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风通腑泄热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董晗;赵建军;何蕊;方春雪;娄婷婷;位鸿

关键词:中风通腑泄热颗粒, 制备工艺, 正交实验
摘要:目的 优化中风通腑泄热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正交法优选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厚朴等加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h,药渣与枳实等一起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浸膏加芒硝细粉,加微粉硅胶、可溶性淀粉适量制成颗粒,颗粒的成型性和溶化性均较好.结论 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工艺稳定,可作为本品的制备工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叶提取物对AECOPD患者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抗炎、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并积极治疗相关并发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EGb疗法进行治疗,即舒血宁注射液20 mL+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均连续治疗2周后进行评价,抽取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栓调节蛋白(TM)、一氧化氮(NO)、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结果 2组TNF-α、IL-8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SOD、GSH-PX增高,MDA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TM、NO升高,vWF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Gb可明显抑制AECOPD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石震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运用五运六气学说分析湿疹湿热浸淫型的发病

    运用五运六气学说探讨湿疹湿热浸淫型的发病可以看出,木运、土运、水运不及之年和木运、土运太过之年都易患脾病.即在壬寅、壬申、己巳、己亥、丁丑、丁未、甲辰、甲戌、辛丑、辛未这些年湿热浸淫型湿疹更容易发生.通过对湿热浸淫型湿疹发病的研究,可以在相应年份根据其特点辨证施治,未病先防.

    作者:刘美杰;刘瑛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吉林省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以吉林省卫生统计年鉴提供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并结合一些相关文献,对吉林省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根据吉林省目前的一些状况,认为中医药服务发展的现状不是很乐观,中医药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其应有的特色及优势也在逐渐的淡化.这些都是影响吉林省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因素.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应对影响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因素加以探讨研究,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作者:费文奇;郑力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和护理干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均15 d为1个疗程,护理2个疗程,检测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护理前后气道反应性测定和血清白介素-13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为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气道反应性测定和血清白介素-13水平比较均有所好转,且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疏风宣肺,解痉止咳,提高气道反应阈值,降低血清白介素-13,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南征教授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慢性肾衰竭

    目的 观察南征教授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以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肾衰宁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改变情况.4周为1个疗程.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57.50% (P <0.05).2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尿酸值均下降(P <0.05,P<O.01),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所好转,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南征教授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慢性肾风肾衰竭,可显著降低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沈明阳;李美瑛;刘淼;刘小伟;南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BL教学模式对全科医师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全科医师进行PBL教学模式的培养,调查其有效度,以检测住培工作的管理效果,促进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吉林大学三家附属医院,分别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和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5级共100名全科专业的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人口社会学资料中,以24~26岁学员居多,本科学历的学员为主,95%的全科医师为单位人,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学员仅占8%.通过采用PBL教学模式,学员认为“注重医德建设的能力”此项培训效果高(占90.1%),培训效果低的一项是“培养学员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占66.7%).结论 通过采用PBL教学培养模式,全科医师的各方面能力均得到提高,说明三家医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推进了基地住培管理工作的进程.

    作者:冀慧玲;胡海霞;吴昊;李国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索性新药临床试验的回顾与展望

    基于创新药物研发成本-效益风险的控制诉求,除了一种以早期获得人体PK/ADME信息以及高效筛选先导化合物为目的药物研发的新方法(也被称为0期临床试验/探索性临床试验),国内外亦开展了一些利用0期临床试验方法的研究,为探讨0期临床试验作为一种新的药物研发技术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参考.

    作者:崔英子;谢雁鸣;杨海淼;杨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刺结合易筋经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易筋经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对心理的影响.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3组,治疗期间脱落15例患者,对照组56例、针刺组54例、联合组55例.3组均进行相同常规康复训练的条件下,针刺组加以针灸治疗3个月,联合组行针灸加易筋经训练治疗3个月,1次/d,每周5d.在实验前后,采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Zung抑郁自评(SDS)评分进行评测.结果 联合组3个月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治疗2、3个月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3个月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针刺组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易筋经训练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情绪状态.

    作者:张国栋;梁国强;惠礽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肝内胆管癌术后辅助性放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肝内胆管癌术后辅助性放化疗的临床疗效,以期提高对肝内胆管癌综合治疗的认识.方法 收集在我院行术后辅助性放疗及化放疗的患者187例,其中放疗组患者102例,放化疗组患者85例,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替吉奥化疗是主要预后相关因素,晚期病例姑息手术未延长中位生存期;病理Ⅲ期患者中,IMRT+替吉奥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癌的有效途径,放射治疗旨在消灭手术切缘残存的肿瘤细胞并预防肿瘤局部复发转移,两者联合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治疗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研究.

    作者:马宏宾;杨倞;喻伟;孟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通乳方与瓜蒌牛蒡汤治疗乳痈初期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通乳方与瓜蒌牛蒡汤治疗乳痈初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乳痈初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通乳方加减口服,对照组予瓜蒌牛蒡汤加减口服.2组均于初诊当日,第4、7天评判症状体征积分、肿块积分,初诊当日、第7天检测血常规、CRP数值.结果 2组症状体征、肿块积分的改善趋势均不同(P<0.05),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治疗前后CRP比较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乳方治疗乳痈初期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肿块有明显疗效,可降低血常规及CRP的水平.

    作者:刘兴静;周敏;徐浩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揿针埋针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揿针埋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揿针埋针组(20例)和药物对照组(20例),分别以一次性使用无菌揿针进行攒竹穴、太阳穴、四白穴穴位埋针和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疗程为2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时用Oculus keratography 5测定2组非接触首发泪破裂时间(NIKf-BUT)及非接触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Kav-BUT),分析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结果 2组主观症状评分、NIKf-BUT、NIKav-BUT、Schirmer治疗后均比治疗前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主观症状评分、NIKf-BUT、NIKav-BUT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时治疗组Schirmer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埋针治疗干眼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泪液分泌量,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武静;马晓昀;何琳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12 h口服利伐沙班片,观察组则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统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测量下肢周径,监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1、2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8%、11.9%,较对照组同一时间的发生率21.4%、40.5%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下肢周径与对照组相比缩小程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微循环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其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更为突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有效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缩小下肢周径,改善血液微循环,抗炎作用突出.

    作者:曾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唐靖一眩晕病辨证用药经验

    唐靖一教授认为,眩晕病的病因应从虚、实两个方面辨证.虚是指人体本身正气不足,病位以肝脾肾为多见.临证强调应先辨清虚实之病因方可处方用药,用药应阴阳兼顾,量小而周全,并应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同时以改善患者生活习惯的预防思想为先.

    作者:朱思行;周忠焱;唐靖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与传统针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和传统小针刀术在临床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为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治疗,对照组为传统小针刀术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2组经过治疗后,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疼痛改善程度(疼痛VAS评分)、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2组治疗前后功能和疼痛改善程度(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良率83.9%,对照组优良率6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有效时间窗长,疗效肯定.

    作者:毕春阳;王志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肝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生与肝脏功能失调密不可分,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郁怒伤肝,疏泄失常,郁久化火;肝郁脾虚,运化失职,痰湿阻滞;肝肾亏虚,冲任失养,精血不下,均可导致气血失调,冲任二脉受损,血海蓄溢失常发为本病.依据中医理论,从肝脏功能失调与PCOS的发病探析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怡;王轶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风通腑泄热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中风通腑泄热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正交法优选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厚朴等加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h,药渣与枳实等一起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浸膏加芒硝细粉,加微粉硅胶、可溶性淀粉适量制成颗粒,颗粒的成型性和溶化性均较好.结论 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工艺稳定,可作为本品的制备工艺.

    作者:董晗;赵建军;何蕊;方春雪;娄婷婷;位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叶柏教授治疗克罗恩病经验

    叶柏教授认为,克罗恩病应从“脾虚湿热瘀毒”论治,认为脾虚为发病之本,标实有湿、热、瘀、毒不同,提出健脾扶正、益气温中以治其本,化湿清热、活血解毒以治其标,早期以标实证为主,清化活血解毒,还需顾护胃气;后期本虚为主时补益脾胃,佐以清化活血解毒;标本并重时则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并施.并注意生活调摄、慎防外邪,以及汲取外科经验,内外兼顾.

    作者:崔成成;叶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释“瘅”“疸”

    结合古辞书、医籍、其他古籍文献中关于“瘅”和“疸”的相关记载,以形、音、义三方面为基础,对早期文献的论述进行详细考察.经考释,“瘅”有3种含义:一指一类由于虚劳导致气逆的病证;一指风邪侵袭手足所致疾病;一指火瘅,为小儿病,或同“火丹”.“疸”为酒食过度导致脾胃湿热瘀结,热气郁蒸所致的病证,表现为目黄、身微黄、齿黄、爪甲黄,并伴身痛.早期医籍中记载的“瘅”和“疸”的主要区别在于“瘅”以虚劳为前提,以气逆为基本病机,此气为胆气、全身阳气或五藏之气等;而“疸”为湿热蕴脾所致,其所郁蒸之气则为脾气.后来由于通假混用及其病证表现上的某些相似之处,二者在医籍中的病因病机、病证表现、证治方药等都出现了混同的情况.

    作者:李曌华;王育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吴澄《不居集》理脾阴法治疗虚损

    清代新安医家吴澄倾尽毕生所学撰有虚损专著《不居集》,总结前人治虚经验,首创“外感致虚”理论学说,并倡言理脾阴之法治疗虚损,用药力避寒凉,喜用芳香甘平,自成一家之言,为现代临床治疗虚损疾病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作者:姚慧;冯烨;张浩;郭锦晨;徐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马齿苋消渴胶囊对Wistar大鼠高血糖动物模型的影响

    目的 研究马齿苋消渴胶囊对Wistar大鼠高血糖动物模型的影响,为马齿苋消渴胶囊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高、中、低不同剂量给药组的高血糖Wistar大鼠,予0.72、0.36、0.18 g/kg的马齿苋消渴胶囊,连续给药4周,每周测定1次血糖、体质量,并于给药第4周后处死动物,取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马齿苋消渴胶囊可使Wistar大鼠高血糖动物模型血糖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 <0.001、P<O.01、P<0.05),与阳性药对照组具有相似的作用.结论 马齿苋消渴胶囊对Wistar大鼠高血糖动物模型具有降低血糖作用.

    作者:高红梅;于秀华;邵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