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包欣子;徐媛媛;张烨;舒鹏
目的 观察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相关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经病理确诊为晚期肺腺癌,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皮疹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同时采用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口服汤药早晚2次/d;对照组同时采用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外用.10 d为1疗程,均连续用药2疗程,根据NCI-CTCAE 4.0对皮肤毒性评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皮疹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皮疹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P<0.05).结论 养阴清热解毒法能够减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起的皮肤毒副反应.
作者:郭慧茹;孙建立;阮广欣;单孟俊;沈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通乳方与瓜蒌牛蒡汤治疗乳痈初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乳痈初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通乳方加减口服,对照组予瓜蒌牛蒡汤加减口服.2组均于初诊当日,第4、7天评判症状体征积分、肿块积分,初诊当日、第7天检测血常规、CRP数值.结果 2组症状体征、肿块积分的改善趋势均不同(P<0.05),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治疗前后CRP比较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乳方治疗乳痈初期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肿块有明显疗效,可降低血常规及CRP的水平.
作者:刘兴静;周敏;徐浩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质量环(PDCA)循环在门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PDCA循环对门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数据对比应用统计学原理分析实施前后效果.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以减少医患矛盾,提升医院形象,有助于门诊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马丽波;马丽丽;高洁;郭志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瘀血与慢性肾衰竭(CRF)关系密切,在CRF发病过程中,无论正气虚损,还是实邪蕴结,终都可导致瘀血的发生.在CRF治疗中活血化瘀应贯穿始终,无论病人有无瘀血证临床表现,应用活血化瘀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应用时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灵活施治、随证求因、审因论治,才能达到活血除瘀之目的.若不审病因,一味活血破血,不仅无效,反而徒伤正气,促使病情恶化,临证时当引以为戒.
作者:杨秀炜;周微;王守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风药质轻味辛,具有发散解表、祛邪开郁、通阳化湿、调畅气机、通络开窍、活血化瘀等多重功效,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张伟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风药加以总结及运用,不仅长于运用风药发散祛邪,而且善于使用风药调畅气机,开发郁结,在多种肺系疾病的治疗中巧妙运用.
作者:刘庆银;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运用五运六气学说探讨湿疹湿热浸淫型的发病可以看出,木运、土运、水运不及之年和木运、土运太过之年都易患脾病.即在壬寅、壬申、己巳、己亥、丁丑、丁未、甲辰、甲戌、辛丑、辛未这些年湿热浸淫型湿疹更容易发生.通过对湿热浸淫型湿疹发病的研究,可以在相应年份根据其特点辨证施治,未病先防.
作者:刘美杰;刘瑛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环境下运行与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方法 针对临床试验过程中HIS、LIS与PACS系统、门诊、医嘱、化验室检验、医技科室检查工作流程与临床试验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构建,并介绍系统运行状况.结果 通过临床试验系统的构建及与医院各个系统的对接,实现了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项目管理和全流程信息的控制,使临床试验的各个过程更加顺畅,做到了及时入组,实时信息更新,使研究者能够在实验室检验、电诊与放射线检查得到结果第一时间对受试者进行医学判断,提高了试验的效率,并使得机构办公室能够对试验的全部流程信息进行清晰的掌控.结论 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使试验项目管理更加准确、规范,并能够对试验的各个重要节点进行质量控制,能系统的提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能力与办公效率.
作者:常天瀛;杨海淼;崔英子;冷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感染性腹泻的中医用药特点及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感染性腹泻中医证治文献,提取医案的中医四诊信息,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形成感染性腹泻中医用药数据库,应用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因子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71篇,医案243例.感染性腹泻常用的中药为黄连、甘草、木香、白芍、白头翁等;常用的药物种类为: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等.因子分析:提取7个关键公因子(中药组合),主要属于清热燥湿解毒类药物、养阴活血类药物、行气导滞类药物及益气健脾类药物.结论 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用药当以清热解毒为当务之急;重视行血、调气及养护脾胃.治疗感染性腹泻需要针对病机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法则.
作者:王一战;刘宏伟;苏芮;韩经丹;范吉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医认为,更年期失眠症是由于更年期女性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亏损,精血不足,终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临床常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5个证型.中医多采用中药、针灸、推拿及综合疗法治疗,其导引之术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等方式,使人体气血旺盛、经络通畅、阴阳平衡,增强体质,进而改善更年期失眠症状.
作者:赵晋莹;王环;张欣露;矫俊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纪青山教授认为,痿证的基本因素在“虚”和“热”,本病一般出现在热病之中或之后,治疗时要以平衡阴阳,调理五脏六腑的经气为主.“益阴补虚,通阳起废”为治疗本病的关键,针刺时手法宜重.临证时坚持补虚泻实兼顾,重视调畅气血,强调综合治疗.痿病的预后与感邪轻重,与正气强弱有密切关系.治疗时重点有三,一是从脾胃论治,补亏虚之不足;二是从阳经阳穴着手,通调全身阳气;三是从特定穴入手,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效果.
作者:佟雪;陈春海;刘春;张楚;陈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纪青山教授治疗顽固性咳嗽以减少顽固性咳嗽的发病率,注重预后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运用中医整体辨证的思想,从三焦方面考虑,疏上焦,重肺气,温中焦,补脾胃,调下焦,滋肾水,治疗时取穴简便、手法独特、辨证精准,使其在短的时间内取得大的疗效.
作者:郑旭;刘春;陈春海;张楚;陈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抗炎、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并积极治疗相关并发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EGb疗法进行治疗,即舒血宁注射液20 mL+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均连续治疗2周后进行评价,抽取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栓调节蛋白(TM)、一氧化氮(NO)、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结果 2组TNF-α、IL-8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SOD、GSH-PX增高,MDA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TM、NO升高,vWF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Gb可明显抑制AECOPD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石震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肺癌/乳腺癌伴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为肺癌/乳腺癌伴情绪障碍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筛选肺癌/乳腺癌伴情绪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手术、放化疗等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口服汤剂血府逐瘀汤加味,6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侯平均积分、SDS、SAS、HAMD、HAMA得分的变化,并计算其有效率.分层比较2病种间的有效率.结果 经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后,除SDS外,治疗组中医症候平均积分、SAS、HAMD、HAMA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病种间治疗均有效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味可改善肺癌/乳腺癌伴情绪障碍,其治疗肺癌伴情绪障碍、乳腺癌伴情绪障碍疗效相似.
作者:陈敬贤;沈小珩;吕玲玲;郑岚;朱伟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医饮食干预对血液净化高磷血症患者血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行维持性透析的80例高磷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饮食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高磷血症的发生率、血液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4个月后的高磷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磷、钙磷乘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疼痛、活力、躯体活动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饮食干预能够降低血液净化高磷血症患者的血磷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东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易筋经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对心理的影响.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3组,治疗期间脱落15例患者,对照组56例、针刺组54例、联合组55例.3组均进行相同常规康复训练的条件下,针刺组加以针灸治疗3个月,联合组行针灸加易筋经训练治疗3个月,1次/d,每周5d.在实验前后,采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Zung抑郁自评(SDS)评分进行评测.结果 联合组3个月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治疗2、3个月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3个月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针刺组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易筋经训练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情绪状态.
作者:张国栋;梁国强;惠礽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酵母菌细胞内维生素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Thermo DBS-C18分析柱(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水-甲醇(70∶30),流速1.2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 维生素B1在浓度1.0 ~ 5.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294 400.5 X-65 837.9,r=0.997 9),方法回收率为88% ~92%,重现性在RSD =0.8%~1.24% (n =5).结论 本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酵母菌细胞内维生素B1含量.
作者:尹鹏;于倩;李忻;孙岩;陈雪;王恩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叶柏教授认为,克罗恩病应从“脾虚湿热瘀毒”论治,认为脾虚为发病之本,标实有湿、热、瘀、毒不同,提出健脾扶正、益气温中以治其本,化湿清热、活血解毒以治其标,早期以标实证为主,清化活血解毒,还需顾护胃气;后期本虚为主时补益脾胃,佐以清化活血解毒;标本并重时则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并施.并注意生活调摄、慎防外邪,以及汲取外科经验,内外兼顾.
作者:崔成成;叶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从抗氧化及免疫调节机制探讨红树莓原液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抗衰老作用.方法 观察测定红树莓原液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2、IL-10水平,取小鼠肝脏测其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 红树莓原液可上调D-半乳糖模型小鼠IL-2的表达,下调IL-10的表达水平,可以提高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结论 红树莓原液可以通过调节D-半乳糖模型小鼠的免疫状态,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李书丹;宋娜;李晓东;于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酸枣仁皂苷A对野生型CS品系果蝇睡眠作用影响的量效关系与时效关系.方法 选择野生型CS品系7d龄雄性果蝇为研究对象,采用液体给药的方式,利用果蝇活动监测系统,观察不同浓度酸枣仁皂苷A对果蝇睡眠影响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结果 1 mg/mL剂量为佳给药浓度,给药3d为佳给药时间,并可以明显延长果蝇白天平均睡眠的总时间和夜晚平均睡眠的总时间,增强果蝇的片段化睡眠.结论 酸枣仁皂苷A对野生型CS品系7d龄雄果蝇的睡眠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晓岩;刘美玉;卞宏生;李廷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素问·本病篇》论述的三年化疫理论,有着深厚的中医运气学背景,是中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对三年化疫五行属性成因3种情况进行总结归纳:一是上一年“尤尚治天”的司天之气五行所胜之气五行属性相同之疫;二是有与“尤尚治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的五行之疫;三是与“尤尚治天”之六气五行属性相近之气,所胜之气之五行属性,即为三年化疫所成之疫的五行属性.该总结有助于中医学者更好的理解中医运气学三年化疫的理论,更好地把握三年化疫的规律.
作者:崔洪涛;苏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