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痔上黏膜环型切除术和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疮疗效观察

赵敏;王振军;许艳春

关键词:痔上黏膜环型切除术, 外剥内扎术, 吻合器, 痔疮
摘要:目的 探讨痔上黏膜环型切除术(PPH)与外剥内扎术(MMH)治疗重度(Ⅲ、Ⅳ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Ⅲ、Ⅳ度痔疮患者152例,依据治疗术式不同分为PPH组和MMH组,分别采用PPH术及MMH术治疗,对比2组术中、术后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PP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MMH组(P<0.05);PPH组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下坠感、便后出血及肛门狭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MMH组(P<0.01);PPH组术后3、7d切口肿胀评分、VAS评分均优于MMH组(P<0.05).结论 PPH术治疗重度痔疮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联合综合干预治疗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综合干预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抗炎及对症治疗,并配合合理的综合干预.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风醒脑液口服治疗,2周为1疗程.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率,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1疗程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70.0% (P <0.05);2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联合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发展.

    作者:于风英;池英习;魏素粉;陈彦格;安淑霞;李丽霞;王红霞;张素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古代四部代表性本草专著对失眠临床用药的贡献

    古代本草专著中涉及失眠的中药包括麝香、酸枣、犀角、羚羊角、榆叶、睡莲、洋虫等.其中从药性功效反推失眠证型的有酸枣专治“烦心不得眠,血转,虚汗”,并推断失眠有心神不安、气血亏虚证型;补充病因病机的如洋虫可“行气血,和五脏”,专司老人不寐,指出五脏不安、气血不行是老人不寐的重要诱因,进一步完善了用药规律.

    作者:赵非一;许红;燕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哈孝廉教授治疗妊娠咳嗽

    哈孝廉教授认为,妊娠咳嗽发病多由素体阴虚,肺阴不足,孕后阴血下聚养胎,因孕重虚,兼以外感而发.治疗时宜治病与安胎并举,治以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安胎之法,方用止嗽散加减.药用紫菀、白前、黄芩、苎麻根、清半夏、川贝母等,并结合辨证论治,因时、因人制宜.在治疗的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凉润,忌服辛燥酸辣之品,以免耗伤肺阴.

    作者:闫颖;张晗;哈虹;哈孝廉;张吉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常用谷物类中药功用探析

    谷物与人脾胃之性相合,多种谷物种子可以直接用作中药,常用的是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其功效常与脾胃有关.谷物的种子是闭藏与生发的结合体,通过谷物发芽和进行发酵两种炮制方法,体现其生发之性.常用的谷物类中药有白扁豆、赤小豆、绿豆、粳米、浮小麦、大豆黄卷、淡豆豉、酒、醋等.这些谷物类药物可按种子直接入药,或发芽后入药,或发酵后入药.

    作者:徐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拟方治疗癌痛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

    目的 观察自拟经验方治疗癌性疼痛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给予自拟经验方(肉苁蓉、大黄、厚朴、生地黄等)治疗,对照组104例,给予麻仁软胶囊,2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后疼痛评分、阿片类药物用量、肠鸣音、卡氏评分、GIQLI评估情况等.结果 治疗组以气滞为主,肠道气滞、阴虚肠燥、脾肾阳虚为前3位证型,占71.70%,肠道实热证型占比例小.治疗后疼痛评分、阿片类药物用量、肠鸣音、卡氏评分、GIQLI评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经验方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能增加肠道动力,增加肠鸣音,改善便秘,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金凤;刁殿军;刘春香;郭敏;王涵;张文杰;张树霞;初展;孙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耳穴联合腕踝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作用

    目的 探讨耳穴联合腕踝针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 选取7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联合腕踝针干预.比较2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2、6、12、24、48、72 h及7d时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时治疗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联合腕踝针能够有效减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冯涛;杨洪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从神、意、志论健忘

    中医“五神”学说认为,“神”专指心藏之神,有主持思维、情绪及神志活动的作用.神与健忘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脑神、心神对人体记忆功能的把控上.意可理解为思维初期,还未形成明确定向,通过追忆和联想而有的初步意念.意与健忘的病变关系可体现在脾胃功能受损及情志失调上.狭义的“志”有2种含义,一是反应了人自己既定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的心理过程及状态;二是人的记忆.志与健忘的病变关系可表现在“肾藏志”和“应惊恐”两个方面上.

    作者:方英嵩;滕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生物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以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为基础的生物治疗手段成为新的研究方向.生物治疗主要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和过继免疫治疗.基因治疗主要通过基因转染使肿瘤细胞抗原标志过度表达而增加机体的免疫识别;或通过下调相关原癌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过继免疫治疗是将CIK、NK等免疫活性细胞注入肿瘤宿主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基于K562细胞系的相关研究为深入进行生物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因缺乏合适靶标等原因,生物治疗尚不能取代传统的治疗方法.

    作者:袁小飞;高炳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董克勤教授应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妇科疾病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能补虚活血化瘀.董克勤教授认为,大黄(庶虫)虫丸配伍独特,虫类药集中,药力峻猛,适用于有血瘀证的各种疾病,但方中有生地黄、白芍等养血补虚药能均衡其峻猛之性,更适用于虚而有瘀之证.临证灵活运用大黄度虫丸辨证治疗病机属虚而有瘀证的闭经、痛经及盆腔包块等妇科疾病,祛瘀不伤正,补虚不留邪.

    作者:刘震坤;金影;董克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从证候表现探讨干燥综合征与中医肝的关系

    肝与津液的关系尤为密切.肝藏血,津血同源,血足则津沛;肝主疏泄,调畅三焦气机,有助于脾胃的升清降浊;肝气调达则是津血输布的目的保证.肝主疏泄、藏血功能失调则口干、眼干、疲乏诸症蜂起.干燥综合征的病理基础为肝失疏泄及肝血不足.从肝论治,使肝气条达,气津得宣,津必上承;养血柔肝,以期肝疏气调,气血平和;加以怡情养性,调肝解郁,疏畅气机,燥证自除.

    作者:周丹萍;纪伟;孙志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离体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研究进展

    在心血管药品研发与机制研究中,离体心肌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临床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十分复杂.目前,根据临床病症的特点,离体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主要分为6种,分别是缺氧复氧损伤模型、H2O2自由基损伤模型、阿霉素药源性损伤模型、乌头碱致心律失常损伤模型、AngⅡ致心肌肥大损伤模型、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肥大损伤模型.6种模型均不完美,有各自的优缺点,以及为相似的临床证型,因此根据研究内容选择适合的离体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赵帅;李庆玲;韩旭;刘小龙;王楚盈;李玉梅;张大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动化考试系统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传统考试存在考试内容缺漏、方式单一、评判多元等缺陷,从内容到模式都已不能满足新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目标.考试应重点突出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机考方式的独特性,针对中医“望、闻、问、切”的传统诊断手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现代化试题,弥补中医药类医学生传统考试方式单一的环节,自动化考试模式的应用能够在教学管理上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考分离.

    作者:金涛伟;张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膈俞刺络拔罐治疗偏头痛

    目的 观察膈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偏头痛后患者的症状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刺络拔罐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各30例.治疗组取双侧膈俞穴用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每周2次,每次间隔2d,2次为1疗程,共4疗程.对照组每晚睡前予西比灵10 mg口服,1周为1疗程,共4疗程.所有病例在治疗的前2周不能服用相关药物.结果 2组治疗前后各项疼痛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的疼痛综合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膈俞穴刺络拔罐法具有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调整阴阳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局部的微循环、调整脑血流动力学,从而达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作者:姜海威;刘春;景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冠心痛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硝酸脂类、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调节血脂、降血糖、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兑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滴注,2次/d,2组均采用心理指导、生活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的护理方法.对比1疗程后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2.61%,高于对照组的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明显缓解冠心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联合甲钻胺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钴胺肌注治疗,均2周为1疗程,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变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SNC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NCV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联合甲钴胺肌注能有效改善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

    作者:李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伤寒论》版本研究概述

    《伤寒论》的版本一向为学者所注意,但因年代久远,汉唐之时,书籍皆靠手抄传授而无刻版印刷,难以广为流传.通过对近10年《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归纳总结《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成果和现况.近年来,对于《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成果并不特别突出,《伤寒论》在版本研究方面,多数认同以宋本和成注本为权威版本.《伤寒论》版本的研究者中以钱超尘教授为首,其对宋本《伤寒论》的研究为透彻,对张仲景本人及宋本《伤寒论》的流传演变研究颇为详细.另有其他学者亦对宋本《伤寒论》及其他版本的《伤寒论》进行了版本研究,但研究不够深入且不具有系统性.

    作者:阎琪;张瑞彬;张海洋;陈凤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刘敬霞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刘敬霞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虚弱、气阴两虚为病之本,气滞血瘀为病之标,证属本虚标实.临证强调在辨证论治为主的基础上要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倡导中西医结合,参考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合理遣方用药.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标本兼治.

    作者:刘超;刘敬霞;虎喜成;任非非;刘抒雯;甘佳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普外科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

    普外科作为三级学科,约90%的入院患者都需进行手术治疗,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做好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整个临床康复疗效评估的指标之一.循证护理可根据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和不同术式对围手术期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肖玲;王晓凤;王焰;李茁;刘丽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前列益康胶囊水提取工艺的优选

    目的 优选前列益康胶囊的水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盐酸小檗碱含量和蒙花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和蒙花苷含量.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法实验得到佳水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8倍量,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重现性良好,为前列益康胶囊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孙继泽;赵珉;唐岩;韩大庆;宋瑛士;刘银燕;韩崇成;张红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五运六气学说指导下的痤疮临证思路

    运气学说强调了自然界中气候变化与自然界生命现象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强调了整个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探讨结合运气学说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临证思路方法,以无诱因的寻常性痤疮为切入点,提出五运六气学说指导下的痤疮临证思路应是:先按五运六气特征确定运气病机,后按病情审证求机,两者相互印证,明确根本病机后再选方用药.结合五运六气学说指导下的临证思路在治疗寻常性痤疮中,其疗效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辨证论治法,是对传统的辨证论治一个有益的补充,也为疾病的防治和治未病提供思路.

    作者:林颖敏;宾炜;吴新明;林嬿钊;周红;老膺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