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解剖锁定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王建;张娜;彭忠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 经皮微创, 切开复位, 解剖锁定板
摘要: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解剖锁定板(LCP)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闭合复位(A组)和切开复位(B组)各46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内或外侧解剖LCP固定治疗和切开复位LCP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时间.采用Tornetta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时间及疗效满意度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利于骨折愈合,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较切开复位解剖LCP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好.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9年9月~2011年10月,笔者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王带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的治疗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修补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踝关节内侧韧带结构损伤的患者行切开带线锚钉修补手术.结果 18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2~24个月.X线片显示胫距关节间隙正常.Baird踝关节功能评分为91~98(93.44±4.91)分,优12例,良6例.结论 带线锚钉修补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操作简单,可以避免踝关节不稳,疗效良好.

    作者:赵阳虎;徐宏宇;王刚祥;周海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解剖锁定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解剖锁定板(LCP)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闭合复位(A组)和切开复位(B组)各46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内或外侧解剖LCP固定治疗和切开复位LCP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时间.采用Tornetta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时间及疗效满意度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利于骨折愈合,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较切开复位解剖LCP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好.

    作者:王建;张娜;彭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后路短节段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Hangman骨折

    目的 探讨后路C2~3短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Hangman骨折患者采用后路C2椎弓根螺钉、C3侧块螺钉短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2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为D级者术后均恢复至E级.X线提示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复位良好.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发生.结论 后路C2椎弓根螺钉、C3侧块螺钉短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Hangman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李伟;杨庆国;张银顺;张建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康惠尔溃疡贴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们对36例四肢软组织小面积缺损的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康惠尔溃疡贴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孟永久;谢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外侧小切口螺纹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外侧小切口螺纹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8例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患者(32足)行外侧小切口,采用骨圆针牵引、撬拔、复位、固定治疗.结果 28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24足,良7足,差1足.结论 外侧小切口螺纹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复位较好,愈合快,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陈明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分步推注骨水泥治疗椎体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减少骨水泥渗漏的方法.方法 对2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PKP术中采用分步推注骨水泥的方法治疗椎体后壁破损36椎,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27.3±6.2)个月.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椎体(13.8%)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椎旁渗漏2个,椎间盘渗漏2个,椎管内渗漏1个.无肺栓塞发生,未出现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结论 PKP治疗椎体后壁破损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采用分步推注骨水泥的方法可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

    作者:徐跃根;罗远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前路经口减压后路固定和枕骨大孔减压治疗颅底凹陷症

    目的 探讨前路经口寰枢关节松解减压后路固定融合术(TAAR)与后路枕骨大孔减压术(FMD)治疗颅底凹陷症的疗效.方法 对18例颅底凹陷患者采用TAAR治疗9例、FMD治疗9例.术前测量Chamberlain 线、McRae线、Wackenheim线、寰齿前间距(AID)、Klaus高度指数及延脊髓角;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总量.应用JOA颈椎病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结果 McRae线、Wackenheim线和AID值TAAR组均明显大于F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amberlain 线值、Klaus值和延脊髓角度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TAAR组优4例,良3例,好转1例,差1例;FMD组优7例,良1例,好转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固定寰枢关节脱位颅底凹陷症且齿状突高于McRae 线和Wackenheim线者行TAAR,对无寰枢关节脱位且齿状突低于McRae 线和Wackenheim线者行FMD,两种方法疗效相当.

    作者:唐军伟;盛伟斌;郭海龙;普拉提;买尔旦;梁卫东;徐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撬拨复位在Ⅱ、Ⅲ型Pilon骨折复位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在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Ruedi-Allgower 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9例,采用自行研制的骨撬拨器经皮对骨折撬拔复位后行切开内固定;B组25例,采用切开直视复位内固定术.以Mazur标准评判术后踝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A组1.5~3.0(2.4±0.3)h,B组2.0~3.5(2.8±0.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36(24.3±6.4)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13.4±3.4)周,踝关节功能优15例,良9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24/29;B组骨折愈合时间12~18(15.2±3.5)周,踝关节功能优13例,良6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19/2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例、B组6例术后出现皮肤坏死、踝关节功能障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撬拨复位Ⅱ、Ⅲ型Pilon骨折操作简单,具有保护骨折周围软组织及血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等优点,术后可获得良好踝关节功能.

    作者:张静波;徐锋;孙斌峰;吴晓峰;钱红兵;张伟刚;姜兴华;董燚;张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涉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

    目的 探讨涉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6例涉及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结果 36例均获随访,时间12~2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优19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方式和固定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涉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作者:朱金强;沈柏晓;杨文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erbert螺钉治疗腕舟骨骨折

    2009年3月~2012年7月,笔者对8例腕舟骨新鲜骨折患者采用Herbert螺钉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高俊;李颖;汪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小切口治疗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2004年7月~2009年10月,我们采用关节镜结合小切口治疗3例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昕;何宏生;徐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闭合与切开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侯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8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固定治疗,切开复位32例,闭合复位55例.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复位、内固定满意率、患肢部分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闭合复位组均明显短(少)于切开复位组(P<0.01),骨折复位满意率闭合复位组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8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闭合复位组12~42个月,切开复位组12~48个月.部分负重时间闭合复位组明显早于切开复位组(P<0.01).并发症:切开复位组发生率为22%,闭合复位组无严重并发症(P<0.01).两组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闭合复位组高于切开复位组(P<0.01).结论 与切开复位PFNA固定比较,闭合复位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操作简便,患者功能恢复更好.

    作者:吴仁;汪金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单球囊交替扩张与双球囊同时扩张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单球囊交替扩张与双球囊同时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球囊组(30例)和双球囊组(2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量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椎体高度,评价其疗效.结果 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及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VAS评分、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中央高度及后缘高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与中央高度均较术前提高(P<0.05),但后缘高度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 单球囊交替扩张与双球囊同时扩张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在患者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双球囊扩张术应是首选术式.

    作者:张正洲;丁鹏;汪洋;陈连梅;姚永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近端LCP治疗2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23例均获随访,时间6~12(9±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0(17±1.7)周.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3例,良9例,一般1例.结论 股骨近端LCP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对骨膜影响小,符合解剖形态,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施田宝;袁龙华;雷卫军;杜桂夏;汪来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目的 探讨钛缆钢板或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12例采用钛缆钢板内固定,9例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内固定器内固定.随访记录患者的患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12个月时患者功能均基本恢复到伤前正常状态.结论钛缆钢板及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均较好,临床疗效均满意.

    作者:陈舰;应正然;陈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再手术处理原则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及再手术处理原则.方法 分析12例长骨骨折初次手术应用锁定钢板后出现钢板断裂原因.再手术时11例选用普通加压钢板或有限接触钢板及自体髂骨植骨(其中9例加用同种异体骨植骨),1例肱骨干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定制锁定钢板和窄形加压钢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钢板断裂原因除适应证选择不当、违反锁定钢板操作原则外,还与术后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不当有关.12例均获随访,时间9~48(12±3.5)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4~6.5(5.0±1.3)个月.无钢板再断裂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锁定钢板的应用除合理选择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遵循BO原则外,还需规范康复锻炼.再手术可选用交锁髓内钉或普通加压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慎选普通锁定钢板.

    作者:崔后春;荆鑫;王金光;王汝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盆后环损伤的内固定治疗

    目的 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技术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治疗.结果 22例均随访,时间4~22个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骨折不愈合.结论 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均为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有效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可获满意疗效.

    作者:彭林;王朝阳;孙军健;贾永鹏;沈彦;解放军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自体筋膜移植再手术治疗腰椎术后粘连

    目的 总结自体筋膜移植再手术治疗腰椎术后粘连的效果.方法 对17例下腰椎术后粘连患者再手术,扩大椎板减压粘连松解加自体筋膜移植9例,后路内固定植骨加自体筋膜移植5例,椎间植骨融合加自体筋膜移植3例.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7~28个月.疗效依据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制定评定标准:优9例,良5例,差3例.结论 采用自体筋膜移植可以有效减少下腰椎术后粘连的再次发生.

    作者:徐生根;朱慧华;刘炳胜;毛兆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胸腰锥爆裂性骨折患者根据病情和患者知情同意分为两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47例,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45例.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获满1年随访.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好转;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较治疗前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顽固性腰痛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和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均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吴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