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水洁;谭小红;赵勇
“脾体阴而用阳”是根据脾的生理特性、病理特点,将脾系疾病划分病“体”、病“用”两类,各随其所得而立法施治,以期达到临床执简驭繁的效果.“体阴而用阳”的理念提出是阐释脏腑物质与功能关系,强调治病求本,重视脏腑本身阴阳平衡.临床以“体用”理论指导疾病治疗必须重视中医“整体观”,切不可脱离脏腑独论一脏.
作者:姚鹏宇;郑诗雨;卢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中风通腑泄热颗粒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fC)对厚朴、大黄、枳实进行定性鉴别,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作为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厚朴酚进样量在0.101 2~1.012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计算其平均回收率为97.39%,RSD为1.72%,和厚朴酚进样量在0.105 2~1.052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计算其平均回收率为95.75%,RSD为2.60%.结论 本试验建立的定性及定量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中风通腑泄热颗粒的质量.
作者:董晗;赵建军;何蕊;方春雪;娄婷婷;位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不同清洗方法对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以选择佳的清洗方法.方法 回收腹腔镜手术后待处理的器械,对比各种清洗方法的效果,分为单纯手洗、手洗+酶泡、手洗+酶泡+超声波洗、机洗4组,采用目测法、隐血实验法、3M清洗测试棒测试等3种方法对腔镜器械清洁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利用目测法、隐血实验法、3M清洗测试棒测试3种方法对腔镜器械清洁质量的评价结果一致,4组清洗方法的合格率有差别,机洗组和手洗+酶泡+超声波洗组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洗和手洗+酶泡组,咬合面和轴节比表面的合格率低,P<0.01.结论 腔镜器械应以手洗+酶泡+超声波洗和机洗为主;但无论哪种清洗方法咬合面和轴节及管腔要重点处理.
作者:姜皓;李亚丽;刘宇双;宋晓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九味肝泰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312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九味肝泰组、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九味肝泰组服用九味肝泰胶囊;恩替卡韦组服用恩替卡韦片;联合治疗组为前2组联合用药,治疗6个月后比较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转化生长因子-βl(TGF-pl)、还原型谷胱甘肽(GSH)、HBV DNA定量、血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等指标.比较总有效率以确定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联合治疗组血清SOD和GSH明显提高,MDA明显降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谷草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移酶(GGT)明显降低,与恩替卡韦组比较,P<0.05.HBV DNA定量和TGF-βl与九味肝泰组比较,P<0.05.血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血清层粘连蛋白(LN)和ⅣV型胶原(cIV)明显降低,总有效率96.11%,与九味肝泰组和恩替卡韦组比较,P<0.05.结论 九味肝泰与恩替卡韦联合用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时可产生药物协同作用,对降低HBV DNA定量、减轻肝组织纤维化病理进程、促进肝功能恢复方面较单独用药疗效更好.
作者:杨增强;陈悦;吴文琴;雷尚芳;秦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对柔红霉素心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方法 收集32只体外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凋亡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蛋白的表达;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脑钠肽(BNP).结果 芪苈强心的体外实验中4组研究对象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4组研究对象的LDH、HBDH、CK、CK-MB、SOD、MDA存在明显差异(P<0.05);芪苈强心对DNR心脏毒性预防作用中4组研究对象的心肌和血清中LDH、HBDH、CK、CK-MB、SOD、MDA存在明显差异(P<0.05);芪苈强心对DNR心脏毒性治疗中的3组研究对象的LVESD、LVEDD、LVEF、FS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3组研究对象的BNP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芪苈强心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柔红霉素心脏毒性,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辅助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辉;王亚君;张国利;张剑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医认为,痤疮的病因病机多与湿、热、瘀、毒有关,临床主要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郁气结、痰湿瘀滞等证.西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与激素分泌、毛囊皮脂腺分泌、角化异常、微生物感染、免疫功能异常及P(Substance P,SP)物质影响有关.对于痤疮的治疗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应用西医治疗,二是应用中医治疗,三是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作者:刘玉丹;李超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多针浅刺针法对冲任失调型乳癖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冲任失调型乳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常规组,各60例.针灸组在基础治疗(口服中成药乳增宁)的同时应用多针浅刺针灸疗法;常规组仅行基础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乳房疼痛及肿块大小、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及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后乳房肿块、疼痛天数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常规组的61.7% (P <0.05).结论 多针浅刺针法可有效治疗冲任失调型乳癖.
作者:宁飞;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延冰片是由延胡索,冰片以及辅料以适当配伍组成的片剂,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延冰片的主要成分为延胡索,其具有镇痛、镇静催眠及抗菌等药理作用.延胡索乙素和脱氢紫堇碱为延胡索的主要化学成分,延冰片成品的跟踪指标.
作者:侯晓琳;邱智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重要的思想理论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慢病防治管理受到世界卫生工作的重视.中医“治未病”理论与其现代医学的慢病管理有趋于一致之处,在慢病防治管理体系中融入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和技术方法,从而实现“治未病”思想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张影;兰天野;吕志国;任吉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丸对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180例早孕并行流产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A在口服米非司酮时加服桂枝茯苓丸(3次/d,12 g/次),服药至出血停止.治疗组B在胎囊或绒毛排出后口服桂枝茯苓丸(3次/d,12 g/次),服药至出血停止.对照组未服用桂枝茯苓丸.结果 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中大量出血的患者分别为11例(18.3%)、15例(25%)和6例(45%);出血时间>15 d的患者中,治疗组A有3例(5%),治疗组B有5例(8.3%),对照组15例(2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出血量和出血时间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 桂枝茯苓丸在中医妇科疾病中应用广泛,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作用.尤其在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疾病中作用显著,可以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关开;王晓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XY)抑炎、修复、调节免疫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84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蜥蜴散80目组、100目组、80目+100目混合组、柳氮磺胺吡啶组,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法诱导UC模型.造模成功后做相应治疗,光镜观察肠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检测血清IL-4的含量和结肠组织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IL-4含量明显升高,COX-2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蜥蜴散80目+100目组与其他治疗组比较,IL-4含量明显升高,COX-2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可能通过升高IL-4的含量,减少COX-2的合成而抑制炎性细胞,调节免疫,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促进结肠溃疡的修复.
作者:张蔷;朱西杰;孔娟;叶景阳;安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肾康注射液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规律和特点,提供临床合理用药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5年使用的肾康注射液病例中不合理用药及上报的3例ADR/ADE进行分析.结果 肾康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多在用药30 min之内,其不良反应/事件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不自主抽搐、足部麻木、皮疹、瘙痒等,说明书中描述不完整;有422份溶媒使用不当.结论 肾康注射液ADR/ADE的发生是由多因素导致,临床使用须以说明书为参照,严格掌握用药剂量禁忌,慎重选用溶媒,临床医生和药师应同时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慕佳冶;邵丹;谢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自拟消癖汤对雄性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以指导男性乳房肥大症的治疗作用研究.方法 腹腔注射给予苯甲酸雌二醇(1.0 mg/kg),1次/d,连续20 d,以复制雄性大鼠乳腺增生模型.6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溶生理盐水)组、模型(等溶生理盐水)组、三苯氧胺(1.8 mg/kg)组、自拟消癖汤低、中、高(2.5、5、7.5 mL/kg)剂量组,各组大鼠均于复制模型结束后腹腔注射给药,2次/d,连续3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E2)、睾酮(T)的水平,观察大鼠乳腺组织结构变化,对比评价疗效.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乳腺增生明显,血清E2增加,血清T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苯氧胺组与自拟消癖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乳腺增生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血清E2水平降低,血清T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三苯氧胺组比较,自拟消癖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血清T水平升高,乳腺组织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消癖汤对雄性大鼠乳腺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李春甫;齐山;王长宏;王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联合拔罐对中风后肩痛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中风偏瘫肩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拔罐组、穴位注射组,每组30例,3组均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拔罐组同时予拔罐治疗,穴位注射组同时予丹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穴位注射,联合组同时予穴位注射及拔罐疗法,交替进行,隔日1次,3次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肩关节被动前屈、外展的活动度.结果 治疗1疗程,3组肩痛均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亦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穴位注射组及拔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联合拔罐治疗能显著改善中风后肩痛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
作者:王哲;李冰;刘红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段亚亭老中医认为,痛经病机以阳虚寒凝、胞络不通为主,治疗以止痛为效,但止痛不是目的,更不是主要的治法,应追根溯源,求因治本,辨证施治,方能达到好的效果.临证多采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少腹逐瘀汤辨证加减治疗.
作者:邓颖;夏敏;张利梅;侯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前,舌下给药途径的主要剂型有舌下片、滴丸、溶液制剂、栓剂等,具有吸收迅速、避免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用药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临床应用于防治疼痛和心脏等急症疾病,具有速效和高效的作用.
作者:梁硕;李超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邵朝弟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尤其擅长肾系病证的辨证治疗,方精药简,善用小方、名方.临证中善于将香连丸(木香、萸黄连)、连苏饮(黄连、苏叶)、左金丸(黄连、吴茱萸)、水陆二仙丹(金樱子、芡实)、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缩泉丸(乌药、益智仁、山药)、二鲜饮(白茅根、藕节)等名方灵活应用于肾系病证的治疗当中,疗效显著.
作者:薛雪;王小琴;柳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化瘀散结灌肠液配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宫外孕后盆腔包块及恢复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7例宫外孕经西药杀胚成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l组43例、治疗2组42例、对照组42例,治疗1组给予低频脉冲电治疗,治疗2组给予化瘀散结灌肠液配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对照组未采取治疗方法.3组定期行门诊B超复查,连续4周,观察盆腔包块吸收情况,并于3个月后检查输卵管造影了解患侧输卵管通畅性.结果 治疗2周时治疗2组盆腔包块均明显小于治疗l组及对照组(P<0.05);治疗1组治疗2周后盆腔肿块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按治疗l组、2组、对照组顺序,3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3.7%、97.6%、73.8%,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62.8%、83.3%、42.9%,3组对比,盆腔包块吸收的总有效率和输卵管通畅率,治疗2组均优于治疗1组及对照组(P<0.05),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瘀散结灌肠液配合低频脉冲电治疗,明显缩短了宫外孕包块缩小时间和吸收的时间,有效提高了输卵管的通畅率.
作者:李玉萍;王飞;薛彩星;靳利利;丰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针对《经络腧穴学》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提出了“学—做—考—验”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既能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感觉枯燥乏味.通过学校、医院、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切实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
作者:李慧璟;项鑫;景宽;胡英华;洪嘉婧;张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对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理性决策逐步替代了感性决策,取而代之的是经验与分析.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深入探索,计算思维将成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之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计算思维的理念融入到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当中,针对主动思维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与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以及实验平台及内容建设等四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提升教师素质和科研能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与学创新模式的目的.
作者:金涛伟;黄伟;邹元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