内镜诊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行多功能监护及诊疗意外抢救准备。结果4835例老年患者均顺利完成诊疗,1例患者因呼吸道有感染病史术后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脱离危险。结论无痛内镜诊疗在老年患者中应用安全和舒适,但术前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科学的防范措施能减少诊疗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芳;初春梅;李长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肾衰方治疗,均30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检测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血红蛋白(Hb)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高于对照组的70℅(P ﹤0.05);2组 Scr、BUN 和 Hb 比较,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肾衰方具有补益脾肾,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泄浊解毒之功,能有效改善肾功能,降低 Scr、BUN,明显提高 Hb 含量。
作者:张世涛;何学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循证护理以科学证据为研究基础,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以及临床经验,结合患者自身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有机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对策。颈椎病的循证护理从颈椎病产生的疼痛、不良情绪等入手,分别进行疼痛护理、颈椎牵引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宣讲,充分体现了循证护理的特点,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亦有效的提高了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慧丽;熊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荣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常规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肝荣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胆红素代谢调节因子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65.7℅,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指标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肝功能指标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 HO-1及 BLVRA 在治疗后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荣汤治疗慢性乙肝具有上调 HO-1及 BLVRA 表达,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作者:唐世霞;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赵建军教授认为,血管性认知障碍以虚证居多,本虚标实。年老肾虚精亏,天癸数穷,旧病久病耗伤气津血,脉道失滑利,瘀血内阻,痰瘀互阻,毒自内生,下损脉络,上害脑髓而成痴呆。因人制宜,灵活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确定了“填精益髓解毒”的治法,对血管性认知障碍进行系统的干预治疗。
作者:付善玉;徐云龙;赵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金东明教授认为,五味子五味具备,皮甘,肉酸,核中苦辛,皮肉核均咸。五味分属五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高血压患者常见五脏功能失调,治疗非一朝一夕之功,临证运用五味子加减用药可起到保肝降压、安神降压、宁肺降压之功。
作者:贾朝旭;耿玉;史安;金东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多伴随着多种脏腑的病变,不易明确其具体脏腑归属。清代吴鞠通在继承前人理论和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三焦辨证”中提出“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为本病提出了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但须注意从卫气营血由外向内的观念联合脏腑的五行生克观念交叉思考,才能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生白术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STC)胃肠道传输功能及 Cajal 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 Wistar 大鼠4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常规剂量生白术组、大剂量生白术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均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14 d 后采用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法测定各组大鼠胃残留率、黑色炭末推进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胃窦、小肠、结肠组织 ICC 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结果常规剂量生白术组、大剂量生白术组与模型组比较,胃残留率明显降低(P ﹤0.05),而二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剂量生白术组、大剂量生白术组均可增加黑色炭末推进率(P ﹤0.05),其中大剂量生白术效果优于常规剂量生白术(P ﹤0.05)。常规剂量生白术组、大剂量生白术组均可增加 c-kit阳性细胞的面积(P ﹤0.05),而大剂量生白术优于常规剂量生白术(P ﹤0.05)。结论生白术常规剂量及大剂量均可促进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胃动力,而在改善其肠道传输功能及增加 c-kit 阳性细胞面积方面则以大剂量白术效果为佳。
作者:王文革;次苗苗;张俊红;刘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环切术(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治疗直肠前突(R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直肠前突患者11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56例及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 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术后直肠前突深度变化,术后排便情况及 LONGOODS 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直肠前突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术后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远期疗效优于传统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术,疗效确切。
作者:刘进中;马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缓释片联合龙血竭散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收集70例 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相应调节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及改善营养状况等治疗。对照组以美沙拉嗪缓释片1.0 g 口服,4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龙血竭散1.0 g 溶于生理盐水150 mL 进行灌肠,肠道保留1 h,1次/ d,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 IL-8、IL-10、TNF-α、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水平,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 IL-8、TNF-α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水平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71.4℅(P ﹤0.05)。结论美沙拉嗪口服联合龙血竭散灌肠可以明显减轻 UC患者炎性反应,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敏;王振军;许艳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臭氧微创介入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LDH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联合臭氧微创介入术治疗,对照组仅用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微创介入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3周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并对比术后1、3周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3周各项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1 周时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3周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臭氧微创介入术可有效改善 LDH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优于单纯臭氧微创介入治疗。
作者:武占红;王鹏;祁志敏;张晓宇;杜海强;兰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治疗 IgA 肾病(IgAN)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洛丁新组,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口服 BSA 和尾静脉注射 LPS方法建立 IgAN 大鼠模型。观察给药8周后大鼠各时相尿红细胞计数、24 h 尿蛋白定量(UT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大鼠24 h UTP 均有所下降,其中中药中剂量组下降为显著(P ﹤0.05);中药各治疗组尿红细胞计数明显减少(P ﹤0.05),以中药中剂量组减少显著(P ﹤0.01);洛丁新组尿中红细胞计数无下降(P ﹥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 TNF-α、IL-6均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中 TNF-α、IL-6明显减少(P ﹤0.05),以中药中剂量组疗效显著(P ﹤0.01)。结论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能降低 IgAN 模型大鼠血尿、蛋白尿,减少血清中TNF-α及 IL-6的含量。
作者:王银萍;张冬梅;王宏安;张洪宝;张守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人患者跌倒情况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未进行护理干预的390例和2014年护理干预后的老年患者410例的跌倒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比干预前后老年患者的跌倒情况,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对神经内科老年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老年患者跌倒情况有明显的减少,跌倒后并发症亦明显减少。结论尽量完善患病老年人的周边环境,并且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以及安全教育可提升患病老年人的安全系数,护理干预可积极预防神经内科老年人患者跌倒情况的发生。
作者: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