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行;周忠焱;唐靖一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复方对家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CRP水平及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总动脉球囊损伤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家兔的实验方法.筛选家兔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治疗组、正常组,共4组.各组家兔于8周末,清晨空腹经耳中央动脉采血,分离血浆.处死家兔后取颈总动脉组织,测定NF-κB基因表达.结果 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都能降低血浆CRP水平;与治疗组比较,西药对照组CRP水平下降更为明显.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均能下调NF-κB基因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能够降低血浆CRP水平,下调NF-κB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拮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有利于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柳士博;张艳;礼海;朱洁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丝瓜络配方颗粒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对供试品与对照品进行处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值.结果 测得的大吸收波长为490nm,葡萄糖浓度在1.427 0~14.271 0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RSD为0.78%,平均回收率为98.9%.结论 本法简便易行,精确度高,测定速度快.
作者:田健;朱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热敏灸疗法在儿童PNS中的作用及干预机制.方法 将80例PNS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敏灸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PNS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IgG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IgG治疗前后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有增高,CD8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增高,P<0.01;治疗前2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间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出现显著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医常规方案加用热敏灸疗法,能够显著改善PNS患儿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等指标.
作者:刘明晖;谢湘春;王璞;赵树华;方美善;王长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明清时期是中医外科学发展的黄金阶段,其中具影响力的三大医学流派——正宗派、全生派和心得派,在对待中医外科学疮疡病的因机证治方面,有其各自的观点.正宗派“审证求因,重辨阴阳”,主张“内外并举,顾护脾胃”,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治疗疮疡;全生派倡“阴虚阳实”之论,立“阳痈阴疽”之说,主张分清阴阳的属性后再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心得派重视时邪致病,创“疡科三部病机学说”,认为“外疡实从内出”,主张“治外必本于内”的治法.三家学说各执己见,却又相互渗透,并对后世医家在对疮疡病的认识和治疗方面影响颇深.
作者:王霄;柳越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四》中所载案例的临床症状、辨诊、治法及药物总结分析其对胸痹和肺痹的病因病机及诊治特色.叶天士认为,肺痹病因病机为上焦湿热壅塞,肺气不通;上焦气分壅热,肺不升降;上焦气机紊乱,肺气升降失调.胸痹的病因病机可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叶氏对于肺痹和胸痹诊断方面注重首辨寒热,治疗则以重调气机、健脾化痰为主.
作者:时潇;刘兰林;马占山;陈庆伟;黄美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环境下运行与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方法 针对临床试验过程中HIS、LIS与PACS系统、门诊、医嘱、化验室检验、医技科室检查工作流程与临床试验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构建,并介绍系统运行状况.结果 通过临床试验系统的构建及与医院各个系统的对接,实现了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项目管理和全流程信息的控制,使临床试验的各个过程更加顺畅,做到了及时入组,实时信息更新,使研究者能够在实验室检验、电诊与放射线检查得到结果第一时间对受试者进行医学判断,提高了试验的效率,并使得机构办公室能够对试验的全部流程信息进行清晰的掌控.结论 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使试验项目管理更加准确、规范,并能够对试验的各个重要节点进行质量控制,能系统的提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能力与办公效率.
作者:常天瀛;杨海淼;崔英子;冷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并优化流化床包衣法制备银耳多糖肠溶微粒(ETPP)工艺条件.方法 以Eudragit L30-D55水分散体为包衣材料,柠檬酸三乙酯为增塑剂,滑石粉为抗黏剂,同时考察包衣后微粒的累计释放度,制备直径小于190 μm肠溶微粒.结果 载药量为40.62%,包封率为79.29%,酸中累计释放度小于10%,碱液中累计释放度大于75%,制备的微粒其平均粒径在115~190um之间,圆整度、堆密度、总收率均较理想.结论 应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ETPP,其工艺简便,稳定可行,适合小鼠药物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的需要和大工业生产.
作者:李红月;肖旭朗;王海洋;张洪贺;徐多多;王明星;高其品;高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酵母菌细胞内维生素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Thermo DBS-C18分析柱(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水-甲醇(70∶30),流速1.2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 维生素B1在浓度1.0 ~ 5.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294 400.5 X-65 837.9,r=0.997 9),方法回收率为88% ~92%,重现性在RSD =0.8%~1.24% (n =5).结论 本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酵母菌细胞内维生素B1含量.
作者:尹鹏;于倩;李忻;孙岩;陈雪;王恩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医认为,更年期失眠症是由于更年期女性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亏损,精血不足,终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临床常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5个证型.中医多采用中药、针灸、推拿及综合疗法治疗,其导引之术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等方式,使人体气血旺盛、经络通畅、阴阳平衡,增强体质,进而改善更年期失眠症状.
作者:赵晋莹;王环;张欣露;矫俊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通乳方与瓜蒌牛蒡汤治疗乳痈初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乳痈初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通乳方加减口服,对照组予瓜蒌牛蒡汤加减口服.2组均于初诊当日,第4、7天评判症状体征积分、肿块积分,初诊当日、第7天检测血常规、CRP数值.结果 2组症状体征、肿块积分的改善趋势均不同(P<0.05),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治疗前后CRP比较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乳方治疗乳痈初期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肿块有明显疗效,可降低血常规及CRP的水平.
作者:刘兴静;周敏;徐浩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以吉林省卫生统计年鉴提供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并结合一些相关文献,对吉林省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根据吉林省目前的一些状况,认为中医药服务发展的现状不是很乐观,中医药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其应有的特色及优势也在逐渐的淡化.这些都是影响吉林省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因素.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应对影响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因素加以探讨研究,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作者:费文奇;郑力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针灸治疗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前的后一门专业课,是学生将所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慕课思潮的影响下,整合教学结构、精简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能力,将模拟教学、PBL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将经典歌赋、医学英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摸索出一条适合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
作者:董国娟;王朝辉;刘晓娜;王富春;刘飞;李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易筋经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对心理的影响.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3组,治疗期间脱落15例患者,对照组56例、针刺组54例、联合组55例.3组均进行相同常规康复训练的条件下,针刺组加以针灸治疗3个月,联合组行针灸加易筋经训练治疗3个月,1次/d,每周5d.在实验前后,采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Zung抑郁自评(SDS)评分进行评测.结果 联合组3个月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治疗2、3个月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3个月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针刺组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易筋经训练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情绪状态.
作者:张国栋;梁国强;惠礽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基于创新药物研发成本-效益风险的控制诉求,除了一种以早期获得人体PK/ADME信息以及高效筛选先导化合物为目的药物研发的新方法(也被称为0期临床试验/探索性临床试验),国内外亦开展了一些利用0期临床试验方法的研究,为探讨0期临床试验作为一种新的药物研发技术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参考.
作者:崔英子;谢雁鸣;杨海淼;杨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方寡而获效捷也”.中医认为,外感偏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风邪为主;内伤偏头痛,多因情志失调、肝肾阴虚、先天禀赋不足、年老气血衰败,或久病体弱,或饮食劳倦内伤脾肾;跌仆外伤或偏头痛日久入络,致气血瘀滞而成,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将引经药运用到偏头痛的治疗中,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药量,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吴大龙;赵德喜;赵婧彤;刘立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次,每晚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压豆法治疗,均治疗4周,进行效果评价.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CD)测定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变化,VAS疼痛评分进行治疗前后头痛评估.结果 2组ACA、MCA、PCA、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可改善脑血管血流速度,缓解偏头痛症状.
作者:侯宝山;李国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记忆-遗忘规律培训儿科ICU护士动脉血采集方法,并作效果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儿科ICU各级职称护士60例,培训前1d进行动脉血采集操作考核1次并记录成绩,第2天统一参加院内儿科ICU护士动脉血采集方法临床操作教学培训(多媒体讲课法,真人示教法),培训结束后将护士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根据记忆-遗忘规律分别在院内培训后1、3、6、30 d科室内部进行重复培训随即考核,30 d后参加院内考核.对照组30例,根据院内规定,30 d后参加院内考核,期间护士根据实际掌握情况自行练习.对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所得分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士30 d后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培训后考核成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d与3d,3d与6d比较,P<0.05.结论 运用记忆-遗忘规律培训儿科ICU护士动脉血采集效果明显,培训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杨丽娟;付莉;李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和护理干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均15 d为1个疗程,护理2个疗程,检测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护理前后气道反应性测定和血清白介素-13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为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气道反应性测定和血清白介素-13水平比较均有所好转,且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疏风宣肺,解痉止咳,提高气道反应阈值,降低血清白介素-13,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分析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病理特征,发现饮食治疗对超重/肥胖PCOS患者有重要的治疗作用,饮食疗法对PCOS患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生殖功能、代谢水平、心理因素等方面均有改善作用,健康合理的膳食结构是治疗超重/肥胖PCOS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外国学者主要采用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低脂类、低升糖指数等膳食模式,改善患者体质量和糖、脂代谢情况,进而控制内分泌紊乱状态提高促进生殖功能.在PCOS临床治疗中尤其是超重/肥胖PCOS应重视长期、规范的饮食干预.
作者:高金金;侯丽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穴位敷贴治疗膝关节痛痹的选穴与用药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该病症的用药及选穴配伍.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 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穴位敷贴数据库,对2005---2015年发表的145篇文献进行整理、筛选、统计、聚类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有效穴位18个,常用药物82味,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分别为阿是穴、血海、膝眼、足三里等穴,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分别是红花、乳香、川乌、独活、当归等药物.结论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可以系统总结中医方法治疗膝关节痛痹的穴位配伍与药物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王朝辉;马诗棋;高巧玲;柴佳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