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帝内经》“三年化疫”理论五疫成因规律探求

崔洪涛;苏颖

关键词:《黄帝内经》, 三年化疫, 五疫成因
摘要:《素问·本病篇》论述的三年化疫理论,有着深厚的中医运气学背景,是中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对三年化疫五行属性成因3种情况进行总结归纳:一是上一年“尤尚治天”的司天之气五行所胜之气五行属性相同之疫;二是有与“尤尚治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的五行之疫;三是与“尤尚治天”之六气五行属性相近之气,所胜之气之五行属性,即为三年化疫所成之疫的五行属性.该总结有助于中医学者更好的理解中医运气学三年化疫的理论,更好地把握三年化疫的规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风通腑泄热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中风通腑泄热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正交法优选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厚朴等加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h,药渣与枳实等一起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浸膏加芒硝细粉,加微粉硅胶、可溶性淀粉适量制成颗粒,颗粒的成型性和溶化性均较好.结论 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工艺稳定,可作为本品的制备工艺.

    作者:董晗;赵建军;何蕊;方春雪;娄婷婷;位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中风病各期用药规律的证候动态变化规律分析

    目的 本研究通过收集近十年国内外医学期刊中的中风病医案,挖掘中风病各期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中风病医案,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统计中风病各期用药特点,分析证候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共收集医案292例,出现药物249味,用药总频数为3 692次,用药频率在25次以上的药物共有40味,总的用药频率达到69.47%,292例医案中能够具体分期的医案共有279例,用药总频率3 236次,其中,急性期169例,出现药物215味,恢复期68例,出现药物203味,后遗症期42例,出现药物185味.结论 中风病存在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痰瘀两种证候几乎贯穿整个病程,始终占有很高的比例,成为中风发病的主线.

    作者:张冬梅;冷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盘造影证实14个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均撕裂,行PELD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前、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60 ~120(96±18.1)min,术中出血量10 ~30(16±8.6)mL.住院时间3~9(4.6±1.3)d.14例均获随访,时间2~12(6.9±4.3)个月.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脊髓神经损伤.VAS术前为6~10(7..9±1.8)分,术后为0~3(1.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ODI术前为52.0%~85.1%(78.1±17.3)%,末次随访时为10.8% ~24.1%(16.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结论 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疗效较好.

    作者:刘书中;王以朋;余可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饮食疗法的研究进展

    分析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病理特征,发现饮食治疗对超重/肥胖PCOS患者有重要的治疗作用,饮食疗法对PCOS患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生殖功能、代谢水平、心理因素等方面均有改善作用,健康合理的膳食结构是治疗超重/肥胖PCOS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外国学者主要采用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低脂类、低升糖指数等膳食模式,改善患者体质量和糖、脂代谢情况,进而控制内分泌紊乱状态提高促进生殖功能.在PCOS临床治疗中尤其是超重/肥胖PCOS应重视长期、规范的饮食干预.

    作者:高金金;侯丽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穴位敷贴治疗膝关节痛痹选穴与用药规律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穴位敷贴治疗膝关节痛痹的选穴与用药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该病症的用药及选穴配伍.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 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穴位敷贴数据库,对2005---2015年发表的145篇文献进行整理、筛选、统计、聚类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有效穴位18个,常用药物82味,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分别为阿是穴、血海、膝眼、足三里等穴,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分别是红花、乳香、川乌、独活、当归等药物.结论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可以系统总结中医方法治疗膝关节痛痹的穴位配伍与药物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王朝辉;马诗棋;高巧玲;柴佳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补气活血中药足浴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病

    目的 观察早期糖尿病足病患者应用补气活血中药足浴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补气活血中药足浴联合护理干预,连续护理3周,观察2组临床症状、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1.6%优于对照组的57.9% (P <0.05);2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气活血中药足浴能提高药物吸收率,有效作用于病位,疗效优于单纯护理组.

    作者:王丽颖;高天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DCA循环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质量环(PDCA)循环在门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PDCA循环对门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数据对比应用统计学原理分析实施前后效果.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以减少医患矛盾,提升医院形象,有助于门诊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马丽波;马丽丽;高洁;郭志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疡科主要学术流派及思想探析

    明清时期是中医外科学发展的黄金阶段,其中具影响力的三大医学流派——正宗派、全生派和心得派,在对待中医外科学疮疡病的因机证治方面,有其各自的观点.正宗派“审证求因,重辨阴阳”,主张“内外并举,顾护脾胃”,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治疗疮疡;全生派倡“阴虚阳实”之论,立“阳痈阴疽”之说,主张分清阴阳的属性后再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心得派重视时邪致病,创“疡科三部病机学说”,认为“外疡实从内出”,主张“治外必本于内”的治法.三家学说各执己见,却又相互渗透,并对后世医家在对疮疡病的认识和治疗方面影响颇深.

    作者:王霄;柳越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红树莓原液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抗衰老作用

    目的 从抗氧化及免疫调节机制探讨红树莓原液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抗衰老作用.方法 观察测定红树莓原液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2、IL-10水平,取小鼠肝脏测其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 红树莓原液可上调D-半乳糖模型小鼠IL-2的表达,下调IL-10的表达水平,可以提高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结论 红树莓原液可以通过调节D-半乳糖模型小鼠的免疫状态,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李书丹;宋娜;李晓东;于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丝瓜络配方颗粒中多糖含量

    目的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丝瓜络配方颗粒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对供试品与对照品进行处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值.结果 测得的大吸收波长为490nm,葡萄糖浓度在1.427 0~14.271 0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RSD为0.78%,平均回收率为98.9%.结论 本法简便易行,精确度高,测定速度快.

    作者:田健;朱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伤寒论》第149条探析

    关于《伤寒论》原文第149条,诸多医家均对条文中的“柴胡汤证”有所阐发,且多认为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为寒热错杂.研究认为“发热”一症是诊断柴胡汤证的关键;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为脾胃受损,运化失职,痰湿中阻,导致脾胃气机痞塞,升降失常,而非寒热错杂.

    作者:韦汉文;张国骏;耿玉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论《伤寒论》临床

    金东明教授在中医经典《伤寒论》博、硕、本教学、临床与经验研究中,对如何做好《伤寒论》临床从:目的意义、方法步骤、佳设计、注意事项四大方面首次从中医药高校教学角度、各专业特点、博硕本三级进行了系统探讨;并首次对青年教师如何做好《伤寒论》研究,分别从临床与教学、科研相结合角度以及从提高教学水平与个人素质角度进行了系统探讨.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研究报道.

    作者:金东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引经药在偏头痛中的应用

    “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方寡而获效捷也”.中医认为,外感偏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风邪为主;内伤偏头痛,多因情志失调、肝肾阴虚、先天禀赋不足、年老气血衰败,或久病体弱,或饮食劳倦内伤脾肾;跌仆外伤或偏头痛日久入络,致气血瘀滞而成,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将引经药运用到偏头痛的治疗中,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药量,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吴大龙;赵德喜;赵婧彤;刘立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纪青山教授针刺治疗痿证

    纪青山教授认为,痿证的基本因素在“虚”和“热”,本病一般出现在热病之中或之后,治疗时要以平衡阴阳,调理五脏六腑的经气为主.“益阴补虚,通阳起废”为治疗本病的关键,针刺时手法宜重.临证时坚持补虚泻实兼顾,重视调畅气血,强调综合治疗.痿病的预后与感邪轻重,与正气强弱有密切关系.治疗时重点有三,一是从脾胃论治,补亏虚之不足;二是从阳经阳穴着手,通调全身阳气;三是从特定穴入手,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效果.

    作者:佟雪;陈春海;刘春;张楚;陈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释“瘅”“疸”

    结合古辞书、医籍、其他古籍文献中关于“瘅”和“疸”的相关记载,以形、音、义三方面为基础,对早期文献的论述进行详细考察.经考释,“瘅”有3种含义:一指一类由于虚劳导致气逆的病证;一指风邪侵袭手足所致疾病;一指火瘅,为小儿病,或同“火丹”.“疸”为酒食过度导致脾胃湿热瘀结,热气郁蒸所致的病证,表现为目黄、身微黄、齿黄、爪甲黄,并伴身痛.早期医籍中记载的“瘅”和“疸”的主要区别在于“瘅”以虚劳为前提,以气逆为基本病机,此气为胆气、全身阳气或五藏之气等;而“疸”为湿热蕴脾所致,其所郁蒸之气则为脾气.后来由于通假混用及其病证表现上的某些相似之处,二者在医籍中的病因病机、病证表现、证治方药等都出现了混同的情况.

    作者:李曌华;王育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益肾排毒方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肾排毒方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03只清洁级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尿毒清颗粒)、治疗组(低、中、高剂量)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给予1.5%腺嘌呤混悬液按300 mg/(kg·d)剂量灌胃给药,造模3周.造模成功后,按大鼠体质量2 mL/100 g,灌胃1次/d,连续8周.正常组、模型组给予自来水灌胃,对照组灌胃尿毒清颗粒混悬液,治疗组分别按相当于人用药剂量的0.5、1、2倍量灌胃中药煎剂益肾排毒方.给药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肾功能(BUN、Scr)指标、免疫(α-SMA)指标、电镜下肾脏组织超微结构形态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其余各组BUN、Sc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其余各组BUN、Scr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其余各组α-SMA水平均有下降趋势,治疗组(高剂量)水平显著下降(P<0.01);电镜下,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肾损伤,对照组和治疗组肾损伤有所改善.结论 益肾排毒方可降低慢性肾衰竭大鼠血BUN、Scr水平,下调α-SMA的表达,改善修复受损肾脏组织,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

    作者:周微;杨秀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记忆-遗忘规律对培训儿科ICU护士动脉血采集方法的效果评价

    目的 运用记忆-遗忘规律培训儿科ICU护士动脉血采集方法,并作效果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儿科ICU各级职称护士60例,培训前1d进行动脉血采集操作考核1次并记录成绩,第2天统一参加院内儿科ICU护士动脉血采集方法临床操作教学培训(多媒体讲课法,真人示教法),培训结束后将护士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根据记忆-遗忘规律分别在院内培训后1、3、6、30 d科室内部进行重复培训随即考核,30 d后参加院内考核.对照组30例,根据院内规定,30 d后参加院内考核,期间护士根据实际掌握情况自行练习.对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所得分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士30 d后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培训后考核成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d与3d,3d与6d比较,P<0.05.结论 运用记忆-遗忘规律培训儿科ICU护士动脉血采集效果明显,培训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杨丽娟;付莉;李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12 h口服利伐沙班片,观察组则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统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测量下肢周径,监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1、2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8%、11.9%,较对照组同一时间的发生率21.4%、40.5%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下肢周径与对照组相比缩小程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微循环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其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更为突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有效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缩小下肢周径,改善血液微循环,抗炎作用突出.

    作者:曾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吉林省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以吉林省卫生统计年鉴提供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并结合一些相关文献,对吉林省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根据吉林省目前的一些状况,认为中医药服务发展的现状不是很乐观,中医药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其应有的特色及优势也在逐渐的淡化.这些都是影响吉林省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因素.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应对影响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因素加以探讨研究,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作者:费文奇;郑力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酵母菌细胞内维生素B1含量

    目的 建立酵母菌细胞内维生素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Thermo DBS-C18分析柱(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水-甲醇(70∶30),流速1.2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 维生素B1在浓度1.0 ~ 5.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294 400.5 X-65 837.9,r=0.997 9),方法回收率为88% ~92%,重现性在RSD =0.8%~1.24% (n =5).结论 本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酵母菌细胞内维生素B1含量.

    作者:尹鹏;于倩;李忻;孙岩;陈雪;王恩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