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瘀散结法治疗眼底出血疗效观察

杨建华;喻谦;廖丽

关键词:眼底出血/中医药疗法, 化瘀散结法, 化瘀散结汤/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化瘀散结法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82只眼,对照组54例74只眼.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化瘀散结汤(丹参、三七、当归、川芎、赤芍、郁金、葛根、海藻、昆布、瓦楞子、牡蛎、山楂、鸡内金等),连用4周.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7%;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和凝血因子均明显降低,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瘀散结法治疗眼底出血有较好的疗效,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消除或减轻视网膜水肿及渗出,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韩景献教授运动针法治疗扭转痉挛验案1则

    扭转痉挛,又称变形性肌张力障碍,是指全身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起病时先表现为局限性的肌张力障碍症状,以后可波及全身[1].相当于中医的痉证范畴.笔者有幸跟随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韩景献教授随诊学习,现就运动针法治疗扭转痉挛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郑成瑶;韩虎;尚雪梅;韩景献;于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唐志鹏教授治疗慢性腹泻经验

    唐志鹏教授治疗慢性腹泻,主张运用经方,灵活化裁,强调“见是证用是方,方证相印,随证治之”.临证灵活运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收效显著.

    作者:葛婷;唐志鹏;王亮;张亚和;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麻醉期低血压对颅内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麻醉期低血压对颅内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术前常规用药,麻醉诱导用秘达唑仑、芬太尼和阿曲库铵插管,麻醉维持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及异氟醚,以纯氧行机械通气.结果:通过对98例颅内肿瘤术后患者的观察发现,有麻醉期低血压的30例中,死亡9例(30%),重残或植物人生存2例(7.7%),预后较好19例(63.3%),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7%;无麻醉期低血压的68例中,死亡13例(19.7%),重残或植物人生存4例(5.9%),预后较好51例(75%),不良事件发生率25%.结论:颅内肿瘤患者麻醉期低血压对其预后有不良影响.

    作者:刘思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在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中的变化

    目的:观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在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中的变化.方法:以复合造模思路,复制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模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肾上腺中的皮质酮(COR)含量.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CRH含量、垂体ACTH含量及肾上腺COR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病理过程中存在HPA轴功能的亢进,可能与细胞因子的高分泌有关.

    作者:侯秀娟;朱跃兰;郑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药膳猪心茯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药膳猪心茯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脾两虚型失眠症门诊患者38例,给予药膳猪心茯神汤进行食疗.15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8%.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学指标积分、PSQI指数总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膳猪心茯神汤能够有效缓解失眠症患者各种症状,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尚坤;杨启光;王德友;张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研究

    中医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采用中医康复、针刺和中药治疗等方法,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构音障碍,不良反应小.今后应结合中医疗法的特点、规律,注重脏腑功能和精神、神志的调整,提高中医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

    作者:路飞;张连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运气学说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运气学说是探讨气候、物候与疾病的一门科学,医学界十分重视气候与病毒性肝炎发病的相互关系.调查发现,病毒性肝炎的发生规律与季节、节气有着密切相关性,与运气学说推演的六气变化密切相关.运气学说对于疾病的预测已十分细致,不仅仅是从年岁上整体的推算,在各个季节也有着差别.运用运气学说预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着深远意义.

    作者:熊壮;刘铁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膏摩的研究应用进展

    膏摩疗法是一种比较古老而独特的外治法.通过以药膏涂抹于体表,再施以按摩手法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主要特点在于药物与按摩有机的结合,对于药物透皮吸收、释放、穿透进入血液循环的3个阶段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王玉龙;王为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金匮要略》疝病的具体分型及证治探析

    《内经》对疝病的论述散在于各篇章之中,多从宏观方面论述,《金匮要略》对疝病的论述是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从具体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理法方药的论述,使疝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法方药更加具体化.

    作者:席鹏飞;任少辉;马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摘义齿修复临床评价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摘义齿修复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对11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口腔牙列缺失检查,可摘义齿修复.戴入1年后复查,检查基牙有无龋病、牙周改变及松动.结果:依据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学特点,义齿的设计与基牙健康密切相关.114例按肯氏分类法统计,肯氏Ⅰ类39例,肯氏Ⅱ类37例,二者为多见,约占总例数的67%.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宜采用活动义齿修复,修复时需要更加关注口腔卫生状况.

    作者:刘家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麝香保心丸对严重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严重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选择78例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分为无CC建立组、按照Werner分级对有侧支循环患者分为CC-0级组、CC-1级组、CC-2组.其中无CC建立组26例、CC-0级组22例、CC-1级组16例、CC-2组14例.4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前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4组患者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6个月后4组患者行64层冠脉CT造影,并对冠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结果:78例严重冠心病患者有52例(66.7%)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后,无CC建立组10例、CC-0级组26例、CC-1级组22例、CC-2组19例,其中无CC建立组及CC-0级组病例数减少,CC-1级组及CC-2组病例数增加,各组服药后侧支循环分级都用明显差异(x2=13.96,P=0.003).除无CC建立组服药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15),各组服药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 =0.01 ~0.03),CC级与无CC建立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的比较,CC2级浓度明显高于无CC建立组(P =0.002).结论:麝香保心丸可能具有促进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保护缺血心肌,减小梗死范围的作用.

    作者:宋开友;魏延津;李莲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浆B型利钠肽与心房纤颤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心房纤颤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18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30例永久性心房纤颤患者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BNP浓度作对比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在阵发性心房纤颤期间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时,当阵发性心房纤颤转为窦性心律时可降至正常水平.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期间及永久性心房纤颤血浆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期间及永久性心房纤颤两者之间血浆BN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房纤颤可致血浆BNP值升高.

    作者:武国东;张舒石;及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臧力学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臧力学系天津中医药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治疗顽固性咳嗽经验颇丰.笔者有幸于旁侍诊,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慢性咳嗽经验,略述于下.

    作者:刘远婷;臧力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临床用药特点

    《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在调经、止带、止崩、种子中的临床用药特点为:注重养血柔肝以舒肝,强调“妇人以气为本,以血为用”.导师丛慧芳教授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将舒肝解郁法与傅青主舒肝解郁法用药特点相结合,在调经、止带、止崩、种子证中灵活运用,收效满意.

    作者:陈炳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看病贵”概念辨析

    看病贵是社会热议的问题,但是人们对看病贵的理解却并不一致.目前认为,把看病贵定义为医疗费用超过了消费者的消费承受力较为严格.这是一个严格的定义,是一个需要周密调查的数据支持的定义,也是一个有利于澄清在看病贵的问题上混乱看法的定义.采用这个定义,可以在分析问题和确定政策时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利于确立医疗保险作为解决看病贵的主要政策措施;二是不要对直接降低医疗费用有过高的期望.

    作者:邢华;张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口服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及利巴韦林;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张贺峰;罗威;曲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RE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连安胃汤(黄连、吴茱萸、栀子、党参、炒白术等),水煎服,每日1剂.观察2组临床症状疗效、内镜下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80.0%,2组比较(P<0.05);内镜下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5.6%,2组比较(P<0.05);停止治疗后6个月时复发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9%和26.7%,2组比较(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和24.4% (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中药黄连安胃汤治疗RE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作者:金华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疣毒净胶囊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疣毒净胶囊对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口服疣毒净胶囊,共计3个月.对照组仅观察随访不做治疗.治疗3个月后行高危型HPV-DNA和TCT双项检查.结果:疣毒净胶囊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治愈26例(65.00%),对照组仅有13例(40.63%),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未转阴患者HR-HPV DNA病毒负荷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疣毒净胶囊可有效清除高危型HPV感染,使其转阴,安全有效,为临床治疗宫颈HPV感染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王华;林芳;杜娟;王东宇;翟家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如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立普妥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15 d.比较2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血浆黏度水平变化等.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CSS)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7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岳丽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输卵管性不孕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宫腔镜插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桂枝茯芩胶囊,治疗3~6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输卵管通畅度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提高妊娠率,改善输卵管通畅度.

    作者:陶航;张颖;杨大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