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物雌激素的研究

周洁;吴敏

关键词:植物雌激素, 黄酮类, 绝经后骨质疏松, 老年痴呆
摘要:植物雌激素是一类结构与功效类似于动物雌激素的天然杂环多酚类化合物,能够发挥雌激素样作用.根据其化学结构,主要分为4大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以及二苯乙烯类.另外,还有三萜类、醌类、甾醇类真菌雌激素类等.植物雌激素的药理作用主要为抗绝经后骨质疏松、防治雌激素依赖性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老年痴呆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活血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足细胞标记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早中期患者尿液足细胞标记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型的糖尿病肾病早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控制血压血糖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尿液足细胞标记蛋白的变化.结果 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尿液足细胞标记蛋白等方面,治疗组作用比对照组更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能有效改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钟丹;延卫东;黄宇清;陈根云;王娟;江嘉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通脉散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通脉散湿敷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AVFB)不足的效果.方法 选择维持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流量下降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通脉散外敷法)15例与对照组(喜疗妥局部热敷法)15例.治疗10 d后通过对内瘘泵控检查方法和听诊、触诊血管杂音增强判断血管狭窄、血流量、硬结软化、增强血管杂音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改善瘘管狭窄、血流量、硬结软化、增强血管杂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脉散湿敷法能改善瘘管狭管、增加血流量、软化硬结,对改善自体动静脉内瘘泵控血流量不足效果优于喜疗妥局部涂擦法.

    作者:杨欣;宫雪梅;周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刘焕兰教授“全养生”思想剖析

    “全养生”是中医养生学中新的、全面的养生理念,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刘焕兰教授在首届国际养生大会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他指出养生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科学的,是一个长期的、伴随一生的过程,包括“全程性”“原典性”及“基础性”.从循序养生与循环养生两个方面剖析刘教授的“全养生”思想,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使养生理论变得更加全面、具体.

    作者:刘荣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养阴剔络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机制的作用

    目的 研究养阴剔络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炎症机制的作用.方法 100 μg/mL的LPS诱导HUVEC发炎,用2-(2-甲氧基-4-硝基苯基)-3-(4-硝基苯基)-5-(2,4-二磺酸苯)-2H-四唑单钠盐(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数量,用elisa法测IL-6、IL-8、TNF-a的含量.结果 养阴剔络方对LPS诱导的HUVEC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LPS诱导的HUVEC细胞产生的IL-6、IL-8、TNF-a等炎症因子有明显的降低作用.结论 养阴剔络方对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机制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春龙;郭宏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代谢组学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治疗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逐渐向循因医学过渡,肿瘤个体化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肿瘤患者对各种化疗药物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患者个体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和多态性.代谢组学的出现和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检查手段的不足,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在肿瘤患者的组织、血液和尿液等物质中检测代谢产物,寻找差异性的代谢产物,发现新的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在其诊断和治疗上有很大优势.代谢组学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提示了代谢组学在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中已经越来越重要.

    作者:戚益铭;沈敏鹤;阮善明;杨一天;郑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风寒湿邪侵袭,痰瘀凝滞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中药外用药多具有强筋健骨、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之功.研究证明,外用中药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骨内压,提高自由基清除剂(SOD)活性,保护关节软骨.主要方法有中药外洗、中药熏蒸、中药热敷、中药熨烫、中药贴敷、中药离子导入等.

    作者:吴乙忠;李晓婷;张喜娟;甘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斑鸠菊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斑鸠菊属植物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甾体类、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脂肪酸类以及挥发油类等.其中尤以甾体和萜类化学成分较为多见,其他类别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斑鸠菊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也多有不同,药理研究认为,对糖尿病及高血脂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能够治疗白癜风,提高免疫力,具有抗癌、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孙美利;李蕾;张舒媛;薛峰;张晶;徐暾海;刘铜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曾庆明教授辨治幼儿顽固性便秘

    曾庆明教授认为,脾常不足,阴易耗损是当前我国幼儿的普遍生理特点,是便秘发生的病理基础.时下儿童不良的饮食、排便、运动习惯改变是导致便秘发生的诱发因素.临证善用活血润燥生津汤(药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熟地黄等)加减治疗,活血润燥生津.用于小儿燥热内结,伤津耗液之便秘.

    作者:袁媛;曾庆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大鼠mtDNA ATPase 6亚基基因的变化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大鼠mtDNA ATPase 6亚基基因的改变.方法 将20只SD大鼠按照宋一平等介绍的方法(香烟雾熏加脂多糖气管滴入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后提取mtDNA,采用PCR技术扩增后测序,检测突变点.结果 SD大鼠mtDNAATPase 6亚基基因存在多态性,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存在一定数量点突变,mtDNA ATPase 6:A8000T、G8074A、A8439G、C8009T、C8062.结论 COPD稳定期大鼠mtDNAATPase 6亚基基因会发生突变,由此可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的改变,有可能是酶活性改变的原因.

    作者:魏姗姗;徐升;张念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口服地巴唑片,20mg/次,3次/d,谷维素片,20mg/次,3次/d,维生素E胶丸100 mg/次,3次/d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西药疗法治疗,药物及用法同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肿块范围积分、硬度积分、大小积分及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并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积分,肿块范围积分、硬度积分、大小积分及症状积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杨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硬化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肝硬化肝脏流入道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肝硬化患者62例,依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不同分为A、B、C3组,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对2组肝动脉血流量(QHA)、搏动指数(PI),门静脉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速度(Vmea)、阻力指数(RI)、血流量(QPV)进行测定,并对肝脏流入道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不同肝病肝功能的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A、B、C3组的RI、PI相比较,B组肝硬化患者明显较A组高.肝脏流入道血流动力学改变在A、B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病变患者与健康参照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固有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与肝病变程度呈正相关,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加重而降低,门静脉内径、血流量随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加重逐渐增高.结论 肝硬化肝脏整体流入道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有较好的相关性,肝动脉血流的异常改变可为肝硬化诊断提供依据,对肝硬化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起积极作用.

    作者:杜进巧;张彦玲;赵勇军;焦荣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温胆片联合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

    目的 探讨温胆片联合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GAD患者120例,中医辨证为痰热内扰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温胆片联合黛力新口服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黛力新治疗,2组均治疗6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中医临床证候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HAMA、中医证侯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AMA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胆片联合黛力新治疗GAD,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改善痰热内扰型GAD临床症状.

    作者:谷丛欣;肖庆国;范彦蓉;李素水;高惠璞;王彦辉;刘海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寒湿痹阻型外敷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寒湿痹阻型外敷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寒湿痹阻型外敷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法分析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tc-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5‰三氟乙酸水溶液(24∶76);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32~1.9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为0.415%.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寒湿痹阻型外敷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赵紫亮;杨春辉;张小东;闻辉;王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胆宁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目的 观察胆宁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P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胆宁汤(茯苓、白术、党参、柴胡等)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茴三硫片,25mg/次口服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临床疗效以及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AS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GAS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浆CCK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结论 胆宁汤可有效升高PCS患者血清GAS水平,降低血浆CCK水平,从而起到调节胆道功能,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的作用.

    作者:夏峰;薛军;周定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滋阴疏肝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滋阴疏肝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36例确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筛选出其中HAMA评分>14分、HAMD评分>20分的患者64例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数均等.治疗组在西药常规降糖方案的基础上予加减一贯煎(生地黄、北沙参、麦冬、当归等)以滋阴疏肝治疗;对照组在西药常规降糖方案的基础上予谷维素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 47.06%(64/136)的2型糖尿病患者HAMA评分>14分、HAMD评分>20分.治疗组治疗后HAMA和HAMD评分分别为(11.9±6.4)、(15.2±6.9)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F-36评分除躯体疼痛外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一般健康状况、躯体健康总评、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总评7项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滋阴疏肝法配合西药降糖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梅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压力、应对方式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

    压力是个体对环境的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而压力应对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压力适应过程,二者均属于心理因素范畴,对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个人成长及专业承诺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专业承诺、压力和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有助于避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因应激源而减弱专业认同感.明确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概念、现状和影响护理本科生的两个主要因素——压力、应对方式与专业承诺的相关性,可为护理队伍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关旨耘;梁伍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例老年淡漠型甲亢中医诊治

    目的 结合有关文献及临床病例分析探讨老年淡漠型甲亢的主要病机及与地理环境、体质因素、情志失调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聚类分析和频数分析,对20例老年淡漠型甲亢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及证型分类.结果 中医证型分为:气阴两虚、血瘀痰阻,肾阳亏虚、脾虚湿盛,肾虚不固、冲任失调,心肝阴虚,气滞痰瘀5个证型,因症状多不典型,故常易漏诊和误诊,经特异性治疗后,症状多能控制.结论 临证应辩明虚实,以补其不足为治疗第一要务,着重益气养阴,密切结合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加强治疗的针对性.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做到及早诊断、及早预防.

    作者:程煜;魏军平;林江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

    目的 分析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探索麻醉恢复室安全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本院麻醉恢复室所收治的5 156例术后患者进行病情记录、分析,统计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 麻醉恢复期患者发生并发症1 093例(21.20%),其中呼吸系统并发症441例(8.55%),循环系统并发症504例(9.77%),神经系统并发症25例(0.48%),其他123例(2.39%).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观察,针对患者的不同护理需要,与其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将并发症的危险程度降低,保证患者安全平稳的度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周月辉;宿颖岚;李涵葳;赵雷;周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免疫调节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中药免疫调节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90例AECOPD患者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A组)、玉屏风颗粒组(B组)和黄芪精口服液组(C组).A组予以舒张支气管、化痰、抗感染及控制性吸氧等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口服玉屏风颗粒;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口服黄芪精口服液.测定3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并评估患者总有效率、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 B、C组治疗后IgA、IgG、IgM和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及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治疗后较A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缩短,3个月内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中药免疫调节剂可以通过改善AE-COPD患者免疫功能,缩短症状体征缓解时间、降低复发率.

    作者:时良玺;杨润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研究

    目前治疗陈旧性肛裂手术目的在于松解痉挛肌组织,恢复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术后并发症.内括约肌切断术仍是肛裂手术的金标准,目前,对于手术中切口位置的争议仍多集中在后位与侧位,内括约肌切断范围及长度与术后风险相关,术后创面开放还是闭合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肛裂仍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及长期随访观察.

    作者:张海岩;顾立群;石丽;茅闻婧;陈琳;肖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