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晚期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姑息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侯俊杰;方艳秋;谭岩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 癌性腹水, 腹腔灌注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晚期合并恶性腹腔积液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晚期肿瘤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复方苦参加支持疗法)、对照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每次100 mL,24h重复1次,2周为1疗程,2疗程后评价2组患者腹水缓解率、KPS评分、NRS评分变化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CD3+、CD4+、CD8+及CD4 +/CD8+)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腹水缓解率、KPS评分、NRS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CD3+、CD4+、NK、CD4+/CD8+比值增高,CD8+比例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局部灌注在晚期恶性腹水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上,可激活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杨群玉教授治疗肿瘤经验

    杨群玉教授认为,肿瘤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正虚邪实,正气虚弱,邪毒内生,积聚成块;二是饮食起居失常,毒邪外侵踞之而成积聚.治疗主张以固本扶正为本,强调顾护胃气的重要性,用药多用健脾益胃补气之品;遣方用药要根据病人体质辨证及根据肿瘤的不同阶段和病理变化辨证运用抗肿瘤中药;同时诊疗过程中应注重患者情志心理的疏导,适当予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品,配合饮食调理.

    作者:符祺;杨群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王微教授辛润通络法治疗便秘

    王微教授认为,便秘病程较长,大便留于肠道,影响肠道脉络的通畅和血液的运行,提出“久秘入络”“久秘必瘀的”的理论.并从络病理论出发,总结出“辛润通络法”治疗便秘,认为便秘主要病因为血瘀于肠道、肠道津液不足,运用辛润(木香、香附、藿香、火麻仁、郁李仁、当归、桃仁等)的药物治疗便秘,能起到行气布津、入血入络、润肠通便的作用.

    作者:占新辉;符思;王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压力、应对方式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

    压力是个体对环境的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而压力应对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压力适应过程,二者均属于心理因素范畴,对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个人成长及专业承诺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专业承诺、压力和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有助于避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因应激源而减弱专业认同感.明确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概念、现状和影响护理本科生的两个主要因素——压力、应对方式与专业承诺的相关性,可为护理队伍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关旨耘;梁伍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滋肾汤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卵巢早衰

    目的 观察滋肾汤组方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卵巢早衰(PO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6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滋肾汤(钩藤、泽泻、丹参、山药、生地黄等)组方并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对照组单独口服滋肾汤组方的汤药,治疗前后对中医证候、局部体征分别评分,并观察女性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0%,2组比较,P <0.05.结论 滋肾汤组方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卵巢早衰,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女性性激素水平.

    作者:叶金力;邢天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方在慢性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经方配伍严谨而独特,遣药精确而深奥,疗效卓著而可靠,为后世医家尊为“方书之主”.经方在肾病方面的应用,古代即以越婢汤、防己黄芪汤、真武汤、五苓散治疗水肿,以肾气丸治疗腰痛;近代中医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半夏泻心汤、大黄廑虫丸治疗慢性肾衰竭,乌梅丸治疗泌尿系结石,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肾炎等.

    作者:刘平夫;邹丽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

    目前认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可能是其发病的原因之一.中医认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临证通过辨证调整脏腑功能,主要以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清热泻火、滋阴潜阳、引血下行,半夏白术天麻汤补脾燥湿、化痰熄风,六味地黄丸滋阴潜阳等.针灸在辨证选穴基础上以治疗头晕头痛、心烦易怒、耳鸣等高血压并发症为主,平肝潜阳、调和气血.针药并用,相辅相成,降压作用快,毒副作用少,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付琨;洪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河洛数理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国历来就有“医易同源”的说法,易理对历代医家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洛数理作为易学的重要内容,对中医学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河洛数理结合数学模式用来说明脏腑定位,并解释了诸如女子以七为期,男子以八为期等一系列生理病理现象,还有五运六气中的正化邪化灾宫学说,逐渐形成了中医学重视元精和顾护脾胃的思想.对中药学方面,他影响了处方用药的剂量、比例以及药物的选择、道地与否等中药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对针灸学方面,他直接应用于灵龟八法,指导针灸学临床实践.了解河洛数理,对中医学上存在的一些理论问题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不论从文化现象还是从临床实践的角度,都有必要了解这些理论.

    作者:张建伟;李亚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下肢多发骨折的早期诊断及内固定治疗

    目的 了解下肢多发性骨折早期诊断及内固定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87例下肢多发性骨折患者,除常规检查外,采用仔细全面的检查方法,防止漏诊、提高早期诊断水平;采用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不同时间、不同内固定方法的利弊.结果 87例中,71例疗效优良,1例死亡,15例疗效差;截肢1例,术后感染1例,畸形愈合2例,延迟或不愈合6例,关节僵硬或强直3例,内固定物断裂1例,去内固定后再骨折1例.结论 下肢多发性骨折早期诊断及内固定治疗能够减少多发骨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明显减少全身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哈秀民;徐九峰;李玉祥;闻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四逆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 观察四逆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四逆泻心汤(柴胡、白芍、枳实、半夏、干姜等)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35例,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胃胆囊排空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优于对照组的62.86%,2组比较P<0.05;2组治疗后胃胆囊排空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逆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胃胆囊排空率.

    作者:孙莺;沈维增;张海艇;陈晓峰;谢峥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寒湿痹阻型外敷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寒湿痹阻型外敷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寒湿痹阻型外敷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法分析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tc-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5‰三氟乙酸水溶液(24∶76);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32~1.9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为0.415%.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寒湿痹阻型外敷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赵紫亮;杨春辉;张小东;闻辉;王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从《内经》理论探讨中医对大肠癌的认识

    《内经》中记载“积之始生,得寒乃生,绝乃成积也”,认为大肠癌的发生外因寒邪侵犯损伤脾胃,内因饮食不节、情绪不稳等各种因素引起正气虚弱,内因外因相互搏结成为息肉、溃疡等恶性病灶,正虚抗邪无力,癌毒蕴结,气血失调,脾胃亏虚而成.提出治疗大法为扶正祛邪,早期大肠癌以祛邪为主,晚期大肠癌以扶正顾护脾胃为主.临证应根据患者体质、证候进行辨证施治.

    作者:金经美;章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温心安神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目的 观察温心安神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治疗组予温心安神汤(桂枝、白芍、生龙骨、生牡蛎等)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8%,对照组总有效率6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SAS、SDS分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 0.01).结论 温心安神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能显著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刘强;王评;夏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期乳痈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期乳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初期乳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给予苯唑西林钠静脉滴注和中药(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栀子等)口服及外敷,对照组仅给予苯唑西林钠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7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82.76%,优于对照组的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期乳痈,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贤刚;谢扬兵;许明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温胆片联合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

    目的 探讨温胆片联合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GAD患者120例,中医辨证为痰热内扰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温胆片联合黛力新口服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黛力新治疗,2组均治疗6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中医临床证候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HAMA、中医证侯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AMA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胆片联合黛力新治疗GAD,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改善痰热内扰型GAD临床症状.

    作者:谷丛欣;肖庆国;范彦蓉;李素水;高惠璞;王彦辉;刘海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刘焕兰教授“全养生”思想剖析

    “全养生”是中医养生学中新的、全面的养生理念,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刘焕兰教授在首届国际养生大会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他指出养生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科学的,是一个长期的、伴随一生的过程,包括“全程性”“原典性”及“基础性”.从循序养生与循环养生两个方面剖析刘教授的“全养生”思想,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使养生理论变得更加全面、具体.

    作者:刘荣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隐匿性肿瘤与中风

    中风的病因可概括为动脉的损害、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动力学异常、血液成分异常及一些继发因素等.肿瘤患者的凝血活性增加、血管壁损伤和血管阻塞、血小板异常、纤溶系统异常和抗凝活性减弱等病理变化使患者机体处于易发血栓状态,而致中风.肿瘤早期多隐匿,症状不明显,可以血栓性疾病为首发疾病,临床中尚有部分中风病因不明确.明确隐匿性肿瘤形成静脉血栓的机制,结合中风的病因,可指导临床对无明显诱因中风的病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无明显诱因的中风患者可考虑是否由隐匿性肿瘤所致.

    作者:张丽;赵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参苏片中柚皮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参苏片中主要成分柚皮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选用色谱柱BDS C18 Hypersil(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83 nm;流动相为乙腈-水(21.5∶80.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结果 柚皮苷在0.015 ~ 0.135 μg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3%,RSD为0.5%.结论 该方法简单、方便、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为研究参苏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刘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通脉散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通脉散湿敷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AVFB)不足的效果.方法 选择维持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流量下降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通脉散外敷法)15例与对照组(喜疗妥局部热敷法)15例.治疗10 d后通过对内瘘泵控检查方法和听诊、触诊血管杂音增强判断血管狭窄、血流量、硬结软化、增强血管杂音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改善瘘管狭窄、血流量、硬结软化、增强血管杂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脉散湿敷法能改善瘘管狭管、增加血流量、软化硬结,对改善自体动静脉内瘘泵控血流量不足效果优于喜疗妥局部涂擦法.

    作者:杨欣;宫雪梅;周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滋阴疏肝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滋阴疏肝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36例确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筛选出其中HAMA评分>14分、HAMD评分>20分的患者64例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数均等.治疗组在西药常规降糖方案的基础上予加减一贯煎(生地黄、北沙参、麦冬、当归等)以滋阴疏肝治疗;对照组在西药常规降糖方案的基础上予谷维素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 47.06%(64/136)的2型糖尿病患者HAMA评分>14分、HAMD评分>20分.治疗组治疗后HAMA和HAMD评分分别为(11.9±6.4)、(15.2±6.9)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F-36评分除躯体疼痛外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一般健康状况、躯体健康总评、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总评7项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滋阴疏肝法配合西药降糖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梅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历代中医外感病因学发展探析

    自先秦到明清外感病因学理论经历了数个不同发展时期.《内经》《难经》这两部经典著作总结当时及以前的医学理论,为外感病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外感病因学在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中迅速发展,并在隋唐年间有所变化,但此时以伤寒为病因的地位仍未改变.外感病病因学的发展突破于宋金元,对传染病有了部分认识.明清时期,随着疠气学说的提出,外感六淫说和疠气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医外感病因学,令中医外感病因学全面完善.

    作者:邓力;聂娇;陈孝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