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张曦;章永红

关键词:胃癌/中医药治疗, 辨证论治, 癌前病变
摘要:胃癌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表明,中医药在抑制胃癌的发展、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胃癌的中医药实验研究显示,单味中药及中成药在抑制胃癌细胞生长方面,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且中药具有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药物机制.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中医药研究

    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肾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痰瘀互结,内伤于肾,外阻于骨骼、经络、关节所致.中医以清热利湿泄浊、活血化瘀止痛等法治其标实,以益肾健脾养肝法治其本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在降低血尿酸、减少尿蛋白、减轻肾脏炎性改变、保护肾脏等方面具有独到优势.

    作者:杜霄壤;高建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临床用药特点

    《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在调经、止带、止崩、种子中的临床用药特点为:注重养血柔肝以舒肝,强调“妇人以气为本,以血为用”.导师丛慧芳教授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将舒肝解郁法与傅青主舒肝解郁法用药特点相结合,在调经、止带、止崩、种子证中灵活运用,收效满意.

    作者:陈炳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胃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胃癌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表明,中医药在抑制胃癌的发展、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胃癌的中医药实验研究显示,单味中药及中成药在抑制胃癌细胞生长方面,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且中药具有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药物机制.

    作者:张曦;章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温补法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

    中医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气(阳)虚为本,血瘀水饮为标.临证无论从心力衰竭的病机、辨证论治,还是名家临床经验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均证明,温补法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非常重要.临床遣药需重视疾病的标本缓急进行加减.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在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曾黎华;王肖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是多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兼夹瘀血、水湿、痰浊、浊毒等实邪,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瘀血既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条件.中医药采用分型论治、专方治疗等方法能解毒增效,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作者:周静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熊胆粉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熊胆粉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为新药开发确立佳剂量.方法:建立小鼠体内移植性肿瘤细胞H22模型,熊胆粉分为100、200、400、800、1 600 mg/kg 5个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12 d.停药后24h颈椎脱臼处死荷瘤小鼠,剥离肿瘤组织,分别取瘤、胸腺、脾、肝称重.结果:熊胆粉100、200、400、800、1 600 mg/kg剂量组对肝癌H22的抑瘤率分别为36.00%、52.81%、61.44%、51.39%、45.96%;各剂量组对肝癌H22小鼠的体质量、胸腺指数、脾指数及肝指数均无明显影响.结论:熊胆粉对小鼠肝癌H2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肝癌H22的3个佳剂量为200、400、800 mg/kg.

    作者:王硕;睢大筼;陈志鸿;惠敏;陈丽玲;王琦;曲绍春;于晓风;富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清热解毒、补益托毒、祛腐生肌、清热燥湿4大类功能.按照疮疡初起、成脓、溃后3个不同发展阶段,确立消、托、补3个总的治疗原则.分阶段给药更符合中医的根本原则,脓肿初期及术前以邪盛为主,应清热解毒,术后邪祛正虚,应补益托毒.

    作者:张乳艳;令狐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药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腹部术后较早恢复胃肠功能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证的发生.中医药采用内治法多运用承气汤类,外治法多采用中药灌肠、中药敷脐、针灸疗法等,均能有效加速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季星澎;朱永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归脾汤加味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味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常规进行西医吸氧、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凝聚、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结果:临床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65.0%;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75.0%,对照组52.5%,2组比较(P<0.05).结论:归脾汤对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有较好的心脾同调作用,从而标本兼治,提高疗效.

    作者:刘洁石;沈柏臣;叶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寐证治

    不寐之症,虚实皆有,虚证多,实证少,以补虚泻实为治疗原则,治疗的关键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使用安神药:如养心安神用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重镇安神用磁石、龙齿、生铁落、珍珠母,疏肝安神用合欢皮,清心安神用莲子心、朱砂,敛心安神用五味子,健脾安神用茯神,补肾安神用远志,化瘀安神用琥珀等.

    作者:宋景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输卵管性不孕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宫腔镜插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桂枝茯芩胶囊,治疗3~6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输卵管通畅度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提高妊娠率,改善输卵管通畅度.

    作者:陶航;张颖;杨大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辨证分型治疗1期肩手综合征76例

    目的:探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1期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1期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施治,痰热瘀滞型方用桃核承气汤加减,痰瘀阻络型方用涤痰汤加减,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均水煎服,日1剂.结果:76例中,显效46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1%.结论:中药辨证施治1期肩手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史洪亮;王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肺栓塞误诊1例分析

    患者,女,65岁,因胸痛伴气短7d,加重1d于2011年9月29日入院.缘于7d前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部隐痛,以心前区为著,无放散痛,伴气短及咳嗽、咳痰,痰为白色黏痰,伴双下肢浮肿,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衰”,予对症治疗后无明显缓解.其后间断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1 d前无明显诱因呼吸困难加重.

    作者:鞠蕾;麻薇;何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留院医师轮转期间超声科培养计划探讨

    超声检查目前在临床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渗透到临床的每个学科.合理、有计划的安排新留院医师在轮转到超声科过程中的实习内容,可使轮转医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超声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和意义,为轮转医师早日成为合格医师创造出优化成长的环境.

    作者:刘美含;石卫东;陈恩琪;乔锋利;姜薇;王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氏骨伤系列中药制剂促进闭合性掌指骨骨折愈合临床观察

    高氏骨伤系列中药制剂是我院研制的中药制剂,具有良好的散瘀止痛、续筋壮骨的作用,笔者于2002年7月- 2005年12月,观察骨折患者必要复位、固定后配合高氏骨伤系列中药制剂治疗的31例的疗效,并和对照组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明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干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

    现代医学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仍以经验性的抗生素治疗为主,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抗生素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传统中药、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颗粒剂具有清热化瘀、清瘟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疗、干预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钟新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疏肝解郁益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临床观察

    目的:探求安全、有效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综合方法,观察运用疏肝解郁益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解郁消痤汤(柴胡、香附、牡丹皮、黄芪、龙胆草等)加减并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66例为治疗组;采用口服罗红霉素治疗的59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2组比较(P<0.05).结论: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调节的作用,运用疏肝解郁补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王建军;张建艳;张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臧力学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臧力学系天津中医药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治疗顽固性咳嗽经验颇丰.笔者有幸于旁侍诊,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慢性咳嗽经验,略述于下.

    作者:刘远婷;臧力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韩景献教授运动针法治疗扭转痉挛验案1则

    扭转痉挛,又称变形性肌张力障碍,是指全身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起病时先表现为局限性的肌张力障碍症状,以后可波及全身[1].相当于中医的痉证范畴.笔者有幸跟随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韩景献教授随诊学习,现就运动针法治疗扭转痉挛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郑成瑶;韩虎;尚雪梅;韩景献;于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周仲瑛教授用温法辨治肝胆疾病2则

    医家对肝虚之辨治,多提及阴虚血虚,肝阳虚多被忽略.周仲瑛教授认为,肝阳虚在临床上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临证治疗肝胆疾病,只要辨证准确,应用温阳药后,症状明显缓解.

    作者:李英英;贾晓玮;郭立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