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龙;王为民
目的:探求安全、有效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综合方法,观察运用疏肝解郁益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解郁消痤汤(柴胡、香附、牡丹皮、黄芪、龙胆草等)加减并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66例为治疗组;采用口服罗红霉素治疗的59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2组比较(P<0.05).结论: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调节的作用,运用疏肝解郁补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王建军;张建艳;张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严重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选择78例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分为无CC建立组、按照Werner分级对有侧支循环患者分为CC-0级组、CC-1级组、CC-2组.其中无CC建立组26例、CC-0级组22例、CC-1级组16例、CC-2组14例.4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前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4组患者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6个月后4组患者行64层冠脉CT造影,并对冠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结果:78例严重冠心病患者有52例(66.7%)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后,无CC建立组10例、CC-0级组26例、CC-1级组22例、CC-2组19例,其中无CC建立组及CC-0级组病例数减少,CC-1级组及CC-2组病例数增加,各组服药后侧支循环分级都用明显差异(x2=13.96,P=0.003).除无CC建立组服药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15),各组服药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 =0.01 ~0.03),CC级与无CC建立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的比较,CC2级浓度明显高于无CC建立组(P =0.002).结论:麝香保心丸可能具有促进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保护缺血心肌,减小梗死范围的作用.
作者:宋开友;魏延津;李莲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慢性病的一种,治疗周期较长.长期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有着较多不良反应,长期汤药治疗患者依从性欠佳.与丸散剂相比,膏方药物浓度高且易于机体吸收,膏方调补为防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王秋虹;魏军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熊胆粉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为新药开发确立佳剂量.方法:建立小鼠体内移植性肿瘤细胞H22模型,熊胆粉分为100、200、400、800、1 600 mg/kg 5个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12 d.停药后24h颈椎脱臼处死荷瘤小鼠,剥离肿瘤组织,分别取瘤、胸腺、脾、肝称重.结果:熊胆粉100、200、400、800、1 600 mg/kg剂量组对肝癌H22的抑瘤率分别为36.00%、52.81%、61.44%、51.39%、45.96%;各剂量组对肝癌H22小鼠的体质量、胸腺指数、脾指数及肝指数均无明显影响.结论:熊胆粉对小鼠肝癌H2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肝癌H22的3个佳剂量为200、400、800 mg/kg.
作者:王硕;睢大筼;陈志鸿;惠敏;陈丽玲;王琦;曲绍春;于晓风;富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C反应蛋白、心肌酶、白细胞计数、分类、形态检测与中医辨证诊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MP IgM阳性56例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的水平,并与26例对照组比较,MP IgM阳性56例患儿全部做C反应蛋白、心肌酶、白细胞计数、分类、形态的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IgA、IgG、IgM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补体C3、C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热闭肺型和痰湿闭肺型中重症者心肌酶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在痰热闭肺型、痰湿蕴肺型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指标的水平,对其病情和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袁卫东;程风华;陈卫红;刘大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茅梅提取物对四氯化碳( CCl4)所致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制备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甘利欣组(5 mL/kg)、茅梅醇提取物高剂量组(5 mL/kg)及低剂量组(2.5 mL/kg).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ALP、GGT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茅梅提取物及18a-甘草酸二铵(甘利欣)对照组能明显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ALP、GGT活性(P<0.05),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及损伤(P<0.05).结论:茅梅对CC14所致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宋志远;孔棣;宋书辉;刘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肌电图检查对周围性面瘫病人进行预后评估,采取电针治疗后观察疗效.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病人50例,分别于病程7~10d、电针治疗结束后进行肌电图检查.结果:5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肌电图检查异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神经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经电针治疗后症状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发病7~10d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周围性面瘫的预后评估意义重大,可以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卫哲;尚颖;董哲;宫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消髓化核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突出髓核重吸收的影响.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口服美洛昔康、新B1片及独一味胶囊,治疗组48例口服美洛昔康及消髓化核汤(药用生黄芪、防己、当归、白芥子、川芎等)治疗,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系统(MRI)进行评价改善率及吸收率.结果:治疗组JOA评分改善率、MRI吸收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01).其中,10/95( 10.5%)例出现了吸收率≥50%的重吸收.结论:消髓化核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疗效,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的重吸收.
作者:俞鹏飞;姜宏;刘锦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唐志鹏教授治疗慢性腹泻,主张运用经方,灵活化裁,强调“见是证用是方,方证相印,随证治之”.临证灵活运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收效显著.
作者:葛婷;唐志鹏;王亮;张亚和;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患者,男,69岁,2011年9月16日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2011年9月5日患者突然昏迷,查颅脑MRI示延髓梗死灶.入院时:目睁少意识,右眼右侧凝视,双侧肢体不遂,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饮水咳呛、流涎,吞咽困难,纳食自胃管注入,不能经口进食,小便失禁,大便3d未行.舌淡白,苔黄腻,脉弦细.2010 - 2011年3次脑梗死病史,遗有右侧肢体不遂.查:血压110/75mmHg,心率115次/min,律不齐.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哕音.
作者:刘佳;张春红;任雪松;乔波;高翔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医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气(阳)虚为本,血瘀水饮为标.临证无论从心力衰竭的病机、辨证论治,还是名家临床经验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均证明,温补法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非常重要.临床遣药需重视疾病的标本缓急进行加减.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在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曾黎华;王肖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将85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保守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赤芍、丹参、桃仁、延胡索等).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88.8%,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62.5%,2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联合甲氨蹀令及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并能提高治愈率,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颖;陶航;杨大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病理变化与三焦的功能息息相关.上焦从心肺论治,以宣散为主;中焦从脾胃论治,以健运为主;下焦从肝肾论治,以滋养升清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从三焦论治,以脾肾为本,以祛痰瘀为要,令三焦通利,常收显效.
作者:赵文冰;张艾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在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中的变化.方法:以复合造模思路,复制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模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肾上腺中的皮质酮(COR)含量.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CRH含量、垂体ACTH含量及肾上腺COR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病理过程中存在HPA轴功能的亢进,可能与细胞因子的高分泌有关.
作者:侯秀娟;朱跃兰;郑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刘某,男,10岁,2011年11月29日.间断腹痛、呕吐2月,加重3d.刻诊:腹痛、呕吐反复发作2月余,空腹为甚,喜按,干呕,吐涎沫,食后即吐,纳少、便干,舌淡苔白,脉弦紧.患儿1周前于天津464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4.36×109,N 41.3,L 50.21,Hb137g/L;尿淀粉酶497.0 u/L(正常值<620 u/L);胃彩超示: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浅表性胃炎;立位腹平片示:肠管扩张积气,未见气液平;中下消化道造影、腹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胃电图示:餐前餐后胃电节律紊乱,功能性异常.
作者:李亮;朴香;魏小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扭转痉挛,又称变形性肌张力障碍,是指全身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起病时先表现为局限性的肌张力障碍症状,以后可波及全身[1].相当于中医的痉证范畴.笔者有幸跟随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韩景献教授随诊学习,现就运动针法治疗扭转痉挛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郑成瑶;韩虎;尚雪梅;韩景献;于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片加服硫糖铝咀嚼片联合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旋覆代赭汤加减,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胃镜下情况.结果:对照组综合疗效为72.22%,治疗组综合疗效为94.44%,2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友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何炎粲教授认为,小儿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常,多种疾病表现为脾虚证.临床灵活运用健脾法扶正固本,对感冒、久咳、小儿暑热症、小儿厌食症、小儿多动症和水肿等常见小儿疾病出现的脾虚证均能收到显著疗效.
作者:钟秋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脑卒中后遗症[1]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位非独在经络、血脉,还与肝脾肾密切相关[2].笔者应用抗栓再造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每获良效.兹举验案2则,以资佐证.例1 王某,男,63岁,脑血栓形成2个月来诊.现病人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手足麻木、饮水反呛、口眼歪斜、语言尚流利,头晕,时耳鸣,无胸闷心慌,食欲不佳,二便正常,舌质暗淡,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
作者:王俊香;郭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麻醉期低血压对颅内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术前常规用药,麻醉诱导用秘达唑仑、芬太尼和阿曲库铵插管,麻醉维持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及异氟醚,以纯氧行机械通气.结果:通过对98例颅内肿瘤术后患者的观察发现,有麻醉期低血压的30例中,死亡9例(30%),重残或植物人生存2例(7.7%),预后较好19例(63.3%),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7%;无麻醉期低血压的68例中,死亡13例(19.7%),重残或植物人生存4例(5.9%),预后较好51例(75%),不良事件发生率25%.结论:颅内肿瘤患者麻醉期低血压对其预后有不良影响.
作者:刘思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