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髓化核汤对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

俞鹏飞;姜宏;刘锦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药疗法, 重吸收, JOA评分, MRI, @消髓化核汤
摘要:目的:观察消髓化核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突出髓核重吸收的影响.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口服美洛昔康、新B1片及独一味胶囊,治疗组48例口服美洛昔康及消髓化核汤(药用生黄芪、防己、当归、白芥子、川芎等)治疗,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系统(MRI)进行评价改善率及吸收率.结果:治疗组JOA评分改善率、MRI吸收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01).其中,10/95( 10.5%)例出现了吸收率≥50%的重吸收.结论:消髓化核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疗效,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的重吸收.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挑疗法治疗痔的临床研究

    针挑疗法属中医外治方法,通过挑纤维、取脂、刺络、放血等手法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使瘀血浊气外泄,改善肛周气血,促使瘀血消退,炎症吸收.

    作者:曹亚秋;周建华;冷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茅梅提取物对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茅梅提取物对四氯化碳( CCl4)所致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制备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甘利欣组(5 mL/kg)、茅梅醇提取物高剂量组(5 mL/kg)及低剂量组(2.5 mL/kg).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ALP、GGT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茅梅提取物及18a-甘草酸二铵(甘利欣)对照组能明显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ALP、GGT活性(P<0.05),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及损伤(P<0.05).结论:茅梅对CC14所致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宋志远;孔棣;宋书辉;刘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验案1则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散发性感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乏力、咽炎、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血象表现为淋巴细胞计数增高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1].中医认为,IM以温邪袭表,热毒内盛,耗伤气阴为其基本的发病机制.目前西医对此病尚无特异性治法,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现举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玲;刘文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桂枝汤加减治验4则

    桂枝汤具有调和营卫、调和阴阳、调理中气、疏肝理脾等诸多功效,概括为扶正祛邪,更加侧重于扶助正气,“祛邪”则是在“扶正”的过程上所形成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一个自然结果.临诊使用桂枝汤,应紧紧抓住桂枝汤调和营卫、建立中气的特性,方证相对,灵活应用于内外科杂病及各种疑难病证.

    作者:黄德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清热解毒、补益托毒、祛腐生肌、清热燥湿4大类功能.按照疮疡初起、成脓、溃后3个不同发展阶段,确立消、托、补3个总的治疗原则.分阶段给药更符合中医的根本原则,脓肿初期及术前以邪盛为主,应清热解毒,术后邪祛正虚,应补益托毒.

    作者:张乳艳;令狐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范绍荣主任中医师膏方应用经验

    范绍荣主任医师认为,膏方制定需遵循辨证论治、整体调理和个体化的原则.膏方的主要作用是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膏方既能治病祛病,又能强身健体、防病延年.运用膏方力求做到滋而不腻,补而不滞,以防阻碍气机,滋生他病.

    作者:余宏伟;范绍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口服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及利巴韦林;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张贺峰;罗威;曲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摘义齿修复临床评价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摘义齿修复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对11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口腔牙列缺失检查,可摘义齿修复.戴入1年后复查,检查基牙有无龋病、牙周改变及松动.结果:依据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学特点,义齿的设计与基牙健康密切相关.114例按肯氏分类法统计,肯氏Ⅰ类39例,肯氏Ⅱ类37例,二者为多见,约占总例数的67%.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宜采用活动义齿修复,修复时需要更加关注口腔卫生状况.

    作者:刘家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运气学说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运气学说是探讨气候、物候与疾病的一门科学,医学界十分重视气候与病毒性肝炎发病的相互关系.调查发现,病毒性肝炎的发生规律与季节、节气有着密切相关性,与运气学说推演的六气变化密切相关.运气学说对于疾病的预测已十分细致,不仅仅是从年岁上整体的推算,在各个季节也有着差别.运用运气学说预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着深远意义.

    作者:熊壮;刘铁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浆B型利钠肽与心房纤颤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心房纤颤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18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30例永久性心房纤颤患者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BNP浓度作对比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在阵发性心房纤颤期间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时,当阵发性心房纤颤转为窦性心律时可降至正常水平.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期间及永久性心房纤颤血浆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期间及永久性心房纤颤两者之间血浆BN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房纤颤可致血浆BNP值升高.

    作者:武国东;张舒石;及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片加服硫糖铝咀嚼片联合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旋覆代赭汤加减,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胃镜下情况.结果:对照组综合疗效为72.22%,治疗组综合疗效为94.44%,2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友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梗死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脑梗死急性期是针对缺血半暗带的治疗,抢救濒死的组织是急性期治疗的目的.西医治疗脑梗死主要以溶栓、抗凝、抗血小板、降纤以及神经保护为主;中医药从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入手,采用中药提纯制剂、中医辨证论治及中医针灸辅助疗法等全方位治疗,其方便性、安全性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中具有特殊优势.

    作者:杨福云;汪爱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补肾健脾方药结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药结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模型(PCO)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PCO模型组9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常规伺养,PCO模型组依照Poretsky法每只大鼠皮下注射HCG 1.5 U,每日2次,共22d,INS皮下注射于第1~11天内自0.5 U/d开始,每日递增0.5U,逐淅递增至6.0 U/d,并按此剂量维持至第22天,注射前1d起以5%葡萄糖溶液替代日常饮用水,造模后1d禁食过夜.结果:模型组大鼠的卵巢质量和质量系数比正常动物明显升高,初步表明多囊卵巢模型的形成,用药各组的卵巢质量和质量系数比模型组均有明显下降(P<0.01),与阳性药二甲双胍的作用相当.结论:二甲双胍结合补肾健脾方药对皮下注射HCG和INS引起的多囊卵巢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比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阳性对照组的药效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作者:陈高萍;沈明勤;魏爱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寐证治

    不寐之症,虚实皆有,虚证多,实证少,以补虚泻实为治疗原则,治疗的关键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使用安神药:如养心安神用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重镇安神用磁石、龙齿、生铁落、珍珠母,疏肝安神用合欢皮,清心安神用莲子心、朱砂,敛心安神用五味子,健脾安神用茯神,补肾安神用远志,化瘀安神用琥珀等.

    作者:宋景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金匮要略》疝病的具体分型及证治探析

    《内经》对疝病的论述散在于各篇章之中,多从宏观方面论述,《金匮要略》对疝病的论述是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从具体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理法方药的论述,使疝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法方药更加具体化.

    作者:席鹏飞;任少辉;马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输卵管性不孕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宫腔镜插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桂枝茯芩胶囊,治疗3~6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输卵管通畅度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提高妊娠率,改善输卵管通畅度.

    作者:陶航;张颖;杨大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郭成林主任医师经方治验3则

    郭成林主任医师是吉林省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证.笔者有幸参加师承项目学习,在跟师学习中,每获良效,兹选郭老师经方验案3则,介绍如下.

    作者:郭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宋以前方书中方剂的归类研究法初探

    探讨宋以前方书的特点及对比流行的研究思路,认为现代当对于不同方书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将方书中方剂的归类研究作为首要步骤,并依据不同的对比层面来对方剂所涉及的各项信息进行深层的研究整理,这才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亦是可以准确反映出编书医家的学术水平的.同时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更加科学、准确的理解古方,完善古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古方研究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许可;吴承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优思弗治疗慢性胆囊炎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优思弗(熊去氧胆酸胶囊)12 mg/kg剂量,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者配合应用抗生素.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生化检查、胆囊超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生化检查、胆囊超声改善情况明显,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配合应用抗生素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恢复正常,胆囊超声改善明显,临床总有效率达86%.结论:优思弗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肯定.

    作者:唐华夫;刘元元;郭海燕;朴荣丽;杨静媛;苏秀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泥胡菜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研究证明,泥胡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现已分离鉴定了约50多种化合物,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和倍半萜内酯类、三萜类、有机酸类、甾醇类、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肿瘤活性、抗炎、抗菌、抗酷氨酸酶等药理作用.

    作者:董政起;李琳琳;徐珍;张英华;王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