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明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相应的降糖、降压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通络汤(药用黄芪、丹参、黄精、地龙等);对照组给阿托伐他汀钙口服.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HBG)、尿微量蛋白、尿素氮、肌酐、TC、TG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作者:许文东;梁永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咳嗽的病因分为外因与内因,外因为天气、饮食失常,内因是脾肾亏虚,伤及肺气.治疗上治风,顺应其发病季节的变化规律,因时而治,重在祛风,兼顾散寒、清热、润燥、化湿,并参入利咽之品;治痰,重在化痰,法宜清化或温化,或清温并用,久者应加行气活血药;治虚,重在治脾肾,以绝生痰之源,关键是补益肺脾之气和滋养肺肾之阴.三者治疗,应互相参透,相互配合,临症不可拘泥.
作者:尤菊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筛选卷柏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利用正交表L9(34)设计安排实验,以卷柏总黄酮及穗花杉双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卷柏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条件为:药材加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经过验证,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卷柏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作者:李庆杰;王怀生;王莲萍;赵昱玮;张莲珠;赵全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汤(药用柴胡、桂枝、黄芩、人参、炙甘草等),对照组给予黛力新口服.结果:柴胡桂枝汤与黛力新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性头痛均有显著疗效,但2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柴胡桂枝汤能够有效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性头痛.
作者:冯驭臣;祝维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范绍荣主任医师认为,膏方制定需遵循辨证论治、整体调理和个体化的原则.膏方的主要作用是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膏方既能治病祛病,又能强身健体、防病延年.运用膏方力求做到滋而不腻,补而不滞,以防阻碍气机,滋生他病.
作者:余宏伟;范绍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医采用中药汤剂内服、中成药口服、中药外敷、中药保留灌肠、穴位注射、穴位针灸等,化瘀通络、疏肝理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单纯中药治疗存在起效缓慢、疗程长、患者不易长期坚持、缺乏统一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等缺点;西医的宫腔镜、腹腔镜等微创技术虽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对患者损伤大且复发率高,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长补短,能发挥更大疗效,消除不良反应.
作者:李芳;张轶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血管性痴呆(VD)是伴随着脑血管病的发生出现的一种记忆、认知和行为等障碍的综合征.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直接导致患者的生活能力下降,甚至不能自理,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景献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总结出VD的根本病机在于三焦气化失司,并据此创立了旨在调理三焦的“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简称三焦针法),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
作者:尚磊;成海燕;许文斌;陈璐;刘阿庆;温明菲;于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医药治疗胃溃疡,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降低胃酸分泌的作用,同时中医药治疗还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有效率高和整体调节的优势.
作者:李中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是多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兼夹瘀血、水湿、痰浊、浊毒等实邪,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瘀血既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条件.中医药采用分型论治、专方治疗等方法能解毒增效,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作者:周静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挑选表征肠热腑实证中医疗效的标志性症状,并分析症状的变化属性及变化过程.方法:本研究采用个案分析法.编制计算机软件,录入近现代名中医复诊医案,构建数据库;从近现代名中医复诊医案数据库中整理出辨证为肠热腑实证的医案;总结四诊信息变化和证候改善的语言表达规律;原文复合证候拆分;四诊信息的规范化处理;以证候的国家诊断标准为依据,分析各症状的变化属性以及变化过程.结果:标志肠热腑实证改善的信息点有:1)大便次数增多,大便质地变稀,大便通畅,大便量特多,大便气味腥臭难闻;2)舌苔由黄色转白;3)腹胀痛减轻;4)体温降低,胸部、腹部烧灼感减轻;5)脉率变缓;6)烦渴喜饮减轻;7)舌红转淡;8)脉位由沉变浮;9)舌燥苔变润.结论:本研究提取出了诸多标志肠热腑实证候疗效的标志性症状.
作者:郭春莉;付强;张启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不寐之症,虚实皆有,虚证多,实证少,以补虚泻实为治疗原则,治疗的关键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使用安神药:如养心安神用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重镇安神用磁石、龙齿、生铁落、珍珠母,疏肝安神用合欢皮,清心安神用莲子心、朱砂,敛心安神用五味子,健脾安神用茯神,补肾安神用远志,化瘀安神用琥珀等.
作者:宋景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疣毒净胶囊对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口服疣毒净胶囊,共计3个月.对照组仅观察随访不做治疗.治疗3个月后行高危型HPV-DNA和TCT双项检查.结果:疣毒净胶囊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治愈26例(65.00%),对照组仅有13例(40.63%),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未转阴患者HR-HPV DNA病毒负荷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疣毒净胶囊可有效清除高危型HPV感染,使其转阴,安全有效,为临床治疗宫颈HPV感染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王华;林芳;杜娟;王东宇;翟家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超对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34例卵巢肿瘤蒂扭转病例的B超声像图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盆腔内均可发现肿块,一般为囊性或囊实性,偶可见一囊一实双肿块图像,肿块位置一般较高,少数蒂部特长者甚至可达对侧,肿块为中等以上大小,早期蒂部有压痛,后期有触痛,与术后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29%(29/34).结论:B超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简便有效,其图像特征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
作者:孟伟莉;赖智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患者,女,65岁,因胸痛伴气短7d,加重1d于2011年9月29日入院.缘于7d前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部隐痛,以心前区为著,无放散痛,伴气短及咳嗽、咳痰,痰为白色黏痰,伴双下肢浮肿,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衰”,予对症治疗后无明显缓解.其后间断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1 d前无明显诱因呼吸困难加重.
作者:鞠蕾;麻薇;何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法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82只眼,对照组54例74只眼.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化瘀散结汤(丹参、三七、当归、川芎、赤芍、郁金、葛根、海藻、昆布、瓦楞子、牡蛎、山楂、鸡内金等),连用4周.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7%;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和凝血因子均明显降低,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瘀散结法治疗眼底出血有较好的疗效,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消除或减轻视网膜水肿及渗出,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杨建华;喻谦;廖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膏摩疗法是一种比较古老而独特的外治法.通过以药膏涂抹于体表,再施以按摩手法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主要特点在于药物与按摩有机的结合,对于药物透皮吸收、释放、穿透进入血液循环的3个阶段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王玉龙;王为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优思弗(熊去氧胆酸胶囊)12 mg/kg剂量,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者配合应用抗生素.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生化检查、胆囊超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生化检查、胆囊超声改善情况明显,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配合应用抗生素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恢复正常,胆囊超声改善明显,临床总有效率达86%.结论:优思弗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肯定.
作者:唐华夫;刘元元;郭海燕;朴荣丽;杨静媛;苏秀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摘义齿修复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对11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口腔牙列缺失检查,可摘义齿修复.戴入1年后复查,检查基牙有无龋病、牙周改变及松动.结果:依据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学特点,义齿的设计与基牙健康密切相关.114例按肯氏分类法统计,肯氏Ⅰ类39例,肯氏Ⅱ类37例,二者为多见,约占总例数的67%.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宜采用活动义齿修复,修复时需要更加关注口腔卫生状况.
作者:刘家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未来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上,除了人们常用的西药治疗方法外,在炎症发生的初期,在病变还可逆转的情况下,可以先尝试采用对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的调节来缓解疾病,在这一阶段,对饮食与心理因素的调节有时比用药物治疗更有效果.同时注重寻找慢性胃炎患者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中的共通点,将辨病和辨证结合,探索慢性胃炎诊断模式的规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疗模式,也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仇亚男;沈明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看病贵是社会热议的问题,但是人们对看病贵的理解却并不一致.目前认为,把看病贵定义为医疗费用超过了消费者的消费承受力较为严格.这是一个严格的定义,是一个需要周密调查的数据支持的定义,也是一个有利于澄清在看病贵的问题上混乱看法的定义.采用这个定义,可以在分析问题和确定政策时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利于确立医疗保险作为解决看病贵的主要政策措施;二是不要对直接降低医疗费用有过高的期望.
作者:邢华;张乐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