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乳方与瓜蒌牛蒡汤治疗乳痈初期疗效比较

刘兴静;周敏;徐浩娟

关键词:乳痈, 通乳方, 瓜蒌牛蒡汤
摘要:目的 比较通乳方与瓜蒌牛蒡汤治疗乳痈初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乳痈初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通乳方加减口服,对照组予瓜蒌牛蒡汤加减口服.2组均于初诊当日,第4、7天评判症状体征积分、肿块积分,初诊当日、第7天检测血常规、CRP数值.结果 2组症状体征、肿块积分的改善趋势均不同(P<0.05),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治疗前后CRP比较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乳方治疗乳痈初期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肿块有明显疗效,可降低血常规及CRP的水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盘造影证实14个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均撕裂,行PELD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前、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60 ~120(96±18.1)min,术中出血量10 ~30(16±8.6)mL.住院时间3~9(4.6±1.3)d.14例均获随访,时间2~12(6.9±4.3)个月.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脊髓神经损伤.VAS术前为6~10(7..9±1.8)分,术后为0~3(1.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ODI术前为52.0%~85.1%(78.1±17.3)%,末次随访时为10.8% ~24.1%(16.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结论 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疗效较好.

    作者:刘书中;王以朋;余可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风通腑泄热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中风通腑泄热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正交法优选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厚朴等加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h,药渣与枳实等一起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浸膏加芒硝细粉,加微粉硅胶、可溶性淀粉适量制成颗粒,颗粒的成型性和溶化性均较好.结论 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工艺稳定,可作为本品的制备工艺.

    作者:董晗;赵建军;何蕊;方春雪;娄婷婷;位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益气活血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复方对家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CRP水平及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总动脉球囊损伤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家兔的实验方法.筛选家兔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治疗组、正常组,共4组.各组家兔于8周末,清晨空腹经耳中央动脉采血,分离血浆.处死家兔后取颈总动脉组织,测定NF-κB基因表达.结果 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都能降低血浆CRP水平;与治疗组比较,西药对照组CRP水平下降更为明显.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均能下调NF-κB基因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能够降低血浆CRP水平,下调NF-κB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拮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有利于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柳士博;张艳;礼海;朱洁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饮食疗法的研究进展

    分析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病理特征,发现饮食治疗对超重/肥胖PCOS患者有重要的治疗作用,饮食疗法对PCOS患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生殖功能、代谢水平、心理因素等方面均有改善作用,健康合理的膳食结构是治疗超重/肥胖PCOS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外国学者主要采用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低脂类、低升糖指数等膳食模式,改善患者体质量和糖、脂代谢情况,进而控制内分泌紊乱状态提高促进生殖功能.在PCOS临床治疗中尤其是超重/肥胖PCOS应重视长期、规范的饮食干预.

    作者:高金金;侯丽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唐靖一眩晕病辨证用药经验

    唐靖一教授认为,眩晕病的病因应从虚、实两个方面辨证.虚是指人体本身正气不足,病位以肝脾肾为多见.临证强调应先辨清虚实之病因方可处方用药,用药应阴阳兼顾,量小而周全,并应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同时以改善患者生活习惯的预防思想为先.

    作者:朱思行;周忠焱;唐靖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揿针埋针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揿针埋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揿针埋针组(20例)和药物对照组(20例),分别以一次性使用无菌揿针进行攒竹穴、太阳穴、四白穴穴位埋针和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疗程为2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时用Oculus keratography 5测定2组非接触首发泪破裂时间(NIKf-BUT)及非接触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Kav-BUT),分析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结果 2组主观症状评分、NIKf-BUT、NIKav-BUT、Schirmer治疗后均比治疗前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主观症状评分、NIKf-BUT、NIKav-BUT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时治疗组Schirmer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埋针治疗干眼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泪液分泌量,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武静;马晓昀;何琳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是其发病基础,脾肾亏虚是糖尿病肾病病机的关键,瘀血内阻是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病在络脉是糖尿病肾病的中心环节,也是疾病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各医家提出了分型辨证和分期辨证的思路,中医药治疗可有效控制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改善肾功能.

    作者:张洪娜;潘志;陈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绝经前后诸证临床各家脏腑论治

    对于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临床医家多从脏腑论治,且多具有各自独特的论治特点.从脏腑论治,脏腑兼证论治,及兼夹病理产物三方面探讨临床各家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经验,结果表明,临床医家多从肾虚论治绝经前后诸证,亦有一些医家强调在肾虚的基础上从肝论治、从脾论治、从心论治,以及从夹痰瘀等病理产物论治等,治疗多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健脾、养心、祛痰化瘀等法.

    作者:李素;夏亲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引经药在偏头痛中的应用

    “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方寡而获效捷也”.中医认为,外感偏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风邪为主;内伤偏头痛,多因情志失调、肝肾阴虚、先天禀赋不足、年老气血衰败,或久病体弱,或饮食劳倦内伤脾肾;跌仆外伤或偏头痛日久入络,致气血瘀滞而成,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将引经药运用到偏头痛的治疗中,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药量,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吴大龙;赵德喜;赵婧彤;刘立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运用五运六气学说分析湿疹湿热浸淫型的发病

    运用五运六气学说探讨湿疹湿热浸淫型的发病可以看出,木运、土运、水运不及之年和木运、土运太过之年都易患脾病.即在壬寅、壬申、己巳、己亥、丁丑、丁未、甲辰、甲戌、辛丑、辛未这些年湿热浸淫型湿疹更容易发生.通过对湿热浸淫型湿疹发病的研究,可以在相应年份根据其特点辨证施治,未病先防.

    作者:刘美杰;刘瑛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和护理干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均15 d为1个疗程,护理2个疗程,检测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护理前后气道反应性测定和血清白介素-13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为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气道反应性测定和血清白介素-13水平比较均有所好转,且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疏风宣肺,解痉止咳,提高气道反应阈值,降低血清白介素-13,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正气内虚,痰瘀并存”论治肺间质纤维化

    中医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三脏虚损,标实为痰、瘀、热、毒,痰、热、毒均在虚和瘀基础上形成.正虚和邪实可以相互影响,并互为因果,形成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者更虚、实者更实的病理特点.中医药治疗该病有其独特优势,可外感与内伤并重,扶正与祛邪并调.从“正气内虚,痰瘀并存”的病机观点论治肺间质纤维化,可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英;管梦月;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南征教授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慢性肾衰竭

    目的 观察南征教授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以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肾衰宁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改变情况.4周为1个疗程.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57.50% (P <0.05).2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尿酸值均下降(P <0.05,P<O.01),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所好转,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南征教授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慢性肾风肾衰竭,可显著降低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沈明阳;李美瑛;刘淼;刘小伟;南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丝瓜络配方颗粒中多糖含量

    目的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丝瓜络配方颗粒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对供试品与对照品进行处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值.结果 测得的大吸收波长为490nm,葡萄糖浓度在1.427 0~14.271 0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RSD为0.78%,平均回收率为98.9%.结论 本法简便易行,精确度高,测定速度快.

    作者:田健;朱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肺癌患者EGFR-TKIs相关皮疹

    目的 观察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相关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经病理确诊为晚期肺腺癌,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皮疹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同时采用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口服汤药早晚2次/d;对照组同时采用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外用.10 d为1疗程,均连续用药2疗程,根据NCI-CTCAE 4.0对皮肤毒性评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皮疹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皮疹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P<0.05).结论 养阴清热解毒法能够减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起的皮肤毒副反应.

    作者:郭慧茹;孙建立;阮广欣;单孟俊;沈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纪青山教授针刺治疗痿证

    纪青山教授认为,痿证的基本因素在“虚”和“热”,本病一般出现在热病之中或之后,治疗时要以平衡阴阳,调理五脏六腑的经气为主.“益阴补虚,通阳起废”为治疗本病的关键,针刺时手法宜重.临证时坚持补虚泻实兼顾,重视调畅气血,强调综合治疗.痿病的预后与感邪轻重,与正气强弱有密切关系.治疗时重点有三,一是从脾胃论治,补亏虚之不足;二是从阳经阳穴着手,通调全身阳气;三是从特定穴入手,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效果.

    作者:佟雪;陈春海;刘春;张楚;陈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快速记忆挑战法”促进《经络腧穴学》教学效果

    “快速记忆挑战法”教学研究的实施,突出对学生记忆能力和学习热情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针灸学理论的重要知识点,从而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真正适应针灸推拿专业实际工作需要,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快速记忆挑战法”可促进《经络腧穴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洪嘉婧;李慧璟;李艳丽;胡英华;景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益肾排毒方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肾排毒方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03只清洁级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尿毒清颗粒)、治疗组(低、中、高剂量)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给予1.5%腺嘌呤混悬液按300 mg/(kg·d)剂量灌胃给药,造模3周.造模成功后,按大鼠体质量2 mL/100 g,灌胃1次/d,连续8周.正常组、模型组给予自来水灌胃,对照组灌胃尿毒清颗粒混悬液,治疗组分别按相当于人用药剂量的0.5、1、2倍量灌胃中药煎剂益肾排毒方.给药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肾功能(BUN、Scr)指标、免疫(α-SMA)指标、电镜下肾脏组织超微结构形态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其余各组BUN、Sc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其余各组BUN、Scr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其余各组α-SMA水平均有下降趋势,治疗组(高剂量)水平显著下降(P<0.01);电镜下,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肾损伤,对照组和治疗组肾损伤有所改善.结论 益肾排毒方可降低慢性肾衰竭大鼠血BUN、Scr水平,下调α-SMA的表达,改善修复受损肾脏组织,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

    作者:周微;杨秀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刺结合易筋经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易筋经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对心理的影响.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3组,治疗期间脱落15例患者,对照组56例、针刺组54例、联合组55例.3组均进行相同常规康复训练的条件下,针刺组加以针灸治疗3个月,联合组行针灸加易筋经训练治疗3个月,1次/d,每周5d.在实验前后,采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Zung抑郁自评(SDS)评分进行评测.结果 联合组3个月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治疗2、3个月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3个月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针刺组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易筋经训练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情绪状态.

    作者:张国栋;梁国强;惠礽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酵母菌细胞内维生素B1含量

    目的 建立酵母菌细胞内维生素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Thermo DBS-C18分析柱(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水-甲醇(70∶30),流速1.2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 维生素B1在浓度1.0 ~ 5.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294 400.5 X-65 837.9,r=0.997 9),方法回收率为88% ~92%,重现性在RSD =0.8%~1.24% (n =5).结论 本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酵母菌细胞内维生素B1含量.

    作者:尹鹏;于倩;李忻;孙岩;陈雪;王恩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