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麝香保心丸对严重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

宋开友;魏延津;李莲婷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严重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选择78例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分为无CC建立组、按照Werner分级对有侧支循环患者分为CC-0级组、CC-1级组、CC-2组.其中无CC建立组26例、CC-0级组22例、CC-1级组16例、CC-2组14例.4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前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4组患者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6个月后4组患者行64层冠脉CT造影,并对冠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结果:78例严重冠心病患者有52例(66.7%)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后,无CC建立组10例、CC-0级组26例、CC-1级组22例、CC-2组19例,其中无CC建立组及CC-0级组病例数减少,CC-1级组及CC-2组病例数增加,各组服药后侧支循环分级都用明显差异(x2=13.96,P=0.003).除无CC建立组服药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15),各组服药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 =0.01 ~0.03),CC级与无CC建立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的比较,CC2级浓度明显高于无CC建立组(P =0.002).结论:麝香保心丸可能具有促进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保护缺血心肌,减小梗死范围的作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熊胆粉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熊胆粉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为新药开发确立佳剂量.方法:建立小鼠体内移植性肿瘤细胞H22模型,熊胆粉分为100、200、400、800、1 600 mg/kg 5个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12 d.停药后24h颈椎脱臼处死荷瘤小鼠,剥离肿瘤组织,分别取瘤、胸腺、脾、肝称重.结果:熊胆粉100、200、400、800、1 600 mg/kg剂量组对肝癌H22的抑瘤率分别为36.00%、52.81%、61.44%、51.39%、45.96%;各剂量组对肝癌H22小鼠的体质量、胸腺指数、脾指数及肝指数均无明显影响.结论:熊胆粉对小鼠肝癌H2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肝癌H22的3个佳剂量为200、400、800 mg/kg.

    作者:王硕;睢大筼;陈志鸿;惠敏;陈丽玲;王琦;曲绍春;于晓风;富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前列腺炎Ⅰ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前列腺炎Ⅰ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纳入观察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前列腺炎Ⅰ号颗粒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癃清片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2组NIH-CPSI总评分及疼痛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NIH-CPSI总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前列腺炎Ⅰ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疗效可靠,对改善疼痛症状疗效尤为明显.

    作者:曾庆琪;吉庆;谭广兴;吴骏;蒋霖;周寅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干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

    现代医学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仍以经验性的抗生素治疗为主,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抗生素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传统中药、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颗粒剂具有清热化瘀、清瘟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疗、干预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钟新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黄元御辨伤寒与温病探究

    黄元御论伤寒、温病,从六气出发,以六经论病,统治伤寒、温病,不为王叔和《伤寒例》所束缚,也不与叶天士、吴鞠通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同,具有明显的学术特色.

    作者:梁伟海;黄曼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益气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相应的降糖、降压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通络汤(药用黄芪、丹参、黄精、地龙等);对照组给阿托伐他汀钙口服.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HBG)、尿微量蛋白、尿素氮、肌酐、TC、TG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作者:许文东;梁永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运气学说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运气学说是探讨气候、物候与疾病的一门科学,医学界十分重视气候与病毒性肝炎发病的相互关系.调查发现,病毒性肝炎的发生规律与季节、节气有着密切相关性,与运气学说推演的六气变化密切相关.运气学说对于疾病的预测已十分细致,不仅仅是从年岁上整体的推算,在各个季节也有着差别.运用运气学说预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着深远意义.

    作者:熊壮;刘铁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梗死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脑梗死急性期是针对缺血半暗带的治疗,抢救濒死的组织是急性期治疗的目的.西医治疗脑梗死主要以溶栓、抗凝、抗血小板、降纤以及神经保护为主;中医药从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入手,采用中药提纯制剂、中医辨证论治及中医针灸辅助疗法等全方位治疗,其方便性、安全性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中具有特殊优势.

    作者:杨福云;汪爱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治疗妇科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1例诊断为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超声电导药物(中药型超声电导凝胶贴片,药由三棱、莪术、贯众、三七粉、丹参等组成)透射治疗,每日1次,5d为1疗程.结果:治疗1疗程55例,2疗程12例,3疗程4例,治愈15例,显效24例,有效31例,无效1例.结论: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治疗妇科疾病疗效显著,疗程短,见效快,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辉;罗楠楠;王南竹;田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方治验举隅

    刘某,男,10岁,2011年11月29日.间断腹痛、呕吐2月,加重3d.刻诊:腹痛、呕吐反复发作2月余,空腹为甚,喜按,干呕,吐涎沫,食后即吐,纳少、便干,舌淡苔白,脉弦紧.患儿1周前于天津464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4.36×109,N 41.3,L 50.21,Hb137g/L;尿淀粉酶497.0 u/L(正常值<620 u/L);胃彩超示: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浅表性胃炎;立位腹平片示:肠管扩张积气,未见气液平;中下消化道造影、腹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胃电图示:餐前餐后胃电节律紊乱,功能性异常.

    作者:李亮;朴香;魏小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清热解毒、补益托毒、祛腐生肌、清热燥湿4大类功能.按照疮疡初起、成脓、溃后3个不同发展阶段,确立消、托、补3个总的治疗原则.分阶段给药更符合中医的根本原则,脓肿初期及术前以邪盛为主,应清热解毒,术后邪祛正虚,应补益托毒.

    作者:张乳艳;令狐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如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立普妥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15 d.比较2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血浆黏度水平变化等.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CSS)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7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岳丽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慢性胃炎治疗研究的新技术与新进展

    未来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上,除了人们常用的西药治疗方法外,在炎症发生的初期,在病变还可逆转的情况下,可以先尝试采用对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的调节来缓解疾病,在这一阶段,对饮食与心理因素的调节有时比用药物治疗更有效果.同时注重寻找慢性胃炎患者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中的共通点,将辨病和辨证结合,探索慢性胃炎诊断模式的规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疗模式,也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仇亚男;沈明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自制活肤膏外用治疗糖尿病顽固性足溃疡20例

    目的:观察自制活肤膏外用治疗糖尿病顽固性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糖尿病顽固性足溃疡患者采用中药自制活肤膏(黄芪、桂枝、白芷、黄连、黄柏、白及等)外用治疗,足溃疡时间6月以上.结果:20例中,观察治疗3个月,临床治愈18例,有效2例,治愈率为90%.结论:外用中药膏剂换药治疗糖尿病顽固性足溃疡,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高改英;王丽;赵彦民;李文静;刘敬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三互”式教学法在《针灸治疗学》课程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笔者在《针灸治疗学》课程建设中,融入了“三互”式教学学法,“三互”式教学法是指将课堂理论,平时实训和临床实习有机结合起来,顺序衔接,相互促进,使学生能够强化中医理论,熟练针灸技能,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洪峰;王朝辉;齐伟;李铁;王富春;洪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针刺治疗脊髓空洞症

    导师郑健刚博士临床上采用针刺夹脊穴,两侧膀胱经排刺,针刺百会、印堂、曲池、外关、合谷、上八邪、气海、关元、中极、大巨、水道、归来、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太冲、阿是穴,在感觉异常点配合刺血拔罐等方法,治疗脊髓空洞症,使病人自觉症状及临床体征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吴雨蒙;郑健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泥胡菜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研究证明,泥胡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现已分离鉴定了约50多种化合物,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和倍半萜内酯类、三萜类、有机酸类、甾醇类、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肿瘤活性、抗炎、抗菌、抗酷氨酸酶等药理作用.

    作者:董政起;李琳琳;徐珍;张英华;王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安冲调任汤治疗青春期崩漏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安冲调任汤治疗青春期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以中药安冲调任汤(山药、白术、石莲子、续断、山茱萸、荆芥炭等)加减治疗;对照组50例以宫血宁和复方甲地孕酮按人工周期调经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50例,治愈2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50例,治愈18例,有效1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冲调任汤治疗青春期崩漏疗效显著.

    作者:谷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药在癌症疼痛治疗中的作用

    中医药治疗癌症疼痛,常采用辨证论治、内病外治等方法治疗,在减轻止痛药物毒副作用、改善和减轻阿片类药物耐受性和依赖性、积极治疗癌症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黄景彬;林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已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新技术之一.基因芯片技术已应用于中医的实验研究领域,其应用基因检测肾阳虚鼠脑基因、检测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中医对金属硫蛋白IE( MT1E)基因在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观察理气活血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研究小鼠胸膜间皮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状况及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虚寒证与虚热证大鼠肝全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寒体与热体的特征性基因等.

    作者:王军;刘震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浆B型利钠肽与心房纤颤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心房纤颤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18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30例永久性心房纤颤患者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BNP浓度作对比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在阵发性心房纤颤期间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时,当阵发性心房纤颤转为窦性心律时可降至正常水平.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期间及永久性心房纤颤血浆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期间及永久性心房纤颤两者之间血浆BN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房纤颤可致血浆BNP值升高.

    作者:武国东;张舒石;及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