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东;梁永清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是多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兼夹瘀血、水湿、痰浊、浊毒等实邪,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瘀血既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条件.中医药采用分型论治、专方治疗等方法能解毒增效,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作者:周静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在调经、止带、止崩、种子中的临床用药特点为:注重养血柔肝以舒肝,强调“妇人以气为本,以血为用”.导师丛慧芳教授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将舒肝解郁法与傅青主舒肝解郁法用药特点相结合,在调经、止带、止崩、种子证中灵活运用,收效满意.
作者:陈炳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扭转痉挛,又称变形性肌张力障碍,是指全身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起病时先表现为局限性的肌张力障碍症状,以后可波及全身[1].相当于中医的痉证范畴.笔者有幸跟随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韩景献教授随诊学习,现就运动针法治疗扭转痉挛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郑成瑶;韩虎;尚雪梅;韩景献;于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严重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选择78例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分为无CC建立组、按照Werner分级对有侧支循环患者分为CC-0级组、CC-1级组、CC-2组.其中无CC建立组26例、CC-0级组22例、CC-1级组16例、CC-2组14例.4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前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4组患者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6个月后4组患者行64层冠脉CT造影,并对冠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结果:78例严重冠心病患者有52例(66.7%)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后,无CC建立组10例、CC-0级组26例、CC-1级组22例、CC-2组19例,其中无CC建立组及CC-0级组病例数减少,CC-1级组及CC-2组病例数增加,各组服药后侧支循环分级都用明显差异(x2=13.96,P=0.003).除无CC建立组服药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15),各组服药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 =0.01 ~0.03),CC级与无CC建立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的比较,CC2级浓度明显高于无CC建立组(P =0.002).结论:麝香保心丸可能具有促进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保护缺血心肌,减小梗死范围的作用.
作者:宋开友;魏延津;李莲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1例诊断为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超声电导药物(中药型超声电导凝胶贴片,药由三棱、莪术、贯众、三七粉、丹参等组成)透射治疗,每日1次,5d为1疗程.结果:治疗1疗程55例,2疗程12例,3疗程4例,治愈15例,显效24例,有效31例,无效1例.结论: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治疗妇科疾病疗效显著,疗程短,见效快,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辉;罗楠楠;王南竹;田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范绍荣主任医师认为,膏方制定需遵循辨证论治、整体调理和个体化的原则.膏方的主要作用是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膏方既能治病祛病,又能强身健体、防病延年.运用膏方力求做到滋而不腻,补而不滞,以防阻碍气机,滋生他病.
作者:余宏伟;范绍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摘义齿修复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对11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口腔牙列缺失检查,可摘义齿修复.戴入1年后复查,检查基牙有无龋病、牙周改变及松动.结果:依据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学特点,义齿的设计与基牙健康密切相关.114例按肯氏分类法统计,肯氏Ⅰ类39例,肯氏Ⅱ类37例,二者为多见,约占总例数的67%.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宜采用活动义齿修复,修复时需要更加关注口腔卫生状况.
作者:刘家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不寐之症,虚实皆有,虚证多,实证少,以补虚泻实为治疗原则,治疗的关键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使用安神药:如养心安神用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重镇安神用磁石、龙齿、生铁落、珍珠母,疏肝安神用合欢皮,清心安神用莲子心、朱砂,敛心安神用五味子,健脾安神用茯神,补肾安神用远志,化瘀安神用琥珀等.
作者:宋景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葛根芩连汤(葛根30 g,黄芩20 g,黄连6 g,炙甘草6 g)治疗,每日1剂,4周为1疗程,2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显效32例,有效7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1%.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能显著降低血糖,并有效改善阴虚燥热的相关症状.
作者:金莉;安文灿;安文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清热解毒、补益托毒、祛腐生肌、清热燥湿4大类功能.按照疮疡初起、成脓、溃后3个不同发展阶段,确立消、托、补3个总的治疗原则.分阶段给药更符合中医的根本原则,脓肿初期及术前以邪盛为主,应清热解毒,术后邪祛正虚,应补益托毒.
作者:张乳艳;令狐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医药治疗癌症疼痛,常采用辨证论治、内病外治等方法治疗,在减轻止痛药物毒副作用、改善和减轻阿片类药物耐受性和依赖性、积极治疗癌症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黄景彬;林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法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82只眼,对照组54例74只眼.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化瘀散结汤(丹参、三七、当归、川芎、赤芍、郁金、葛根、海藻、昆布、瓦楞子、牡蛎、山楂、鸡内金等),连用4周.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7%;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和凝血因子均明显降低,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瘀散结法治疗眼底出血有较好的疗效,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消除或减轻视网膜水肿及渗出,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杨建华;喻谦;廖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人体内,湿热不是从来就有的,女性机体内,诸多内外因素导致机体阴阳失衡,伤津耗液而阴血亏虚,脾虚湿聚,使得湿热之邪侵袭机体,沿肝脾之经络下注,在女性外阴及阴道部位滞留郁蒸,形成女性外阴及阴道炎症系列症状的病机.运用各种直接或间接驱除湿热的处方用药方式,清除湿热产生并滞留的原因,是预防和论治的重点.
作者:梁卫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胃癌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表明,中医药在抑制胃癌的发展、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胃癌的中医药实验研究显示,单味中药及中成药在抑制胃癌细胞生长方面,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且中药具有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药物机制.
作者:张曦;章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看病贵是社会热议的问题,但是人们对看病贵的理解却并不一致.目前认为,把看病贵定义为医疗费用超过了消费者的消费承受力较为严格.这是一个严格的定义,是一个需要周密调查的数据支持的定义,也是一个有利于澄清在看病贵的问题上混乱看法的定义.采用这个定义,可以在分析问题和确定政策时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利于确立医疗保险作为解决看病贵的主要政策措施;二是不要对直接降低医疗费用有过高的期望.
作者:邢华;张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n=10)、Ps-341阳性组(n=10)和对照组(n=10).模型组采用连续7d腹腔注射雨蛙素50 mg/kg及10 mg/kg脂多糖诱导SAP大鼠模型;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分为Ps-341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治疗组.观察2组血清淀粉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及IL-1β和IL6生物活性,观察2组胰腺组织大体形态及病理改变,并进行评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s-341治疗组血淀粉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复方丹参治疗组和Ps-341治疗组IL-1和IL-6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下降(P <0.05,P<0.01).复方丹参治疗组和Ps-341治疗组组织病理学显示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均较模型组轻(P< 0.05,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阻断SAP患者IRS及MODS的病理反应过程,有效预防并发证的发生,改善SAP患者预后.
作者:陈卫红;王欣;李瀚;袁卫东;程风华;刘大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唐志鹏教授治疗慢性腹泻,主张运用经方,灵活化裁,强调“见是证用是方,方证相印,随证治之”.临证灵活运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收效显著.
作者:葛婷;唐志鹏;王亮;张亚和;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药结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模型(PCO)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PCO模型组9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常规伺养,PCO模型组依照Poretsky法每只大鼠皮下注射HCG 1.5 U,每日2次,共22d,INS皮下注射于第1~11天内自0.5 U/d开始,每日递增0.5U,逐淅递增至6.0 U/d,并按此剂量维持至第22天,注射前1d起以5%葡萄糖溶液替代日常饮用水,造模后1d禁食过夜.结果:模型组大鼠的卵巢质量和质量系数比正常动物明显升高,初步表明多囊卵巢模型的形成,用药各组的卵巢质量和质量系数比模型组均有明显下降(P<0.01),与阳性药二甲双胍的作用相当.结论:二甲双胍结合补肾健脾方药对皮下注射HCG和INS引起的多囊卵巢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比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阳性对照组的药效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作者:陈高萍;沈明勤;魏爱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痴呆是一个本虚标实的疾病,病因复杂,病机多样,症状不一,发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治法存在差别.“补法”是使机体正气充盈,“清法”是驱除有害病理产物,分别应用于老年痴呆病程的不同阶段,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在临床的良好体现.单纯补精而忽视清毒祛瘀,或妄投清解而不顾护身之根本,均非良策.必须将两者结合地运用,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鲁艺;张林;禄颖;王雪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汤(药用柴胡、桂枝、黄芩、人参、炙甘草等),对照组给予黛力新口服.结果:柴胡桂枝汤与黛力新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性头痛均有显著疗效,但2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柴胡桂枝汤能够有效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性头痛.
作者:冯驭臣;祝维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