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张曦;章永红

关键词:胃癌/中医药治疗, 辨证论治, 癌前病变
摘要:胃癌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表明,中医药在抑制胃癌的发展、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胃癌的中医药实验研究显示,单味中药及中成药在抑制胃癌细胞生长方面,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且中药具有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药物机制.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利肺片治疗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利肺片治疗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氨茶碱片0.1g/次,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利肺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结果: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率40%,显效率43.44%,有效率13.33%,愈显率83.33%: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6.67%,显效率23.33%,有效率40%,愈显率50%.2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率46.67%,显效率40%,有效率10%,愈显率86.67%;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3.33%,显效率20.00%,有效率43.33%,愈显率43.33%.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利肺片治疗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孙航成;谌晓莉;朱启勇;张业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治未病”思想是防治缺血性卒中的精髓

    “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即在疾病未发或欲发的阶段注意保健,养护身心,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即疾病发生后要进行早期治疗,防止疾病发生传变和发展;瘥后防复,即病后应积极采取措施促使疾病康复与防止复发.“治未病”思想贯穿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与治疗的整个过程,是防治缺血性卒中的精髓.

    作者:陈子睿;万沁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已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新技术之一.基因芯片技术已应用于中医的实验研究领域,其应用基因检测肾阳虚鼠脑基因、检测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中医对金属硫蛋白IE( MT1E)基因在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观察理气活血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研究小鼠胸膜间皮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状况及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虚寒证与虚热证大鼠肝全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寒体与热体的特征性基因等.

    作者:王军;刘震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留院医师轮转期间超声科培养计划探讨

    超声检查目前在临床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渗透到临床的每个学科.合理、有计划的安排新留院医师在轮转到超声科过程中的实习内容,可使轮转医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超声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和意义,为轮转医师早日成为合格医师创造出优化成长的环境.

    作者:刘美含;石卫东;陈恩琪;乔锋利;姜薇;王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先天性肌性斜颈引发突发性晕厥1例

    庞某,5岁,男.2006年9月16日就诊,主诉:突发晕厥5次,闭目,呼之不应,面略发青,四肢软,每次发作由家人将其仰卧位平放,1 min缓解,发作时右手不灵活,无二便失禁,醒后体虚,一般月余发作1次.既往病史:出生后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颈[1].无家族史.查体:患儿面色微黄,神清语明,形体适中,动作自如,四肢肌力V级,腱反射引出.患儿颈部不偏不倚,无偏歪畸形,颈部右侧软组织触及条索样物.

    作者:刘飞;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金匮要略》疝病的具体分型及证治探析

    《内经》对疝病的论述散在于各篇章之中,多从宏观方面论述,《金匮要略》对疝病的论述是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从具体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理法方药的论述,使疝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法方药更加具体化.

    作者:席鹏飞;任少辉;马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优思弗治疗慢性胆囊炎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优思弗(熊去氧胆酸胶囊)12 mg/kg剂量,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者配合应用抗生素.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生化检查、胆囊超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生化检查、胆囊超声改善情况明显,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配合应用抗生素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恢复正常,胆囊超声改善明显,临床总有效率达86%.结论:优思弗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肯定.

    作者:唐华夫;刘元元;郭海燕;朴荣丽;杨静媛;苏秀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肌电图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预后评价及应用

    目的:通过肌电图检查对周围性面瘫病人进行预后评估,采取电针治疗后观察疗效.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病人50例,分别于病程7~10d、电针治疗结束后进行肌电图检查.结果:5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肌电图检查异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神经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经电针治疗后症状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发病7~10d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周围性面瘫的预后评估意义重大,可以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卫哲;尚颖;董哲;宫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运气学说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运气学说是探讨气候、物候与疾病的一门科学,医学界十分重视气候与病毒性肝炎发病的相互关系.调查发现,病毒性肝炎的发生规律与季节、节气有着密切相关性,与运气学说推演的六气变化密切相关.运气学说对于疾病的预测已十分细致,不仅仅是从年岁上整体的推算,在各个季节也有着差别.运用运气学说预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着深远意义.

    作者:熊壮;刘铁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

    中医药治疗胃溃疡,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降低胃酸分泌的作用,同时中医药治疗还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有效率高和整体调节的优势.

    作者:李中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泥胡菜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研究证明,泥胡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现已分离鉴定了约50多种化合物,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和倍半萜内酯类、三萜类、有机酸类、甾醇类、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肿瘤活性、抗炎、抗菌、抗酷氨酸酶等药理作用.

    作者:董政起;李琳琳;徐珍;张英华;王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药膳猪心茯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药膳猪心茯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脾两虚型失眠症门诊患者38例,给予药膳猪心茯神汤进行食疗.15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8%.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学指标积分、PSQI指数总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膳猪心茯神汤能够有效缓解失眠症患者各种症状,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尚坤;杨启光;王德友;张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三互”式教学法在《针灸治疗学》课程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笔者在《针灸治疗学》课程建设中,融入了“三互”式教学学法,“三互”式教学法是指将课堂理论,平时实训和临床实习有机结合起来,顺序衔接,相互促进,使学生能够强化中医理论,熟练针灸技能,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洪峰;王朝辉;齐伟;李铁;王富春;洪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是多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兼夹瘀血、水湿、痰浊、浊毒等实邪,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瘀血既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条件.中医药采用分型论治、专方治疗等方法能解毒增效,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作者:周静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范绍荣主任中医师膏方应用经验

    范绍荣主任医师认为,膏方制定需遵循辨证论治、整体调理和个体化的原则.膏方的主要作用是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膏方既能治病祛病,又能强身健体、防病延年.运用膏方力求做到滋而不腻,补而不滞,以防阻碍气机,滋生他病.

    作者:余宏伟;范绍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茅梅提取物对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茅梅提取物对四氯化碳( CCl4)所致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制备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甘利欣组(5 mL/kg)、茅梅醇提取物高剂量组(5 mL/kg)及低剂量组(2.5 mL/kg).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ALP、GGT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茅梅提取物及18a-甘草酸二铵(甘利欣)对照组能明显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ALP、GGT活性(P<0.05),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及损伤(P<0.05).结论:茅梅对CC14所致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宋志远;孔棣;宋书辉;刘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真性延髓麻痹验案1则

    患者,男,69岁,2011年9月16日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2011年9月5日患者突然昏迷,查颅脑MRI示延髓梗死灶.入院时:目睁少意识,右眼右侧凝视,双侧肢体不遂,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饮水咳呛、流涎,吞咽困难,纳食自胃管注入,不能经口进食,小便失禁,大便3d未行.舌淡白,苔黄腻,脉弦细.2010 - 2011年3次脑梗死病史,遗有右侧肢体不遂.查:血压110/75mmHg,心率115次/min,律不齐.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哕音.

    作者:刘佳;张春红;任雪松;乔波;高翔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食疗辅助治疗肿瘤

    从肿瘤化疗后、放疗后和手术后3个方面研究肿瘤相关的食疗问题,化疗后食疗宜健脾补中、祛痰利湿等法,放疗后食疗宜滋养肺胃之阴等法,手术后食疗宜补气养血、生血填精等法.实践证明,食疗可以减轻肿瘤患者的各种不适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肿瘤的其他治疗手段起到重要的配合作用.

    作者:王洪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临床用药特点

    《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在调经、止带、止崩、种子中的临床用药特点为:注重养血柔肝以舒肝,强调“妇人以气为本,以血为用”.导师丛慧芳教授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将舒肝解郁法与傅青主舒肝解郁法用药特点相结合,在调经、止带、止崩、种子证中灵活运用,收效满意.

    作者:陈炳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消髓化核汤对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消髓化核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突出髓核重吸收的影响.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口服美洛昔康、新B1片及独一味胶囊,治疗组48例口服美洛昔康及消髓化核汤(药用生黄芪、防己、当归、白芥子、川芎等)治疗,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系统(MRI)进行评价改善率及吸收率.结果:治疗组JOA评分改善率、MRI吸收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01).其中,10/95( 10.5%)例出现了吸收率≥50%的重吸收.结论:消髓化核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疗效,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的重吸收.

    作者:俞鹏飞;姜宏;刘锦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