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冰;张艾民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RE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连安胃汤(黄连、吴茱萸、栀子、党参、炒白术等),水煎服,每日1剂.观察2组临床症状疗效、内镜下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80.0%,2组比较(P<0.05);内镜下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5.6%,2组比较(P<0.05);停止治疗后6个月时复发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9%和26.7%,2组比较(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和24.4% (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中药黄连安胃汤治疗RE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作者:金华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严重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选择78例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分为无CC建立组、按照Werner分级对有侧支循环患者分为CC-0级组、CC-1级组、CC-2组.其中无CC建立组26例、CC-0级组22例、CC-1级组16例、CC-2组14例.4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前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4组患者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6个月后4组患者行64层冠脉CT造影,并对冠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测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结果:78例严重冠心病患者有52例(66.7%)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后,无CC建立组10例、CC-0级组26例、CC-1级组22例、CC-2组19例,其中无CC建立组及CC-0级组病例数减少,CC-1级组及CC-2组病例数增加,各组服药后侧支循环分级都用明显差异(x2=13.96,P=0.003).除无CC建立组服药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15),各组服药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 =0.01 ~0.03),CC级与无CC建立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的比较,CC2级浓度明显高于无CC建立组(P =0.002).结论:麝香保心丸可能具有促进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保护缺血心肌,减小梗死范围的作用.
作者:宋开友;魏延津;李莲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运气学说是探讨气候、物候与疾病的一门科学,医学界十分重视气候与病毒性肝炎发病的相互关系.调查发现,病毒性肝炎的发生规律与季节、节气有着密切相关性,与运气学说推演的六气变化密切相关.运气学说对于疾病的预测已十分细致,不仅仅是从年岁上整体的推算,在各个季节也有着差别.运用运气学说预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着深远意义.
作者:熊壮;刘铁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药膳猪心茯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脾两虚型失眠症门诊患者38例,给予药膳猪心茯神汤进行食疗.15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8%.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学指标积分、PSQI指数总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膳猪心茯神汤能够有效缓解失眠症患者各种症状,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尚坤;杨启光;王德友;张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医采用中药汤剂内服、中成药口服、中药外敷、中药保留灌肠、穴位注射、穴位针灸等,化瘀通络、疏肝理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单纯中药治疗存在起效缓慢、疗程长、患者不易长期坚持、缺乏统一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等缺点;西医的宫腔镜、腹腔镜等微创技术虽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对患者损伤大且复发率高,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长补短,能发挥更大疗效,消除不良反应.
作者:李芳;张轶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利肺片治疗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氨茶碱片0.1g/次,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利肺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结果: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率40%,显效率43.44%,有效率13.33%,愈显率83.33%: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6.67%,显效率23.33%,有效率40%,愈显率50%.2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率46.67%,显效率40%,有效率10%,愈显率86.67%;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3.33%,显效率20.00%,有效率43.33%,愈显率43.33%.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利肺片治疗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孙航成;谌晓莉;朱启勇;张业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汤(药用柴胡、桂枝、黄芩、人参、炙甘草等),对照组给予黛力新口服.结果:柴胡桂枝汤与黛力新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性头痛均有显著疗效,但2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柴胡桂枝汤能够有效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性头痛.
作者:冯驭臣;祝维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清热解毒、补益托毒、祛腐生肌、清热燥湿4大类功能.按照疮疡初起、成脓、溃后3个不同发展阶段,确立消、托、补3个总的治疗原则.分阶段给药更符合中医的根本原则,脓肿初期及术前以邪盛为主,应清热解毒,术后邪祛正虚,应补益托毒.
作者:张乳艳;令狐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郭成林主任医师是吉林省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证.笔者有幸参加师承项目学习,在跟师学习中,每获良效,兹选郭老师经方验案3则,介绍如下.
作者:郭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将85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保守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赤芍、丹参、桃仁、延胡索等).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88.8%,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62.5%,2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联合甲氨蹀令及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并能提高治愈率,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颖;陶航;杨大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前列腺炎Ⅰ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纳入观察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前列腺炎Ⅰ号颗粒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癃清片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2组NIH-CPSI总评分及疼痛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NIH-CPSI总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前列腺炎Ⅰ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疗效可靠,对改善疼痛症状疗效尤为明显.
作者:曾庆琪;吉庆;谭广兴;吴骏;蒋霖;周寅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庞某,5岁,男.2006年9月16日就诊,主诉:突发晕厥5次,闭目,呼之不应,面略发青,四肢软,每次发作由家人将其仰卧位平放,1 min缓解,发作时右手不灵活,无二便失禁,醒后体虚,一般月余发作1次.既往病史:出生后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颈[1].无家族史.查体:患儿面色微黄,神清语明,形体适中,动作自如,四肢肌力V级,腱反射引出.患儿颈部不偏不倚,无偏歪畸形,颈部右侧软组织触及条索样物.
作者:刘飞;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肺、脾、肝胆,病理机制多为闭塞不通,祛风通络法可作为临证的基本治则.临床还应根据病情进行脏腑辨证,对病程较长的病人,应辨其气血阴阳的失调,祛风通络才能直达病所.
作者:韩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早期先兆流产的病因病机有肾虚、血热、气血虚弱和血瘀,病机既可单一,又可虚实错杂,常有脏腑、气血、经络同病.中医采用分型论治、古方治法、名老中医经验的自拟方治疗、现代中西医结合治法以及中药外治、心理治疗等辅助疗法,收到一定疗效.今后应对中药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实验研究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远期疗效及保胎的成功率.
作者:康欣;何贵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低位减张缝合修补高位虚挂线法与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低位减张缝合修补高位虚挂线法;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法.结果:在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肛门漏气漏液现象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低位减张缝合修补高位虚挂线法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钱海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腹部术后较早恢复胃肠功能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证的发生.中医药采用内治法多运用承气汤类,外治法多采用中药灌肠、中药敷脐、针灸疗法等,均能有效加速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季星澎;朱永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患者,女,65岁,因胸痛伴气短7d,加重1d于2011年9月29日入院.缘于7d前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部隐痛,以心前区为著,无放散痛,伴气短及咳嗽、咳痰,痰为白色黏痰,伴双下肢浮肿,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衰”,予对症治疗后无明显缓解.其后间断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1 d前无明显诱因呼吸困难加重.
作者:鞠蕾;麻薇;何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脑梗死急性期是针对缺血半暗带的治疗,抢救濒死的组织是急性期治疗的目的.西医治疗脑梗死主要以溶栓、抗凝、抗血小板、降纤以及神经保护为主;中医药从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入手,采用中药提纯制剂、中医辨证论治及中医针灸辅助疗法等全方位治疗,其方便性、安全性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中具有特殊优势.
作者:杨福云;汪爱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高氏骨伤系列中药制剂是我院研制的中药制剂,具有良好的散瘀止痛、续筋壮骨的作用,笔者于2002年7月- 2005年12月,观察骨折患者必要复位、固定后配合高氏骨伤系列中药制剂治疗的31例的疗效,并和对照组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明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咳嗽的病因分为外因与内因,外因为天气、饮食失常,内因是脾肾亏虚,伤及肺气.治疗上治风,顺应其发病季节的变化规律,因时而治,重在祛风,兼顾散寒、清热、润燥、化湿,并参入利咽之品;治痰,重在化痰,法宜清化或温化,或清温并用,久者应加行气活血药;治虚,重在治脾肾,以绝生痰之源,关键是补益肺脾之气和滋养肺肾之阴.三者治疗,应互相参透,相互配合,临症不可拘泥.
作者:尤菊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