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下单排带线锚钉固定治疗Ⅰ、Ⅱ型骨性Bankart损伤

孙鲁宁;沈计荣;袁滨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 肩关节不稳, 骨折固定术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单排带线锚钉固定治疗Ⅰ、Ⅱ型肩关节骨性Bankart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关节镜下采用单排带线锚钉对11例肩关节前向不稳伴Ⅰ、Ⅱ型骨性Bankart损伤患者进行复位固定.术后行渐进性康复训练.手术前后采用Rowes评分和UCLA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了解术后肩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结果 患者均获24个月随访.Rowes评分:术前和术后24个月分别为20分±7.07分和90分±2.74分(P<0.05);UCLA评分:术前和术后24个月分别为6.20分±1.30分和29.20分±1.10分(P<0.05);患者肩关节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改善.结论 关节镜下单排带线锚钉固定治疗Ⅰ、Ⅱ型骨性Bankart损伤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的优点,能够很好地恢复肩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Gamma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Gamma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创伤、并发症及术后疗效.方法 将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Gamma钉组(26例)和解剖型锁定钢板组(30例).术后对两组患者手术创伤、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Gamma钉组明显少于解剖型锁定钢板组(P<0.05),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mma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有效,但Gamma钉创伤小、出血量少,可早期下地.

    作者:张海龙;管国平;杨业林;孙超;王华;钟镜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后路钉棒固定治疗创伤不稳定性Ⅱ型齿状突骨折

    目的 探讨颈后路椎弓根钉或侧块螺钉-棒复位固定治疗创伤不稳定性Ⅱ型齿状突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对20例创伤不稳定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或侧块螺钉-棒复位固定,椎板或小关节间植骨.结果 患者术后颈部症状完全消失,受损颈髓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未发生并发症.20例均获随访,时间3~55(11±3.1)个月.颈椎复位良好,序列稳定;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植骨块移位;骨折愈合好,植骨渐进融合.结论 创伤不稳定性Ⅱ型齿状突骨折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或侧块螺钉-棒复位固定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稳定效果.

    作者:周章彦;朱轶;谢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再手术处理原则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及再手术处理原则.方法 分析12例长骨骨折初次手术应用锁定钢板后出现钢板断裂原因.再手术时11例选用普通加压钢板或有限接触钢板及自体髂骨植骨(其中9例加用同种异体骨植骨),1例肱骨干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定制锁定钢板和窄形加压钢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钢板断裂原因除适应证选择不当、违反锁定钢板操作原则外,还与术后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不当有关.12例均获随访,时间9~48(12±3.5)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4~6.5(5.0±1.3)个月.无钢板再断裂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锁定钢板的应用除合理选择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遵循BO原则外,还需规范康复锻炼.再手术可选用交锁髓内钉或普通加压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慎选普通锁定钢板.

    作者:崔后春;荆鑫;王金光;王汝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以 3 mm钛空心拉力螺钉或 1.5~2 mm克氏针分别固定尺骨冠突和桡骨头,并缝合修复肘内外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前臂旋转中立位石膏外固定,3周后开始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康复训练.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愈合.肘关节功能按Mayo评分标准:优7例,良4例.结论 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重建了骨关节和软组织结构稳定,可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吴国正;郭亮;刘玉武;姜岳武;夏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解剖锁定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解剖锁定板(LCP)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闭合复位(A组)和切开复位(B组)各46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内或外侧解剖LCP固定治疗和切开复位LCP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时间.采用Tornetta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时间及疗效满意度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利于骨折愈合,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较切开复位解剖LCP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好.

    作者:王建;张娜;彭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帕瑞昔布钠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在颈椎前路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骨科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1组(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q12 h×6次+自控静脉镇痛泵组),A2组(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q 12 h×6次),B组(单用自控静脉镇痛泵).记录术后1、6、12、24、48、72 h的VAS疼痛评分和吗啡用量,观察不良反应率.结果 A1、A2组术后72 h内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B组;A1组吗啡使用量少于B组(P<0.05);A1与A2组术后72 h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1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具有高效和安全的镇痛特性,对于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良好.

    作者:刘斌;王济纬;张立岩;樊理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9年9月~2011年10月,笔者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王带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肩关节镜下锚钉缝合治疗旋袖肌撕裂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锚钉缝合治疗旋袖肌撕裂的疗效.方法肩关节镜下锚钉缝合修复17例旋袖肌撕裂患者.采用UCLA评分评估术前、术后半年肩关节功能.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7(14.5±2.5)个月.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或消失.UCLA评分:术前为35.2~50.6(45.1±3.2)分,术后6个月为85.3~96.7(89.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8例,良6例,中2例,差1例.结论 肩关节镜下锚钉缝合治疗旋袖肌撕裂,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明显,肩关节功能恢复较理想.

    作者:王双利;阮永龙;熊高鑫;谢杰;潘政军;江华;黄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自体筋膜移植再手术治疗腰椎术后粘连

    目的 总结自体筋膜移植再手术治疗腰椎术后粘连的效果.方法 对17例下腰椎术后粘连患者再手术,扩大椎板减压粘连松解加自体筋膜移植9例,后路内固定植骨加自体筋膜移植5例,椎间植骨融合加自体筋膜移植3例.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7~28个月.疗效依据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制定评定标准:优9例,良5例,差3例.结论 采用自体筋膜移植可以有效减少下腰椎术后粘连的再次发生.

    作者:徐生根;朱慧华;刘炳胜;毛兆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前测量拟固定椎体的骨密度,术中测量螺钉的大旋入力偶矩后取出螺钉,钉道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3ml再次置入螺钉并测量螺钉的大旋入力偶矩,椎体固定后减压并行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14.4±3.6)个月,均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钉及断棒等并发症.影像学评估:骨水泥分布于钉道周围松质骨中无明显椎体外渗.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7例,良22例,可7例;椎弓根螺钉的大旋入力偶矩经术中骨水泥强化固定后由(0.61±0.23)N·m增至(1.35±0.32) 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变可以明显增强螺钉的稳定性.

    作者:罗斌;梅锦荣;王国荣;郑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效果.方法对闭合复位失败的21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测量:内外翻成角0°~5°(1.9°±1.7°);前后成角0°~10°(4.3°±2.6°);内外旋0°~10°(5.5°±2.6°);下肢缩短0~1.5(0.4±0.5)cm.结论 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文建;沈国蔚;贾瑞钢;顾章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4个椎间盘行Prestige 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后以Odom分级标准评价疗效,以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以VAS评分评价颈、肩部及上肢疼痛情况.X线片测量假体椎间盘间隙角及颈椎过屈、过神位活动度,观察异位骨化、骨赘形成及假体松动等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0~48个月.患者神经功能均恢复满意.Odom分级评分:优18例,良2例.脊髓功能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肩部及上肢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体活动度与上、下位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单节段于术后24个月发生异位骨化.未见假体移位、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患者术后恢复快,颈椎稳定性和活动度无明显受损,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叶凯山;王栓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胸腰锥爆裂性骨折患者根据病情和患者知情同意分为两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47例,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45例.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获满1年随访.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好转;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较治疗前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顽固性腰痛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和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均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吴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三踝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三踝骨折患者依外踝-后踝-内踝的顺序切开复位,采用1/3管形钢板或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O)评定标准:优29,良11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可以恢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重建踝关节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加钱;吕仁发;舒荣兵;潘小峰;解放军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Ⅰ型肱骨小头骨折

    2010年8月~2012年10月,我科对4例Ⅰ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佳平;康两期;周亮;解放军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

    2007年2月~2013年2月,我科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2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 B型患者,获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管旭日;杨六中;刘诗荣;张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膝关节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治疗髌股压迫综合征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ALRR)对髌股压迫综合征(PFCS)的疗效.方法 对81例PFCS患者行膝关节镜下ALRR+清理术.术后积极进行康复训练.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81例均获随访,时间14~36个月.术后1个月,患者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年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优54例,良16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6.4%;患者主观满意率为91.4%.结论 膝关节镜下ALRR治疗PFCS创伤小,可同时在关节镜下进行关节清理术;对髌股疼痛伴有髌骨向外侧倾斜的PFCS疗效满意.术后采取积极的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杨丰全;黄东辉;陈聪;杨丰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临床分型、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治疗,对临床分型、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3均获得随访,时间1~7年,平均(29.9±19.2)个月.各临床分型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患者48 h内手术与48 h后手术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椎板切除与椎板间开窗和半椎板切除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间开窗与半椎板切除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是否加用内固定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发病48 h内手术疗效好,手术应彻底减压;若术后存在腰椎不稳,建议使用椎间融合内固定.

    作者:林建春;黄剑虹;林永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2007年8月~2011年7月,我院应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37例髌骨骨折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牛会彬;刘中国;邓岗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带线骨锚钉治疗尺骨鹰嘴撕脱性骨折

    2010年7月~2013年4月,我院采用带线骨锚钉治疗8例尺骨鹰嘴撕脱性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纪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